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二本考研中國人民大學 人大歷史系是冷門專業嗎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好考嗎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考研報錄比例 313歷史學基礎難哭了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第四輪中國史學科評估結果可知,全國共有57所開設中國史專業的大學參與了評估,其中排名前2的大學是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圖片是中國史考研學校排名具體榜單。
下面具體介紹下四大頂級院校
(一)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1998年即獲全國首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目前設立有中國廳嘩桐史、世界史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碩士點,招收歷史學、世界史兩個專業本科生。有歷史學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含3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1個博士后流動站,10個教學科研實體,20個掛蘆知靠的研究虛體機構,2個藏書30多萬冊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專業圖書分館。
(二)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是復旦大學最為悠久的系科之一。復旦大學歷史系則在歷史學一級學科之下,設有史學理論與史學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專門史、歷史文獻學、當代中國史七個二級學科,各學科均招收碩士生和博士生。基于本科及研究生教學安排的需要,基本學科架構主要劃分為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而在科研工作中,則不限于此。除此三者外,還按照專門史、歷史文獻學、西方史學史及史學理論等上述二級學科方向進行組織。
(三)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的歷史學一級學科于1978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扮坦歷史學院的中國史學科,門類齊全,除以清史研究為突出特色外,秦漢、唐宋和民國史的研究力量也較為雄厚。專門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史學理論和史學史等二級學科,都具有各自的優勢。世界史學科則以西方中世紀和近現代史方面的研究力量較強,其環境史研究的特長,正逐漸形成。考古學科側重北方民族考古,現正朝氣蓬勃地快速發展,力圖取得全面進步。
(四)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已成為國內歷史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它是全國高校中最早設立博士后流動站和最早獲得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擁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歷史文獻學和考古與博物館學等專業。
考研大戰已經落下了帷幕,作為僥幸上岸的一員,回顧整個考研過程,雖然多次在復習過程中崩潰,但好在結果還令人滿意。在這里簡要說一下我的考研經驗,供大家參考。
總體來說,考研主要分為四個過程:確定目標學校和專業、復習、初試和復試橋擾。
一、確定目標學校和專業
這是考研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確定目標學校時一定要慎重,因為每個學校的專業課考試題目不一樣,后期如果臨時調整目標會對復習過程產生影響。不管是考學科教學、中國史、世界史還是考古文博,我都建議盡量多地搜集一些歷年真題,看看自己比較適合考哪個。如中國史的專業課分為自主命題和統考:自主命題每個學校都不一樣,人大考633歷史學綜合(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古代漢語),南大和社科院古代近代分開考;統考則是313,中國史世界史都考。此外學校的歷年分數線、報錄比、地理位置等,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二、復習
