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地理復習提綱?1、亞洲主要位于 東 半球、 北 半球 2、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公里.七大洲中最大.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一個大洲、是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3.亞洲按地理方位,可分為6個地區: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北亞,中亞.4、那么,七下地理復習提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七年級地理(下)復習提綱
第六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一節 自然環境
一、世界第一大洲
1、球位置:亞洲大部分位于東半球、北半球。
2、瀕臨海洋:亞洲北部為北冰洋,東部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臨大洲及分界線: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亞洲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州相望;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4、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也是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5、亞洲分區:按地理方位將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
6、中國位于東亞,東亞還包括朝鮮、韓國、日本、蒙古。
7、中國北鄰北亞,西鄰西亞和中亞,西南鄰南亞,南鄰東南亞。
二、地形和河流
1、亞洲地形特點:地面起伏大,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
2、主要地形區:青藏高原~~位于亞洲中部,海拔大于3000米,部分地區高于5000米,被稱為“世界屋脊”;西西伯利亞平原~~位于亞洲北部,海拔0~200米,是亞洲最大的平原;華北平原~~分布在亞洲東部,海拔0~200米;印度河平原~~分布在亞洲南部,海拔0~200米;德干高原~~分布在亞洲南部,海拔200~1000米;伊郎高原~~分布在亞洲西部,海拔1000~3000米;中西伯利亞山地~~分布在亞洲北部。
第八章、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中東
●范圍:中東地區主要包括除阿富汗以外的西亞各國(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以及北非的埃及。
1、重要的地理位置:中東處在聯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地位。其周圍有五海,分別是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和紅海。(P51圖8.3中知道:一灣二洋三洲五海的位置)
2、豐富的石油資源:
①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這也是一些大國爭奪的原因。
②石油分布: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③主要的產油國: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伊朗等。
④大部分由波斯灣沿岸港口用油輪運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③石油輸出路線:(P53活動3 )
a: 運向日本(東行航線):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
b: 運向西歐、美國(最短西行航線):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曼德漢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西歐、美國
C:運向西歐、美國(較遠的西行航線):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歐、美國
3、匱泛的水資源:是戰爭的導火線,是本區發展農業的制約因素。
一、地球和地圖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并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②經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東到160°E屬于東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運動
① 地球運動 繞什么轉 方向 周期 產生的自然現象,自轉 地軸 自西向東 約24小時 晝夜交替
公轉太陽自西向東一年形成四季 。
以課本為依據,通過記憶和理解學習地理。課本里的文字內容、插圖、表格、課后活動,都是需要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地理七年級下冊知識提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地理七年級下冊知識提綱
第一節、東南亞
1、位置及領土組成: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地形特點:⑴、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⑵、馬來群島——地勢崎嶇,山嶺居多,平原較少,河流湍急,多火山和地震。
3、氣候特點:⑴、中南半島——熱帶季風氣候,一年明顯的分為旱季和雨季。旱季(11月至次年5月吹東北風)雨季6月-----10月,吹西南風)。
⑵、馬來群島——大部分是熱帶雨林氣候。
4、東南亞重要的地理位置:東南亞處在亞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南面的“馬六甲海峽”是通過這個路口的咽喉。
5、國家和居民:
⑴、國小:①、中南半島國家:越南、老撾、(內陸國)、緬甸——與中國南面陸上相臨、泰國、柬埔寨,、
②、馬來群島國家:新加坡(花園城市),印尼的群島國家(火山國)、馬來西亞、文萊、菲律賓、東帝汶等
⑵、居民: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上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
自然環境
一、世界第一大洲
1、地球位置:亞洲大部分位于東半球、北半球。
2、瀕臨海洋:亞洲北部為北冰洋,東部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臨大洲及分界線: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亞洲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州相望;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4、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也是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5、亞洲分區:按地理方位將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
6、中國位于東亞,東亞還包括朝鮮、韓國、日本、蒙古。
7、中國北鄰北亞,西鄰西亞和中亞,西南鄰南亞,南鄰東南亞。
二、地形和河流
1、亞洲地形特點:地面起伏大,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
2、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黃河、長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3、河流分布特點:大多發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原因是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4、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貝加爾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陸地的最低點。
三、復雜的氣候
1、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
以上就是七下地理復習提綱的全部內容,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明確地理內容 明確初中地理學習的內容。是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內容?是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