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欧美区_高清电影一区_国产精品日韩精品在线播放_日韩精品三区四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音樂

音樂劇虎門銷煙主題歌,虎門銷煙音樂劇劇本

  • 音樂
  • 2023-05-27
目錄
  • 虎門銷煙音樂劇角色
  • 虎門銷煙情景劇
  • 虎門銷煙音樂劇演員
  • 虎門銷煙背景音樂
  • 虎門銷煙

  • 虎門銷煙音樂劇角色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

    1840-1842年的鴉片戰(zhàn)爭,是封建的中國變?yōu)榘胫趁竦匕敕饨ǖ闹袊霓D折點。

    十八世紀七十年代,英國開始把鴉片大量輸入中國。到了十九世紀,鴉片輸入額逐年增多。英國資產階級為了抵銷英中貿易方面的入超現象,大力發(fā)展毒害中國人民的鴉片貿易,以達到開辟中國市場的目的。十九世紀初輸入中國的鴉片為4000多箱,到1839年就猛增到40000多箱。英國資產階級從這項可恥的貿易中大發(fā)橫財。由于鴉片輸入猛增,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并使吸食鴉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如不采取制止措施,將要造成國家財源枯竭彎凱和軍隊瓦解。于是,清政府決定嚴禁鴉片。

    1839年3月,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到達廣州,通知外國商人在三天內將所存鴉片煙土全部繳出,聽候處理,并宣布:“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林則徐克服了英國駐華商務監(jiān)督義律和不法煙商的阻撓、破壞,共繳獲各國(主要是英國)商人煙土237萬多斤,從6月3日至25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面對清政府的禁煙措施,英國資產階級特別是其中的鴉片利益集團鬧孝,立即掀起一片侵華戰(zhàn)爭叫囂。英國政府很快作出向中國出兵的決定。1840年6月,侵華英軍總司令懿律率艦只40余艘、士兵4000多名,陸續(xù)到達中國南海海面。6月28日英艦封鎖珠江海口,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英國侵略中國的戰(zhàn)爭正式開始。7月初,英軍侵占浙江定海,8月初到達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道光皇帝害怕了,連忙撤去林則徐的職務,任命琦善為欽差大臣。年底,琦善液鬧稿在廣州與英國侵略者談判。英軍卻于1841年1月7日突然在穿鼻洋發(fā)動進攻,攻陷沙角、大角炮臺。1月中旬,琦善被迫答允英國全權代表義律提出的割讓香港、賠償煙價600萬元、開放廣州等條件。琦善私允英軍條件,違背了清廷的指示精神,后來受到嚴懲。但在26日,英軍卻不待中國政府同意就占領香港。清政府得知沙角、大角炮臺失守后立即對英宣戰(zhàn)。2月下旬,英軍攻陷虎門炮臺,水師提督、愛國將領關天培與守軍數百人壯烈犧牲。5月,英軍逼近廣州城外,清軍全部退入城內。下旬,新任靖逆將軍奕山向英軍乞和,與英國訂立了可恥的城下之盟——《廣州和約》,規(guī)定由清朝方面向英軍交出廣州贖城費600萬元。

    英國政府不滿足義律從中國攫取的利益,改派璞鼎查為全權公使,增調援軍,擴大侵華戰(zhàn)爭。1841年8月下旬,璞鼎查率英艦自香港北犯,26日攻陷廈門。9月英軍侵犯臺灣。10月攻陷定海、鎮(zhèn)海、寧波。1842年5月,英軍繼續(xù)北犯,6月攻陷長江口的吳淞炮臺,寶山、上海相繼失陷。接著,英軍溯江西上,8月5日到達江寧(南京)江面。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命令盛京將軍耆英趕到南京,于29日與璞鼎查在英國軍艦上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到此結束。

    與清朝統治者相反,沿海各地人民始終堅持了反對侵略的斗爭。1841年5月廣州北郊三元里一百零三鄉(xiāng)人民群眾圍殲英軍的戰(zhàn)斗,是人民群眾自發(fā)抗英的高峰。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結果,外國資本主義從中國得到了割讓香港,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協定關稅權、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一系列特權,嚴重損害了中國的獨立主權。《南京條約》簽訂后,美國、法國接踵而來,乘機索取特權,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鴉片戰(zhàn)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中國開始經受更加深重的苦難,中國人民面臨著更為復雜曲折的斗爭。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yè)生產進一步發(fā)展,要求有更多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他們越來越不滿足于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從中國掠奪到的權益,要求在《南京條約》的基礎上簽訂新的不平等條約。1854年和1856年,英、法、美曾兩次以幫助鎮(zhèn)壓了太平天國為借口,向清政府提出包括中國全境開放、鴉片貿易合法化等無理要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絕。隨后,英法兩國即策劃了一場新的侵華戰(zhàn)爭,以武力來達到其罪惡的目的。這就是英法共同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法國以1856年2月法國神父馬賴在廣西西林從事非法活動被殺事件作為侵華借口。英國則急不可奈地制造了一個發(fā)動戰(zhàn)爭的借口——“亞羅號”事件。亞羅號是一艘中國走私船,曾經在香港領過一張登記證,已經過期。1856年10月,中國水師在廣州附近登上亞羅號拘捕匪徒,遭到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的抗議。盡管兩廣總督葉名琛同意交還在亞羅號上被捕的中國水手,英方卻不予理睬。10月下旬,英軍突然發(fā)動進攻,占領廣州以南沿江各炮臺,并一度沖進廣州城內。由于力量不夠,1857年1月英軍從省河撤退,等待援軍。