1、英語
英語分為英語一和英語二,一般來說學碩考英語一,專碩考英語二,一比二要難一些。復習英語的基礎是單詞,背單詞貫穿考研全程,我建議買任意一本單詞書即可,一遍一核友遍地背,用手蓋住漢語意思,認識就可以跳過,不認識的標記出來再背,這樣循環往復,需要背的單詞量就越來越少了。
英語的歷年真題是最寶貴的資源,題型分為完形、閱讀、新題型、翻譯和作文。剛開始自己做閱讀的時候肯定會錯一大片,不要慌,每做完一篇就參照譯文把不認識的單詞意思標注上去,并思考為什么選錯了,為什么應該選這個。
考研英語是有獨特的做題思路的,這里推薦唐遲老師的閱讀課,在B站上就能搜到,可以學習一下解題思路。作文也十分重要,不管是大作文還是小作文都需要自己多背多寫,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模板。我參考的是王江濤老師的《考研英語高分寫作》,詞匯和句式相對簡單,容易模仿,但不要直接背原句,可以適當修改一下。
英語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字體和字跡,一定要整潔清楚才能給閱卷老師留下好印象。我練習的是手寫印刷體,先描字帖,再慢慢自己練,每天十分鐘,后期呈現的卷面效果會好很多。
2、政治
政治是比較簡單的一門科目,開始復習時間可以在9月后,投入精力也比較少。
前期復習我建議多看徐濤老師的政治網課,可以搭配肖秀榮老師的知識點精講精練,邊看網課邊在書上勾畫知識點,看完一章就做相應的選擇題。等所有單元都復習一遍之后,就開始做各個老師出的選擇題,只要能找到的都做做,因為選擇題做起來很快,做完之后對答案,積累錯題,再重新復習一下對應的知識點,一定要完全弄懂,保證下次不再做錯。
主觀題只需12月份背背肖秀榮老師的四套卷即可,不放心的話還可以背肖八、徐濤八套卷等。總之信肖老就對了!一般都能考到60+,對政治不用太擔心。
3、專業課
專業課是難度最大的科目,分值也最高(300分),越早開始復習越好。人大中國史633有八個名詞解釋、四個論述題(四選三)、兩個材料題和兩段古漢語句讀翻譯。
我參考的教材是朱紹侯老師主編的中國古代史教程+朱英老師主編的中國近現代史,邊看邊搭建知識框架,標記重點問題,特別是一些能在時間線上串起來的大問題,如科舉制、土地制度、賦稅制度等,一定要各個時間段對比著來記。
基礎性的書我還看了張帆老師的《中國古代簡史》
張豈之先生的《中國歷史十五講》和陳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等,主要作用就是明晰歷史脈絡,強化史實記憶。
此外還有各種考研歷史書,如長孫博系列、范無聊系列等,一些微信公眾號如“歷史學考研與就業”、“青史考研幫”等也會出題庫,大家可以綜合各方面的資料整理出一套自己的知識體系,主要是名詞解釋和論述,打印出來再一遍遍地背。背資料也有技巧,不是每個字都要背過,可以只背關鍵詞和關鍵句等,其他內容理解透徹,能用自己的話表達清楚即可。我建議考前至少需要把全部資料背三遍以上,后期就算實在背不過也要多看幾遍,標出最最重點的題目,考前幾天再翻一遍,加深印象。
答題時講清史實是基礎,要想得高分還需要介紹相關研究成果,但這樣復習起來強度太大,所以我建議背書之外多關注最新的學術動態,可以定期翻閱《歷史研究》期刊
《近代史研究》期刊。
看看最近哪些大佬又新發表了什么文章,出了什么書,盡量讀一讀做好筆記。目標學校院系的也要定期去看看,特別是老師的最新研究成果,說不定就會考到某個老師的某個研究點。
總之,專業改消槐課復習是非常龐雜的,考背誦能力,也考歷史積累。本專業的同學多多少少還有三四年的上課積累,跨專業的同學完全是憑自己對歷史的一腔熱愛,非常不容易。雖然很難,但只要嘗試了盡力了就有希望,所以一定不要放棄。
三、初試
初試一般是在12月的下旬,第一天上午考政治,下午考英語,第二天上午考專業課(專業課是發一個單獨的密封信封,里面有試卷和空白答題紙,要趕快寫不然做不完,但字跡要保持整潔清楚)。建議大家第一天考完先不要刷手機,把有關考研群都屏蔽,因為其他同學的討論很可能會影響到你的心態。以我自己為例,考完英語后覺得有點難,但是群里大家都在說今年英語很簡單,各種討論答案等,導致我以為自己考砸了,也影響了晚上的復習狀態,但出成績時我的英語反而是最理想的。微博上也可能會流出各種參考答案,但是都不準確,這時就真的要做到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切等考完最后一場再說。
