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欧美区_高清电影一区_国产精品日韩精品在线播放_日韩精品三区四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物理

必修一物理公式,高一物理所有公式總結歸納

  • 物理
  • 2024-09-27

必修一物理公式?高一物理公式和知識點如下: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2、有用推論Vt^2–Vo^2=2as。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為正方向,那么,必修一物理公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物理手抄報高一必修一

物理必修一公式是:

重力:G(N)G=mg

密度:ρ(kg/m3)ρ=m/Vm

功:W=Fs=Pt

功率:P=W/t=Fv

功率:P(w)P=W/t

壓強:p(Pa)P=F/SF

線速度:V=s/t=2πR/T2

角速度:ω=Φ/t=2π/T=2πf

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

向心力:F=Mv^2/R=mω^2*R=m(2π/T)^2R

高一物理公式

高一物理公式

第一章力

重力:G = mg

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f = μFN即滑動摩擦力跟壓力成正比。

靜摩擦力:①對一般靜摩擦力的計算應該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切記不要亂用

f =μFN;②對最大靜摩擦力的計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這里的μ與滑動摩擦定律中的μ的區(qū)別,但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是一樣的)

力的合成與分解:

力的合成與分解都應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具體計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為主。

直線運動

速度公式: vt = v0 + at ①

位移公式: s = v0t + at2 ②

速度位移關系式: -= 2as ③

平均速度公式: = ④

= (v0 + vt)⑤

=⑥

位移差公式 :△s = aT2⑦

公式說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2)公式⑥指的是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某一段時間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這段時間中間時刻的速度,這樣就在平均速度與速度之間建立了一個聯(lián)系。

6.對于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有下列規(guī)律成立:

(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為: 1 : 2 : 3 : … : n.

(2). 1T秒內(nèi)、2T秒內(nèi)、3T秒內(nèi)…nT秒內(nèi)的位移之比為: 12 : 22 : 32 : … : n2.

(3). 第1T秒內(nèi)、第2T秒內(nèi)、第3T秒內(nèi)…第nT秒內(nèi)的位移之比為: 1 : 3 : 5 : … : (2 n-1).

(4). 第1T秒內(nèi)、第2T秒內(nèi)、第3T秒內(nèi)…第nT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之比為: 1 : 3 : 5 : … : (2 n-1).

第三章 牛頓運動定律

1. 牛頓第二定律: F合= ma

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個量必須是同一個物體的.

(2)同時性: F合與a必須是同一時刻的.

(3)瞬時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與a的瞬時關系.

(4)局限性: 只成立于慣性系中, 受制于宏觀低速.

2. 整體法與隔離法:

整體法不須考慮整體(系統(tǒng))內(nèi)的內(nèi)力作用, 用此法解題較為簡單,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計算. 隔離法要考慮內(nèi)力作用, 一般比較繁瑣, 但在求內(nèi)力時必須用此法, 在選哪一個物體進行隔離時有講究, 應選取受力較少的進行隔離研究.

3. 超重與失重:

當物體在豎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時, 便會產(chǎn)生超重與失重現(xiàn)象. 超重與失重的本質(zhì)是重力的實際大小與表現(xiàn)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 并不是實際重力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只是表現(xiàn)出的重力發(fā)生了變化.

第四章物體平衡

1. 物體平衡條件: F合 = 0

2. 處理物體平衡問題常用方法有:

(1). 在物體只受三個力時, 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較好的. 合成的方法就是將物體所受三個力通過合成轉(zhuǎn)化成兩個平衡力來處理; 分解的方法就是將物體所受三個力通過分解轉(zhuǎn)化成兩對平衡力來處理.

(2). 在物體受四個力(含四個力)以上時, 就應該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 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轉(zhuǎn)化成兩對平衡力來處理的思想.

高一物理

1. 物理量(單位)

- 速度V(m/s): v= S:路程/t:時間

- 重力G (N): G=mg,m:質(zhì)量,g:9.8N/kg或者10N/kg

- 密度ρ (kg/m3): ρ=m/V,m:質(zhì)量,V:體積

-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F1>F2)

- 浮力F浮 (N)

- F浮=G物-G視,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 F浮=G物,此公式只適用物體漂浮或懸浮

- 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m排: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ρ液:液體的密度,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F(xiàn)1:動力,L1:動力臂,F(xiàn)2:阻力,L2:阻力臂

- 定滑輪: F=G物S=h,F(xiàn):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體的重力,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h:物體升高的距離