    1857年9月,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統率海陸軍來到香港。10月,法國全權代表葛羅也率兵到達。12月中旬,英法聯軍5000余人發(fā)動了對廣州的進攻,29日占領廣州。兩廣總督葉名琛被俘。廣東巡撫、廣州將軍等人投降敵人,在英法監(jiān)視下組織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地方傀儡政權。

    1858年4月,英法艦隊到達大沽口外海面。5月20日,聯軍發(fā)動進攻,大沽炮臺在經過頑強抵抗后失陷。英法艦隊隨即溯白河(即海河)而上,到達天津。清政府慌作一團,立即派大學士桂良等趕往天津議和。在英法的威嚇下,桂良于6月下旬分別與英、法簽訂了可恥的賣國條約——中英、中法《天津條約》。《天津條約》規(guī)定:外國公使駐北京;開牛莊(后改營口)、登州(后改煙臺)、臺南、淡水、潮州(后改汕頭)、瓊州、漢口、九江、江寧(南京)、鎮(zhèn)江為通商口岸;中國海關雇用外人;外國傳教士入內地自由傳教;外國人往內地游歷通商;外國商船可在長江各口來往;中國給英國賠款銀400萬兩,法國200萬兩。在此以前,中俄、中美《天津條約》已先簽訂。

    1859年初,英、法政府分別任命普魯斯和布爾布隆為駐華公使。6月中,英法公使率軍艦到達大沽口外,拒絕清政府從北塘的指定,蠻橫地要經大沽口溯白河進京換約。6月25日,英法軍艦向大沽炮臺發(fā)動進攻。經過整頓的大沽守軍奮起反擊,擊沉擊傷英法兵艦十余艘,斃傷侵略軍四、五百名。英法聯軍狼狽撤出大沽口。

    1860年4月,英、法全權代表額爾金和葛羅率大批軍隊再度開到中國。5月下旬,英軍占領大連灣。6月初,法軍占煙臺,完成了對渤海灣的封鎖。8月1日,英法聯軍在北塘,21日陷大沽炮臺,24日占領天津。清軍退守張家灣、通州(今通縣)一線。9月9日,聯軍向通州推進,21日在通州八里橋打敗清軍。次日,咸豐皇帝倉皇逃往熱河。10月初,聯軍占領圓明園,在恣意搶劫破壞之后,又放火焚燒,一座世界上最瑰麗多姿的宮苑杰作就這樣毀于英法侵略軍之手。13日,北京留守當局向英、法投降,交出安定門,聯軍兵不血刃控制了北京城。10月下旬,清政府代表、恭親王奕欣與英、法代表先后交換《天津條約》批準書,并訂立《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至此結束。《北京條約》規(guī)定:開天津為商埠;準許華工出國;割讓九龍司地方給英國;發(fā)還天主教資產;對英、法賠款增加到800萬兩。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清政府再一次向外國侵略者屈服,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后果,中國在半殖民地道路上陷得更深了。但是,廣大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斗爭從未停止過。他們在英法聯軍所到之處,奮起進行保衛(wèi)祖國的斗爭,顯示了中國人民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

    經過: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經過

    一八四○年,英國侵略者在其它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支持下,向古老封建的中國發(fā)動了一次侵略戰(zhàn)爭。由于這次戰(zhàn)爭是英國強行向中國傾銷鴉片引起的,所以歷史上叫做鴉片戰(zhàn)爭。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開始由獨立的封建國家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華民族開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難、探索、斗爭的歷程。

    一、西方資本主義的擴張野心與清王朝的腐朽沒落

    從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上半葉,英、法、美等國都先后成為資本主義國家。而英國則是當時世界上第一號資本主義強國。英國經過從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到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基本完成的工業(yè)革命,生產飛快增長,最早確立和鞏固了資本主義的統治。而這一切是與加重對國內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對殖民地人民的瘋狂掠奪聯系在一起的。英國強盜依仗其船堅炮利,到處橫沖直撞,十八世紀就取得了所謂“在英王的領土上太陽永遠不會下落”的世界霸主地位。十九世紀初,英國實際控制了印度;一八一九年,占領了新加坡;一八二四年,侵入我國南部鄰邦緬甸;一八三八年,打進了我國西部鄰邦阿富汗。繼續(xù)向東發(fā)展,它的侵略魔爪就直接伸向我們這個地大物博的中國了。法國和美國的資產階級,也不甘落后,一面積極贊助英國對華的侵略擴張,一面竭力將自己的侵略魔爪伸向中國沿海。在我國北部,沙皇俄國從十七世紀中葉起,就闖進我國黑龍江流域,成為從陸路蠶食我領土的惡魔。總之,在鴉片戰(zhàn)爭前夕,國際資本主義強盜,從沿海到陸地,爭先恐后,步步向中國進逼,一向閉關自守的中國大門被敲得當當響了。

    當時,中國已處于封建社會的末期,清朝統治日趨沒落。政治極端腐敗,經濟十分落后。土地大部分集中在貴族官吏、地主豪紳手里。據一八一二年統計,光是被皇帝直接和間接掌握的土地,就達八十三萬頃(每頃一百畝),幾乎占當時全國耕地面積的百分之十一。“舊時有田之人,今俱為佃耕之戶”。以清朝皇帝為頭子的地主階級,不僅直接從農民那里榨取高額地租(一般占收成的一半,多的占百分之七、八十),還用國家的名義,強迫農民繳納大批捐稅和從事各種勞役。廣大農民過著不得溫飽的悲慘生活。全國上下,貪官橫行,賄賂成風。軍備廢馳,軍器破爛,軍紀敗壞,這樣的軍隊實際上已失去了抵御外侮的能力。

