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怎樣安排少兒美術課程
少兒美術專業班 10-16歲 素描 更加專業的素描訓練,如靜物和空間感的塑造
水粉 水粉畫的訓練,初級的水彩單個物體和簡單組合的色彩訓練
國畫 適合有一定國畫基礎,更進一步的專業國畫,山水,花鳥畫的習作練習
書法 針對書法有一定書法基礎,加強更專業的書法作品的習作訓練
少兒美術動漫班 10-16歲 卡通畫 卡通動物畫,卡通人物畫,卡通景物畫,針對對卡通畫有特殊興趣的孩子
漫畫 對動漫形象有特殊感知和興趣,對時下流行的動漫設計方向進行的專業培訓
7. 少兒美術培訓班課程一般是怎么安排的
可能都不太一樣,有的白班和晚班都有,有的只有一種,還有的只有暑期班,你是在北京嗎?可以聯系大林美育問一下,他們有晚班,祝你好運!
8. 請問少兒美術課程都有那些內容
少兒美術課程主要有以下內容,不過不同的班級內容應該有一定的區別:
蠟筆畫:學習以色彩為主,線條為輔。在學習過程中初步建立孩子對色彩的認識,并提高孩子對事物形體的理解與表現掌控能力。
兒童水彩畫:在蠟筆畫的基礎之上學習兒童水彩筆繪畫。
一方面鞏固色彩知識和形體繪畫;一方面則是學習線條排布,練習筆觸,為以后繪畫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線描畫:在之前的色彩、線條基礎上開始學習線描畫。其目的在于:1.增強孩子對平面構成的理解和掌控,通過學習逐漸掌控點線面不同組合所帶來的空間美感。
2.學習構圖方式,避免出現繪畫呆板、構圖不平衡的錯誤。
3.加強孩子的運筆練習,提高流暢程度
動漫:學習動漫人物的繪畫,由簡入繁,掌握人物比例、耳眼口鼻手等身體部位的繪畫技法,加強美術基本知識的學習,進一步鞏固和對線條的掌控手法。
水粉·由筒到易,辻孩子-歩歩深入學ヨ色彩知沢和絵畫技法,如·配色、凋色、色彩明暗、純度、垉和度、干濕畫法、第法等。
素描:通過臨摹、課堂寫生幾何體、簡單靜物,加強孩子對物體形態、明暗關系的理解與繪畫掌控,學習素描排線方法和基本理論。
其他的還有手工課、手工繪畫相結合、混合繪畫、創作繪畫。
高級班的話還有國畫、高級素描、高級水粉、水彩(顏料繪畫)等課程。
不知是否有幫助到——友幫
9. 請問少兒美術課程都有那些內容
幼兒美術教學培養階段分為三個層次。
1、小班:以培養幼兒的感官能力,特別是細致入微的觀察能力、探索外界事物的認知能力為主,豐富幼兒頭腦中的形象積累,讓孩子多聽、多看、多記,強化幼兒的形象記憶。
2、中班:以培養幼兒類比、聯想、發散思維及在繪畫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思維能力為主。
3、大班:以培養幼兒的再造想象、創造想象為主,讓幼兒異想天開,幻想未來,創造未來。在教學中以的形象思維訓練為主要內容,以繪畫為手段。
以游戲活動為主要形式,與各學科有機配合,在全面提高幼兒素質的基礎上,培養勇于獨創、有豐富感情、有審美情趣及良好個性品質、更聰明的一代是創造思維教學法的最終目標。
(9)幼兒美術課程安排擴展閱讀
美術教育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能有效地幫助幼兒形成積極的個性特征。如:幼兒在有趣的美術活動中,對問題更加敏感,對實踐的成功抱有更強的信心,更多地體驗到自己的力量。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能增加幼兒對生活的熱情,在美術創造的活動中,生活對他們來講是親切而有趣的,這種活動會使他們感到興奮,令他們向往,由多種材料構成的藝術造型千姿百態,往往會令他們感到驚喜并渴望自己的未來,描繪美麗的圖畫。

一節完整的美術課的教學流程
讓畫畫成為一個享受的過程。親自把著手教他們上色,開發他們的想象,引導他們的思維擴散。
課程我會根據學生學習的類型和工藝老運殲來安排。
美術是讓事物的色、聲、味、態更好的技藝。
來源
歐洲17世紀開始使用"美術"這一名詞時,泛指具有美學意義的活動及其產物,如繪畫、雕塑、建筑、文學、音樂、舞蹈等。也有認為"美術"一詞正式出現應在18世紀中葉。18世紀產業革命后,美術范圍益見擴大,有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筑藝術等悄敏,在東方還涉及書法和篆刻藝術等。中國五四運動前后開始普遍應用這一名詞。近數十年來歐美各國已不大使用"美術"一詞,往往以"藝術"一詞統攝之。
主流分類
