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位歷史人物?1、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自名武曌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后并稱為“呂武”。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后宮,為唐太宗才人,那么,介紹一位歷史人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一說名“正”),又稱趙政、祖龍,也有呂政一說。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2、管仲
管仲(前723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潁上(今安徽省潁上縣)人。中國古代著名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
3、商鞅
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孫氏,名鞅,衛國人。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軍事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后代。
4、祖沖之
祖沖之(429年-500年),字文遠,范陽郡遒縣(今河北省淶水縣)人,南北朝時期杰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出身范陽祖氏。一生鉆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劉徽開創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
5、朱熹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
1、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
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后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于有熊 ,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2、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并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
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并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3、王莽(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今河北邯鄲大名縣)人,西漢權臣,新顯王王曼長子、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侄,篡奪皇位。新朝開國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
1、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2、秦始皇是出生于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并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__等人,重用李斯、尉繚。
3、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并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4、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
5、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筑萬里長城,修筑靈渠,溝通水系。
6、但是到了后期,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扼殺民智,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于邢臺沙丘。
1、孔子。
他為一民族整個的封建的歷程確定了包括:文化,思想,道德等全方位的規范法則。即使身處21世紀的我們已然能體會,這位先哲對我們華夏文明的原創力。
2、贏政。
正是從他開始我們有了皇帝這樣的一個概念,也正是由他開始我們有了統一這樣的概念。
3、孫武。
《孫子兵法》的著作者,他是整個人類史上最偉大的軍事思想家。他的軍事思想,軍事法則幾乎指導了地球上曾經發生過的所有戰爭。
4、老子。
老子是中國歷史上最了不起的哲人,而且他的以“無為”為核心的哲學思想已傳播到了這個星球上的各個角落,老子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5、孫中山。
他是我們的國父,是中國近代化的開創人,正是他為我們推翻了背負在我們民族身上漫無邊際的封建歷程,從此我們有了共和和民主。
6、屈原。
他天才似的詩歌陶醉著一代代的炎黃子孫,他的愛國主義已在他曾經生活的土地上發揚,并成為這個民族最高尚的道德之一。
7、武則天。
她對我們的意義絕不僅僅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帝那樣簡單,在男權至上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里,她的經歷本身就是一種震憾。
8、林則徐。
沒有任何的一位中國人有他的那樣的眼光和勇氣,他的事跡,成了這個民族最動聽的英雄傳說,林大人,是這個所有炎黃子孫的共同記憶。
1、鄧世昌
鄧世昌,廣東番禺人。原名永昌,字正卿。1874年畢業馬尾船政學堂。1880、1887年兩次赴英國接回清廷購買的六艘巡洋艦,這是中國海軍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線,大大增強了中國的國際影響,被授予“葛爾薩巴圖魯”勇名。
2、史可法
史可法,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字憲之,一字道鄰,是左光斗的學生。明崇禎元年考中進士,在鎮壓各地農民起義時嶄露頭角,拜南京兵部尚書。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南京弘光政權建立后,被馬士英等人排擠,自請到揚州一帶督師防清。
1645年5月10日,清豫親王多鐸兵圍揚州,史可法被困孤成,拒不投降,寫就了著名的《復多爾袞書》,內容慷慨陳詞,不卑不亢,流傳萬世。史可法率領揚州4千軍民,與來犯之敵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于25日城破被害,年僅44歲。
3、張自忠
張自忠,山東臨清市唐元村人,字草忱。1911年考入天津法政學堂。1914年,他投筆從戎,官至師長,并先后兼任察哈爾省主席、天津、北平市市長。
抗日戰爭暴發后,他率部南下,任第59軍軍長。1938年3月,日軍七八萬兵力,分兩路向徐州臺兒莊進發。張自忠率部在臨沂阻擊,以“拼死殺敵、報祖國于萬一”的決心,與敵激戰,反復肉搏,殲敵4千余人。
以上就是介紹一位歷史人物的全部內容,劉備: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曾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并建立蜀漢政權。 岳飛: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曾率領“岳家軍”多次擊敗金兵,為保衛國家作出了巨大貢獻。 秦始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項羽:秦朝末年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