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和聲進行是什么的依據 音樂里的和聲是什么
和聲,就其本原的意義而言,無非是指不同音高的樂音同時結合鳴響所構成的聲音.和聲作為一種音樂要素,在音樂作品中具有雙重的作用.音樂中的和聲現象的發生乃源自人類對自然物理規律的發現與利用,于是構成了和聲特有的音樂色彩性和結構性.
藝術歌曲是詞曲結合的一種特殊的音樂體裁形式。通過對舒柏特藝術歌曲的歌詞、曲調及鋼琴伴奏的內容、形式及其創作技巧與風格特點多層面、多角度的分析研究,深入闡述了藝術歌曲音樂形象的塑造應以歌詞深刻的思想內納遲容,曲調動人的情感魅力和鋼琴伴奏豐富的藝術感洞彎李染力三者有機結合、完美統一為基本特征。而從現實主義創作理念、原則與方法上看,藝術歌曲的音樂形象則以表現現實的情感具體性與認識現實的理智抽象性和創造鬧行現實的典型概括性有機結合、融為一體為特征;從現實主義美學意義與價值上看,藝術歌曲的音樂形象則以其詩詞與音樂的內容美和詞體與樂體的形式美完美統一而形成綜合性整體形態為特征。
和聲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則同時發聲而構成的音響組合。
它包含:①和弦,是和聲的基本素材,由3個或3個以上不同的音,根據三度疊置或其他方法同時結合構成,這侍滲州是和聲的縱向結構。②和聲進行,指各和弦的先后連接,這是和聲的橫向運動。補充一句和聲有明顯的濃,淡,厚,薄的色彩作用;還有構成分句,分樂段和終止樂曲的作用。
和聲的功能,喊大是指各和弦在調性內所具有的穩定或不穩定的作用、它們的運動與傾向特性、彼此之間的邏輯聯系等。
擴展資料:
和聲的發展:
和聲的歷史發展西洋音樂中和聲的形成與發展,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現分6個階段概述如下:
10~16世紀,歐洲復調音樂從早期的奧加農發展至復調寫作的完善階段當復調音樂的各聲部相互間以協和音程為主作對位結合時,即形成和聲音程、和弦與和聲進行。當時以各類七聲中古調式為基礎,故后人稱15、16世紀復調音老蔽樂中的和聲為中古調式和聲或教會調式和聲。
其特點為:①建立在6種不同結音(即主音)的調式基礎上(第7種洛克里亞調式極少應用)。各調式音階的音程關系不同,每一種調式都有其特征音程,相互區別。②以協和音程為基礎,和弦結構只有大、小三和弦原位、第一轉位與減三和弦第一轉位。
其他不協和音程均須按規定的方法解決。③各級三和弦都可相互連接。在和弦的連接中,根音之間的各種音程關系(除增四度外)均常用。在音樂進行過程中,并不要求以主和弦為中心,但在樂曲結束處應以主和弦收束。
約從14世紀開始應用變音,亦稱“偽音”,規定六度反向級進到八度時須為大六度,三度反向級進到同度時須為小三度,因此需應用變音,形成類似導音進入主音的聲部進行。另外,為了避免減五度與增四度,亦需用變音。這為各類調式逐漸演變集中為大、小調體系創造了條件。
參考資料來源:-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