四、復試
過了初試還會有復試,一般是在出成績的下一個月,今年人大是三月初復試,在各大高校里還是比較早的。復試還需要考專業課知識和英語,所以如果參照往年分數線有機會進入復試,就要抓緊認真復習。
專業課考兩道論述題,英語考閱讀翻譯等,相對比較簡單,大頭是面試。英語面試需要提前準備自我介紹,老師會根據你的介紹再提問,還有抽題回答環節。老師提問時最尷尬的就是聽不懂老師問的問題,如果英語聽力和口語不大好,前期一定要多練習一下,找同學模擬考官。
專業課面試是關鍵環節,考察你的精神狀態、專業素養、未來規劃等,自信大方即可,老師們都很和藹,跟英語一樣,也會根據你的自我介紹提問,有抽題回答環節。有些同學會擔心自己的分數比較低,剛剛壓線比較危險,其實不用太過擔心,在老師眼里,過了初試來復試的都差不多,只要面試表現足夠優秀,最后總分高就行,因此考完初試或者出成績后一定要好好準備,腳踏實地,不要浮躁。
復試參考書
《中國共產黨思想史》,張靜如,青島出版社1991年版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編導讀》,北京市高校黨校協作組組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西方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黃小寒主編,郇慶治、張守民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考研是一場時間耐心恒心與努力和方法的綜合性戰爭。所以在備考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更不要認為自己準備的時間沒有其他人早而終日惶惶不安,以本人為例:本人跨專業考研之前對歷史專業一無所知,是從考前五個月開始才決定考研,每一本資料都是自己上網搜索購買的,當資料準備的差不多的時候已經快八月份了。和研友一起在自習室里經歷了最炎熱的日子,當時的條件大致是坐在椅子上面二十分鐘左右,椅子上面就會冒汗,可是我并不覺得這有什么苦的,但是考研學習進度卻很慢,因為當時我覺得自己準備的太晚,沒有一點信心,所以即使扛住了炎熱卻終究因為內心惶恐而無法安心學習,總是一遍遍的往家跑。
直到九月份才定下心來,也只有在定下心后才意識到時間真的不多了,好在本人心理素質較好,能夠及時的克服消極情緒,全力以赴備考,每天都會給自己定下具體目標,即使在自習室中沒有完成,也會帶著書回去邊泡腳邊學習直到完成任務。到了十一月中旬終于把教材都看完了,大綱也瀏覽了三遍,值得提醒的是,由于教材過多。
朱紹侯的中國古代史兩冊、
李侃的中國近代史、
王檜林的中國現代史、
郭大鈞的中國當代史
古代史教材比較難懂,知識零碎,所以很有必要借助大綱了解知識的框架幫助自己樹立知識點并掌握重點,同時也提醒大家,真題是絕對經典有價值的,除了背誦大綱,長孫博的《名詞解釋》以外,長孫博的《歷年真題》也是非常有必要認真學習的,若時間不夠可以集中學習與所報學校性質較接近的學院真題——這不是要大家去死記硬背,是要你理解學習出題方式及答題重點。
關于英語強烈建議大家堅持每天看單詞句子、至少做一篇閱讀理解以便在真題中把握重點詞匯語法。而政治確實是一個可以提高總成績的科目,但不建議作為重點科目去備考,可以在考前一個月左右每天抽出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根據大綱重點熟記相關知識點,看夠兩遍的時候就可以通過真題檢測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查漏補缺,最后的時間再去通過各種預測卷掌握時政要點。(本人覺得如果時間不是特別充裕這樣復習政治基本可以取得及格以上成績,當然,如果自身時間充足且學起來比較困難,可以適當多花費一些時間,但仍不提倡用時過多,畢竟專業課才是重中之重)完成以上內容時間也就所剩無幾了,則需要定下心按照考試規則去認真模擬幾套各科真題試卷。但一定要記住,無論成績如何,都不是最后的結果,這樣模擬知識去熟悉過程,每人很有可能沒有身臨其境而沒有全力以赴。
最后要總結的就是:學習方法+良好心態+恒心=成功的獨一捷徑。當然,我從內心是非常感謝博仁考研機構的老師的,他們從咨詢到授課都保持熱情與耐心的態度,尤其作為一名跨考生,我非常慶幸自己接觸到該機構并在梳理知識點方面得到老師的及時指點,再次感謝他們的幫助成就了我的考研夢!愿未來的你們也能夠感受到博仁教育的魅力,從我這里取得一點有限的經驗,少走彎路,不忘初心,一舉實現自己最初的夢想!
