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日照中考數學試卷?數學試卷分析如下:一、試卷成績總體分析 這份試卷,圍繞學段教材的重點,并側重本學期所學知識,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測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與掌握,以及對于聯系生活實際的實踐活動能力等等。那么,2017日照中考數學試卷?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這種題目最多的還是靠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
先看主視圖的第一排和俯視圖的第一排,這樣最少數位4
再看第二排只需1個正方形即可
最后看最后一排,最少也是需要4個
則總的需要9個。
最少是9個
俯視圖第一行有兩個也就是主視圖第一列有兩列也就是最少有4個正方體
俯視圖第二行就一個
俯視圖第三行有三個也就是主視圖第三列有三列也就是最少4個正方體
所以最少是9個
數 學 試 題
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3的相反數是
A.3 B.-3 C. D.-
2.圖中幾何體的主視圖是
3.如圖,AB∥CD,直線EF與AB、CD分別相交于G、H.∠AGE=60°,則∠EHD的度數是
A.30° B.60°
C.120° D.150°
4.估計20的算術平方根的大小在
A.2與3之間 B.3與4之間
C.4與5之間 D.5與6之間
5.2009年10月11日,第十一屆全運會將在美麗的泉城濟南召開.奧體中心由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網球館,綜合服務樓三組建筑組成,呈“三足鼎立”、“東荷西柳”布局.建筑面積約為359800平方米,請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建筑面積是(保留三個有效數字)
A.35.9× 平方米 B.3.60× 平方米
C.3.59× 平方米 D.35.9× 平方米
6.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兩個根,則 的值是
A.1 B.5 C. D.6
7.“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在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動中,濟南市某中學八年級三班50名學生自發組織獻愛心捐款活動.班長將捐款情況進行了統計,并繪制成了統計圖.根據右圖提供的信息,捐款金額的眾數和中位數分別是
A.20、20 B.30、20
C.30、30 D.20、30
8.不等式組 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正確的是
9.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小明同學用紙板制作了一個圓錐形漏斗模型.如圖所示,它的底面半徑OB=6cm,高OC=8cm.則這個圓錐漏斗的側面積是
A.30cm2 B.30 cm2
C.60 cm2 D.120cm2
10.如圖,矩形ABCD中,AB=3,BC=5.過對角線交點O作OE AC交AD于E,則AE的長是
A.1.6 B.2.5 C.3 D.3.4
11.如圖,點G、D、C在直線a上,點E、F、A、B在直線b上,且a∥b,Rt GEF從如圖所示的位置出發,沿直線b向右勻速運動,直到EG與BC重合.運動過程中Rt GEF與矩形ABCD重合部分的面積(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大致是
1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對于平面內任一點(a,b),若規定以下三種變換:
①f(a,b)=( ,b).如,f(1,3)=( ,3);
②g(a,b)=(b,a).如,g(1,3)=(3,1);
③h(a,b)=( , ).如,h(1,3)=( , ).
按照以上變換有:f(g(2, ))=f( ,2)=(3,2),那么f(h(5, ))等于
A.( , ) B.(5,3) C.(5, ) D.( ,3)
第II卷(非選擇題共72分)
得分 評卷人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3.分解因式: = .
14.如圖,⊙O的半徑OA=5cm,弦AB=8cm,點P為弦AB上一動點,則點P到圓心O的最短距離是 cm.
15.如圖,∠AOB是放置在正方形網格中的一個角,則cos∠AOB的值是.
16.“五一”期間,我市某街道辦事處舉行了“迎全運,促和諧”中青年籃球友誼賽.獲得男子籃球冠軍球隊的五名主力隊員的身高如下表:(單位:厘米)
號碼 4 7 9 10 23
身高 178 180 182 181 179
則該隊主力隊員身高的方差是 厘米2.
17.九年級三班小亮同學學習了“測量物體高度”一節課后,他
為了測得右圖所放風箏的高度,進行了如下操作:
(1)在放風箏的點A處安置測傾器,測得風箏C的仰角∠CBD=60°;
(2)根據手中剩余線的長度計算出風箏線BC的長度為70米;
(3)量出測傾器的高度AB=1.5米.
根據測量數據,計算出風箏的高度CE約為 米.(精確到0.1米, 1.73)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7個小題.共57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得分 評卷人 18.(本小題滿分7分)
(1)計算: (2)解分式方程: =
得分 評卷人 19.(本小題滿分7分)
(1)已知:如圖①,在 ABCD中,E、F是對角線BD上的兩點,且BF=DE.
求證:AE=CF
(2)已知:如圖②,AB是⊙O的直徑.CA與⊙O相切于點A.連接CO交⊙O于點D,CO的延長線交⊙O于點E.連接BE、BD,∠ABD=30°,求∠EBO和∠C的度數.
