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欧美区_高清电影一区_国产精品日韩精品在线播放_日韩精品三区四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化學

化學必修二第一章,鎂和氫氧化鈉反應嗎

  • 化學
  • 2024-11-03

化學必修二第一章?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一章知識點總結 篇1 第一節 化學實驗基本方法 一、熟悉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危險化學品標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體; 濃H2SO4、NaOH(酸堿)——腐蝕品 二、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1、分離的方法: ①過濾:固體(不溶)和液體的分離。 ②蒸發:固體(可溶)和液體分離。那么,化學必修二第一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化學必修一目錄

第一章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結構

質子(Z個)

原子核注意:

中子(N個)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

1.原子( A X ) 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原子的核外電子數

核外電子(Z個)

★熟背前20號元素,熟悉1~20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HHeLiBeBCNOFNeNaMgAlSiPSClArKCa

2.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①電子總是盡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②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是2n2;③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不超過2個),次外層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電子數不超過32個。

電子層: 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對應表示符號: K L MN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核素:具有一定數目的質子和一定數目的中子的一種原子。

同位素: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為同位素。(對于原子來說)

二、元素周期表

1.編排原則:

①按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

②將電子層數相同的各元素從左到右排成一橫行。(周期序數=原子的電子層數)

③把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按電子層數遞增的順序從上到下排成一縱行。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課本

第一節 元素周期表(第1課時)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1、初步掌握周期表的結構;2、初步掌握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認識周期表的結構;2、自主探究:探究原子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化學史學習,培養勇于創新、不斷探索的科學品質.

教學重點:1、周期表的結構;2、堿金屬元素的原子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教學難點:堿金屬元素的原子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教具準備:多媒體,三角架、酒精燈、石棉網、鑷子、小刀、濾紙、火柴、玻璃片、藍色鈷玻璃、小燒杯、酚酞試液、Na、K等.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多媒體播放:門捷列夫事跡介紹]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門捷列夫嗎?他是干什么的?他的最偉大成就是什么?

生(齊聲):知道!他是俄國偉大的化學家,他的偉大成就在于繪出了元素周期表,發現了元素周期律.

師:非常正確!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元素周期表

[板書]一、元素周期表

師:結合剛才我們觀看的門捷列夫事跡介紹,請同學們看書,并思考.

1、門捷列夫開始是按照什么作為標準來排列元素的?

2、現在的周期表編排的依據是什么?

3、哪種依據更科學呢?

生:看書、討論

師:巡視

生1:一開始,門捷列夫對元素排列的依據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生2:現在編排的依據是核電荷數.

生3:以核電荷數為依據更科學些—感覺是吧.

師:關于第3個問題,學習完本節內容之后,我們就會得出答案.

[多媒體播放:元素周期表]

師[多媒體播放, 11Na 各數字的含義]

22.99

師:初中我們已知道原子的組成.

[播放:原子組成示意圖]

知道原子是不顯電性的,現在又出現了“原子序數”,它們之間有沒有關系呢?關系怎樣?

師:把學生分成三組:分別數一下Na、C、O三種原子中的質子數、電子數.

生:它們之間有關系:

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師(指幻燈片—元素周期表):請同學們認真分析、研究這張表看看

(1)它有什么排列規律?有什么特點?

(2)有多少橫行,多少縱行?

(3)每橫行、縱行所含的元素種類是否相同?

生(討論):

師(巡視):傾聽同學們的意見

生1:表排列比較亂——長短不一.而且表中各元素顏色也不一樣.

生2:有7個橫行,18個縱行

生3:每橫行、縱行所含的元素種類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師(微笑):同學們觀察很仔細,現在請同學們看書:什么叫周期?什么叫族?表中A、B、O的含義是什么?

