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1-2數學目錄?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 蘇教版,選修2-x系列只有3本,理科生全都要學的。選修3系列是人文方面的,學校大都不學,學的也只學選修3-1,數學史 有選修4-3好像是《平面坐標系中幾種常見變換》,那么,選修1-2數學目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必修5本,加選修5本是必學的
還有選修3有4本,選修4有10本,如果為了拿滿分,這24本必學,但選修的19本中,有4本已絕版,淘寶也只能買到其中的15本,這個情況,出版社需要負責!
1,命題:用語言,符號或式子表達的,可以判斷真假的陳述句.
真命題:判斷為真的語句.
假命題:判斷為假的語句.
2,"若,則"形式的命題中的稱為命題的條件,稱為命題的結論.
3,對于兩個命題,如果一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分別是另一個命題的結論和條件,則這兩個命題稱為互逆命題.其中一個命題稱為原命題,另一個稱為原命題的逆命題.
若原命題為"若,則",它的逆命題為"若,則".
4,對于兩個命題,如果一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恰好是另一個命題的條件的否定和結論的否定,則這兩個命題稱為互否命題.中一個命題稱為原命題,另一個稱為原命題的否命題.
若原命題為"若,則",則它的否命題為"若,則".
5,對于兩個命題,如果一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恰好是另一個命題的結論的否定和條件的否定,則這兩個命題稱為互為逆否命題.其中一個命題稱為原命題,另一個稱為原命題的逆否命題.
若原命題為"若,則",則它的否命題為"若,則".
6,四種命題的真假性:
原命題
逆命題
否命題
逆否命題
真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四種命題的真假性之間的關系:
兩個命題互為逆否命題,它們有相同的真假性;
兩個命題為互逆命題或互否命題,它們的真假性沒有關系.
7,若,則是的充分條件,是的必要條件.
若,則是的充要條件(充分必要條件).
8,用聯結詞"且"把命題和命題聯結起來,得到一個新命題,記作.
當,都是真命題時,是真命題;當,兩個命題中有一個命題是假命題時,是假命題.
用聯結詞"或"把命題和命題聯結起來,得到一個新命題,記作.
當,兩個命題中有一個命題是真命題時,是真命題;當,兩個命題都是假命題時,是假命題.
對一個命題全盤否定,得到一個新命題,記作.
若是真命題,則必是假命題;若是假命題,則必是真命題.
9,短語"對所有的","對任意一個"在邏輯中通常稱為全稱量詞,用""表示.
含有全稱量詞的命題稱為全稱命題.
全稱命題"對中任意一個,有成立",記作",".
短語"存在一個","至少有一個"在邏輯中通常稱為存在量詞,用""表示.
含有存在量詞的命題稱為特稱命題.
特稱命題"存在中的一個,使成立",記作",".
10,全稱命題:,,它的否定:,.全稱命題的否定是特稱命題.
11,平面內與兩個定點,的距離之和等于常數(大于)的點的軌跡稱為橢圓.這兩個定點稱為橢圓的焦點,兩焦點的距離稱為橢圓的焦距.
12,橢圓的幾何性質:
焦點的位置
焦點在軸上
焦點在軸上
圖形
標準方程
范圍
且
且
頂點
,
,
,
,
軸長
短軸的長 長軸的長
焦點
,
,
焦距
對稱性
關于軸,軸,原點對稱
離心率
準線方程
13,設是橢圓上任一點,點到對應準線的距離為,點到對應準線的距離為,則.
14,平面內與兩個定點,的距離之差的絕對值等于常數(小于)的點的軌跡稱為雙曲線.這兩個定點稱為雙曲線的焦點,兩焦點的距離稱為雙曲線的焦距.
15,雙曲線的幾何性質:
焦點的位置
焦點在軸上
焦點在軸上
圖形
標準方程
范圍
或,
或,
頂點
,
,
軸長
虛軸的長 實軸的長
焦點
,
,
焦距
對稱性
關于軸,軸對稱,關于原點中心對稱
離心率
準線方程
漸近線方程
16,實軸和虛軸等長的雙曲線稱為等軸雙曲線.