    由于清朝封建統治的腐敗和對人民的殘酷剝削壓迫,國內的主要矛盾,即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十分尖銳。鴉片戰(zhàn)爭前,北方以白蓮教為主,南方以天地會為主,農民起義不斷,給清朝政府以沉重打擊。

    鴉片戰(zhàn)爭前夕,中國政治腐敗、經濟落后、國防空虛的這種狀況,成了西方資本主義列強進行侵略的最好目標。

    二、鴉片的泛濫和林則徐領導的禁煙斗爭

    罪惡的鴉片貿易 中國同西方國家的貿易,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從十七世紀以來,到中國沿海來的西方人,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商人,而是一群海盜。他們在東南沿海一帶,搶我財貨,燒我村莊,殺我百姓,迫使清政府不得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比如,規(guī)定無論是外國進口還是中國出口的商品,一律由指定的“公行”經營;對外國人來中國做生意的地點、時間作了一定的限制,等等。但是,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強盜,為了擴大其殖民勢力,開辟這塊廣闊的遠東市場,根本不滿足于按清政府的規(guī)定進行正常的貿易,他們早就處心積慮地要用炮艦政策打開中國的大門。

    從一七九三年到一八一六年,英國先后派使節(jié)向清政府提出開放天津、寧波、舟山為通商口岸等要求,均遭拒絕。一八三四年派律勞卑到中國做所謂“商務監(jiān)督”,清政府又未予承認。于是,英國侵略者露出了強盜咀臉,一八三七年指揮軍艦轟擊虎門炮臺,用武力相威脅,在清軍的反擊下,退往澳門。

    英國向中國擴大商品輸出,面對的是以農民一家一戶為生產單位的自足自給的自然經濟,洋呢、洋布銷路很差。他們只好用大量的白銀換取中國的練、茶。因此,在早期的中英貿易中,英國一直處于入超的地位。英國侵略者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最后找到了鴉片這樣一種特殊商品。鴉片是用罌粟未成熟果實里面的漿汁制成的。可以做藥材,有提神、鎮(zhèn)痛的作用,但它又是一種毒品。經常吸食,就會上癮,慢慢體力衰退,意志消沉,骨瘦如柴,成為三分象人,七分象鬼的廢物。

    早在一七九九年,清政府就多次頒布過禁煙令,不允許販賣和吸食鴉片,但并沒有禁絕。以英國侵略者為首的毒販子,仍然千方百計向中國偷運鴉片,同時用金錢收買奸商,賄賂官吏,從中國內部尋找鴉片貿易的保護人。清朝不少官員,成了鴉片貿易的受賄者。連奉命禁煙的人,往往自己就是吸食鴉片的。如當時有個叫韓肇慶的官員,被派到東南沿海捉拿鴉片販子,他不但不捉拿,還用公家的船幫助走私,以其一部分上繳清政府,謊稱是緝私來的,荒唐的清朝政府竟說他查私有方,傳令嘉獎。在這種情況下,英、美等國的鴉片,象一股洶涌的毒流傾瀉而來。在一七七三年每年輸入中國的鴉片不過千箱(每箱一百二十斤),到一八三○年就達兩萬多箱,到一八三八年增加到四萬零二百箱。這時中國每年全部出口的絲、茶、土產,都不足以抵償進口鴉片的煙價,還要補償白銀一千萬兩以上。

    在鴉片戰(zhàn)爭以前的四十年中,英國共走私運入中國四十多萬箱鴉片,從中國掠奪去約三、四億銀元。造成國內銀元枯竭,銀價上漲一倍以上,工商停滯,國窮民困。當時吸食的人越來越多。不僅貴族官僚、地主豪紳、商人學士吸,到后來連農工兵役也抽起鴉片。到一八三八年,全國抽鴉片煙的人達二百多萬。一些堅決主張禁煙的愛國志士痛心地指出:“以中國有用之財,填海外無窮之壑,易此之物,漸成病國之憂”。對此,清政府不得不考慮處置的辦法了。

    正義的禁煙斗爭 圍繞著禁煙問題,清朝統治階級內部發(fā)生了激烈爭論。一派以湖廣總督林則徐為代表的禁煙派,在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前,主張“重治吸食”、“法當從嚴”,堅決禁絕;在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主張堅決抵抗,又叫抵抗派。另一派以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和直隸總督琦善為代表的弛禁派,始則反對峻法嚴刑,主張取消禁煙令;后又反對抵抗,力主投降,又稱投降派。抵抗派的立足點,雖然是為了維護封建王朝的利益,但在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的時候,主張消滅煙毒,抗擊侵略,在這一點上是有遠見的,是和人民的愿望與利益一致的。一八三八年十月,林則徐上書道光皇帝,說鴉片為害極大,非嚴禁不可。他在奏折中大聲疾呼,如果再馬虎下去,只怕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道光皇帝知道,兵、餉是他維持統治的命根子,威脅到命根子當然不行,因而決定禁煙。一八三八年十二月,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查禁鴉片。