它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侍沖建筑、書法、篆刻、設計、新媒體和攝影等類型。每個門類又可以根據表現的題材和使用的題材,再分成若干小類。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指運用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色彩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二維空間(即平面)里塑造出靜態的視覺形象,以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形式。繪畫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將它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從地域看,繪畫可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洋繪畫;從材料看,繪畫可分為水墨畫、油畫、壁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從題材內容看,繪畫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動物畫等;從作品的形式看,繪畫可分為壁畫、年畫、連環畫、漫畫、宣傳畫,油畫,吹畫、插圖等。
不同類別的繪畫形式,由于各自的歷史傳統不同,都有著各自獨特的表現形式與審美特征。中國畫又稱國畫,它在世界繪畫領域中自成體系,獨具特色,是東方繪畫體系的主流。在材料上,中國畫是用毛筆和墨在宣紙或者絹帛上作畫的,它講究筆墨,著眼于用筆墨造型。在表現方法上,中國畫采用一種散點透視的方法。在畫面的構成上,中國畫講究詩、書、畫、印交相輝映,形成獨特的形式美與內容美。油畫是西洋繪畫的代表,它是世界繪畫藝術中最有影響的畫種。
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把美術班分為四個班級:
少兒國畫、美術綜合班:
教學目標:學習寫意國畫運筆方法和基本技法、了解中國國畫的特點。兼學蠟筆畫、水粉畫和素描的基本方法
學習內容:文房四寶的運用和技法、水墨實驗畫、蔬果寫意畫、齊白石動物寫意畫、水粉畫創作、植物寫生、手工。
上課時間逢周五晚上:19:15-20:45
少兒國畫基礎班:
教學目標:以本科中國畫教學為藍本,全面了解寫意國畫和工筆畫的運筆方法和用色技巧,了解傳統中華文化。
學習內容:文房四寶、筆、墨紙、水的運用與技法,線條與結構、國畫色彩運用方法。宋畫白描、寫意蔬果和花卉的畫法,寫意山水畫、植物寫生。
上課時間逢周日下午:16:00-18:00
少兒美術綜合特色班:
教學目標:啟發少兒對藝術的認識,通過美術課程的培養,開啟右腦思維能力,充分發揮想象力,有助于對文化課的啟迪。
學習內容:線條與結構的造型能力、色彩的概述、素描概述、手工、版畫、動漫、蠟筆畫、水粉畫創作、戶外寫生。
上課時間逢周六:下午14:00-15:30或晚上 19:15-21:45
少兒美術綜合提高班:
教學目標:開發少兒的美術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提高色彩運用能力、造型能力和繪畫技巧。
學習內容:提高線條與結構的造型能力和色彩運用技巧、基礎三維透視、三角幾何體、手工、版畫、動漫、水粉畫創作、戶外寫生。
上課時間逢周六:下午16:00-17:30 逢周日:上午10:30-12:00
幼兒園美術課上課流程環節
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美術課程應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應選擇基礎的、有利于學生發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同時,要注意課程內容的層次性,適應不同學生素質的差異。應注意使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安排計劃:
[造型·表現]
學習領域
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于自己的、材料,記錄與表現所局橋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學活動建議
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過拓印或剪貼,制作各種圖形。
2·學習簡單的中國傳統繪畫方法,體驗筆墨趣味。
3·學習簡消敬單的繪畫構圖方法、簡單的透視知識以及結構比例知識。
4·結合傳統藝術中的色彩運用方法,學習對比、調和等色彩知識。
5·學習漫畫和卡通的表現方法,進行繪制實踐。
6·學習泥塑、紙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7·在家初步學習計算機輔助繪畫的方法。
評價建議
1·是否初步認識形、色、肌理和空間等在造型活動中的作用。
2·能否嘗試運用中國傳統繪畫的方法進行表現。
3·能否在自己的作品中體現事物的比例關系。
4·能否在造型活動中初步運用構圖知識。
5·能否用近大遠小或平行透視的規律,初步表現空間關系。
6·能否在造型活動中運用色彩的冷暖、對比與和諧的知識。
7·能否運用所學過的美術知識大膽地表現周圍的生活和環境。