17,設是雙曲線上任一點,點到對應準線的距離為,點到對應準線的距離為,則.
18,平面內與一個定點和一條定直線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稱為拋物線.定點稱為拋物線的焦點,定直線稱為拋物線的準線.
19,過拋物線的焦點作垂直于對稱軸且交拋物線于,兩點的線段,稱為拋物線的"通徑",即.
20,焦半徑公式:
若點在拋物線上,焦點為,則;
若點在拋物線上,焦點為,則;
若點在拋物線上,焦點為,則;
若點在拋物線上,焦點為,則.
21,拋物線的幾何性質:
標準方程
圖形
頂點
對稱軸
軸
軸
焦點
準線方程
離心率
范圍
22,空間向量的概念:
在空間,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稱為空間向量.
向量可用一條有向線段來表示.有向線段的長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頭所指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向量的大小稱為向量的模(或長度),記作.
模(或長度)為的向量稱為零向量;模為的向量稱為單位向量.
與向量長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稱為的相反向量,記作.
方向相同且模相等的向量稱為相等向量.
23,空間向量的加法和減法:
求兩個向量和的運算稱為向量的加法,它遵循平行四邊形法則.即:在空間以同一點為起點的兩個已知向量,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則以起點的對角線就是與的和,這種求向量和的方法,稱為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求兩個向量差的運算稱為向量的減法,它遵循三角形法則.即:在空間任取一點,作,,則.
24,實數與空間向量的乘積是一個向量,稱為向量的數乘運算.當時,與方向相同;當時,與方向相反;當時,為零向量,記為.的長度是的長度的倍.
25,設,為實數,,是空間任意兩個向量,則數乘運算滿足分配律及結合律.
分配律:;結合律:.
26,如果表示空間的有向線段所在的直線互相平行或重合,則這些向量稱為共線向量或平行向量,并規定零向量與任何向量都共線.
27,向量共線的充要條件:對于空間任意兩個向量,,的充要條件是存在實數,使.
28,平行于同一個平面的向量稱為共面向量.
29,向量共面定理:空間一點位于平面內的充要條件是存在有序實數對,,使;或對空間任一定點,有;或若四點,,,共面,則.
30,已知兩個非零向量和,在空間任取一點,作,,則稱為向量,的夾角,記作.兩個向量夾角的取值范圍是:.
31,對于兩個非零向量和,若,則向量,互相垂直,記作.
32,已知兩個非零向量和,則稱為,的數量積,記作.即.零向量與任何向量的數量積為.
33,等于的長度與在的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積.
34,若,為非零向量,為單位向量,則有;
;,,;
;.
35,向量數乘積的運算律:;;
.
36,若,,是空間三個兩兩垂直的向量,則對空間任一向量,存在有序實數組,使得,稱,,為向量在,,上的分量.
37,空間向量基本定理:若三個向量,,不共面,則對空間任一向量,存在實數組,使得.
38,若三個向量,,不共面,則所有空間向量組成的集合是
.這個集合可看作是由向量,,生成的,
稱為空間的一個基底,,,稱為基向量.空間任意三個不共面的向量都可以構成空間的一個基底.
39,設,,為有公共起點的三個兩兩垂直的單位向量(稱它們為單位正交基底),以,,的公共起點為原點,分別以,,的方向為軸,軸,軸的正方向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則對于空間任意一個向量,一定可以把它平移,使它的起點與原點重合,得到向量.存在有序實數組,使得.把,,稱作向量在單位正交基底,,下的坐標,記作.此時,向量的坐標是點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
40,設,,則.
.
.
.
若,為非零向量,則.
若,則.
.
.
,,則.
41,在空間中,取一定點作為基點,那么空間中任意一點的位置可以用向量來表示.向量稱為點的位置向量.
42,空間中任意一條直線的位置可以由上一個定點以及一個定方向確定.點是直線上一點,向量表示直線的方向向量,則對于直線上的任意一點,有,這樣點和向量不僅可以確定直線的位置,還可以具體表示出直線上的任意一點.