[多媒體展示板書]

一、元素周期表

1、周期表周期 三個短周期

四個長周期

主族

族副族

O族

[知識拓展]

[多媒體播放: Ⅷ族、零族介紹]

[例題剖析]

[例1].國際無機化學命名委員會在1989年做出決定,把長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號取消:從左至右改為第1~18列,堿金屬族為第1列,稀有氣體為第18列.按這個規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第15列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為R205

B. B.第2列元素中肯定沒有非金屬元素

C. 第17列元素的第一種元素無含氧酸

D. 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屬元素

[教師精講]據題中所給信息,對周期表族序號重新排列,但內容不變,因此,要熟悉原周期表結構,在原表中分析各選項是否正確.

答案:D

[例題剖析]

[例2].(2002年上海)有人認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I A族的氫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質能支持這種觀點的是……………………………………()

A.HFB.H30+C.NaHD.H202

[教師精講]本題屬較簡單的信息題,利用信息,綜合分析,可以求解;但是,有時對信息未理解,或理解不透徹,不妨試一試排除法,因為,選擇題的特點就是提供了四個選項.利用排除法可減化思考過程,提高正確率.因此,同學們在解題時,要注意訓練一題多解.

答案:C

師:在主題1,我們已經學習了Na的性質,現象是本質的反映,客觀是微觀的體現.現在讓我們從原子結構這一微觀角度來研究微觀結構與客觀性質的關系.

[板書]: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

1、堿金屬元素

師:請同學們看書P5,科學探究,并完成該表.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實驗:Na、K在空氣中燃燒]引導學生觀察,得出結論.

[實驗二:Na、K與H2O反應]請兩名學生上臺,在教師指導下,同時演示K、Na與水反應.

指導學生觀察現象,并寫出方程式

表(一)Na、K與O2反應

Na K

現象 易燃燒,火焰呈黃色 易燃燒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呈紫色

結論 Na、K都易與O2反應,K先燃燒

表(二)

Na K

現象 熔化成銀白色小球,在水面四處游動,溶液呈紅色 相同,有較微爆炸聲

反應方程式 2Na +2H2O = 2NaOH+ H2↑ 2K + 2H2O = 2KOH + H2↑

結 論 Na、K都易與水反應,但K更容易更劇烈

請同學們看書P6—P7.(多媒體展示:結論①②)

師:堿金屬不僅在化學性質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物理性質上也有很多相似之處,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的實驗及表1-1推導出堿金屬特理性質及變化規律.

[知識拓展]

元素金屬性判斷依據:

1、根據金屬單質與水或者與酸反應置換出氫的難易程度.置換出氫越容易,則金屬性越強.

2、根據金屬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化水物堿性強弱.堿性越強,則原金屬單質的金屬性越強.

3、可以根據對應陽離子氧化性強弱判斷.金屬陽離子氧化性越弱,則單質金屬性越強.

[測題剖析]

【例題剖析】

【例3】有某堿金屬的單質和其氧化物的混合物1.98g,加入適量的水使成為氫氧化物后,得到氫氧化物為2.76g.求原來混合物中的堿金屬的種類,和其單質、氧化物的質量各多少克?

課堂小結

本節課是我們學習物質結構理論的開始,請同學熟記表的結構,通過Na、K性質比較,初步理解原子結構對性質的影響,形成利用實驗檢驗理論是否正確的能力.

布置作業:教材:P11、T11、T12.

板書設計

第一節元素周期表

(第1課時)

一.元素周期表 二.堿金屬

1.原子序數=核電核數 2.結構 1.相似性

=質子數 (1)周期2.變化規律

=核外電子數 (2)族

活動與探究

上網或查閱其它資料,了解門捷列夫原始周期表排列形式,

第一節元素周期表(第2課時)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1、掌握鹵族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2、了解核素、同位素、質量數等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1、歸納、比較法:歸納總結鹵族元素性質;2、自主探究:探究鹵素性質遞變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探究、分析,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2、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教學重點:鹵族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教學難點:質量數、同位素、核素的概念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試管、燒杯、膠頭滴管.新制飽和氯水、NaBr溶液、KI溶液、CCl4、苯、溴水.

[新課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元素周表的結構,請同學們拿出紙和筆,畫出一、二、三短周期表的示意圖.

[實物投影:2份同學的作業]請幾位同學點評存在的問題.

