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音樂的結構形式 音樂發(fā)展的核心是 音樂理論是什么 音樂理論包括哪些內容 音樂結構分析
樂局塌理,是音樂理論的簡稱,包括相對簡單的基礎理論,如讀譜、音程、和弦、節(jié)奏、節(jié)拍等。還有相對來說比較高級的如和聲、復調、曲式、旋律、配器法等內容。我們平常所說的樂理,一般是指音樂理論中的基礎部分,也就是“基礎樂理”。樂理的掌握,對于作曲、編曲、指揮和演奏來說,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樂理是什么
1、樂理:音樂理論的簡稱并態(tài),指音樂理論中的基礎部分,也叫“基礎樂理”,音樂理論是作為學習音樂的必修課程。
2、樂理包含內容
(1)簡單基礎理論:讀譜、音程、和弦、節(jié)奏、節(jié)拍等。
(2)相對較高級內容:和聲、復調、曲式、旋律、配器法等內容。
3、樂理知識能不能學好,會直接影響其他有關于音樂的課程學習,影響其他相關的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及進度以及學習質量、桐蔽圓學習效率。
音樂納咐基礎理論,簡稱樂理,是從事藝術類專業(yè)工作人員的必修課。通過學習樂理知識,使你邁入音樂殿堂的大門。在這里向你展示的是樂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必要的感性認識。你要想更深入地學習掌握音樂理論,可訂購KOKOSOTO提供的專門的培訓教材。
第一課 音樂的音
一、音,樂音與噪音,泛音
我們生活的世界,鄭御充滿了各種不同的聲音。有些聲音是大自然發(fā)出來的,如;風聲,雨聲,雷聲,流水聲,海浪的聲音等,還有貓,狗,鳥,青蛙和昆蟲等動物的叫聲。有些聲音是人們制造出來的,如;汽車喇叭聲,機器運轉瓣聲音,電話和鬧鐘的鈴聲等。并不是所有的聲音人類都見,頻率太高或太低的聲音,人類的耳朵就聽不見。
聲音的物質
聲音因振動的強弱可分大小,由振動的頻率可以分高低。音樂是由音構成的。在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人耳能聽得到,有的則聽不到。音樂中所使用的音,也是人耳能聽到的音中的一小部分。
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用槌擊鼓,鼓面振動而發(fā)音。再用手按住鼓面,使其不振動,聲音也就停止了。
音有高低、強弱、長短、音色等四種性質。音的高低是由于物體在一定時間內折振動次數(shù)(頻率)而決定的。振動次數(shù)多,音則高;振動次數(shù)少,音則低。音的長短是由于音的延續(xù)時間的不同而決定的。音的延續(xù)時間長,音則長;音的延續(xù)時間短,音則短。音的強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動范圍的幅度)的大小而決定的。振幅大,音則強喊茄巖;振幅小,音則弱。音色則由于發(fā)音體的性質(木質、鋼質等)、形狀及其泛音的多少等不同。
音的以上四種性質,在音樂表現(xiàn)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唱歌音不準是音的高低問題,節(jié)奏不穩(wěn)是長短問題,拍子不對是音的強弱問題,聲音不動聽是音色問題。
由于音的振動狀態(tài)的規(guī)則與不規(guī)則,音被分為樂音與噪音兩類。象二胡、笛子、鋼琴、小提琴所發(fā)出的音是樂音;大鼓、鑼、鈸所發(fā)出的音是噪音。音樂中所使用的主要是樂音,但噪音也是音樂表現(xiàn)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我們平時聽到的某個音,都不只是一個音在響,而是許多個音的結合,這種聲音叫做復合音。復合音是由發(fā)音體整體振動產生的。以弦樂器為例,當琴被磨擦發(fā)音時,不僅全段在振動,它的各部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部分等)也分別的同時在振動。由發(fā)音體全段振動而產生的音叫做基音,也就是最易聽見的聲音,由發(fā)音體各部分振動而產生的音叫做泛音。這些音是我們聽覺所不易聽出來的。
二、樂音體系,音名與十二音律
在音樂中使用的音是有條件的,一些過高或過低的音不易聽辨,不適合音樂表現(xiàn)的需要,因而不用。現(xiàn)在音樂中使用的音,大致在每秒鐘振動27-4100次這個范圍內。這個有固定音高的音的總和,叫做樂音體系。
樂音體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來,叫做音列。而音列是以最小單位“半音”來排列的。好啦,這里我們又接觸到了新的概念:半音和全音。什么是什么是半音?什么是全音?答案在這里?,F(xiàn)在最大鋼琴共包括八十八高低不同的樂音,幾乎包括所有樂音體系的音。除此之外的音,基本不用。
樂音體系中的音有自己的名稱,叫做音級,分為基本音級(也叫基音)和變化音級(也叫變音)兩種。基本音級就是鋼琴上白鍵的音,共有七個名叫CDEFGAB,鋼琴上五十二個白鍵循環(huán)使用七個基音名稱。變音有五個,由于它們都是夾在白鍵中,所以一個變音可以有兩個名#C(bD)、#D(bE)、#F(bG)、3G(bA)、#A(bB)。
這樣在一組樂音里有十二個音,我們叫它們?yōu)槭骄桑步惺袈桑瑯嫵梢粋€音組。什么是音組?