20.(本小題滿分8分)
有3張不透明的卡片,除正面寫有不同的數字外,其它均相同.將這三張卡片背面朝上洗勻后,第一次從中隨機抽取一張,并把這張卡片標有的數字記作一次函數表達式中的 ,第二次從余下的兩張卡片中再隨機抽取一張,上面標有的數字記作一次函數表達式中的 .
(1)寫出 為負數的概率;
(2)求一次函數 的圖象經過二、三、四象限的概率.(用樹狀圖或列表法求解)
21.(本小題滿分8分)
自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部分企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為落實“保民生、促經濟”政策,濟南市某玻璃制品銷售公司今年1月份調整了職工的月工資分配方案,調整后月工資由基本保障工資和計件獎勵工資兩部分組成(計件獎勵工資=銷售每件的獎勵金額×銷售的件數).下表是甲、乙兩位職工今年五月份的工資情況信息:
職工 甲 乙
月銷售件數(件) 200 180
月工資(元) 1800 1700
(1)試求工資分配方案調整后職工的月基本保障工資和銷售每件產品的獎勵金額各多少元?
(2)若職工丙今年六月份的工資不低于2000元,那么丙該月至少應銷售多少件產品?
22.(本小題滿分9分)
已知:如圖,正比例函數y=ax的圖象與反比例函數y= 的圖象交于點A(3,2).
(1)試確定上述正比例函數和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
(2)根據圖象回答,在第一象限內,當x取何值時,反比例函數的值大于正比例函數的值?
(3)M(m,n)是反比例函數圖象上的一動點,其中0 23.(本小題滿分9分) 如圖,在梯形ABCD中,AD∥BC,AD=3,DC=5,AB=4 ,∠B=45°.動點M從B點出發沿線段BC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終點C運動;動點N同時從C點出發沿線段CD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終點D運動.設運動的時間為t秒. (1)求BC的長. (2)當MN∥AB時,求t的值. (3)試探究:t為何值時, MNC為等腰三角形. 24.(本小題滿分9分) 已知:拋物線 (a≠0)的對稱軸為 ,與 軸交于A、B兩點,與 軸交于點C,其中A( ,0),C(0, ). (1)求這條拋物線的函數表達式. (2)已知在對稱軸上存在一點P,使得 PBC的周長最小.請求出點P的坐標. (3)若點D是線段OC上的一個動點(不與點O、點C重合).過點D作DE∥PC交x軸于點E.連接PD、PE.設CD的長為m, PDE的面積為S.求S與m之間的函數關系式.試說明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請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數學試卷分析如下: 一、試卷成績總體分析 這份試卷,圍繞學段教材的重點,并側重本學期所學知識,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測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與掌握,以及對于聯系生活實際的實踐活動能力等等。本次試卷命題較好地體現新課程理念,內容覆蓋面廣,題型全面、多樣、靈活,難度也較大。 成績反映:平均分一般,及格率較高說明,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可以,但高分率低,說明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數學能力較弱。 二、存在問題分析 1、基礎知識掌握好,個別同學較差 大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扎實,對基本知識掌握得較牢固。個別較差的學生個別輔導。 2、解決問題能力不強 在本張試題中有多個題目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這部分試題基本上都是按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的。學生的得分率較低,反映出學生不能很好的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能夠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解答方法多樣化,但有解題不規范的現象 試題中有一定數量的靈活、開放的題目??梢哉f學生的解答方法多樣,表現出了思維的靈活性和方法的多樣性。試卷中有許多同學明明知道道理,卻未得滿分,在解題規范性上海存在問題。 4、有些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待養成 據卷面失分情況結合學生平時學情分析,許多數學生失分可歸因于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很好養成,從卷面的答題情況看,學生的審題不夠認真,抄錯數字,看錯題目要求,忘記做題,計算粗心馬虎等,是導致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 正視圖和俯視圖代表2個不同的觀察的面 既然要滿足在這兩個視角上各有6個正方形 首先最少要有12個正方形 但是... 因為正視圖和俯視圖是1整個物體...2個面疊加的地方重合的話最多有3個地方重合...所以12要減去3... 就是說一樣都需要6個正方形,可是拼在一起有3個正方形正好多出來,重疊了.. 所以...就是9個... 圖啊...是用畫圖畫的...很丑...==|||... 以上就是2017日照中考數學試卷的全部內容,一、2017年臨沂市中考數學試題答案及解析 二、中考生必備的健康心態 1、強化自信。不管你現在是成績拔尖,還是跟別人有一定差距,千萬別忘了每天都帶著信心起床。不論個人情況怎樣,每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日照合格考數學
2018日照中考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