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知識點歸納?高考地理必備知識點:如何判斷地球運動速度? 1.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兩極為0,南北緯60°的線速度為赤道處的一半,任意緯度的線速度為該緯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處的線速度。那么,高三地理知識點歸納?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考的地理中有哪些高頻的考點呢?想要提高地理成績就要掌握好這些高頻的考點,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
地球運動專題知識點總結
1、天體的類別: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衛星、星際空間的氣體、塵埃等。
2、天體的層次:總星系——銀河系(銀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遠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晝夜更替;(2)無大氣,故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大,隕石坑多,無聲音、無風;(3)月球表面有山脈、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穩定的光照條件、安全的宇宙環境、適宜的大氣和溫度、液態水。
6、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7、太陽活動--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11年。
8.太陽活動的影響:黑子--影響氣候,耀斑--電離層--無線電通訊,帶電粒子流――磁場――磁暴
9、太陽輻射的影響:①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②太陽能是我們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方向
速度:①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至0) ②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陽日(24時,晝夜更替周)
意義:①晝夜更替 ②不同經度不同的地方時 ③水準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線:沿自轉方向,黑夜向白天過渡為晨線,白天向黑夜過渡為昏線(晨昏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度)。
臨近高考的同學們該如何復習地理,考試時注意事項有哪些,該怎么復習地理。以下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考試必背知識點歸納”,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地理考試必背知識點歸納
第一單元地圖專題
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線都是交于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80°在東經1°的東面,在西經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范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對于地理成績來說,想要提升成績,就需要了解一些地理高考的高頻考點,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
高考地理必備知識點:如何判斷地球運動速度?
1.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兩極為0,南北緯60°的線速度為赤道處的一半,任意緯度的線速度為該緯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處的線速度。
2.地球自轉的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緯度都相等,均為15°/小時。
3.地球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隨地球在繞日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而不斷變化。位于近日點(1月初)時速度最快,位于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最慢,平均線速度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為1°/日。
鹽度和洋流
⑴鹽度最高的是紅海,原因:
①地處副熱帶海區,降水稀少,蒸發旺盛
②周圍是熱帶沙漠地區,缺少大河注入
⑵鹽度最低的是波羅的海,原因:
①地處較高緯度,氣溫低,蒸發弱。
②周圍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有淡水注入
⑶巴爾喀什湖東咸西淡的原因:
①東部:地處內陸,降水稀少,蒸發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釋作用.
巴爾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兩邊水體交換,造成兩側鹽度差異較大。
⑷世界表層海水鹽度的水平分布規律:從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低緯度和高緯度遞減。
對于高考地理的提分方法來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能夠掌握一些高頻的地理知識點了,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考地理必備的知識考點。
高考地理地圖方面重要知識點總結
地圖專題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80°在東經1°的東面,在西經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范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值線的疏密: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對于高中的地理,有哪些重要的常考知識點需要積累的呢?如果能找出常考的知識點,對于高考的地理來說非常有幫助了。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
高考地理西北地區荒漠化的原因
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氣候干旱大風頻繁。
日照時間長,蒸發量大于降水量。
土質疏松,遇水崩解,易于侵蝕。
植被覆蓋率低,生態環境脆弱。
人口增長迅速,加大生態環境壓力。
過度放牧,亂砍亂伐,盲目開墾。
荒漠化的危害
流動沙丘淹沒農田灌渠村社鐵路公路等設施
糧食減產牧草絕收,引發饑荒,增加社會不穩定性。
表土裸露,為沙塵暴提供沙源。
破壞植被與地表形態,使生產力持續下降。
等高線地形圖地理專題:
⑴ 水庫大壩建設選擇在 河流峽谷 處,原因:
① 地處峽谷處,利于筑壩;
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 交通運輸線路(鐵路、公路)選擇某地的理由:
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和緩,建設周期短,投資少,施工容易。
⑶ 確定某地為盆地,判斷理由:
河流向中部匯集,表明地勢中間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選擇某地,原因:該地地勢較高,河水可順地勢自流。
⑸ 選擇某地為梯田,理由:
該地地勢平緩,坡度較小,在此開墾梯田,既擴大耕地面積,又利于水土保持,達到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⑹ 登山選擇某線路,原因:該地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較小,爬坡容易。
以上就是高三地理知識點歸納的全部內容,⑹ 登山選擇某線路,原因:該地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較小,爬坡容易。氣候與自然帶地理知識專題 ⑴ 拉丁美洲氣候濕熱的原因:位于赤道兩側,周圍海洋廣闊.⑵ 安第斯山南段東西兩側景觀差異原因: 受安第斯山影響,山地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