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內蒙古美術館標志 內蒙古美術館設計 內蒙古美術館門票預約 內蒙古美術館新館電話 內蒙古美術館招聘2023
2020年3月31日(周二)起正式恢復開放,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閉館),16:00停止入場。
觀眾需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安全檢查、信息登記,佩戴口罩方能入館參觀。老年慶耐稿人、未成年人或因特殊情況無法通過網絡獲取“電子健康卡”,需提供居住小區或所屬社區街道開具的通行證等有效證明,美術館實行人員限流,疫情防控期間暫接受團體參觀和人工講解服務,原則上不舉辦線下講座、研討等人員聚集活動。
內蒙古美術館位于呼和浩特市賽罕區西把柵機場路(新華東街和東二環路交匯處)。內蒙古美術館是自治區唯一的代表國家征譽孝集中外美術作品、開展藝術學術研究、面對社會進行造型藝術展示的場所。同時還是進行群眾性文化活動的高雅藝術展覽、活動中心。畝旅
一圓賣般情況下,美術館的展覽會有多種形式,既可以是靜態的固定展覽,也可以是主題或者特設粗猜展覽。
固定展覽主要有當代藝術、中國書畫、繪畫攝影、素描雕塑等不同分類,以及一些歷史文物的展示,主題展覽可以是側重于該藝術家的作品展示,也可以是根據不同主題來進行安排的,如歷史遺產展、收藏展覽等,特設展覽則是以特定內容、時間安排的展出,如藝術博覽會、大型藝術展等。
拓展上,現在也流行了一些新的方式,比如體驗式展覽加多媒體的呈現形式,通過高效的展示手段,巖腔型充分地讓觀眾了解藝術家、作品及其背景,以及藝術發展的歷史,大大增強參觀者的體驗感。
去內蒙古游玩,一定要去下面的這些景區看看,這些地方的景色不錯,最主要的是這些地方都是非常經典的景點,去游玩肯定是不虧的,大家有興趣可以隨著小編一起去了解。
響沙灣旅游區
門票80元;
公共交通如何到達:可從包頭長途汽車站(東)/包頭昆區長途客運站乘座包頭至東勝的長途大巴;
響沙灣旅游度假區其實是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庫布其沙漠中,但從包頭也可以過去,而且比鄂爾多斯還要稍微近點,所以周末隨心飛的坦螞盆友們,可以選擇從包頭前往響沙灣,很方便。
“這里的沙子會唱歌”整個沙丘仿佛一個巨大的沙制回音壁,響沙灣因此而得名。可體驗坐越野車馳騁沙漠,或坐駱駝穿越茫茫沙漠,還可參與滑沙;
賽罕塔拉城中草原
門票:免費;
公共交通如何到達:乘坐5/10/35/54路;
成吉思汗草原生態園又名賽汗塔拉生態園,位于包頭市區,不用奔波百里,感受草原風光,面積近萬畝,內建有蒙古民族傳統的蒙古包,可橡信哪以品嘗到烤全羊、蒙漢全席和全羊宴等蒙族美食。還可體驗騎馬、射箭、摔跤、借明駝、坐勒勒車等。每年農歷八月十七日這里還會舉行祭敖包儀式。
生態園中還有野兔、山雞、各種候鳥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可以帶上些胡蘿卜,來這喂小鹿~
包頭博物館
門票免費,特定展覽需收費;
公共交通如何到達:22路/1路/39路/43路/52路;
包頭博物館成立于1998年,展廳面積1.5萬平方米,與包頭美術館在一起,一層為美術館,二、三層為博物館。整體建筑以“草原上的巨石,巨石上的文化”為主題,可以來此近距離接觸幾千年前的內蒙巖畫。包頭博物館每周一閉館,不要空走一趟~
北方兵器城
門票:攜程優惠票價8元;
公共交通如何到達:27路/2路;
北方兵器城分為主廣場區、兵器陳列區、和平廣場和休閑娛樂區等四個部分,其中兵器陳列區是游客游玩的重點區域。兵器陳列區的四周由報廢的炮彈殼組成圍欄,陳列區內陳列的各類代表性火炮共有二十多門。如果你是軍事迷不要錯過這里哦~
如果有還有時間,可以選擇前往包頭周邊的五當召和春坤山游玩。
五當召
門票:30元;(蒙古族和藏族憑身份證免費)
公共交通可以到達,但是需要轉車比較麻煩,建議自駕/打車,打車費約50元左右;
五當召與西藏的布達拉宮、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并稱為中國喇嘛教的四大名寺。典型的藏傳佛教寺院的風格,沒有統一的中軸線,所有的大殿都不規則地散布在山谷中,沒有圍墻和院落,各建筑自成一體。
春坤山
門票50元;
需要自駕,可以考慮報一個一日游;
春坤山位于距包頭市區110公里,距固陽縣城56公里,海拔在1800—2340米之間,主峰紅芪峰海拔2340米,是包頭市至高點,春坤山被譽為“鹿城之巔、云中草原”。春坤山年平均氣溫只有4℃,氣候涼爽,負氧離子高,是一個天然的氧吧,梁碼是避暑納涼的勝地。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疫情好轉之后,終于多個文博場館發布了恢復開放通知,在周末可以和家埋斗人一起去游玩了,具體詳情見下文,但近期外出游玩也要帶好口罩出發哦!
