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欧美区_高清电影一区_国产精品日韩精品在线播放_日韩精品三区四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歷史

中國近代歷史事件大全,中國近代史綱要

  • 歷史
  • 2024-07-29

中國近代歷史事件大全?1、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First Opium War)英國經常稱第一次英中戰(zhàn)爭(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戰(zhàn)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fā)動的一場戰(zhàn)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閉關鎖國后的清朝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貿中,一直處于貿易順差地位。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那么,中國近代歷史事件大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歷史快問100題最簡單答案

中國近代史的里程碑事件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畫卷,記錄了從鴉片戰(zhàn)爭到新中國成立的滄桑巨變。每個節(jié)點都鐫刻著民族的苦難與覺醒,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些歷史的重要時刻。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揭開了鴉片戰(zhàn)爭的序幕,中國開始面臨列強的挑戰(zhàn)。

1840-1842年: 鴉片戰(zhàn)爭結束,屈辱的《南京條約》簽訂,中國社會性質發(fā)生劇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烙印日益明顯。

1841-1843年,英勇的關天培犧牲,林則徐與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開啟思想啟蒙的先河。

1842-1844年: 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簽訂,如《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中國主權與領土主權受損。

1848-1851年: 洪秀全創(chuàng)立拜上帝教,太平天國運動轟轟烈烈,挑戰(zhàn)清朝統(tǒng)治。

1851-1860年,太平天國占領南京,提出了《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展示了早期的資本主義設想。

1840~1949大事年表

1、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歷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fā)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tǒng)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黃花崗起義失敗后,以文學社和共進會為主的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準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qū)發(fā)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

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于在1911年(清宣統(tǒng)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fā)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

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并建立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是亞洲和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武昌起義軍事總指揮為蔣翊武,參謀長為孫武,總理為劉公。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zhèn)后,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并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辛亥革命。

2、五四運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乘機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日漸增長。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fā)了偉大的五四運動。

1919年5月4日發(fā)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游行、請愿、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

中國近代史戰(zhàn)爭時間順序

1、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等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George Elliot)、駐華商務監(jiān)督義律(Charles Elliot)率領下,陸續(xù)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zhàn)爭開始。

鴉片戰(zhàn)爭以中國失敗并賠款割地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并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同時,鴉片戰(zhàn)爭也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2、甲午戰(zhàn)爭

中日甲午戰(zhàn)爭(日本稱:日清戰(zhàn)爭,朝鮮半島稱:清日戰(zhàn)爭,西方國家稱: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戰(zhàn)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zhàn)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zhàn)爭爆發(fā)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zhàn)爭。

甲午戰(zhàn)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

3、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首義、武漢首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歷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fā)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tǒng)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中國近代史綱要

歷史事件 1、金田起義:1851年,洪秀全率領拜上帝教教眾在廣西發(fā)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 2、《天朝田畝制度》:是天平天國的綱領性文件和社會改革方案。 3、《資政新篇》:洪仁玕擬定的帶有資本色彩的改革與建設方案,但為涉及農民的土地問題,缺乏實施的階級基礎和社會條 件。 4、太平天國農民運動1864年失敗。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農民階級的階級局限性,換言之,缺乏先進的階級的領導。 5、“百日維新”:1898年6月,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為開始標志,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fā)動“戊戌政變”,為結束 標志。 6、洋務派舉辦洋務事業(yè)的目標:“求強”“求富”。、洋務派舉辦洋務軍事工業(yè)目的:直接目的是鎮(zhèn)壓國內農民起義,同時有抵 御外國侵略的目的。舉辦洋務事業(yè)的指導思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洋務派舉辦的民用企業(yè)的形式和性質:形式:官辦、官督 商辦(采用最多的形式)、官商合辦。性質:基本上屬于資本主義性質的近代企業(yè)。洋務運動失敗的標志: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北洋 水師的全軍覆沒。 7、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為(旗手)、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等。 8、“公車上書”:1895年,康有為等在京趕考的舉人向皇帝上書,要求拒絕與日本議和并變法。

1840~2023大事年表

1.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1839-1842)

2. 洋務運動(1840-1842)

3. 義和團運動(1899-1901)

4. 五四運動(1919)

5. 國共合作(1924-1927)

6.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921)

7. 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1937-1945)

8. 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1937)

9. 抗戰(zhàn)勝利(1945)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49)

11. 新中國成立后的改革開放(1978)

12. 中國加入WTO(2001)

以上就是中國近代歷史事件大全的全部內容,1、農民階級——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咸豐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間,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韋昌輝、石達開等組成的領導集團從廣西金田村率先發(fā)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tǒng)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zhàn)爭。2、地主階級——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缙云县| 宣汉县| 屏东市| 将乐县| 永昌县| 闸北区| 拜泉县| 锦州市| 崇仁县| 法库县| 师宗县| 大邑县| 厦门市| 正定县| 陆丰市| 平陆县| 竹山县| 宕昌县| 灵寿县| 南平市| 武城县| 瑞丽市| 墨玉县| 招远市| 乌兰浩特市| 金乡县| 喜德县| 新巴尔虎左旗| 彭山县| 瓮安县| 英山县| 双桥区| 凤凰县| 岑巩县| 固阳县| 博湖县| 衡山县| 平利县| 台州市| 沙雅县| 昌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