    林則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一八一一年考中進士進入官場,先后在浙江、江蘇、陜西、湖北等省任地方官,還在河南督修過堤工,比較了解社會的情況和民間的疾苦,是一個立志改革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一八三九年一月八日,他奉命離開北京,前往廣州。臨行前,他向朋友們表示:“禍福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決心清除鴉片禍害。三月十日,林則徐一到廣州,立即開展禁煙運動。原來對禁煙不太積極的兩廣總督鄧廷楨,在形勢推動下,也轉變?yōu)榻麩熍芍械姆e極人物。他向林則徐表示,一定要“合力同心除中國大患之源”。林則徐在廣州不斷和官員會見,交換禁煙意見,召集書院學生數百人,要他們開列販毒地點和毒販子的姓名。他還化裝成百姓,到船家、漁戶和一般群眾中去親自調查。在充分掌握情況以后,林則徐采取果斷措施:一,勒令中外煙販,全部交出現存鴉片;二,要求外國商人一律寫出不再偷運鴉片的保證,“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三月十八日,林則徐通知外國毒販,詳細報明存煙實數,并限三天全部交完。三月二十二日,三天期限已滿,毒販們只交出一個零頭(一千零三十七箱)。在抗拒交煙中,有一個英國毒販顛地,是在中國多年販毒的老手,大批鴉片走私,多半由他經手。他手頭鴉片最多,不但自己不交,還阻攔別人全交。林則徐掌握了這一情況以后,立即下令逮捕顛地。這時,英國商務監(jiān)督義律偷偷從澳門趕到廣州,企圖保護顛地逃跑,并且命令停泊在珠江口外的英國鴉片船作好戰(zhàn)爭準備。但當義律手持兇器帶顛地等人從商館逃跑時,商館已被憤怒的中國人民所包圍。顛地等鴉片販子終于被逮捕了。為了狠狠打擊義律的破壞活動,林則徐立即下令派兵封鎖商館,停止中英貿易,斷絕商館與鴉片船之間的交往,并撤退商館中的中國雇員。義律無計可施,只得命令交出全部鴉片。林則徐會同鄧廷楨親自驗收。從四月十二日到五月二十一日驗收完畢,共收繳鴉片二萬多箱,約二百三十多萬斤,值白銀八百萬兩。

    虎門銷煙 為了不讓鴉片毒民,林則徐決定將收繳的鴉片全部銷毀。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天空晴朗,萬里無云,廣闊的虎門海灘上,人山人海。下午兩點鐘,連續(xù)幾聲炮響,林則徐宣布銷煙開始。士兵們向挖好的池子里放滿海水,投進鴉片,再撒上石灰。剎時間,池水翻滾,煙霧沖天,萬眾歡騰。滿池鴉片很快化為渣沫。這時正是退潮的時候,林則徐命令打開閘門,滿池廢渣隨滾滾潮水卷入大海。就這樣,從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起,花了二十三天時間,終于把二萬多箱鴉片全部銷毀。

    虎門銷煙,表現了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反抗外國侵略的愛國精神和英雄氣概。在中國人民革命勝利后,虎門銷煙的壯觀場面銘刻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

    收繳鴉片取得勝利后,林則徐繼續(xù)堅持斗爭。他要外國鴉片商人立下文書,保證永不夾帶鴉片到中國來。但是英國政府堅持其侵略立場,指使英國商人拒立文書,并積極準備戰(zhàn)爭。林則徐予料侵略者早晚要武裝報復。因此,他在禁煙的同時,會同兩廣總督鄧廷楨和水師提督關天培,整頓部隊,認真操練,招募漁民,組織水勇,加緊戰(zhàn)備。

    果然,虎門銷煙過后三個月(一八三九年九月),義律帶著兵艦和武裝商船,向九龍發(fā)動進攻,遭到了中國水師和海岸炮臺的英勇還擊。英國的一艘雙桅船被擊沉,水兵被打死十幾個,義律只得帶領軍艦向海口退去。但他并不死心,從十一月起,繼續(xù)帶領兵艦到廣州附近挑釁。林則徐組織軍民堅決還擊,先后取得七戰(zhàn)七捷的勝利。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和反抗英國強盜的斗爭,表明了他不愧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位民族英雄和杰出政治家。

    三、英國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與中國人民的英勇抵抗

    中國禁煙的消息傳到英國,英國資產階級立即叫嚷:中國禁煙“給了我們一個戰(zhàn)爭的機會”,這種機會“是不能輕易放過的”,并誣蔑中國禁煙是對英國的“侵略行為”。一八三九年十月,英國政府決定向中國出兵。一八四○年二月,任命懿律為侵略軍總司令和全權代表,義律為副代表。組成一支擁有軍艦十六艘,運輸艦二十八艘,武裝汽船四艘,載炮五百四十門,士兵四千人的“東方遠征軍”。于同年六月初向我廣東、澳門進犯。6月28日英艦封鎖珠江海口,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這次戰(zhàn)爭從一八四○年六月到一八四二年八月,持續(xù)兩年多,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英軍封鎖珠江口到《穿鼻草約》的簽訂。英國艦船到達澳門海面以后,按原定侵略步驟,封鎖珠江口。林則徐立即調整布署,積極備戰(zhàn),并張貼告示,號召民眾奮勇殺敵。在林則徐的號召下,廣東軍民群情激昂,隨時準備給來犯之敵以迎頭痛擊。