內蒙古科技館恢復開館公告
各位觀眾朋友們:
根據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會議精神,內蒙古科技館已做好通風、清潔、消毒等衛生管理工作,于2021年11月16日起恢復開館。
一、開放時間
內蒙古科技館每周二至周日開館(9:30—17:00,16:00停止入館),每周一閉館。(特殊情況另行通知)
二、進館流程
必備:身份證原件、“二碼”(“健康碼”綠碼+“行程卡”)、口罩
1、所有觀眾從科技館南門進出。須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線”距離,有序排隊。出示本人身份證原件和“二碼”,經工作人員核驗無誤后,刷身份證入館。非綠碼將進行勸返。兒童須由成年人陪同。沒有身份證的兒童由監護人登記其相關真實信息。無法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請出示身份證原件,并填寫登記相關信息。
2、在處進行熱成像測溫登記、安檢、手部消毒后入館。若體溫超過37.2℃,或有明顯咳嗽、氣促等異常現象,將及時引導至獨立場所進行臨時隔離,并通知屬地衛生疾控部門或指定發熱門診醫院處理。
3、為保證觀眾安全,防止人員聚集,流量根據疫情進行調控,請聽從工作人員指揮,予以配合。
三、開放范圍
1、各展廳正常開放。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健康,將對各展廳內瞬時人數進行實時控制、適當調整,加強疏導巡查,定時消殺,請予以配合。
2、嚴格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特效影院(球幕影院、巨幕影院、4D影院)、科學苑圖書角、科學實驗課、展廳教育活動、心理咨詢活動,須從內蒙古科技館微信公眾號預約。嚴格控制人員接待量,原則上不超過核定人數的50%。
3、疫情防控期間,暫停區域講解服務碼液罩,暫不接待團體參觀。嚴禁館外機構或個人在場館內開展聚集性活動等不利于疫情防控的行為。
四、參觀須知
1、參觀期間,請自覺做好個人防護,注意保持安全距離,須全程佩戴口罩,廢棄口罩請投入指定的“廢棄口罩回收箱”內。
2、展廳內嚴禁餐食,如需就餐,請至負一層餐飲區,在工作人員引導下一人一桌分開就座。
3、參觀期間,如有任何需求,請與館方現場工作人員或觀眾服務中心聯系,聯系電話:0471-3941128。
4、請關注內蒙古科技館微信公眾號、了解最新信息。
內蒙古科技館
2021年11月12日
內蒙古體育館恢復對外開放
為進一步滿足廣大群眾健身需求,根據呼和浩特市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在確保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11月14日起,內蒙古體育館恢復限流對外開放。
本次恢復限流開放后,內蒙古體育場館服務中心將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限流、預約”要求,嚴格執行場地預約、實名登記、“一米線”、體溫測量、佩戴口罩、核驗“健康碼”等規定,嚴格控制入館人數,對場地開放數量和單片場地活動人數進行限制,總入場人數不超過核定人數的50%。每天進行至少4次的集中消殺和通風,確保為群眾提供安全放心的運動環境。
入館須知
1.進入場館人員必須按要求出示、掃描國家電子健康碼并進行實名登記,未出示綠色“健康碼”、拒絕測量或體溫≥37.3度者嚴禁入場,一旦出現發熱或密切接觸者,立即向屬地防控部門報告。
2.進入中心后除運動期間外需全程佩戴口罩,中途更換請將廢棄口罩丟入中心指定廢棄口罩回收處;休息期間至少相隔不小于1.5米的距離就坐。
3.總入館人數原則上不超過核定人數的50%,在限制開放場地數量的同時,限制每片場地的使用人數,羽毛球每片場地限6人使用;網球每片場地限6人使用;乒乓球每片場地限4人使用。
4.進入場館人員不得攜帶餐食及就餐,不允許收取、存放包裹及外賣,場館工作人員隨時進行防疫巡查,所有進入場館人員須服從工作人員的管理。
5.進入場館人員,須按預約項目時間入場和離場。各場館到達人數上限即停止入場。開放項目、時間、限制人數將根據相關文件及疫情防控要求做出調整,并及時公示相關信息。
6.恢復開放后場館各項目其他準入規則不變。
呼和浩特市圖書館恢復開放公告
各位讀者:
