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2018年高考數學試卷 2017年高考數學全國三卷 2018年高考數學全國二卷 2017年高考數學全國理科二卷 2017年全國高考數學卷一
2017安徽省文科狀元:世派態合肥168中學高三22班學生潘宇昂。
潘宇羨脊昂以662分拿下安徽省文科狀元,其中語文考了121分,數學140分,英語148分,文綜搜源253分。
文科79.97分,理科98.66分。
根據高考網的信息可得知2017年高考數學平均分信息如下:文史類:數學(文)79.97分,比去年降低1.14分租行頃。理弊陸工類:數學(理)98.66分,比去年提高6.16分。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帶物一考試簡稱“高考”,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
2017年高考成都數學的分數線為:最高分150分,最低分60分,及格分數線為90分,優秀分數線為120分,滿分笑斗150分,等級分數線為及格90分,良好110分,優秀130分,極優150分。按照成都高考數學的分數線,考生只要達到90分就可以及格,達到110分就可以獲得良好的成績,達到130分就碰搜磨可以獲得優漏塌秀的成績,達到150分就可以獲得極優的成績。
79.97分。根據查詢2017年鏈渣吉林省高考消息顯示,數學平均分為79.97分。平均分是指所有被錄銷伏取考生的平均分數。平均分,是考生當年進入高校所平均水平的體現。在使用分數線時,應將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結合使虧喚攜用,并特別重視平均分的意義。
重慶2017高考文科狀元劉之銘的高考故事
2017年6月25日,重慶市2017年高考成績公布,巴蜀中學全校沸騰了,文理科第一名都來自該校。
文科狀元劉之銘高考總分:671分單科成績:語文124分數學149分英語146分文綜252分,她性格沉穩,得知成績表現淡然,并沒有過于欣喜。一直以來,她留給所有人的印象就是兩個字——“學霸”
來看重慶商報記者對文科狀元劉之銘的采訪報道:
6月25下午,記者來到巴蜀中學見到劉之銘。高馬尾、框架眼鏡,粉色短袖、捧著別人送的鮮花,她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欣喜,一直保持著淡淡的笑容,看起來沉穩內斂。
談成績
數學未得滿分仍覺有些遺憾
2917年6月25日中午,高考成績公布,劉之銘查了一下分數:671分。查完成績,她很淡定,準備外出吃個午飯。正走在大渡口的街道時,手機突然響起,來電者是班主任趙文平:“你可能是重慶市文科第一名喲。”劉之銘淡淡地“哦”了一聲回復道。隨后她來到學校,消息得到確認。
下午3點,記者來到巴蜀中學。高馬尾、框架眼鏡,粉色短袖、捧著別人送的鮮花,劉之銘沒有過分欣喜,笑容淡淡的,看起來沉穩內斂。
“比預估的680分左右稍微低了一點。”面對記者,有些內向的劉之銘羞怯地說。在所有高考科目中,劉之銘的數學成績為149分,這個分數足以讓所有人羨慕,但她卻覺得有些遺憾:“這是我最擅長的學科,本該得滿分的。”
“她數學成績確實非常好,基本上每次考試都是滿分。”班主任趙文平補充道,三年前,劉之銘以717分的慎橘中考成績取得大渡口第一名,考入巴蜀中學的這三年里,成績也一直保持在年級的前幾名。
談學習
沒上過補習班課余常玩數獨
在很多人印象中,高中補課或許就是家常便飯。然而,劉之銘在高中三年里卻從來沒有補過課,也沒有想象中的挑燈苦讀。“高一高二都是晚上11點左右就睡了,高三期間,也沒有刻意調整作息,依舊每天6點50分起床,晚上11點左右睡覺,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劉之銘說,自己從來沒有報過補習班,也不會硬著頭皮去做很多練習題。
她認為,不管是數學、英語還是文綜,要想取得好成績,打好基礎是關鍵,“認真聽老師講解,看透教材,完成老師布置的習題,循序漸進,一步一步來,數散不要好高騖遠。”
“該學習學習,該放松放松。”劉之銘說,為了放松,她課余常常玩爸爸教她的數獨游戲,長期的推理、演算,也讓她的邏輯思維得到提升,這一點在數學成績上得到最好體現。
“她不僅考試上常拿滿分,還跟理科生一起參加各種數學競賽,取得過不少的好成績。”同班的劉同學這樣告訴記者。
談規劃
不旅游先學車趁空閑看看書
接受采訪時,記者注意到,劉之銘的父母并沒有來到現場。“他們在長壽上班,正請了假趕過來。”劉之銘告訴記者,高中三年,她的生活主要由爺爺婆婆照顧,父母只有周末休息時才回家陪陪她。
正是父母不常在身邊,學習全靠自覺,也使得劉之銘養成了獨立的性格和思維能力。她透露,自己沒有特別崇拜的寬畢團明星,也沒有特別癡迷的電影、電視劇,但看書看得很雜,喜歡乒乓球等球類運動。她說,自己不輕易給人推薦書籍,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關注點不一樣。
雖然還未考慮好大學選擇什么專業,但劉之銘已對自己的暑假生活有了明確規劃。她說,高考結束后,自己沒有想過出去旅游,“就想趁著空閑時間,先把車學了,再看看書,為大學做準備。”
老師評價
組織策劃能力突出
高一時,班主任趙文平就對劉之銘印象深刻:性格沉穩理性,邏輯思維能力強、悟性高,學習專注、做題效率高。
“高中三年,她是當班長次數最多的學生,也是一個合格的好班長。”趙文平說,劉之銘很有組織能力、策劃能力,發起過運動會、春游等多項活動,辦得相當成功,同學們都特別服她,在班上很有威信,是個全面發展的學生。