8·能否大膽地用圖像和立體造型的方式表達個人的思想和情感。
[設計 ·應用】
學習領域
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秦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教學活動建議
1·學習設計基礎知識,為社區或村莊、學校、運動會、文娛活動以及節慶等設計制作標志。
2·學習簡單的圖案基礎知識,并進行裝飾應用。
3·用軟、硬泡塑材料(聚苯乙烯)以及塑料瓶、廢舊織物、廢包裝箱等媒材,進行玩偶、生活實用品、交通模型、兵器模型等的設計制作。
4·與同學合作,進行風箏的扎、糊、繪全過程的制作,并進行放飛活動。
5·與同學合作,選擇適宜的媒材,制作校園、社區或村莊局部的平面圖或模型。
6·用計算機或其他手段進行書籍封面、文體活動海報的設計。
7·學習陶藝的制作方法。
評價建議
1·是否在設計活動中表現出創意。
2·能否在作業中有意識地運用一些形式原理。
3·是否具有有序的工作方法。
4·能否利用媒材的特性進行簡單的加工。
5·能否用口頭語言和短文的形式,對自己的和同學的作業進行評述。
【欣賞·評述】
學習領域
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征,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學活動建議
以討論、比較等方式欣賞中外優秀美術作品,領略不同的藝術風格。
介紹一件優秀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體驗美術與生活的關系。
以參觀、討論等方式,欣賞校園和社區的景觀設計。
1、通過參觀或觀看錄像、圖片等,欣賞雕塑和現代工業產品,感受不同材質的美,
資料共享
《少兒美術培訓教學計劃》(http://www.unjs.com)。
2、鼓勵學生從課本中選一件最喜歡的作品,通過查閱資料,向同學介紹欣賞作品的心桐襪得。
3、通過實地參觀或觀摩錄像,欣賞不同材質的建筑物的門窗、墻壁和屋頂等。
4、將若干雕塑作品的圖片,按時間順序進行排列,區別雕塑作品的時代特點。
評價建議
1、是否具有民族自豪感,樂于了解人類文化藝術的成就。
2、能否通過討論和寫作,表達對美術與生活、環境以及與其他學科關系的淺顯認識。
3、能否運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描述美術作品和表達自己的感受。
4、是否知道我國和世界的一些著名畫家及其代表作品。
【綜合·探索】
學習領域
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制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系。
教學活動建議
1、結合傳統節日,創作、設計和制作平面或立體的美術作品,體會美術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2、配合活動以及學校的藝術交流等活動進行策劃、制作與展示。
3、編寫自己喜愛的劇本,設計、制作服飾、皮影以及相應的布景或道具,進行表演。
4、調查、了解社區或村莊的歷史,從美術設計的角度,為自己所在的社區或村莊的未來發展作規劃、設計并制作模型。
5、運用平衡、運動、光、電等科學常識,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設計并制作出簡單而有創意的立體造型或生活用品。
評價建議
1、是否積極地參與探究性的活動。
2、能否用文字、圖像形式記錄調查結果。
3、是否積極地動腦筋,以美術與其他課程的知識相結合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方案。
4、在制作過程中,是否積極地動腦、動手。
5、在討論中,能否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6、能否與同學進行良好的合作。
美術課上課流程環節
每個課題下,需要有獨立的課,比如教線條,可以讓孩子聽不同的聲音感受,一邊聽一邊畫,海浪起伏的聲音是什么線條?搖滾樂的聲音是什么線條?小狗叫的聲音是什么線條?
然后用這些線條加游纖輪上一些情節組成畫面,這就是融入了教學計劃的一堂課。到了教紋樣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復習,比如說海邊的小狗在叫,組成了怎么樣的紋樣?然后用這個紋樣填充一個畫面,這就叫循序漸進啊。
時不時穿插藝術史大師作品介神信紹和故事講解,Pinterest上有很多現成的worksheet設計得非常好,可以拿來主義。 跟小學生講康定斯基,注意這里面出現的專業名詞:形狀、曲線、直線、一級色、二級色。是不是跟上面的教學大綱連上了?
立體主義也很簡單!給孩子看畫,簡單介紹歷史,出現的專業術語:視角、幾何形狀、調子、深度、質豎雀感、深淺。又和教學大綱對上啦!