根據文旅部公共服務司《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疫情防遲鬧控措施指南(2021年11月修訂版)》、自治區文旅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文化和旅游行業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及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廣電局《關于切實加強全市文化旅游場所有序恢復開放、做好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呼和浩特市圖書館于2021年11月15日起恢復有序開放。為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廣大讀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現將讀者入館要求公告如下:
一、刷證(碼)入館
1.11月15日起實行刷證(碼)入館,讀者入館時需持本人身份證原件,在處掃碼器上刷證識別方可入館,或者通過手機出示國家政務服務中的綠色健康碼在掃碼器上識別后入館,兩種方式任意一種均可。入館時,讀者須自覺全程佩戴口罩,間隔1米有序入館。體溫≥37.3℃,謝絕入館。14天內到過中高風險地區的讀者請主動申報。
2.兒童14周歲以下入館須由家長陪同,每位家長只能攜帶2位兒童入館。(家長需刷身份證或健康碼)
二、限制入館人數
從11月15日起,限制到館讀者單日入館總流量600人次,上下午各300人,殘疾人和60歲以上老人不在人數限制范圍內,出示身份證登記入館。
三、開放時間
上午9:00——下午18:00(中午不閉館)
四、不扎堆、不聚集
1.入館后請自覺服從管理,一桌兩人、對角入座,保持間距,不聚集,少交談,全程佩戴口罩,工作人員將隨時在館內監督檢查。
2.攜帶兒童的讀者應全程負責兒童在館安全與健康監管。
3.疫情防控形式依然嚴峻,提倡即借即走,不在館內長時間逗留。
4.館內所有線下活動暫不開展。
五、定期消毒
根據防疫要求,嚴格落實《呼和浩特市圖書館疫情防控處置方案》,入館圖書進行消殺,場館將全天保持開窗通風,定期進行環境、設備消毒,規范垃圾處理。服務臺與公共衛生間為讀者配備相關防護用品。
呼和浩特市圖書館將全力落實科學防控措施,確保讀者在館期間的閱讀體驗和健康安全,衷心感謝廣大讀者的支持和理解!
呼和浩特市圖書館
2021年11月13日
呼和浩特市老牛兒童探索館開館公告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效,為了更好的服務社會,豐富廣大市民的文化生活,呼和浩特市老牛兒童探索館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將于2021年11月16日(下周二)9時起恢復開放。
疫情防控期間,場館將嚴格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嚴格執行門票預約、“一米線”、體溫測量、佩戴口罩、核驗“健康碼”等防疫規定,確保開館工作的安全、有序。
為了保障來館家庭的健康安全,敬請全體訪客嚴格遵守場館防疫規定,感謝您對呼和浩特市老牛兒童探索館的理解和支持!
呼和浩特市老牛兒童探索館
2021年11月13日
內蒙古美術館恢復開館公告
尊敬的各位觀眾:
結合我市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根據上級部門相關要求,內蒙古美術館自11月14日起將有序恢復對外開放工作,目前采取人員限流措施,實行實名登記入館參觀。現就參觀相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開放時間
自2021年11月14日(周日)起正式恢復開放,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閉館),16:30停止入場。11月15日(周一)不閉館。
二、入館須知
1.實行限流措施避免人員聚集
按照“限流、限時、錯峰”原則,實時監測各時段參觀人數,場館日接待量不超過1000人。觀眾間距保持1.5米以上,按照工作人員引導依次有序參觀,自覺做到不扎堆、不聚集。
2.務必憑碼入館全程佩戴口罩
觀眾需在處核驗身份證并出示行程碼、健康碼,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安全檢查及必要信息登記,確保全程佩戴口罩方能入館參觀。掃碼時如遇故障,請您耐心等待,務必配合工作人員完成相關核驗工作。
3.主動如實告知做好風險防控
14天內有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觀眾,應主動如實告知,并持48小時內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結果方可入館參觀;與確診、疑似病例密切接觸或行程軌跡接觸者、體溫異常者(≥37.3℃)以及有咳嗽、呼吸急促等癥狀者謝絕入館。