[推進新課]

師:在主題1中我們已經學過氯氣的性質,請同學們畫出Cl原子結構示意簡圖.并在周期表中找到氯元素所在的位置,鹵族元素包含哪幾種元素?

生:看書.翻閱周期表.

師:借鑒上節課推導堿金屬元素的性質遞變規律的方法,結合已學過的氯元素的性質,根據教材提供的鹵素的原子結構,請同學們推測氟、溴、碘的可能性質,并比較與Cl2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生思考分析,同學們分析得很有道理,理論推測是否正確呢?如何驗證?可以通過實驗驗證.

[知識拓展][多媒體播放:元素非金屬性強弱判斷依據]

1.非金屬元素單質與H2化合的難易程度:化合越容易,非金屬性也越強.

2.形成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氣態氫化物越穩定,元素的非金屬性也越強.

3.最高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強弱:酸性越強,對應非金屬元素非金屬性也越強.

4.置換反應

師:請同學們看書P8,鹵素單質與H2反應,總結出變化規律.

師:請同學們完成下表[實物投影儀投出表格,內容先用紙蓋上]

表(一)鹵素單質與H2反應

F2 Cl2 Br2 I2

與F2反應條件 暗處 光照或點燃 加熱至一定溫度 不斷加熱

氫化物穩定性 很穩定 較穩定 不如HCl穩定 不穩定、易分解

結論 從F2→I2與H2化合越來越困難,氫化物穩定性逐漸減弱

師:通過實驗,我們可以證明K、Na的金屬性較弱,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實驗證明Cl2、Br2、I2的非金屬性強弱.

實驗1-1:教師演示,請同學認真觀察,完成下表:

表(二)鹵素單質間的置換反應

實驗內容 現象 化學方程式 結論

新制飽和氯水 NaBr+CC14 Cl2→I2

單質氯化性逐漸減弱

KI+ CC14 振蕩、靜置、分層,下層呈紫色

溴水+KI+ CC14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

同主族元素,從上→下,失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得電子能力逐漸減弱,元素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例題剖析】

【例1】(1998全國)氯化碘(ICl)m化學性質跟氯氣相似,預計它跟水反應的最初生成物是()

A、HI和HClOB、HCl和HIO C、HClO3和HIOD、HClO和HIO

[教師精講]在Icl中I、Cl的化合價分別為+1、-1價,與H2O反應,與Cl2相似,但畢竟不同,要注意其不同的本質:元素價態不同.答案:B.

【例2】(1996年上海,4)隨著鹵素原子半徑的增大,下列遞變規律正確的是……()

A.單質的溶、沸點逐漸降低 B.鹵素離子的還原性逐漸增強

C.氣態氫化物穩定性逐漸增強D.單質氧化性逐漸增強

[教師精講] 本題考查的是鹵族元素性質遞變規律,對遞變規律熟悉,即可順利作出正確判斷.

答案:B

【例3】 (2003上海)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測定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間結構,KurtWuthrich等人為此獲得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下列有關13C,15N敘述正確的是( )

A、13C與15N有相同的中子數B、13C與C60互為相素異形體

C、15N與14N互為同位素.D.15N的核外電子數與中子數相同

[教師精講]本題根據新科技成果命題,但考查內容簡單,屬基本概念判斷,解題時,不要被形式所迷惑.答案:C

[多媒體展示課件:原子的構成]AZX

師:實驗證明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如果忽略電子的質量,取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近似為1.則把核內所有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相加,得到的整數值,就叫質量數,它是原子的一個重要性質.我們可以用“A”表示.好,同學們現在知道C中12的含義了吧?

[多媒休展示: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比較]1.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比較

微粒種類 質子 中子 電子

電性 帶正電 不帶電 帶負電

電量 1 0 l

相對質量 1.007 1.008 1/1836

數量關系 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

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A a%+B×b%+C×c%…(a%、b%、c%為原子個數百分比,A、B、C為各原子相對原子質量)

[板書]三、核素

1、核素

2、同位素

[知識拓展]1、天然同位素無論是在單質還是化合物中原子所占的百分比一般不變.