有些課程可以讓“玩”的成分更重一點,比如欣賞完畢加索,可以來一個集體創作,搞一張超級大紙,大家分組輪流擲骰子,一個組負責畫五官中的一個(可以一個人畫線,其他人涂色之類的)。

幼兒園美術課流程模塊
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美術課程應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棚鍵為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鏈漏巧的基礎。因此,應選擇基礎的、有利于學生發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同時,要注意課程內容的層次性,適應不同學生素質的差異。應注意使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安排計劃:
[造型·表現]
學習領域
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于自己的、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學活動建議
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過拓印或剪貼,制作各種圖形。
2·學習簡單的中國傳統繪畫方法,體驗筆墨趣味。
3·學習簡單的繪畫構圖方法、簡單的透視知識以及結構比例知識。
4·結合傳統藝術中的色彩運用方法,學習對比、調和等色彩知識。
5·學習漫畫和卡通的表現方法,進行繪制實踐。
6·學習泥塑、紙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7·在家初步學習計算機輔助繪畫的方法。
評價建議
1·是否初步認識形、色、肌理和空間等在造型活動中的作用。
2·能否嘗試運用中國傳統繪畫的方法進行表現。
3·能否在自己的作品中體現事物的比例關系。
4·能否在造型活動中初步運用構圖知識。
5·能否用近大遠小或平行透視的規律,初步表現空間關系。
6·能否在造型活動中運用色彩的冷暖、對比與和諧的知識。搜租
7·能否運用所學過的美術知識大膽地表現周圍的生活和環境。
8·能否大膽地用圖像和立體造型的方式表達個人的思想和情感。
[設計 ·應用】
學習領域
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秦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教學活動建議
1·學習設計基礎知識,為社區或村莊、學校、運動會、文娛活動以及節慶等設計制作標志。
2·學習簡單的圖案基礎知識,并進行裝飾應用。
3·用軟、硬泡塑材料(聚苯乙烯)以及塑料瓶、廢舊織物、廢包裝箱等媒材,進行玩偶、生活實用品、交通模型、兵器模型等的設計制作。
4·與同學合作,進行風箏的扎、糊、繪全過程的制作,并進行放飛活動。
5·與同學合作,選擇適宜的媒材,制作校園、社區或村莊局部的平面圖或模型。
6·用計算機或其他手段進行書籍封面、文體活動海報的設計。
7·學習陶藝的制作方法。
評價建議
1·是否在設計活動中表現出創意。
2·能否在作業中有意識地運用一些形式原理。
3·是否具有有序的工作方法。
4·能否利用媒材的特性進行簡單的加工。
5·能否用口頭語言和短文的形式,對自己的和同學的作業進行評述。
【欣賞·評述】
學習領域
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征,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學活動建議
以討論、比較等方式欣賞中外優秀美術作品,領略不同的藝術風格。
介紹一件優秀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體驗美術與生活的關系。
以參觀、討論等方式,欣賞校園和社區的景觀設計。
1、通過參觀或觀看錄像、圖片等,欣賞雕塑和現代工業產品,感受不同材質的美,
資料共享
《少兒美術培訓教學計劃》(http://www.unjs.com)。
2、鼓勵學生從課本中選一件最喜歡的作品,通過查閱資料,向同學介紹欣賞作品的心得。
3、通過實地參觀或觀摩錄像,欣賞不同材質的建筑物的門窗、墻壁和屋頂等。
4、將若干雕塑作品的圖片,按時間順序進行排列,區別雕塑作品的時代特點。
評價建議
1、是否具有民族自豪感,樂于了解人類文化藝術的成就。
2、能否通過討論和寫作,表達對美術與生活、環境以及與其他學科關系的淺顯認識。
3、能否運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描述美術作品和表達自己的感受。
4、是否知道我國和世界的一些著名畫家及其代表作品。
【綜合·探索】
學習領域
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制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系。
教學活動建議
1、結合傳統節日,創作、設計和制作平面或立體的美術作品,體會美術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2、配合活動以及學校的藝術交流等活動進行策劃、制作與展示。
3、編寫自己喜愛的劇本,設計、制作服飾、皮影以及相應的布景或道具,進行表演。
4、調查、了解社區或村莊的歷史,從美術設計的角度,為自己所在的社區或村莊的未來發展作規劃、設計并制作模型。
5、運用平衡、運動、光、電等科學常識,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設計并制作出簡單而有創意的立體造型或生活用品。
評價建議
1、是否積極地參與探究性的活動。
2、能否用文字、圖像形式記錄調查結果。
3、是否積極地動腦筋,以美術與其他課程的知識相結合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方案。
4、在制作過程中,是否積極地動腦、動手。
5、在討論中,能否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6、能否與同學進行良好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