43,空間中平面的位置可以由內的兩條相交直線來確定.設這兩條相交直線相交于點,它們的方向向量分別為,.為平面上任意一點,存在有序實數對,使得,這樣點與向量,就確定了平面的位置.
44,直線垂直,取直線的方向向量,則向量稱為平面的法向量.
45,若空間不重合兩條直線,的方向向量分別為,,則
,.
46,若直線的方向向量為,平面的法向量為,且,則
,.
47,若空間不重合的兩個平面,的法向量分別為,,則
,.
48,設異面直線,的夾角為,方向向量為,,其夾角為,則有
.
49,設直線的方向向量為,平面的法向量為,與所成的角為,與的夾角為,則有.
50,設,是二面角的兩個面,的法向量,則向量,的夾角(或其補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若二面角的平面角為,則.
51,點與點之間的距離可以轉化為兩點對應向量的模計算.
52,在直線上找一點,過定點且垂直于直線的向量為,則定點到直線的距離為.
53,點是平面外一點,是平面內的一定點,為平面的一個法向量,則點到平面的距離為.
新課改高中數學教材A版有13本和B版有14本。必修第一冊主要是集合與邏輯,一元二次與不等式,函數性質與基本初等函數,三角函數,第二冊主要是平面向量,復數,立幾,統計概率,選擇性必修1是空間向量與立幾,直線和圓,圓錐曲線,選擇性必修2主要是數列與導數,選擇性必修3主要是計數原理,隨機變量分布,成對數據。
數學:A版有13本和B版有14本
一、A版數學:
1-1(選修)A版數學1-2(選修)A版數學
2-1(選修)A版數學2-2(選修)A版數學2-3(選修)A版數學
3-1(選修)A版數學史選講數學3-4(選修)A版對稱與群數學
4-1(選修)A版幾何證明選講數學4-2(選修)A版矩陣與變換數學4-4(選修)A版坐標與參數方程數學4-5(選修)A版不等式選講數學4-6(選修)A版初等數論初步數學4-7(選修)A版優選法與試驗設計初步數學
二、B版數學
1-1(選修)B版數學1-2(選修)B版數學
2-1(選修)B版數學2-2(選修)B版數學2-3(選修)B版數學
3-1(選修)B版對稱與群數學3-4(選修)B版數學史選講數學
4-1(選修)B版幾何證明選講數學4-2(選修)B版矩陣與變換數學4-4(選修)B版坐標系與參數方程數學4-5(選修)B版不等式選講數學4-6(選修)B版數學4-7(選修)B版優選法與實驗設計初步數學4-9(選修)
高中數學選修1-2人教A版內容如下(下圖為封面):
第一章統計案例
1.1回歸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應用
1.2獨立性檢驗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應用
第二章推理與證明
2.1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
閱讀與思考科學發現中的推理
2.2直接證明與間接證明
第三章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
3.1數系的擴充和復數的概念
3.2復數代數形式的四則運算
第四章框圖
4.1流程圖
4.2結構圖
信息技術應用用word2002繪制流程圖
高中數學選修教材目錄
1-1
第一章 常用邏輯語
1.1 命題及其關系
1.2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1.3 簡單的邏輯聯結詞
1.4 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
小結
第二章 圓錐曲線與方程
2.1 橢圓
探究與發現 為什么截口曲線是橢圓
信息技術應用 用<幾何畫板>探究點的軌跡:橢圓
2.2 雙曲線
探究與發現 為什么 是雙曲線
的漸近線
2.3 拋物線
閱讀與思考圓錐曲線的光學性質及其應用
小結
第三章 導數及其應用
3.1 變化率與導數
3.2 導數的計算
探究與發現牛頓法-用導數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3 導數在研究函數中的應用
信息技術應用圖形技術與函數性質
3.4 生活中的優化問題舉例
實習作業走進微積分
小結
1-2
第一章 統計案例
1.1 回歸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應用
1.2 獨立性檢驗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應用
實習作業
小結
第二章 推理與證明
2.1 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
閱讀與思考 科學發現中的推理
2.2 直接證明與間接證明
小結
第三章 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
3.1 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概念
3.2 復數代數形式的四則運算
小結
第四章 框圖
4.1 流程圖
4.2 結構圖
信息技術應用 用word2002繪制流程圖
小結
2-1
第一章 常用邏輯語
1.1 命題及其關系
1.2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1.3 簡單的邏輯聯結詞
1.4 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
