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藥典微生物檢驗?微生物限度檢驗是2015年提出的。微生物限度檢驗依據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1105??非無菌產品微生物限度檢查:微生物計數法》和《通則1106??非無菌產品微生物限度檢查:控制菌檢查法》進行檢查。那么,2015版藥典微生物檢驗?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非無菌產品微生物限度檢查:控制菌檢查法-2015中國藥典
控制菌檢查法系用于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檢查供試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微生物。
當本法用于檢查非無菌制劑及其原、輔料是否符合相應的微生物限度標準時,應按下列規定進行檢驗,包括樣品取樣量和結果判斷等。
本檢查法可采用替代的微生物檢查法,包括自動檢測方法,但必須證明替代方法等效于藥典規定的檢查方法。
供試液制備及實驗環境要求同“非無菌產品微生物限度檢查:微生物計數法”(通則1105)。
如果供試品具有抗菌活性,應盡可能去除或中和。供試品檢查時, 若使用了中和劑或滅活劑,應確認有效性及對微生物無毒性。
供試液制備時如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劑,應確認其對微生物無毒性以及與所使用中和劑或滅活劑的相容性。
培養基適用性檢查和控制菌檢查方法適用性試驗
供試品控制菌檢查中所使用的培養基應進行適用性檢查。
供試品的控制菌檢查方法應進行方法適用性試驗,以確認所采用的方法適合于該產品的控制菌檢查。
若檢驗程序或產品發生變化可能影響檢驗結果時,控制菌檢查方法應重新進行適用性試驗。
菌種及菌液制備
菌種 試驗用菌株的傳代次數不得超過5 代(從菌種保藏中心獲得的干燥菌種為第0 代),并采用適宜的菌種保藏技術進行保存,以保證試驗菌株的生物學特性。
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是控制藥品質量的一個重要檢查項目。中國藥典2005年版規定,不同的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中的細菌數、霉菌及酵母菌數測定、各控制菌的檢查,必須按照經過驗證的方法進行。一些中西藥制劑由于藥品本身的理化性質及抑菌活性,干擾藥品污染的微生物計數測定和控制菌的檢出,帶來檢查結果的不準確性。如在細菌數測定中,低稀釋級的平均平板菌落數低于高稀釋級,呈現細菌的不正常分布,即藥品顯現出干擾或抑菌作塌喚李用;反映在控制菌檢查中,陽性對照試驗呈陰性反應,其檢驗結果不能反映藥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真實狀況,得出不準確的結果或假陰性結果。由于2005年版以前的中國藥典,沒有要求對微生物限度檢查中的各項團遲目進行方法學驗證,以至于這類方法學問題越來越多,影響微生物限度檢查結果的準確性。2002年10月~2003年4月我所參加中檢所組織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驗證試驗協作課題。選擇了4種審核檢驗的中西藥制劑品種,其原藥品標準沒有進行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驗證考察,也未見相關文獻報道。為對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進行考察,選用4種代表菌做了微生物計數的菌回收率試驗。根據各品種的要求對控制菌做檢出率測定的研究。得出的結果說明這些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存在的問題,并為該課題提鏈爛供了試驗數據。
2015版中國藥典微生物項變化的應對策略—檢驗方法
隨著藥典培訓陸續的展開,微生物的專項培訓也在全國如火如荼的舉辦,對于檢驗方法的討論也是授課的重點項目,這次藥典的升級,我們微生物檢驗方法中使用的環境、培養基、菌種甚至一些關鍵耗材的均發生了改變,所以方法適用性試驗避免不了的需要重新進行確認。那對于最早8月中旬才能看到藥典最終內容的很多企業來說,在今年的12月之前把所有出廠產品或原輔料/中間產品的微生物方法適用性試驗進行完也是相當不易,甚至是無法完成的。
本篇文章著重梳理應對藥典生效前后進行檢驗方法學的流程及關鍵點,由于各企業各產品的特點不一,內容閱讀前提是貴公司各供試品的方法適用性試驗步驟大家是心里有數的,若還在方法摸索階段請參照15版藥典方法及各類培訓及書籍推薦的方法先進行供試液制備方法、濾膜、沖洗量的確定,故本篇文章不對實驗細節進行贅述;同時簡述在方法學完成前后如何對整個崗位管理類和操作類SOP進行梳理升級。
一、方法適用性試驗前的準備
1、 確認要進行方法適用性試驗的供試品
一般分為出廠產品、原輔料、中間產品等,如果時間緊張,比如企業在16年就要再次認證,且需要進行驗證的供試品多,建議可以和領導討論進行評估,先對出廠產品的方法學進行驗證然后再進行原輔料及中間產品的同步驗證,當然這個需要留下紙面的經審核批準的評估結果,對于微生物實驗室的人來說也是個執行依據。
2015版《中國藥典》即將公布,新修訂的《中國藥典》對藥品微生物檢驗和檢定方法發生了塌卜察重大變弊知化。著重解決藥品微生物相關檢查方法及微生物限度標準與歐美等藥典的協調統一問題。
2015版《中國藥典》即將公布,新修訂的《中國藥典》對藥品微生物檢驗和檢定方法發生了重大變化,本次修訂是對《中國藥典》多年來固有的微生物檢查進行根本性的調整,著重解決藥品微生物相關檢查方法及微生物限度標準與歐美等藥典的協調統一問題。
宏觀變化一:團茄全面與國際接軌
以無菌檢查法為例
微生物限度檢驗什么時候提出的?
微生物限度檢驗是2015年提出的。
微生物限度檢驗依據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1105非無菌產品微生物限度檢查:微生物計數法》和《通則1106襲老非無菌產品微生物限度檢查:控制菌檢查法》進行檢查。
微生物計數法
1、微生物計數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條件下生長的嗜溫細菌拍喊升和真菌的計數。
2、計數方法本法包括平皿法、薄膜過濾法。
3、計數培養基適用性檢查和供試品滲納計數方法適用性試驗
供試品微生物計數中所使用的培養基應進行適用性檢查。供試品的微生物計數方法應進行方法適用性試驗,以確定采用的方法適合于該產品的微生物計數。
以上就是2015版藥典微生物檢驗的全部內容,您好,新版中國藥典收錄了15個左右的微生物檢查法和指導原則,以前微生物檢驗是在萬級下局部百級單向流,現在是D級局部不低于b級,并且提出了隔離器的指導原則。建議您聽下相關講座。或者看下新版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