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復習課怎么上?平時的講讀課教學由于受教學內容和目標、時 間的限制,不能隨意拓寬,而復習課上因為經過多篇課文教學,多個知識點的講解,已具備了拓寬的條件。例如擴句、縮句是小學語文訓練中的一項重點內容,平時訓練時有些東西具有只能意會不易言傳的成分,復習課 上則必須進行拓寬性講解。例如作為主語、那么,小學語文復習課怎么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每到期末,枯燥無味的復習課往往令教師頭痛,令學生厭煩.究其原因,一是復習內容簡單重復,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二是復習形式單調乏味,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少教師認為上復習課的目的只是為了鞏固知識,強化記憶,因此忽視了對復習課的深入研究,導致復習效率低下,復習效果差.其實,就小學語文復習課來講,只要潛心設計,同樣可以很好地體現課標精神,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要上好小學語文復習課,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構建模式,優化復習的結構復習課怎么上,它和新授課有什么不同,這是教師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我認為,這兩種課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所呈現出來的教學內容.新授課有“新”的特點,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更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復習課的內容,學生往往自以為已經掌握,可能不愿意再去學習.基于這樣的思考,我覺得,相對于“新授課”而言,“復習課”更應該突出“精講多練”的原則.怎樣在復習課上讓祥銀真正落實“精講多練”,一是“單元練習模式”,二是“主題練習模式”.所謂“單元練習模式”就是以課本中的自然單元為復習范圍的課堂結構,這是一種縱向思路的復習模式,一般適用于復習的開始階段.“主題練習模式”,顧名思義,這種復習課是有“主題”的,它是歸類復習的一種基本課型,是對某一類基礎知識或基本技能(如字詞、句段、閱讀)的集中復習,屬于橫向思路,一般在梳理完全冊教材之后運用.兩種模式的基本環節一樣,即:自主復習→梳理整合→檢測反饋.“自主復習”就是讓學生自己整理本單元或相關類別(如成語)的知識,教師可提出一些具體的復習要求或為學生提供一些提綱、編制一些表格,從而避免出現放任自流的傾向.這一環節除了可以在課上完成之外,也可以作為作業要求學生在復習課之前完成.“梳理整合”是兩種模式的第二個板塊,課堂上要通過必要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進一步完善“自主復習”時整理的知識點和能力點,同時也可以適當地向課外閱讀和社會生活延伸.但這種延伸,一是要找準“延伸點”,不可毫無根據、漫無邊際;二是要切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儲備.“梳理整合”時可設計一些趣味性的、動感強的活動,幫助學生復習,避免出現機械單調、過于理性的傾向.尤其要注意的是,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的講授一定要突出一坦宴個“精”字,著名教育專家李希貴有一個非常精彩的“三講”“三不講”觀點,對我們很有啟發.“三講”就是講重點,講難點,講疑點;“三不講”就是不講學生會的,不講學生能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要把復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兩種模式的第三個步驟是“檢測反饋”.教者應圍繞本單元或相關類別的知識點和能力點設計一些精當的練習,對學生進行檢測.練習要堅持小型化的特點,題量不宜過大,做到重點突出,以點帶面.課上要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在建立好的學習小組中進行答題互閱,教者必須及時掌握反饋信息,進行評點和糾錯.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學生中出現的一些共性問題,一定要重點講解;對一些看似簡單的基礎題,要分析宴譽錯誤的原因,是因為粗心大意,還是因為基本技能不過關.找準了原因,才能對癥下藥,增強復習的效果,提高復習的效率.
二、處理好兩個關系1.處理好打好基礎與鞏固提高的關系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有了一個扎實的根基,才能筑成穩固雄偉的大廈.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小學語文更是這個基礎的基礎,因此,語文復習必須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落實,展開拉網式的既顧及全面又突出重點的拼音、字、詞、句、段、篇的系統復習,并憑借拼音、字、詞、句、段、篇進行聽、說、讀、寫的系統訓練.在此基礎上,還要促進學生的觀察、思維、理解和表達能力的進一步提高;促進學生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學習方法解決實際需要的綜合的聽說讀寫能力;促進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存儲與提取、重組與整合、理解與運用、分析與綜合的基礎上,提高對知識結構體系的整體把握能力.最終,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2.處理好自主復習與教師指導的關系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盡可能多地給予自主復習的機會,堅決擯棄越俎代庖的做法,努力讓知識成為學生自己的思考結果.課堂上,教師讓學生練習、討論、交流,教師彎下身子走近學生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實實在在的巡視和指導,教師盡可能了解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盡可能給予有效的指導,盡可能發現普遍的問題,以利于針對性的講評.學生能夠解決的,教師不包辦代替.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加倍關心.復習過程中,可讓學生自己確定最需要復習什么,自己梳理知識和題目呈現形式,自己總結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與同桌互相出題目考查等.教師考慮得最多的是哪些地方需要講解,哪些地方需要指導,怎樣指導;說得最多的話是啟發的話、點撥的話、激勵的話;做得最多的是巡視、傾聽、參與、引導和賞識;重點是引導學生尋找知識規律,歸納復習方法.