五、一些建議
1、考研是一場拉鋸戰,不僅拼你的知識也拼你的毅力,要細水長流,慢慢積累,從開始堅持到最后。但復習累了的時候也可以適當休息,不必非逼著自己學習。當然休息頻率要適中,不能說半天學習半天休息,一周大概可以學習六天左右(早八晚十一),剩下一天可以睡個懶覺散散心等,要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
2、從開始復習起建議大家到自習室或者圖書館復習(盡量不要在宿舍),固定位置,這樣每天在座位上坐下后就會自動進入學習狀態。手機不要放桌面上,會情不自禁地拿起來玩,可以放書包里或者交給一同學習的朋友,等中午吃飯或者晚上睡覺前再適當刷刷微博聊聊天等。
3、考研期間心態很重要,焦慮崩潰是常有的事,這個時候可以向朋友或者家人們傾訴,不要自己憋在心里,不然會越來越絕望。人生也不是只有考研這一條路可以走,看開一些,條條大路通羅馬,要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
考研風雨路,只有自己走完全程才能切實體會到其中的喜怒哀樂,不管上岸與否,這都是人生中一段難得的經歷。祝各位考研er完美發揮,成功上岸!
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如下:
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考研分數線:360分
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考研分數線:375分
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法學考研分數線:365分
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考研分數線:351分
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文學考研分數線:367分
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考研分數線:345分
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理學考研分數線:300分
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工學考研分數線:310分
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醫學考研分數線:375分
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考研分數線:375分
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考研分數線:361分
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財政金融學院)考研分數線:401分
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國際學院)考研分數線:397分
相關變化:
農業由去年的300分上漲至今年的320分,漲幅達到20分,藝術無論學碩還是專碩上漲16分,新聞與傳播、歷史學均在去年的基礎上上漲15分。
圖書情報專業今年遭遇滑鐵盧,由去年的245分下降至今年的195分,降幅達到50分之多純態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去年該專業的分數線過高,導致今年考生不敢扎堆報考或者大膽嘗試,選擇比較保守,才出現如此情況,工學、文物與博物館的復試基本線均下降20分,醫學、翻譯復試基本線均下降15分。
目前具體院系分數線還沒有具體公布,依照金融經濟領域復試基本線看,院系分數線只高不低,400分以上的高分學霸扎堆,堪比神仙打架,中國人民大學作為國內頂尖高校之一,畢竟無論專業實力還是就業前景都是非常之好、做譽國內頂尖。
報考中國人民大學的考生不僅要求總分很高,而且單科分數也很苛刻,比閉鬧較可惜的是,中國人民大學并沒有東南大學針對高分考生的優惠政策,比如初試總分超過復試線20分及以上,單科可以適當降低分數。
2022年考研人大歷史學345分可以上岸。
中國人民大學是三十四所自劃線的大學之一,它的分數線與國家線不正神同,不是由國襲巧家統一舉禪虧劃線,而是由學校自主確定。去年人大歷史學的分數為350分。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成立于2005年9月,下設歷史系、清史研究所;2013年10月,又增設考古文博系。有專任教師80人,包括教授29人,副教授26人,講師25人。
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考研分數線如下:
哲學:總分355,科目一到四分別為55、55、90、90分;經濟學:總分355,科目一到四分別為55、55、90、90分;法學:總分355,科目一到四分別為55、55、90、90分;教育學:總分365,科目一到四分別為60、60、180 文學鄭吵逗:總分365,科目一到四分別為60、60、90、90分;歷史學:總分336,科目一到四分別為55、55、180
理學:總分315,科目一到四分別為50、50、90、90分;工學:總分300,科目一到四分別為50、50、80、80分;醫學:總分355,科目一到四分別為55、55、180 管理學:總分355,科目一到四分別為55、55、90、90分;藝術學:總分365,科目一到四分別為50、50、90、90分;財政學院金融總分390,國際學院金融380,應用統計380,稅務390,國際商務355
理學科目的國家線和去年對比,是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上漲趨勢,對于報考學生們而言,這其實并沒有符合預計。很多教育專家和學生預測今年人大理學國家線是會出現上漲趨勢的,一方面原因是因為該碰備校是文科強校,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大環境因素的影響,從目前來看,人大國家線之所以這么調整,或許和維持人才數量平衡、教喊賣育資源平衡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