三、音組
兩組相鄰的同名的音叫做八度,它們正好是物理振動加快一倍或減慢一倍。我們把這些音組按高低順序排列起來,并給各組規(guī)定一個名稱,叫做“小字組”、“大字組”、“小字一組”...等等,這樣我們就得到了從A2到c5所有的樂音。你要注意這里英文字母大小寫的變化喲。請看下表。
這里你要特別注意的是小字一組的C,我們叫它為“中央C”,因為五線譜大譜表中,它的位置在正中央。
還要注意的另外一個音就是小字一組的a1,我們叫它為“標準音”,它可是非常重要的喲。為什么呢?因為人們規(guī)定它的音高是每秒鐘振動440次,那么小字組的a就是每秒振動220次,大字組的A每秒振動110次,此次類推。人們還把這個音做成音叉,用于鋼琴和樂隊定音的標準。難怪它這么重要。
四、音域與音區(qū)
音域?不難理解。但音域這個概念用起來,或者是指樂音體系的總音域,或者是指某人聲的或某樂器的音域。
樂音體系總音域是指上圖音列的總范圍,即從它的最低音到最高音(A2-c5)。除了鋼琴,別的樂器很少能達到這么寬的音域,人聲的音域就更窄了。
音區(qū)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區(qū)、中音區(qū)、低音區(qū)三種。在整個音域中,小字組、小字一組和小字二組屬于中音區(qū)。小字三組、小字四組和五組屬高音區(qū),大字組、大字一組和大字二組屬低音區(qū)。
各音區(qū)的特性音色在音樂表現(xiàn)中,有著重大的作用。高音區(qū)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銳的特性;而低音區(qū)則往往給人以渾厚、笨重之感。
樂理,是音樂理論的簡稱,包括相對簡單的基礎理論,如讀譜、音程、和弦、節(jié)哪亂槐奏、節(jié)拍等。還有相對來說比較高級的如李友和聲、陪散復調、曲式、旋律、配器法等內容。
音樂學:高等音樂院校設置的專業(yè)
音樂學專業(yè)主要有兩類,一類側重于技能方向的培養(yǎng),一類側重于理論方面的培養(yǎng)。
其一,師范類學校招生的重要專業(yè)(包括聲樂、器樂、作曲、表演等分科),也叫音樂教育專業(yè)。
音樂教育專業(yè)畢咐課程有:
樂理、視唱練耳、聲樂、樂器(含中外器樂)、和聲基礎、中外音樂史、音樂欣賞、合唱指揮、歌曲寫作、曲式分析、藝術概論、舞臺表演、舞蹈、音樂教育導論、音樂教育哲學、教育學、心理學、小學手亮純音樂教學研究、現(xiàn)代教育技術、音樂治療學鍵數(shù)等。
其二,非師范藝術院校的重要專業(yè)(這里的音樂學,學習中外音樂史論,音樂鑒賞,以及與音樂相關的理論等),即你說的音樂理論專業(yè)(也叫音樂學)。
音樂學課程分為:音樂美學 音樂社會學 音樂心理學 音樂民族學(音樂人類學) 比較音樂學 音樂教育學 音樂治療學 音樂史學 音樂考古學 音樂形態(tài)學 律學 音樂聲學 音樂創(chuàng)作 音樂欣賞 音樂評論 音樂哲學等
音樂的基礎理論是五聲音階。
音樂可以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類型,又可以粗略的分為古典音樂、民間音樂、原生態(tài)音樂、現(xiàn)代音樂(包括流行音樂)等。在藝術類型中,音樂具有抽象性游搭,音神渣拿樂從歷史發(fā)展上可分為東方音樂和西方音樂。
東方以中國漢族音樂為首的中國古代理論基礎是五聲音階,即宮、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聲音階為主。音樂讓人賞心悅目,并為大家?guī)砺犛X的享受。音樂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凈化人們的心靈,樹立崇高的理想。
擴展資料:
五聲音階的特色在于,它沒有半音階(小二度)音程,詳稱“不帶半音的五聲音階”或“全音五聲音階”。廣泛流行于亞洲、非洲、中太平洋的一些群島、匈牙利、蘇格蘭民間音樂以及在歐洲人到達美洲之前的美洲本土部族中。
常被稱為“中國音階”。其五階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專用的名稱,分別稱為:宮、商、角、徵、羽,唐代時使用“合、四、乙、尺、工”。
其音程梁仔組織是每個八度之內有3處全音,分成兩個一串(宮-商-角)和一個單獨的(徵-羽),兩段之間以□音隔開,見下例2:音階中的每一個音都可以當主音以建立調式,可形成 5種不同的五聲調式。
參考資料來源:—音樂
參考資料來源:—五聲音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