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業水平考試知識點總結?1、物體中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物體做平動)。2、物體的大小(線度)<<它通過的距離。五、電功率是描述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額定功率:是指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時消耗的功率,銘牌上所標稱的功率。那么,物理學業水平考試知識點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氣體的性質公式總結
1.氣體的狀態參量:
溫度:
宏觀上,物體的冷熱程度;
微觀上,物體內部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的標哪并雹志。
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關系:
T=t+273 {T:熱力學溫度(K),t:攝氏溫度(℃)}
體積V:
氣體分子所能占據的空間
單位換算:1m3=103L=106mL
壓強p:
單位面積上,大量氣體分子頻繁撞擊器壁而產生持續、均勻的壓力。
標準大氣壓:
1atm=1.013×105Pa=1900pxHg(1Pa=1N/m2)
2.氣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分子間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間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運動速率很大。
3.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
p1V1/T1=p2V2/T2 {PV/T=恒量,T為熱力學溫度(K)}
注:
(1)理想氣體的內能與理想氣體的體積無關,與溫度和物質的量有關;
(2)公式3成立條件均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使用公式時要注意溫度的單位李帆,t為攝蔽神氏溫度(℃),而T為熱力學溫度(K)。
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大總結
高中物理會考,考生復習時,要根據會考考試大綱,理解每個概念規律的物理意義,對每個考點的要求級別A、B、C要清楚,弄懂上面的考題,做好最近的兩套會考題。下文為大家總結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歡迎閱讀~
第1章力
一、力: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1、力的國際單位是牛頓,用N表示;
2、力的圖示:用一條帶箭頭的有向線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力的示意圖:用一個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質可分為: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場力、磁場力、核力等等;
(1)重力: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萬有引力而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
(B)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測量重力的儀器是彈簧秤;
(D)重心是物體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點,只有具有規則幾何外形、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其重心才是其幾何中心;
(2)彈力:發生形變的物體為了恢復形變而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的作用力;
(A)產生彈力的條件:二物體接觸、且有形變;施力物體發生形變產生彈力;
(B)彈力包括:支持力、壓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壓的物體;拉力的方向總是沿著繩子的收縮方向;
(D)在彈性限度內彈力跟形變量成正比;F=Kx
(3)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時,受到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
(A)產生磨擦力的條件:物體接觸、表面粗糙、有擠壓、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有彈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間就一定有彈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C)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壓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
(D)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體發生相對運動趨勢的外力;
(4)合力、分力:如果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則這個力叫那幾個力的合力,那幾個力叫這個力的分力;
(A)合力與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與分力之間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用兩條表示力的線段為臨邊作平行四邊形,則這兩邊所夾的對角線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時,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進行分解;或把力沿物體運動(或運動趨勢)方向、及其垂直方向進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二、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高中會考物理必背知識點詳細介紹如下:
1、運動的描述:物體模型用質點,忽略形狀和大小;地球公轉當質點,地球自轉要大小。物體位置的變化,準確描述用位移,運動快慢s比t,a用δv與t比。運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簡法,中間時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幾何圖像法,求解運動好方法。自由落體是實例,上升最高心有數,飛行時間上下回,整個過程勻減速。
2、力:解力學題堡壘堅,受力分析是關鍵;分析受力性質力,根據效果緩純薯來處理。分析受力要仔細,定量擾者計算七種力;重力有無看。提示根據狀態定彈力;先有彈力后摩擦,相對運動是依據;萬有引力在萬物,電場力存在定無疑;洛侖茲力安培力,二者實質是統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無力要切記。
3、曲線運動萬有引力:運動軌跡為曲線,向心力存在是條件,曲線運動速度變,方向就是該點切線。圓周運動向心力,供需關系在心里,徑向合褲數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離。
4、電磁感應:電磁感應磁生電,磁通變化是條件。回路閉合有電流,回路斷開是電源。感應電動勢大小,磁通變化率知曉。楞次定律定方向,阻礙變化是關鍵。導體切割磁感線,右手定楞次定律是抽象,真正理解從三方,阻礙磁通增和減,相對運動受反抗,自感電流想阻擋,能量守恒理應當。
高二物理學業水平考試知識點公式如下:
一、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 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ΔS為相鄰連續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1)初速(Vo):m/s。(2)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3)時間(t):秒(s)。位移(S):米(m)。(4)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二、自由落體:
1、初速度Vo=0。畝答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度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談絕直向下。
物理一般指物理學。物理學(physics)是研究物質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物理學業水平考試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物理學業水平考試知識1
牛頓第一定律
定義: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慣性
1、定義:物體具有的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
2、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慣性不是一種力。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
3、慣性的大小只由物體本身的特征決定,與外界因素無關。
4、慣性是不能被克服的,但可以利用慣性做事或防止慣性的不良影響。
5、不要把慣性概念與慣性定律相混淆。慣性是萬物皆有的保持原運動狀態的一種屬性,慣性定律則是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定律。
運動狀態
1、運動狀態指的是物體的速度
速度是是矢量,速度不變則運動狀態不變,速度改變運動狀態也就改變了,所以運動狀態不斷改變的物體總有加速度。
2、力是使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3、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
物理學業水平考試知識2
認識運動
機械運動:物體在空間中所處位置發生變化,這樣的運動叫做機械運動。
以上就是物理學業水平考試知識點總結的全部內容,8 .用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時器)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A 勻變速直線運動時,物體某段時間的中間時刻速度等于這段過程的平均速度 9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物理學業水平考試知識4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