小結
第二章 圓錐曲線與方程
2.1 橢圓
探究與發現 為什么截口曲線是橢圓
信息技術應用 用<幾何畫板>探究點的軌跡:橢圓
2.2 雙曲線
探究與發現 為什么 是雙曲線的漸近線
2.3 拋物線
探究與發現為什么二次函數 的圖像是拋物線
2.4 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關系
閱讀與思考圓錐曲線的光學性質及其應用
2.5 曲線與方程
探究與發現圓錐曲線的離心率與統一方程
小結
第三章 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
3.1 空間向量及其運算
閱讀與思考 向量概念的推廣與應用
3.2 立體幾何中的向量方法
小結
2-2
第一章 導數及其應用
1.1 變化率與導數
1.2 導數的計算
探究與發現牛頓法-用導數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1.3 導數在研究函數中的應用
信息技術應用圖形技術與函數性質
1.4 生活中的優化問題舉例
1.5 定積分的概念
信息技術應用 曲邊梯形的面積
1.6 微積分基本定理
1.7 定積分的簡單應用
實習作業走進微積分
第二章 推理與證明
2.1 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
閱讀與思考平面與空間中的余弦定理
2.2 直接證明與間接證明
2.3 數學歸納法
小結
第三章 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
3.1 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概念
3.2 復數代數形式的四則運算
閱讀與思考代數基本定理
小結
2-3
第一章 計數原理
1.1 分類加法計數原理與分部乘法計數原理
探究與發現子集的個數有多少
1.2 排列與組合
探究與發現 組合數的兩個性質
1.3 二項式定理
小結
第二章 隨機變量及其分布
2.1 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其分布列
2.2 二項分布及其應用
閱讀與思考這樣的買彩票方式可行嗎?
探究與發現服從二項分布的隨機變量取何值時概率最大
2.3 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均值與方差
2.4 正態分布
信息技術應用μ,б對正態分布的影響
小結
第三章 統計案例
3.1 回歸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應用
3.2 獨立性檢驗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應用
實習作業
小結
4-1幾何證明選講
第一講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關性質
一 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
二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
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質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 相似三角形的性質
四 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
第二講 直線與圓的關系
一 圓周角定理
二 圓內接四邊形的性質與判定定理
三 圓的切線的性質及判定定理
四 弦切角的性質
五 與圓有關的比例線段
第三講 圓錐曲線性質的探討
一 平行射影
二 平面與圓柱面的截線
三 平面與圓錐面的截線
4-4 坐標系與參數方程
第一講 坐標系
一 平面直角坐標系
二 極坐標系
三 簡單曲線的極坐標方程
四 柱坐標系與球坐標系
第二講 參數方程
一 曲線的參數方程
二 圓錐曲線的參數方程
三 直線的參數方程
四 漸開線與擺線
4-5不等式選講
第一講 不等式和絕對值不等式
一 不等式
1 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2 基本不等式
3 三個正數的算術-幾何平均不等式
二 絕對值不等式
1 絕對值三角不等式
2 絕對值不等式的解法
第二講 證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一 比較法
二 綜合法與分析法
三 反證法與放縮法
第三講 柯西不等式與排序不等式
一 二維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閱讀與思考法國科學家柯西
二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三 排序不等式
第四講 數學歸納法證明不等式
一 數學歸納法
二 用數學歸納法證明不等式
以上就是選修1-2數學目錄的全部內容,必修兩本,選擇性必修三本。必修第一冊主要是集合與邏輯,一元二次與不等式,函數性質與基本初等函數,三角函數,第二冊主要是平面向量,復數,立幾,統計概率,選擇性必修1是空間向量與立幾,直線和圓,圓錐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