    英國侵略軍因不熟悉中國航道,必須雇用中國人引水領航。林則徐根據引水的報告,經常以水師和漁民配合,出其不意地闖進敵船隊,開展火攻,燒毀敵船,侵略軍被燒死、淹死的很多。懿律看到廣東戒備森嚴,占不到便宜,便于七月北犯福建廈門。這時原兩廣總督鄧廷楨已調任閩浙總督。他見英軍來犯,迅速組織水師進行火攻,英軍又被打敗。接著,英軍北犯浙江。可惜,那時除了廣東、福建以外,從浙江到天津,各海口大都沒有防備。七月五日,英軍攻陷浙江定海,進行瘋狂的屠殺和掠奪。英軍把定海洗劫一空后,繼續(xù)北犯。盡管沿途人民英勇抗擊,殺死很多英軍,但由于清政府執(zhí)行不抵抗政策,英軍很快竄到天津大沽口。當時大沽口的清軍只有兩百多名,天津也不過八百。英國侵略者按照予定計劃,向清政府遞交照會,提出包括鴉片貿易合法化、賠款、割地等一系列無理要求。本來對禁煙就不堅決的道光皇帝,這時慌了手腳,急忙派琦善去天津海口與英軍談判。奴顏婢膝的琦善,在談判中將一切推為林則徐的“罪過”,保證要重治其“罪”,還私下向懿律保證,只要英軍退回廣東,一切問題都可以在廣州談判中獲得滿意解決。于是,從九月開始,英軍由天津海口南撤。昏庸的道光皇帝,竟認為琦善退敵“有功”,九月十七日,任命琦善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繼續(xù)和英軍談判。十月三日,又將林則徐、鄧廷楨撤職查辦。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夭折了。十一月末,琦善趕到廣州。他為了取得侵略者的歡心,一反林則徐在廣州的作法,把海防工事完全拆毀,把組織起來的民團、鄉(xiāng)勇統統解散,對人民群眾的反侵略活動嚴加禁止。英國侵略者看到琦善已經自動解除武裝,便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琦善幾乎全部接受。只是對割讓香港表示不敢作主,答應向道光皇帝代為“請求”。可是,侵略者卻沒有這份耐心。琦善想和,義律(這時懿律已生病回國)就越要打。一八四一年一月七日,義律派兵突然襲擊大角、沙角炮臺,守將陳連升等力戰(zhàn)犧牲。接著侵略者直撲虎門,關天培發(fā)炮抵抗,并派專人到廣州求援。賣國賊琦善置之不理,偷偷派人去穿鼻洋向義律求降。一月二十日琦善和義律秘密簽訂了《穿鼻草約》,私許割讓香港,開放廣州,賠償煙價六百萬元等。草約簽訂以后,英軍退出虎門,占領了香港。至此,戰(zhàn)爭的第一階段結束。

    第二階段:從清政府對英宣戰(zhàn)到《廣州和約》的簽訂。道光皇帝原以為懲辦林、鄧,開放煙禁,英國就會交還定海,終兵息戰(zhàn)。然而事態(tài)的發(fā)展,遠出他意料之外。一月二十七日,英軍攻占大角、沙角炮臺的消息傳到北京,道光皇帝大為惱火,感到既失地又賠款,嚴重損傷了“天朝皇威”,決定對英宣戰(zhàn)。并派皇侄奕山為靖逆將軍,調集各省兵士一萬七千名,前往廣州作戰(zhàn)。二月,琦善私訂《穿鼻草約》被揭露后,氣得道光大罵琦善“辜恩誤國”,下令立即逮捕,并沒收其全部家產;同時令奕山迅速“意進剿”。

    道光皇帝對英宣戰(zhàn),目的僅在“示以聲威”。義律一知情況有變,便先下手為強。二月下旬,他率領軍艦十八艘進攻虎門炮臺。水師提督關天培身先士卒,率兵死戰(zhàn),多次擊退英軍。戰(zhàn)斗持續(xù)到第二天下午,關天培負傷多處,血流如注,仍然鎮(zhèn)定指揮。士兵們奮不顧身,同敵人血戰(zhàn)到底。但是,琦善卻一直不發(fā)救兵,終因寡不敵眾,關天培和官兵四百余人,全部壯烈犧牲。虎門陷落后,英軍乘勝闖入內河,廣州的門戶完全敞開了。

    在虎門陷落兩個月后,奕山才帶兵到達廣州。到廣州后,他不思軍務,不整頓軍備,反認為“防民甚于防寇”。為了開銷軍費和報功領賞,五月二十一日,他草率決定,分兵三路冒險夜襲英軍,企圖僥幸取勝。結果被英國侵略軍打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慌亂逃回城內。城郊重要據點四方炮臺不戰(zhàn)而陷。英軍居高臨下,由四方炮臺炮轟廣州城,晝夜不息。二十六日,集中炮火猛轟城南奕山一伙的住所。奕山等人嚇得失魂落魄,急忙在城頭豎起白旗,派人向義律乞降。一八四一年五月二十七日,奕山接受義律提出的五項條件,簽訂了可恥的《廣州和約》。和約規(guī)定:一周內交付英軍贖城費六百萬元,商館損失三十萬元,奕山率清軍退駐廣州城外六十里的地方。這一仗,前后打了七天,奕山莽莽撞撞出戰(zhàn),最后以失敗投降告終。