總之,要想上好語文復習課,提高復習效率,就應該整體把握教材,采取合適的復習形式,關注學生的自主發展,使學生通過主動參與、合作探究,達到對語文知識的深入把握和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復習小學語文課程,首先要以教材為基礎,將內容分類整理,包括文章體裁、各篇重點字詞、語文園地中的古詩詞、口語交際等知識點。在整理時要特別注意各部分的重難點與特點,同時,要看到這些知識點與察梁整冊知識的聯系,就像一串糖葫蘆,每個小果子(知識點)都美味可口,而整串糖葫蘆則帶給你整體的酸爽。
以五年級下冊教材第四單元為例,教學目標之一是通過課文中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感受人物內心,嘗試運用此類描寫方式表現人物內心。這一單元選取的文章都圍繞動作、語言、神態的描述。當我們學習寫作“他----怎么了判沒局”時,可以將第四單元的描寫技巧運用其中。在語文園地中的語句段運用環節,可以通過詞語來描寫人物內心。第五單元的交流平臺講解如何表現掘讓人物特點,也是這一重點的延續。第二單元《武松打虎》的課后習題四,則通過分析武松的動作語言來了解人物性格。這些知識點在單元內部看似獨立,但在復習時,應將它們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整體。
如何上好小學語文復習課
對小學語文復習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作為“溫故而知新”的復習課是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而設計的一種特定的教學形式。它不僅有鞏固知識, 訓練能力的功能,更有“溫故”和“知新”的要求。這里的“知新”就是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
那么,語文復習課如何進行才能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呢?
一、檢測:摸清知識能力現狀。
要在復習時避免無效信息的重復傳授、無效訓練的簡單重復,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和訓練,就必須在復習課前采取測驗、考查、提問,或通過座談、個別了解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摸底、調查,根據反饋來的信息 ,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復習課教學方案。一位二年級老師在第三冊教材教學結束后,結合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編制了隱塌一份檢測試卷,在批閱試卷時發現學生對按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掌握得還不夠:對聲母在字典中的位置是清楚的,但對韻母的順序,或聲韻母相同、聲調不同的字如何查檢,都不大搞得清楚。了解到這個情況后,這位老師在復習課上邊示范邊介紹具體的檢字方法,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提供一些有特點的字,讓學生現場練習查檢,于是全班同學都掌握了音序檢字的方法。雖然這位老師講述的是過去講授過的內容,但由于訓練內 容是新的,學生查檢字的水平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上好小學語文復習課應注意以下三點:
1、復習內容的整體性:復習是把平時在每篇課文中學到的零碎知識系統化,讓學生整體把握所學內容,因此要把復習課和新授課區別開來;
2、復習過程唯殲的開放性:復習課要改變過去的那種教室“一言堂”的現象,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要試試開放式教學,即讓學生自主選擇復習的內容和形式,自己總結復習的方輪山法;
3、知識之間的互融性:在復習過程中,還應留意基礎知識、閱讀、作文等各個部分內容的內在聯系,使之臘山中相互滲透,融為一體。
候,我教育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必勝信心;我會告訴學生,學習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會鼓勵學生,克服畏難情緒,讓他們知道困難是彈簧,你強他就弱的道理。整個復習階段,我對學生做到了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讓他們姿毀養成自覺復習的習慣,讓他們在充滿自信中學習。
3、提高學生復習的興趣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不記得這句話是誰說的,但我知道這句話是真理。所以在復習的時候,提高學生復習的興趣是我復習時候花費最多精力的事情。上復習課的時候,我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提高他們復習的興趣。記得復習日積月累的時候,我讓全班學生讀日積月累,又讓全班學生背日積月累,一起讀和背都是聲音洪亮,流利極了。我高興地表揚了他們,孩子們也個個面露得意的神情。后來,我分組背誦,每個組的學生也是興致勃勃,個個都想自己那個組能得到老師的夸獎,8個小組背誦都很不錯,又得到我的夸獎,他們表現得更加神氣十足。最后,我讓學生比賽默寫,男同學一組,女同學一組,看哪組同學成績優異。男、女同學各選派一個代表,在黑板上默寫,其余的同學在家庭作業本上默寫,默寫得快的同學還有一分獎勵,看誰得分高。學生聽我說完,就積極行動起來,生怕自己那組落后。
以上就是小學語文復習課怎么上的全部內容,復習小學語文課程,首先要以教材為基礎,將內容分類整理,包括文章體裁、各篇重點字詞、語文園地中的古詩詞、口語交際等知識點。在整理時要特別注意各部分的重難點與特點,同時,要看到這些知識點與整冊知識的聯系,就像一串糖葫蘆,每個小果子(知識點)都美味可口,而整串糖葫蘆則帶給你整體的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