2、同位素原子物理性質不同,但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例如:12C+O2=12CO2; 211H2+02=211H2O;

3、據各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結合所占原子個數百分比,可求出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即周期表中我們常用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

例如:C1:35.45,就是一個平均值.(計算公式:M = M1 ×n1%+ M2×n2%)

課堂小結

鹵族元素代表典型的非金屬元素族,掌握鹵族元素性質遞變規律可以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理論假設、通過現代研究手段,證明它們的存在.我們可以借助現代科學技術,使這些“看不見”的粒子為我們的生產生活服務.同學們,展開你想象的翅膀,努力學習喲,讓這些粒子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布置作業

教材P11、T3、T5

鎂和氫氧化鈉反應嗎

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一章知識點總結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說起知識點,應該沒有人不熟悉吧?知識點就是“讓別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過練習我能掌握”的內容。還在為沒有系統的知識點而發愁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一章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一章知識點總結 篇1

第一節 化學實驗基本方法

一、熟悉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危險化學品標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體;

濃H2SO4、NaOH(酸堿)——腐蝕品

二、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1、分離的方法:

①過濾:固體(不溶)和液體的分離。

②蒸發:固體(可溶)和液體分離。

③蒸餾: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的分離。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種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

2、粗鹽的提純:

(1)粗鹽的成分:主要是NaCl,還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雜質

(2)步驟:

①將粗鹽溶解后過濾;

②在過濾后得到粗鹽溶液中加過量試劑BaCl2(除SO42-)、Na2CO3(除Ca2+、過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過濾;

③得到濾液加鹽酸(除過量的CO32-、OH-)調pH=7得到NaCl溶液;

④蒸發、結晶得到精鹽。

無機化學第五版教材電子版

第一章:

第一節元素周期表;

第二節元素周期律;

第三節化學鍵;

第二章:

第一節化學能與熱能;

第二節化學能與電能;

第三節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

第一節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第二節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節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

第四節基本營養物質;

第四章:

第一節開發利用金屬礦物和海水資源;

第二節化學與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

化學必修二難度大嗎

第一單元

1——原子半徑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氣體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減小;

(2)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

2——元素化合價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最高正價由堿金屬+1遞增到+7,非金屬元素負價由碳族-4遞增到-1(氟無正價,氧無+6價,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價、負價均相同

(3) 所有單質都顯零價

3——單質的熔點

(1)同一周期元素隨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

(2)同一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

4——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 (及其判斷)

(1)同一周期的元素電子層數相同。因此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電子,從左到右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遞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因此隨著電子層數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電子,從上到下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判斷金屬性強弱

金屬性(還原性)1,單質從水或酸中置換出氫氣越容易越強

2,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堿性越強(1—20號,K最強;總體Cs最強 最

非金屬性(氧化性)1,單質越容易與氫氣反應形成氣態氫化物

2,氫化物越穩定

3,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1—20號,F最強;最體一樣)

5——單質的氧化性、還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單質的還原性越強,其氧化物的陽離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單質的氧化性越強,其簡單陰離子的還原性越弱。

以上就是化學必修二第一章的全部內容,第一節化學能與熱能;第二節化學能與電能;第三節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第三章:第一節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第二節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第三節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第四節基本營養物質;第四章:第一節開發利用金屬礦物和海水資源;第二節化學與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和| 嘉黎县| 香港| 鹿泉市| 广宁县| 砚山县| 隆昌县| 镇赉县| 渭源县| 宜丰县| 侯马市| 祥云县| 博兴县| 肃宁县| 北碚区| 湄潭县| 介休市| 太保市| 青浦区| 留坝县| 平乡县| 横峰县| 甘洛县| 礼泉县| 凤庆县| 广水市| 宜良县| 华坪县| 合水县| 云阳县| 隆回县| 贡觉县| 崇仁县| 鹿泉市| 武威市| 昌邑市| 邳州市| 云龙县| 高清| 疏勒县| 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