    投降派跪倒在侵略者腳下,人民卻舉起了抗英的大旗。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當英國侵略軍占領四方炮臺、炮擊廣州后,四方炮臺附近的三元里人民怒不可遏。五月二十九日,英軍闖入三元里肆虐,當地人民奮起反擊,打得英軍抱頭鼠竄。為了防備敵人的報復,群眾乘勝在三元古廟中集合,推舉菜農韋紹光為領袖,以廟中三星旗作“指揮旗”。對旗宣誓:“旗進人進,旗退人退”,“打死無怨”,表示了誓死抵抗的決心。隨后,又聯絡附近一百零三鄉(xiāng)的群眾,商定了誘敵牛欄岡聚殲的戰(zhàn)法。三十日清晨,由幾千人組成的群眾隊伍,向英軍占領的四方炮臺挺進。正在吃早飯的英軍,聽到殺聲震天,伸頭一望,見是手執(zhí)大刀、長矛的群眾,立即傾巢出動,直撲過來。群眾且戰(zhàn)且退,誘敵深入。當英軍進入丘陵起伏的牛欄岡時,早已埋伏好的近萬名武裝群眾一躍而起,展開肉搏。附近一百零三鄉(xiāng)的群眾也從四面八方趕來,吶喊助威。殺得英軍膽戰(zhàn)心驚,狼狽逃竄,“乞命之聲震山岳”。這一仗刺死英軍校官一名,俘虜十余名,打死二百余名,傷敵無數。迫使英軍慌亂逃回四方炮臺。群眾隊伍又將四方炮臺層層圍住。三十一日,番禺、南海、花縣、增城、從化等縣四百余鄉(xiāng)的數萬群眾也趕來參加戰(zhàn)斗,其中除農民外,還有當地的練織工人和打石工人,可見當時人民的初步覺醒和斗爭力量的深厚。英國侵略軍在人民群眾包圍之中,惶惶不可終日。他們派出奸細,混過重圍,向清朝官府求援。此時,賣國賊奕山為討好洋人,立即派廣州知府余保純等出城,為英軍解圍。這場斗爭最后終于被賣國的清朝官員和動搖的地主士紳破壞了。從此,民間流傳著“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的歌謠。它真實反映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中國人民敢于斗爭的英雄氣概。三元里人民的自發(fā)抗英斗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人民群眾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第一個光輝范例。它揭示了“鬼子不足怕,敢斗能勝利”的真理。

    第三階段:英軍的擴大侵略和《南京條約》的簽訂。侵略者的野心是無止境的。當義律將《草約》送到英國后,英國政府大為不滿,認為義律在戰(zhàn)勝的條件下,勒索到的東西太少了。因此,決定召回義律,改派在印度干了四十年侵略勾當的殖民老手璞鼎查為侵華全權代表,決定擴大戰(zhàn)爭,用大炮從清政府手里奪得更大的權益。

    一八四一年八月二十五日,璞鼎查率軍艦二十六艘、陸軍三千五百人突然襲擊廈門。二十六日,鼓浪嶼、廈門相繼失陷。九月二十五日,英

    虎門銷煙情景劇

    英國賣給中國鴉片的動機:

    鴉片輸入:

    工業(yè)革命后,英國資產階級竭力向中國推銷工業(yè)產品,企圖用商品貿易打開中國的大門。直到19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對英貿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萬兩白銀的地位。為了改變這種不利的貿易局面,英國資產階級采取外交途徑強力交涉,未能達到目的,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毀滅人種”的方法,向中國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鴉片,以滿足他們追逐利潤的無限欲望。

    鴉片貿易給英國資產階級、英印政府、東印度公司和鴉片販子帶來了驚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國對外貿易的長期優(yōu)勢,使中國由二百多年來的出超國變成入超國。

    “鴉煙流毒,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禍”。鴉片大量輸入,使中國每年白銀外流達600萬兩,中國國內發(fā)生嚴重銀荒,造成銀貴錢賤,財政枯竭,國庫空虛。脊談

    鴉片輸入嚴重敗壞了社會風尚,摧殘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煙毒泛濫不僅給中國人在精神上、肉體上帶來損害,同時也破壞了社會生產力,造成啟差東南沿海地區(qū)的工商業(yè)蕭條和衰落。

    虎門銷煙后,中國禁煙的消息傳到倫敦,英國資產階級發(fā)出狂妄的戰(zhàn)爭叫囂,經過關不多一年的時間準備,一場由英國資產階級挑起的侵略戰(zhàn)爭爆發(fā)。

    1840年6月,英軍首先進犯廣州,遭到清軍的抵抗后,轉攻廈門,又被鄧廷楨的軍隊擊退。1841年1月7日,英軍攻擊沙角、大角炮臺。中國軍隊倉促抵抗,傷亡慘重,炮臺失陷。英軍進逼虎門。琦善妥協求和,英國單方面宣布《穿鼻草約》。

    琦善的賣國悄野皮行徑激起清廷上下不滿,道光皇帝認為有損天朝尊嚴,決定對英宣戰(zhàn)。英軍先發(fā)制人,再次進攻虎門。關天培親自率軍堅守炮臺,以身殉國。1841年5月,英軍進攻廣州,廣州城外的泥城、四方炮臺相繼失守。奕山等人喪魂落魄,舉白旗投降。5月27日,中英雙方簽訂《廣州和約》。

