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菌肥的施用方法?1、使用方法 (1)底肥追肥:每畝地使用1-2kg生物菌肥,在和農家肥、化肥混合均勻后溝施或穴施、撒施。(2)溝施穴施:如果是幼樹,環狀溝施,每棵用量為200g左右;如果是成年樹,放射狀溝施,每棵用量為0.5-1kg左右(拌肥或拌土施加)。(3)蘸根灌根:每畝地使用1-2kg生物菌肥,那么,生物菌肥的施用方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育苗階段,若使用盤式或床式育秧,可將生物菌肥與育秧材料混合堆置三天,然后裝入育苗盤和育苗盤內。營養缽育苗時,需先將菌肥均勻混入土中,再填充營養缽。溫室或塑料棚中的溫濕度條件有助于微生物生長,因此用量相對田間基肥可適當減少。
基肥(底肥)時,由于生物菌肥用量小且易受影響,建議與有機肥混合使用。按1:500-1.5:500的比例混勻,濕潤后覆蓋,堆置3-5天,期間翻動一次。施用時,均勻撒在壟溝,起壟后覆土,有機肥與化肥需保持距離。若無有機肥,可將1千克生物肥與30-50千克濕潤土混合均勻后施用,避免暴曬。
口肥的施用則是在基肥基礎上,將生物菌肥作為種肥,與土壤混合后覆蓋種子,再進行點播。對于拌種,先濕潤種子表面,然后混入菌肥,陰涼通風處稍晾干后播種。種子大小影響拌種量,小粒種子需50-100克每千克,大粒種子用量更多,播種后需立即覆土,防止紫外線傷害菌肥中的微生物。
噴施是追肥的方式,將生物菌肥浸泡后與水攪拌,過濾后噴在作物葉片和果實背面。在作物生長關鍵期和效果最佳期噴施2-3次,宜在傍晚或陰天進行,對蔬菜和密播作物效果明顯,但總體上不如土壤施用效果。最佳效果是結合土壤施用與噴施。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型的生物“肥料”,雖然叫作菌肥,但是其本質不是肥,只是通過一些工廠的手段培養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類。
生物菌肥施肥量
根據施肥的時機不同,底肥和追肥使用量為每畝5公斤,可以和有機肥料混合后使用;
對于果樹之類的農產品,每顆幼苗使用量為200克左右,成年后的果樹可以放射狀溝施,每顆0.5-1公斤即可。
除此之外,微生物菌肥還可以用作蘸苗灌根、拌苗床土、盆栽以及沖施等,各種施肥方法都有所不同,用量也要把握好,否則就事倍功半了。
使用方法:
1、 用得早,用得足,次數多。微生物菌劑到根際需要與其它的微生物競爭營養和位置等,因此,要做到先聲奪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建議從底肥(生長早期)就開始施用,不要隨意減量,并在一個生長季至少施用2-3次。
2、 采用正確的使用方式:可采用拌種、浸種、蘸根、灌根、穴施、溝施、噴施、滴灌、撒施等方式。浸拌種、蘸根等方式早期效果突出,要達到更好的效果,還需要結合土施的方式,尤其結合灌根、穴施、滴灌等方式效果更好。
1) 撒施在表面后,一定要覆土,促進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避免紫外線的傷害。
2)噴施和滴灌對微生物菌劑的要求較高,大多數微生物菌劑由于載體和生產工藝的限制,是不能溶解的。
(1)提高土壤肥力。
這是生物肥料的主要功效,例如各種自生、聯合或共生的固氮生物肥料,可以固定空氣中的氮素,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多種分解磷、鉀礦物的微生物,如硅酸鹽細菌能分解土壤中的鉀長石、云母及磷礦石,使其中難溶的磷、鉀有效化。
(2)制造和協助農作物吸收營養。
有些菌肥如“5406”抗生菌肥施用后,由于微生物的活動,不僅能增加土壤有效養分,還能產生多種激素類物質和各種維生素,從而促進作物的生長;根瘤菌肥中的根瘤菌向豆科植物一生提供的氮素,占其一生需要量的30%~80%;VA菌根是一種土壤真菌,它可以與多種植物根共生,其菌絲伸出根部很遠,可以吸收更多的營養供各種植物利用,其中以對磷的吸收最為明顯。
(3)增強植物的抗逆性。
有些生物肥料的菌種接種后,由于在作物根部大量生長繁殖,成為作物根際的優勢菌,它們可分泌抗真菌和細菌的抗生素,從而抑制多種病菌的生長。VA菌根的菌絲就是由于在作物根部的大量生長,除了可以吸收有益于作物生長的營養元素外,還可以增加作物對水分的吸收,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1、底肥追肥:畝用本品1—2公斤,與農家肥、化肥或細土混均后溝施、穴施、撒施均可。
2、溝施穴施:幼樹環狀溝施,每棵用200克,成年樹放射狀溝施,每棵用0.5-1公斤,可拌肥施,也可拌土施。
3、蘸根灌根:畝用本品1-2公斤,兌水3—4倍,移栽時蘸根或栽后其它時期灌于根部。
4、拌苗床土:每平方米苗床土用本品200—300克與苗床土混勻后播種。
5、園林盆栽。花卉草坪,每公斤盆土用本品10—15克追肥或作底肥。
6、沖施:根據不同作物畝用本品1-2公斤與化肥混合,用適量水稀釋后灌溉時隨水沖施。
微生物菌肥的商品形式主要有固體和液體兩種 。針對不同作物施用方式也有不同,不同 的耕作方式在施肥中也應該注意不同的使用方式。接下來我就說說不同作物施用生物菌肥應該注意的事項。
大田作物一般一次性施足固態生物有機肥做基肥,可以根據產量和種植密度的不同可在100~1000㎏/畝之間調整。基肥施的比較省的可在不同生長期追施一些化肥。例如在分蘗期、揚花期、灌漿期補充氮肥。在播種時可以用液體生物肥拌種,在移栽時也可以用生物肥蘸根,再栽入大田。這些措施都是為了使經濟效益相對低一些的大田作物節省成本。
針對經濟效益相對較高的大棚作物、果樹、蔬菜、茶葉等就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而定。例如:果樹可沿樹冠滴水線開溝施足基肥后覆土,每畝施肥量在一定范圍內產量隨著施肥量而遞增。
對于整個生長期相對穩定的番茄、黃瓜、茄子、芹菜、大蔥等也可一次施足基肥,為了提升直接生食型瓜果的口味,可在后期補少量生物鉀,也可在瓜果開花前期、幼果出現期噴施液體生物肥可以減少落果,茄子、辣椒就是如此,同樣的措施用于西瓜、草莓還有增加甜味的效果。
生長后期營養消耗高的如水稻、西瓜、蘿卜,除基肥補充外,后期補充液體生物肥都表現出優良的效果,產量和質量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提升。
以上就是生物菌肥的施用方法的全部內容,對于生育期比較短的如菠菜、生菜等類型蔬菜施用生物菌肥,一定要注意必須施用充分發酵的,并且只需要施用一次就有好的品質和產量。液態微生物肥往往與灌溉同時施用,由于澆水量增加,化肥用量減少,可以減少大棚土壤鹽漬化的效果。對于整個生長期耗肥明顯的露地栽培的結球甘藍(包包菜)、大白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