- 動滑輪: F=(G物+G輪)S=2h,G物:物體的重力,G輪:動滑輪的重力

- 滑輪組: F=(G物+G輪)S=nh,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shù)

- 機械功W (J): W=Fs,F(xiàn):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 功率P (w): P= W:功/t:時間

- 壓強p (Pa): P= F:壓力/S:受力面積

- 液體壓強p (Pa): P=ρgh,ρ:液體的密度,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2. 物理量 單位 公式 名稱 符號 名稱 符號

- 質(zhì)量 m 千克 kg

- 溫度 t 攝氏度 °C

- 速度 v 米/秒 m/s

-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 力(重力) F 牛頓(牛) N

- 壓強 P 帕斯卡(帕) Pa

- 功 W 焦耳(焦) J

- 功率 P 瓦特(瓦) w

- 電流 I 安培(安) A

- 電壓 U 伏特(伏) V

- 電阻 R 歐姆(歐) R

- 電功 W 焦耳(焦) J

- 電功率 P 瓦特(瓦) w

- 熱量 Q 焦耳(焦) J

- 比熱 c 焦/(千克°C) J/(kg°C)

-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 9.8牛頓/千克

- 15°C空氣中聲速 340米/秒

3. 熱學部分

- 吸熱:Q吸=Cm(t-t0)=CmΔt

- 放熱:Q放=Cm(t0-t)=CmΔt

- 熱值:q=Q/m

- 爐子和熱機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 熱平衡方程:Q放=Q吸

- 熱力學溫度:T=t+273K

4. 電學部分

- 電流強度:I=Q電量/t

- 電阻:R=ρL/S

- 歐姆定律:I=U/R

- 焦耳定律:Q=I2Rt(普適公式),Q=UIt(純電阻公式)

- 串聯(lián)電路:I=I1=I2,U=U1+U2,R=R1+R2,U1/U2=R1/R2(分壓公式),P1/P2=R1/R2

- 并聯(lián)電路:I=I1+I2,U=U1=U2,1/R=1/R1+1/R2,R=R1R2/(R1+R2),I1/I2=R2/R1(分流公式),P1/P2=R2/R1

- 定值電阻:I1/I2=U1/U2,P1/P2=I1^2/I2^2,P1/P2=U1^2/U2^2

- 電功:W=UIt=Pt=UQ(普適公式),W=I2Rt=U^2t/R(純電阻公式)

- 電功率:P=W/t=UI(普適公式),P=I^2R=U^2/R(純電阻公式)

5. 測量

- 長度L:主單位:米;測量工具:刻度尺;測量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單位是長度單位。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歸納

必修一物理公式是如下:

1.速度Vt=Vo+at。

2.位移s=Vot+at2/2=V平t= Vt/2t。

3.有用推論Vt2-Vo2=2as。

4.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5.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6.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

7.加速度a=(Vt-Vo)/t。

8.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時:F=(F12+F22)1/2。

合力大小范圍:|F1-F2|≤F≤|F1+F2|。

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為合力與x軸之間的夾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合力與分力的關系是等效替代關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圖法求解,此時要選擇標度,嚴格作圖。

(4)F1與F2的值一定時,F1與F2的夾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必修一物理概念和公式

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 (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 –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相鄰連續(xù)相等時間(很非常寶貴)(T)內(nèi)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時間(很非常寶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了解。(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點(不多的意思)大了解。(3)a=(Vt-Vo)/t只是就這樣量度式,不是決定式了解。(4)其它:質(zhì)點/位移跟路程/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

2) 自由落體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地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度直線運動規(guī)律了解。

以上就是必修一物理公式的全部內(nèi)容,必修一物理公式是如下:1.速度Vt=Vo+at。2.位移s=Vot+at2/2=V平t= Vt/2t。3.有用推論Vt2-Vo2=2as。4.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5.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6.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7.加速度a=(Vt-Vo)/t。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饶平县| 搜索| 新宾| 铁岭市| 黄石市| 四平市| 布尔津县| 探索| 阜城县| 盐源县| 利辛县| 彰化市| 汪清县| 九寨沟县| 镇宁| 伊金霍洛旗| 平邑县| 都匀市| 大城县| 沛县| 勃利县| 荣成市| 英德市| 万盛区| 察隅县| 清苑县| 汉沽区| 右玉县| 天祝| 台山市| 长沙县| 临泉县| 织金县| 江源县| 江川县| 满洲里市| 宁南县| 宁夏| 荃湾区|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