    8月26日,英軍攻陷廈門。10月1日,英軍再陷定海。10日,鎮(zhèn)海陷落。13日,寧波陷落。道光皇帝為挽回敗局,決定第二次出兵,奕經率軍到達前線后,貿然出兵,全軍潰敗。1842年6月,江南提督陳化成戰(zhàn)死,吳淞口陷落;7月,鎮(zhèn)江陷落。8月,英艦到達南京下關江面。29日,清政府在英國炮艦的威逼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虎門銷煙音樂劇演員

    主要代表作有:音樂劇《新白蛇傳》;音樂套曲《歸》;歌曲《亞運之光》、《你是這樣的人》、《不見不散》、《暗香》;影視配樂《百年恩來》、《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苦茶香》、《金粉世家》;等,共40余部。

    三寶近幾年主要作品:

    1989年:

    歌曲:《亞運之光》 演唱:劉歡 那英 高楓 謝津

    1990年:

    歌曲:《風阻擋不住我走》 演唱:蘇芮

    《我不愿愛你愛得太疲憊》 演唱:蘇芮

    《因為你,因為我》 演唱:蘇芮

    1991年:

    歌曲:《我要你愛我》 演唱:蘇芮

    1993年:

    專輯:《斷翅的蝴蝶》 演唱:丁薇

    專輯:《我是不是還能愛你》 演唱:景崗山

    1994年:

    專輯:《你的明天會很美》 演唱:潘勁東

    1995年:

    專輯:《我的爛旁眼里只有你》 演唱:景崗山

    專輯:《我不愿再次被情傷》 演唱:毛阿敏

    電影:《離婚了,就別來找我》

    1996年:

    歌曲:《帶上你的故事跟我走》 演唱:林依輪

    音樂套曲:《歸》

    1997年:

    歌曲:《你是這樣的人》

    作詞:宋小明 演唱:劉歡

    電視劇:《牽手》、《北方故事》、《綠衣紅娘》

    電視專題片:《百年恩來》

    1998年:

    歌曲:《不見不散》 演唱:孫楠

    電影:《不見不散》、《一個都不能少》

    音樂劇:《新白蛇傳》

    1999年:

    歌曲:《沒完沒了》 演唱:孫楠 那英

    電影:《不能沒有你》、《我的父親母親》、《沒完沒了》

    2000年:

    歌曲:《我欲成仙》 演唱:劉歡

    歌曲:《相思》 演唱:毛阿敏

    歌曲:《為愛說抱歉》 演唱:孫楠

    電視劇:《藍色妖姬》、《西游記后傳》

    電影:《幸福時光》

    2001年:

    歌曲:《是否愛過我》 演唱:孫楠

    歌曲:《讓夢冬眠》 演唱:孫楠 艾雨

    歌曲:《讓愛重來》 演唱:鄒芮 作詞:梁芒

    歌曲:《白癡》 演唱:王菲 作詞:饑或橡林夕

    歌曲:《究竟》 演唱:張信哲 作詞:陳家麗

    歌曲:《但愿人長久》 演唱:滿文軍 作詞:趙小源

    歌曲:《回甜》 演唱:邵兵 作詞:梁芒

    歌曲:《笑也依然》 演唱:韓紅 作詞:梁芒

    歌曲:《你是我今生最長的夢》 演唱:滿文軍 作詞:梁芒

    歌曲:《風月》 演唱:任真 作詞:趙小源

    歌曲:《野火》 演唱:汪正正 作詞:趙小源

    歌曲:《幻影》 演唱:鄒芮 作詞:梁芒

    電視劇:《像霧像雨又像風》、《俠客行》、《孫中山》、《長白英雄傳》、

    《浪跡天涯》、《讓愛重來》、《生死情劫》、《帕米爾醫(yī)生》

    電影: 《大腕》、《老師》、《煙雨紅顏》、《一樣的人》、《苦茶香》

    記錄片:《延團蘆安兒女》(日本)

    2002年:

    歌曲:《暗香》 演唱:沙寶亮 作詞:陳濤

    歌曲:《飄》 演唱:沙寶亮 作詞:老沫

    歌曲:《快樂登場》 演唱:羽泉

    歌曲:《握緊我的手》 演唱:楊坤 作詞:楊海潮

    歌曲:《握緊我的手》(英文) 演唱:竇鵬 作詞:尹健

    歌曲:《與誰共鳴》 演唱:陳明 作詞:梁芒

    歌曲:《在彩虹上奔跑》 演唱:陳曉東 作詞:梁芒

    歌曲:《讓她降落》 演唱:何璐 作詞:劉沁

    歌曲:《潛流》 演唱:何璐 作詞:梁芒

    歌曲:《城市,晚安》 演唱:陳明 作詞:楊海潮

    歌曲:《熱血豪情》 演唱:汪正正 作詞:楊海潮

    歌曲:《好想靠住你》 演唱:沙寶亮 朱樺 作詞:趙小源

    歌曲:《為愛嫵媚》 演唱:朱樺 作詞:趙小源

    電視劇:《金粉世家》、《非常公民》、《爸爸叫紅旗》、《失樂園》、

    《特警飛龍》、《春花秋月》

    電影: 《嘎達梅林》、《天上草原》、《恰同學少年》

    2003年:

    歌曲:《又沐春風》 演唱:朱樺 作詞:楊海潮

    歌曲:《還在心頭》 演唱:韓磊 作詞:楊海潮

    歌曲:《女孩的臉》 演唱:金海心 作詞:趙小源

    歌曲:《花戀火》 演唱:應豪 作詞:梁芒

    歌曲:《滿江紅》 演唱:韋嘉 作詞:西門

    歌曲:《愛情原來是用傷口做的》 演唱:韋嘉 作詞:西門

    歌曲:《天下歸心》 演唱:韓磊 作詞:楊海潮

    歌曲:《讓我奔跑》 演唱:劉沁 作詞:劉沁

    專輯:《六十年代生人》(制作) 演唱:劉歡

    電視劇:《軍歌嘹亮》、《生死十七天》、《記憶的證明》、《親親寶貝》、

    《紅粉世家》、《長平之戰(zhàn)》、《她從海上來》

    電影:《暖》、《危情雪夜》、《秋千》、《來不及愛你》、《災難時刻》

    音樂套曲:《源》

    舞劇:《云南印象》

    2004年:

    歌曲:《蒙娜麗莎》 演唱:沙寶亮 作詞:梁芒

    歌曲:《我總會感動你》 演唱:沙寶亮 作詞:趙小源

    電視劇:《月牙兒與陽光》、《中國造》

    電影:《歸來去》、《藍天的去向》(日本)

    兒童音樂劇:《迷宮》

    2005年:

    歌曲:《有一種愛》 演唱:李彩華 作詞:冷杉

    歌曲:《傾心相許》 演唱:羅嘉良 李彩華 作詞:冷杉

    歌曲:《鋼鐵的心》 演唱:韓磊 作詞:宋小明

    專輯:《槍》 演唱:何西

    電視劇:《鐵色高原》、《昭君出塞》

    音樂劇:《金沙》

    虎門銷煙背景音樂

    虎門是名聞中外的歷史重鎮(zhèn),是廣東“四小虎”───東莞市的三大鎮(zhèn)之一,位處虎門大肢散沖橋東端,廣深珠高速公路樞紐中心,南臨伶仃洋,面積1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萬,外來人口約50多萬。虎門,經濟繁榮,財稅收入連年位居全國鄉(xiāng)鎮(zhèn)榜首,工商業(yè)發(fā)達,是珠江三角洲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中國時裝名城,歷史名城,旅游名城。

    虎門鎮(zhèn)位于東莞市西南,珠江口的東岸,中心坐標東經113°49′33″,北緯22°49′38″,面積170平方公里,轄下3個居民區(qū),屬鎮(zhèn)級行政建制,鎮(zhèn)治地為太平。

    虎門概況

    虎門鎮(zhèn)雄踞珠江東岸,毗鄰廣州、深圳、香港、歷殲珠海和澳門,南臨伶仃洋,面積1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萬,外來人口約50多萬。

    虎門是一塊英雄的土地,虎門人文歷史悠久,旅游資源豐富,從遠古的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到160年前, 民族英雄林則徐率領虎門軍民銷煙御敵,寫下了悲壯的中國近代史第一頁;從抗日名將蔣光鼐的故居,到熱血灑虎門的民主革命戰(zhàn)士朱執(zhí)信紀念碑……無不輝映著這片英雄的土地!

    如今,英雄的虎門后人繼往開來,一座充滿活力、動感無限的現代化城市正在崛起。她,博古通今,不僅有鴉片戰(zhàn)爭的博物館、海戰(zhàn)館、威遠炮臺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掘拍,還有我國第一座大型懸索橋——“世界第一跨”虎門大橋;她,秀麗多姿,不僅擁有五星級的龍泉國際大酒店、豪門大飯店等完善的旅游度假設施,還有洋溢自然魅力的青山秀水;她,風情萬種,既有白沙油鴨、虎門膏蟹、南面麻蝦、獅子魚等風味河鮮海鮮,又有龍舟競渡、荔枝節(jié)等嶺南風情民俗……

    在不久的將來,集軍事主題博物公園、高科技主題公園、虎門大橋、大橋觀景臺、歌劇院、高級休閑度假商住區(qū)等精彩項目于一身的威遠島旅游開發(fā)區(qū),將以嶄新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為虎門增添無限魅力!

    虎門銷煙

    1840-1842年的鴉片戰(zhàn)爭,是封建的中國變?yōu)榘胫趁竦匕敕饨ǖ闹袊霓D折點。

    十慧譽敬八世紀七十年代,英國開始把鴉片大量輸入中國。到了十九世紀,鴉片輸入額逐年增多。英國資產階級為了抵銷英中貿易方面的入超現象,大力發(fā)展毒害中國人民的鴉片貿易,以達到開辟中國市場的目的。十九世紀初輸入中國的鴉片為4000多箱,到1839年就猛增到40000多箱。英國虛棚資產階級從這項可恥的貿易中大發(fā)橫財。由于鴉片輸入猛增,前慎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并使吸食鴉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如不采取制止措施,將要造成國家財源枯竭和軍隊瓦解。于是,清政府決定嚴禁鴉片。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岛市| 庆阳市| 陇西县| 文水县| 界首市| 海原县| 南漳县| 昌平区| 黎川县| 富平县| 侯马市| 道真| 莒南县| 襄汾县| 平乡县| 五华县| 斗六市| 道真| 九台市| 尖扎县| 宽城| 定结县| 壶关县| 甘南县| 安徽省| 平度市| 大田县| 茌平县| 彭水| 石楼县| 天门市| 沁水县| 驻马店市| 郸城县| 闻喜县| 剑河县| 合肥市| 绥阳县| 上高县| 肥城市| 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