陜西2017年高考文理科狀元背后的故事
2017年6月24日,陜西省招辦發布了201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陜西省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同時向考生公布了高考成績。來自西安高新一中的鄭書豪以總分719分取得理科第一名,向遠方同學以696分的成績成為文科第一名。
由于家鄉在寶雞,鄭書豪并沒有在第一時間與大家見面,使得這位學霸身上多了些許“神秘感”,見面時鄭書豪用了“好意外”來形容自己成為理科榜首的心情。
陜西2017高考理科狀元鄭書豪總分719分
取得好成績很意外空余時間自學日語
“我確實沒想到自己能考的這么好,挺意外的,感謝閱卷老師吧。”對于自己取得的成績,鄭書豪開玩笑的說可能是自己運氣比較好。
鄭書豪此次高考的分科成績分別是語文125分,英語149分,數學146分,理綜299分。
據鄭書豪回憶,自己在高考之前的模擬考中只有一次取得過全年級第一,他一直的想法是只要穩定發揮就行,沒想到這次發揮的這么好。
“尤其是理綜,我考了299分,差一分滿分,這個確實沒想法,但既然取得了好成績,我也坦然接受。”鄭書豪說到。
在學習之余自己還自學了日語,這也是自己的一大愛好。至于選擇哪所大學,他更傾向于清華和北大,至于到底選擇哪所他還需要再想想。
“能取得好成績我也挺幸運的,所以我也建議學弟學妹們對待學習應該平常心,不要有太大壓力的學,只要努力結果一定不會差。”鄭書豪說到。
班主任:鄭書豪很樸實文科也很出色
說起本次陜西的高考理科第一名鄭書豪,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都是“很樸實”。據他的高中班主任張銳老師介紹,鄭書豪心地善良,對待同學的事情經常都很熱心。
“我印象里孩子很熱心,也非常懂得感恩,學校但凡有大小活動都特別積極,這次能夠取得陜西理科第一名的好成績我并不意外。”張銳說到。
在張銳看來,鄭書豪很樸實,生活和學習上能替他人著想,很有自律性。
雖然此次以719分的高分成為理科狀元,但在張銳印象里鄭書豪的文科也很出色,尤其是英語,在語言理解方面比較強。
“書豪不單單只顧學習,經常還會參加各類活動,曾在陜西信息競賽中獲得過一等獎,如果讓我建議,我會希望他今后能夠從事學術研究方面的工作,當然一切都看他自己選擇,怎么樣我都支持。”張銳說道。
陜西2017年高考文科狀元向遠方總分696分
陜西高考文科第一名向遠方:不搞題海戰術愛打籃球英語好
來自西安高新一中的向遠方同學以696分的成績成為了2017年陜西高考文科第一名。他的各科成績分別為:語文138分,數學147分,文科綜合269分,外語142分。
從不搞題海戰術平時關注新聞和時事
得知高考成績的時候,向遠方剛跑完步,收到短信的他有點意外,“在之前的模擬考試中,我只得過一次年級第一名,前幾名也不是固定的,都是我們班的同學輪流獲得。”
向遠方的班主任李翔表示,向遠方能獲得全省第一名的成績,其實他們并不覺得意外。“他整個高三階段成績都比較優秀,而且狀態很穩定,各科發展都很均衡,英語口語特別好。”
向遠方表示,在平時的學習中,他會緊跟老師的節奏,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有不懂的問題及時提出,跟老師同學一起探討。
“學校總提醒我們千萬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我和同學們也并沒有讀死書或是進行題海戰術。”向遠方表示,自己平時也會關注新聞和社會時事,拓寬視野。高一時,向遠方參加了學校的國外交流項目,在美國曾學習過一個學期。向遠方表示,在美國的半年經歷開闊了他的眼界,增長了見識,也提高了他的英語水平。
在李翔眼中,向遠方是一個陽光、開朗的大男孩。“他最大的特點是有獨立的思想,不盲從,擁有質疑精神。”李翔說,在學習中,向遠方從不盲從權威和老師,善于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能夠自我調動學習積極性,心態也很好。
專業要滿足探究欲望,又推動社會進步暑假想游覽名山大川
有網友稱贊外形俊朗的向遠方是“高顏值”帥哥,向遠方特別喜歡運動,尤其喜歡打籃球,高三時無論學習多緊張,依然堅持晨跑。高考一結束,向遠方立馬就啟動了自己的健身計劃。
“高三的生活不僅僅只有學習。”向遠方說,學校會組織辯論賽、模擬政協等活動來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他曾因為沒有獲得模擬政協的名額感到頗為遺憾。“在每周的主題班會上,我們完全不談論學習,彼此會聊聊生活,拉近同學和老師之間的距離。”
志愿填報在即,向遠方會選擇哪所大學,什么專業呢?他表示,目前自己還沒有做最終決定,但是希望未來學習的專業既能滿足自己的探究欲望,又能具有現實意義,推動社會發展。上大學后,向遠方希望能在專業學習之余多學些東西,比如一種樂器或一門小語種,度過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
向遠方表示,高考結束后他已經規劃好了自己的暑假生活,“想去祖國的名山大川走一走,想多陪陪家人和朋友。”
對于即將踏入高三的學弟學妹們,向遠方鼓勵他們要自信,多跟老師交流,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