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歷史上的地震?4、中甸—大理地震帶:沿中甸、下關至南澗—帶,長600公里,寬70公里。歷史上曾發生6—6.9級地震17次,7—7.9級地震3次,最大為1996年麗江7.0級地震。5、騰沖—耿馬地震帶:北起騰沖經龍陵至勐海一帶,長500公里,那么,大理歷史上的地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就在今天,云南紅河州彌勒市附近發生3.4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以下實用資料欄目我為您整理云南歷史上有哪些影響力巨大的地震災難,供您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查看。
988年11月6日瀾滄、耿馬7.6-7.2級地震
1988年11月6日21時3分、21時16分,中國云南省瀾滄、耿馬發生震級為7.6級(瀾滄)、7.2級(耿馬)的兩次大地震。相距120公里的兩次地震,時間僅相隔13分鐘,兩座縣城被夷為平地,傷4105人,死亡743人,經濟損失25.11億元。
1918年8月14日巧家地震
洼烏等村,房墻震裂甚多,寬寸許至五六寸不等,間有墻倒和屋塌。蓮塘村土地廟震倒,火神廟屋角塌;洼烏村房倒壓死1人,巖崩壓死3人,震倒碉樓1座。金沙江水浪簸數尺,沿江蒙姑、新塘、岔河溝、巧家營、漁壩河、石膏地、虐姑、洼烏等地山巖崩落,高安坪子地裂寬3尺余。會澤、東川、尋甸等地有感。縣城及縣屬紅路、庫腳、蓮塘、可富、瓦房和四川省寧南縣屬有震感。
1919年12月9日彌勒地震
縣城房屋墻壁倒塌較多,昭通寺、東岳廟、賴子哨等處石牌坊震倒;縣屬猴街有數十戶房屋山墻倒塌,三教寺墻壁俱壞,倒土房1間,死1人。
一、清順治九年(1652)
7月13日彌渡發生7級地震,南澗縣城鎮受災。據《康定邊縣志》記載:“死亡人數三千有余,客商無名者不知其數,官舍民居不存片瓦,山上亂石飛墜,河內流水俱干”。“清順治九年,壬辰,地震,有聲如雷,而山川搖動,西門外裂一孔,洪水涌騰,縣南裂一孔,黑沙鼎沸。寺廟城舍,率多傾圯,塵沖云際。大震兩月余,人盡上山露宿,土木壓死者無算。城墻,城門皆傾圮”這如實記載了1652年7月13日,彌渡南部發生7級強烈地震對南澗縣城鎮造成的破壞和損失。歷史震對南澗縣城鎮造成的破壞和損失。
地震宏觀前兆:有地聲、有地震云
地震時:噴砂冒水現象、墻倒屋塌、破壞嚴重、震中烈度9-10度,死亡人數三千有余。
余震:余震強、歷時兩個月
二、民國時期
1、民國14年(1925)3月16日,距南澗西北70㏎大理發生7級地震,南澗震感強烈,翌日,彌渡苴力與南澗一帶發生6.25級強烈地震。大佛山路震裂,有傷亡者。南澗五里,瀾滄江五里全陷。
記錄不祥, 兩次地震破壞力迭加, 地震破壞烈度達到七度。
2、民國19年(1930)12月9日、12日南澗縣城鎮南發生兩次5級地震,震感強烈,災情不詳。
不會的。
云南大理截至2019年可記錄的地震有:
2013年3日13時41分洱源縣發生5.5級地震,震中位于洱源縣西山鄉,震源深度9公里。據大理州民政局報告,截至18時30分,地震造成洱源縣西山、煉鐵、喬后鄉等鄉鎮共5.5萬人受災,23人受傷(其中3人重傷),3千余間房屋出現不同程度倒損。災情正在進壹步核查中。
2013年4月17日09時45分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漾濞彝族自治縣交界(北緯25.9度,東經99.8度)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隨后,9點48分、10點10分,大理洱源縣、漾濞縣又連續發生兩次3.0級地震。
截至17日18時,洱源地震已造成4縣市11鄉鎮12.3萬人受災,因災受傷9人,緊急轉移安置11300多人,倒塌房屋49戶276間,大批房屋受損。各方正全力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2013年11月28日發生在祥云縣的4.6級地震已造成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縣、彌渡縣12.1萬人受災,12人受傷(其中重傷1人),600余人緊急轉移安置;100余間房屋倒塌,5萬間損壞;直接經濟損失2.2億元。
2014年8月21日12時11分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北緯25.9度,東經100.5度)發生4.2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從地理角度來講,大理下關一帶是處在地震活躍板塊,可是自我記事以來,只有98年12月經5級多點的地震,并無傷亡。這邊的房屋抗震級別都很高的,不過你要是前怕狼后怕虎的,哪里沒危險,即使沒天災,也有人禍,怕就別來了。
大理上個世紀就經歷了1925年3月16日的7.1級地震,就這一次比較大,死傷萬余人。1998年11月底,12月初有幾次4-5級的小震,其余都平安無事。放心吧。
以上就是大理歷史上的地震的全部內容,歷史上曾發生6—6.9級地震14次,7級地震3次,最大為1970年通海7.7級地震。中甸—大理地震帶:沿中甸、下關至南澗—帶,長600公里,寬70公里。歷史上曾發生6—6.9級地震17次,7—7.9級地震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