初中物理電學知識?1、電路:把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2、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開路:斷開的電路;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路。3、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那么,初中物理電學知識?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電學是初中物理學習中的重點也是難點,下面我整理了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方便初中生復習,供大家參考。
初中物理電學常考知識點集錦
1、電流、電壓、電阻、電功、電功率在串聯、并聯電路的中的規律:
電流:
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I=I1=I2
并聯電路中總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I=I1+I2
并聯電路分流,該支路電流的分配與各支路電阻成反比。
電壓:
串聯電路中總電壓(電源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U=U1+U2串聯電路分壓,各用電器分得的電壓與自身電阻成正比。
并聯電路中各支路電壓和電源電壓相等。U=U1=U2
2、公式:
電流(A):I=U/R(電流隨著電壓,電阻變)
電壓(V):U=IR(電壓不隨電流變。電壓是產生電流的原因)
電阻(Ω):R=U/I(對于此公式不能說電阻與電壓成正比,與電流成反比。電阻與電流、電壓沒有關系。只與本身材料,橫截面積,長度,溫度有關)
電能(J):W=UIt,W=Pt(此二式是普適公式
W=I2Rt, W=U2t/R(適用于純電阻電路中)
KW.h也是電能的單位俗稱度。1KW.h=3.6×106J
電熱(J):Q=I2Rt(普適公式)在純電阻電路中(消耗電能全部用來產生熱量的電路),Q=W。
你太貪多了呀!
1,電路與電流,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
2,電壓升桐嫌與電阻,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3,電路中電流跟電壓及電阻的關系輪敏----歐姆定律,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總電吵手阻;
4,電能與電功,電流的熱效應,電功率。
初三物理電學知識 篇1
1、電荷知識點
(1)帶了電(荷):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物體的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
輕小物體指:碎紙屑、頭發、通草球、灰塵、輕質球等。
(2)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定義: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
原因:不同物質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
實質: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
能量的轉化:機械能—→電能
①摩擦起電
②接觸帶電:物體和帶電體接觸帶了電。如帶電體與驗電器金屬球接觸使之帶電。
③感橘明應帶電:由于帶電體的作用,使帶電體附近的物體帶電。
(3)兩種電荷:
正電荷:規定: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叫正電荷。
實質:物質中的原子失去了電子
負電荷:規定: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叫負電荷。
實質:物質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電子
(4)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5)驗電器:構造: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
作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或者帶電多少返改。
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電荷量:電荷的多少;單位:庫侖(C)。
(7)元電荷(e):一個電子所帶的電荷量,
(8)異種電荷接觸在一起要相互抵消。e=1.6×10—19C
(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異種電荷完全抵消的現象。
電學是初中物理學習中的重點也是難點,下面整理了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方便初中生復習,供大家參考。
電荷
1.摩擦起電:摩擦過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摩擦起電的原因:在摩擦過程中,電子會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得到電子的物體因有多余的電子帶上負電荷,失去電子的物體因缺少電子而帶上等量的正電荷。
2.兩種電荷:
正電荷: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
負電荷: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上帶的電荷叫負正電荷。
3.電荷作用規律: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肆薯搜。
4.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方法:
看它能否吸引輕小物體,如能則帶電;利用驗電器,用物體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如果金屬箔張開則帶電。
電壓
1.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2.電壓表的使用規則:①電壓表要并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 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常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手態 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3.熟記的電壓裂歷值: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安全電壓是:不高于36伏;⑤工業電壓380伏。
1,電路與電流,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
2,電壓與電阻,串聯電帶茄友路與并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3,電路中電流跟電壓及電阻的關系----歐姆定律,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總電阻;
4,電能與電功,電流的熱效應,電功率。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總結
1、電路:把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2、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開路:斷開的電路;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 路。
3、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4、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5、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6、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 電能.
7、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8、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9、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自由 移動的電荷;
10、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動的電荷
11、電流表的使用規則: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12、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國際單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電壓表的使用規則:①電壓表要并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納如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常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14、熟記的電壓值:①1節蠢槐干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安全電壓是:不高于36伏;⑤工業電壓380伏.
15、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國際單位:歐姆(Ω);
常用:兆歐(MΩ),千歐(KΩ);1兆歐=1000千歐; 1千歐=1000歐.
16、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
17、滑動變阻器:
A. 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B. 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C. 正確使用:a,應串聯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閉合開關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
18、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公式:I=U/R. 公式中單位:I→安(A);U→伏(V);R→歐(Ω).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電學知識的全部內容,電荷 1.摩擦起電:摩擦過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摩擦起電的原因:在摩擦過程中,電子會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得到電子的物體因有多余的電子帶上負電荷,失去電子的物體因缺少電子而帶上等量的正電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