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歷史手抄報內容?手抄報資料可以寫隋朝到元朝的節(jié)點歷史以及大事件。1、隋 581年,楊堅建立隋朝,定都長安,是為隋文帝。587年隋文帝滅梁國。589年陳后主被活捉,陳亡。隨后,隋平定了陳殘余勢力的叛亂,南北實現統一。那么,初一歷史手抄報內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手抄報資料可以寫隋朝到元朝的節(jié)點歷史以及大事件。
1、隋
581年,楊堅建立隋朝,定都長安,是為隋文帝。587年隋文帝滅梁國。589年陳后主被活捉,陳亡。隨后,隋平定了陳殘悄廳余勢力的叛亂,南北實現統一。隋煬帝楊廣開鑿大運河:貫穿今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溝通了海河啟旦隱、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2、唐
隋大業(yè)十三年,李淵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起兵,占領長安,618年,李淵稱帝,定國號唐。貞觀之治:627年至649年,是李世民統治的貞觀時期,被譽為貞觀之治。武則天稱帝:690年武則天稱帝,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開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
安史之亂:755-763年,唐玄宗統治后期,朝政日漸腐敗。755年節(jié)度使安祿山起兵叛亂攻占長安,唐玄宗逃往四川,楊貴妃在逃亡途中離世。至763年,唐朝才平息叛亂。唐朝也由此衰落。
3、五代
從907年朱溫廢唐建遲梁立后梁,到960年北宋建立,黃河流域相繼有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朝代更替,統治北方長達50多年,史稱五代。與五代同時,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出現過10個割據政權交替并存,總稱十國。
4、北宋
陳橋兵變:960年,趙匡胤在東京東北的陳橋驛發(fā)生兵變,黃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史稱北宋。
所謂的「魏晉南北朝」,它是一個朝代名稱的復合詞,雖然只有五個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國家,可以多達幾十個。
我們不妨就先從「魏晉南北朝」一詞開始,「魏」指的是三國里的曹魏,「晉」主要指的是司馬氏所建上的西晉與東晉(此時北方是「五胡十六國」時代),「南北朝」則指當時南北對峙的幾個朝代,南方包括宋、齊、梁、陳四朝,北方則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及最數敏后統一全國的隋朝。
除了魏晉南北朝一詞外,也有以「六朝」來指稱這個時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孫吳、東晉、宋、齊、梁、陳,這幾個朝代的時間基本上與魏晉南北朝相當,它的特點是這六個朝代都立國於江東地區(qū),而且國都都在建康(或稱建業(yè)、建鄴,即今日之南京)。
三國包括了魏、蜀、吳,分別是曹操父子、劉備父子及孫權父子所建立。
曹魏的年代始於西元220年,曹丕篡漢,建都洛陽,史稱魏或曹魏。統治范圍有整個黃河流域、淮河流域,以及長江中游的江北及甘肅、陜西、遼寧的大部分地區(qū)。亡於西元265年,共歷五帝、46年。
蜀漢為劉備所建立的國家,西元221年,劉備稱帝於成都,國號曰漢,史稱蜀或蜀漢。統治區(qū)域有今四州、云南、貴州全部和陜西的一部分。西元263年為曹魏所滅,共歷二帝、43年。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以下是我整理的初一歷史手抄報資料,歡迎閱讀。
初一歷史手抄報資料1
初一歷史手抄報資料2
初一歷史手抄報資料3
初一歷史手抄報資料4
【拓展延伸】
一、大變革的時代
(一) 春秋出現鐵農具,戰(zhàn)國時期遍大地,
春秋末年用牛耕,農業(yè)史上大革命。
(二) 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農田,
治水功勞勝大禹,造福人民幾千年。
(三) 孝公治國有心計,商鞅變廳冊槐法最有力,
承認私人有土地,獎勵耕戰(zhàn)免徭役,
廢除貴族的'權力,建立縣制搞治理,
經濟得到大發(fā)展,軍隊有了戰(zhàn)斗力,
戰(zhàn)國后期秦最強,商鞅變法了不起。
二、中華文化的勃興
(一) 文字可考在商朝,甲骨文字算最早,
青銅器上刻金文,周晚大篆形成了。
(二) 古人觀天很注意,日食月食書中記,
夏朝歷法叫“夏歷”,戰(zhàn)國二十四節(jié)氣。
(三) 最早名醫(yī)是扁鵲,針刺湯藥和按摩,
“望聞問切”診疾病,中醫(yī)沿用真不錯。
(四) 楚國詩人叫屈原,上了世界名人篇,
抒情長詩有《離騷》,思想藝術傳千年。
(五) 孔子相傳為圣人,思想教育都精明,
主張“愛人”察民情,“為政以德”反酷刑,
辦學收徒三千人,因材施教出賢能,
啟發(fā)學生多思考,主張溫故而知新,
言行收錄在《論語》,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
初一歷史有哪些重點呢?大家是否了解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為你準備好的初一歷史手抄報文字資料吧!
1、元謀人橋枝:生活在(云南的元謀),距今(170萬年)。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元謀人)的活動揭開了中國歷史的第一頁.
2、火的使用的作用: 取暖.,照明,驅趕野獸,,吃上熟食減少疾病增強體質。
北京人山頂洞人
約70萬年前-----20萬年前生活. 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約18000年前. 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
具備人的基本體質特征,保留一些猿類的特點。前額低平,眉骨突出,嘴巴前伸牙齒粗大。和現代人基本一樣
能打制石器(稱為 舊石器)掌握了磨光,鉆孔技術
使用天然火 人工取火
把獸皮用骨針制作衣服
有衣服,裝飾品,產生了愛美的要求
過著群居生活過著群居生活,已進入了氏族公社
3、原始農耕文化遺存
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
約7000年前 生活在今天浙江余姚河姆渡。屬于長江流域。我國南方留下的一處重要的原始農耕文化遺址。6000多年前 生活在今天陜西西安半坡。屬于黃河流域。我國北方留下的一處重要的原始農耕文化遺址。
①使用骨,木,石質。(石器經過磨制,被稱為“新石器”)②從事原始農業(yè)生產,種植水稻。③飼養(yǎng)水牛,豬和狗等。
導語:知識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類對物質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結果總和。知識,至今也沒有一個統一而明確的界定。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歷史知識手抄報七年級,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一、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包括:
1、元謀人:云南省元謀縣,約170萬年前,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已會制造和知道用火。
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約70——20萬年前,已具備了人類的基本體質特征(四肢),但仍保留著一些猿類的特點(頭部)。但手腳分工明顯能制造和使用(這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使用打制石器(被稱 為“舊石器”)。食物來源于打獵和采集,住山洞,會使用天然火(取暖、照明、燒烤食物、驅趕野獸)。會保存火種,還會管理火。北京人遺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和遺跡最豐富的遺址。
3、山頂洞人:約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的洞穴里,模樣同現代人基本一樣,仍用打制石器,已經掌握磨制、鉆孔技術,能人工取火,縫制獸皮衣服。
二、 原始農耕文化的代表:
1、河姆渡遺址:約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代表南方長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耒、耜,從事原始農業(yè)生產,種水稻,飼養(yǎng)家畜,定居(干欄式建筑)。
以上就是初一歷史手抄報內容的全部內容,1、元謀人:生活在(云南的元謀),距今(170萬年)。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元謀人)的活動揭開了中國歷史的第一頁.2、火的使用的作用: 取暖.,照明,驅趕野獸,,吃上熟食減少疾病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