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欧美区_高清电影一区_国产精品日韩精品在线播放_日韩精品三区四区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學(xué)科分類 > 地理

山西地理,山西地市地圖

  • 地理
  • 2025-02-27

山西地理?1. 山西省位于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東翼,地理坐標(biāo)為北緯34°34'至40°43'、東經(jīng)110°14'至114°33'。2. 山西的東西寬度約為290公里,南北長度約為550公里,全省總面積為15.6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6%。3. 山西的境界輪廓呈現(xiàn)為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形狀,東有太行山與河北省為鄰,那么,山西地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航拍中國》山西

山西省位于中國華北地區(qū),地處黃河中游東岸。其地理坐標(biāo)介于北緯34°34′—40°44′,東經(jīng)110°14′—114°33′之間。

山西省東依太行山,與河北為鄰;西、南隔黃河與陜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長城為界與內(nèi)蒙古毗連。全省總面積15.67萬平方千米。

山西地形較為復(fù)雜,整體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地貌以山地、高原為主,山地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 ,有“表里山河”的說法。境內(nèi)最高峰為五臺山主峰葉斗峰,海拔約3061.1米。

省內(nèi)河流眾多,主要有黃河、海河兩大水系。黃河流經(jīng)山西西南邊境,是山西與陜西、河南的天然分界線;海河水系的主要支流有桑干河、滹沱河等。山西獨(dú)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歷史上成為中原地區(qū)與北方游牧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區(qū)域,也形成了豐富多元的地域文化。

山西地理知識點(diǎn)總結(jié)

1、位置:山西省地處我國黃河中游,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地帶,東鄰河北,西界陜西,南接河南,北連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以滔滔黃河為塹,北抵綿綿長城腳下;2.面積、地形:山西省南北長680多公里,東西寬380多公里,地形較為復(fù)雜,境內(nèi)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臺地等多種地貌類型,整個地貌是被黃土廣泛覆蓋的山地型高原;3.主要山脈、河流: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北有恒山、五臺山,南有中條山,中有太岳山,主要河流有黃河、海河兩大水系;4.氣候特征:山西地形多樣,高差懸殊,既有緯度地帶性氣候,又有明顯的垂直變化,山西地處中緯度,距海不遠(yuǎn),但因山脈屏障,夏季風(fēng)影響不大,屬于暖溫帶、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在-4°-14°C之間,氣溫地區(qū)分布總趨向是自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遞減,山西無霜期南長北短,平川長山地短,全省年平均降水量400-650毫米。

從地理的角度看航拍中國

山西省地處中國華北地區(qū),介于北緯34°34′—40°44′,東經(jīng)110°14′—114°33′之間。東以太行山與河北為鄰,西隔黃河與陜西相望,南與河南接壤,北與內(nèi)蒙古毗連。

山西省具體范圍包含11個地級市,分別為太原市、大同市、陽泉市、長治市、晉城市、朔州市、晉中市、運(yùn)城市、忻州市、臨汾市、呂梁市。這些地級市又下轄眾多市轄區(qū)、縣級市與縣。太原市作為省會,是山西的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中心;大同市是中國九大古都之一,歷史文化底蘊(yùn)深厚;長治市有“潞州”“上黨”等古稱;晉城市是華夏文化發(fā)祥地之一;朔州市是中國新型的以煤電為主導(dǎo)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晉中市擁有平遙古城等眾多歷史遺跡;運(yùn)城市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忻州市有佛教圣地五臺山;臨汾市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和黃河文明的搖籃;呂梁市歷史文化資源豐富 。

山西地形地貌特征

山西省位于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東翼,其地理坐標(biāo)北緯34°34'~40°43'、東經(jīng)110°14'~114°33'。東西寬度約290公里,南北長度約550公里,全省總面積為15.63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1.6%。山西地形復(fù)雜,包括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和臺地等多種地貌類型。山區(qū)和丘陵占全省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海拔大多在1000米至2000米之間。五臺山的北臺葉斗峰是最高點(diǎn),海拔3058米,而最低點(diǎn)在垣曲縣西陽河入黃河處,海拔180米。山西的邊界輪廓大致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東臨太行山與河北省相鄰,西、南以黃河為界與陜西省、河南省相望,北靠內(nèi)長城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相連。

山西是一個夾在黃河中游峽谷和太行山之間的高原地帶,山區(qū)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70%以上。從地形上看,山西呈現(xiàn)為一個斜長方形,由東北斜向西南,東西寬約290公里,南北長約550公里。山西的山脈眾多,如太行山、呂梁山、北岳恒山、五臺山和中條山等。五臺山主峰葉斗峰是華北最高峰,海拔3058米。中部有大同、忻州、太原、臨汾、長治和運(yùn)城等盆地。

山西河流眾多,大小河流超過1000條,其中流域面積大于1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條,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和漳河等。

山西省自然地理特征

1. 山西省位于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東翼,地理坐標(biāo)為北緯34°34'至40°43'、東經(jīng)110°14'至114°33'。

2. 山西的東西寬度約為290公里,南北長度約為550公里,全省總面積為15.6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6%。

3. 山西的境界輪廓呈現(xiàn)為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形狀,東有太行山與河北省為鄰,西、南以黃河為界與陜西省、河南省相望,北依長城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毗連。

4. 山西地形復(fù)雜,擁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臺地等多種地貌類型。山區(qū)和丘陵占全省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地區(qū)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之間。

5. 山西的最高點(diǎn)為五臺山的北臺葉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點(diǎn)在垣曲縣境內(nèi)西陽河入黃河處,海拔僅180米。

6. 山西地處表里山河之間,丘陵起伏,溝壑縱橫,大部分地區(qū)為山區(qū)和丘陵。主要山脈有太行山、呂梁山、恒山、五臺山、中條山和太岳山等。

7. 山西中部由北而南分布有多個盆地,包括大同、忻州、太原、臨汾、長治和運(yùn)城等。主要河流有汾河、海河兩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000多條。

8. 山西的河流中,流域面積大于1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條,其中汾河最長,全長659公里。

以上就是山西地理的全部內(nèi)容,1. 山西省地處中國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東部邊緣,位于北京和河北的西面。2. 該省的地理坐標(biāo)界于北緯34°34'至40°43',東經(jīng)110°14'至114°33'之間。3. 山西的地理邊界略呈東北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4. 東部由太行山脈構(gòu)成天然屏障,與河北省接壤。5. 西部和南部以黃河為界,與陜西省和河南省相望。內(nèi)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真?zhèn)涡枳孕斜鎰e。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门市| 柞水县| 临夏县| 永宁县| 双桥区| 邵东县| 文昌市| 上思县| 湘西| 乡城县| 琼海市| 宝坻区| 海兴县| 搜索| 鲁甸县| 汝城县| 称多县| 明光市| 喀喇| 昌吉市| 淮滨县| 财经| 灌阳县| 邮箱| 巴彦淖尔市| 临夏县| 皋兰县| 罗甸县| 安陆市| 会宁县| 嫩江县| 从化市| 尼玛县| 理塘县| 邵武市| 永川市| 宁城县| 香河县| 桂平市| 浑源县| 永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