4.規范文明行為防控從我做起
入館后,嚴禁觸摸展墻、展柜和展品,請勿摘下口罩,切勿隨地吐痰。如在參觀過程中發現自己或他人有疑似癥狀,應加強防護、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告知并向現場工作人員求助,及時報告當地衛生防疫等相關部門。
5.線下活動非必要不舉行
原則上不舉辦線下開幕式、講座、研討等人員聚集活動。
內蒙古美術館將根據上級部門指示,視疫情發展態勢實時調整參觀措施,敬請諒解與配合。
如有疑問,請致電:0471-6934937、0471-3823102。
特此公告
內蒙古美術館
2021年11月12日
呼和浩特體育中心關于
游泳跳水館恢復對外營業的通知
我中心游泳跳水館因疫情防控相關要求自
10月23日暫停營業至今。現呼和浩特市全域降為低風險地區,接到上級主管部門通知,定于11月12日起恢復對外營業。
歡迎廣大健身愛好者再次光臨。
特此通知
呼和浩特體育中心
2021年11月11日
中國美術館中常年展覽著各種各樣優質的藝術作品,每一幅作品的背后也都有著非常深厚的韻味,所以這里的展覽也是有著極大的參觀性和學習性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國美術館2021年近期展覽吧。
2021年中國美術館近期展覽(1~3月)
展覽名稱:美在耕耘——中國美術館2021新年大展喜迎瑞牛
展覽時間:2021-01-09至2021-03-14
主辦單位:中國美術館
展覽場地:全部展廳、戶外雕塑園
展覽內容介紹
1、牦牛
作者:劉開渠
創作年代:1960
規格:19.5cm×26cm×10cm
品類:大理石
2、壽高花好聯
作者:齊白石
創作年代:1951
規格:144cm×39cm×2
品類:紙本墨筆
3、慶豐收
作者:豐子愷
創作年代:1961
規格:40.5cm×34.2cm
品類:紙本水墨設色
4、蒲公英
作者:吳凡
創作年代:1959
規格:34.6cm×16.3cm
品類:木板水印版畫
5、穎水溪濱
作者:黃賓虹
創作年代:1956
規格:71.9cm×32.1cm
品類:紙本水墨
6、陽光下的牛
作者:讓·卡爾多(法國)
創作年代:1968
規格:140cm×190cm×80cm
品類:雕塑
7、天外蓮花第一峰——黃賓虹
作者:吳為山
創作年代:2006
規格:76cm×29cm×27cm
品類:雕塑
8、出診圖
作者:黃胄
創作年代:1954
規格:101cm×83cm
品類:紙本水墨設色
9、孟泰肖像
作者:路坦
創作年代:1954
規格:42.6cm×26.3cm
品類:石版套色版畫
10、粒粒皆辛苦
作者:方增先
創作年代:1955
規格:105cm×64.5cm
品類:紙本水墨設色
11、靈巖澗一角
作者:潘天壽
創作年代:1955
規格:116.7cm×119.7cm
品類:紙本水墨設色
12、高原之春
作者:葉淺予
創作年代:1964
規格:211cm×98cm,211cm×105cm,211cm×98cm
品類:紙本設色
怎么預約
中國美術館新年大展是免費預約參觀的,免費預約的是中國美術館及微信公眾號(中國美術館)
免費預約流程:
1、進入美術館后進入預約頁面,如果沒有賬號的游客可以先注冊,有賬號的用戶直接
2、選擇自己想要的參觀日起和參觀時段并填寫實名制預約信息
3、預約成功后將會收到短信提示
4、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參觀當日需要取票,憑身份證證件及預遲升約編號至中國美術館預約窗口取票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國近現代藝術家作品為重點的鎮旦早造型藝術博物館。館內展示了繪畫、雕塑、手工制品等各類美術作品,堪稱藝術御雀的寶庫。
美術館收藏各類美術作品近7萬余件,以新中國成立前后時期的作品為主,兼有清代和明末的藝術家的杰作。其中齊白石的作品即有410件,另外石濤、虛谷、任伯年、吳昌碩、黃賓虹、徐悲鴻、劉海粟、傅抱石、潘天壽、李可染、蔣兆和、吳冠中等著名藝術大師的作品,以及大批中國著名美術家的代表作品和重大美術展覽中的獲獎作品都有收藏。
收藏品類還有繪畫、雕塑、陶藝以及年畫、剪紙、玩具、皮影、彩塑、演具、木偶、風箏、民間繪畫、刺繡等民間美術品等幾十個品類。另外,還有不少包括歐洲、非洲在內的海外藝術品。
交通指南
公交:乘坐103、111路美術館站下;乘104、108、127、特11路美術館北站下,地鐵8號線中國美術館站下車,步行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