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蘇科版八下物理補充習題答案 初二物理補充習題 請根據下面的火車運行時刻表提供的信息回答問題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補充習題 八年級下冊物理20個填空題及答案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補充習題的答案
13.(2015泰州)有一杠桿經過調節,處于水平平衡狀態,如圖所示,在A點懸掛三個鉤碼(每個鉤碼重均為0.5N),要使杠桿水平平衡,需在B點懸掛2個鉤碼;取走懸掛在B點的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豎直向上拉,使杠桿水平平衡,測力計的拉力為3N,如改變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桿仍然水平平衡,測力計的讀數將變大.
解析:(1)一個鉤碼的重是0.5N,設杠桿一個小格是L,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
1.5N×2L=FB×3L,FB=1N,即在B處掛2個鉤碼.(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
1.5N×2L=FC×1L,FC=3N.如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阻力和阻力臂不散李變,動力臂減小,動力要增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才能使杠桿仍然水平平衡.
14.(2015綏化)如圖,重為50N的物體掛在杠桿B點,OB=0.4m,OA=1m,在A端施加豎直向上的拉力F,當F=20N(杠桿自重忽略不計)時,桿桿在水平置平衡;測量質量的托沖森遲盤天平也是杠桿,它屬于等臂(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
解析: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OA=G?OB
則:F×1m=50N×0.4m 解得:F=20N
平時測量質量的托盤天平是等臂杠桿.
15.(2015懷化)如圖所示,一處于水平平衡狀態的杠桿,杠桿上所標刻度每小格長為75px.某同學在研究杠桿平衡實驗時,在杠桿上的A點掛四個鉤碼,每個重為1N,用彈簧測力計在B點豎直向上拉杠桿,使杠桿水平平衡,此時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力臂為24cm,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N.
解析:已知杠桿上所標刻度每小格長為75px.
則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力臂為8×75px=600px,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G鉤碼×300px=F×600px,
即4N×300px=F×600px,解得F=2N.
16.(2015益陽)如圖是自行車手閘示意圖,手閘是一個簡單機械,這種簡單機械的名稱是杠桿,當圖中手對車閘的作用力F=10N時,剎車拉線受到力的大小為40N.
解析:由圖知,自行車手閘在力的作用效果春旅下,能夠繞著鉚釘轉動,所以是杠桿的應用;
因為F1L1=F2L2,所以拉線受到的拉力為F′=×10N=40N.
17.(2015淮安)如圖所示,以中點O作為支點,調節杠桿水平平衡,在O點右側第8格上掛2個鉤碼,每個鉤碼的重力為0.5N,用彈簧測力計在O點左側第4格上豎直向下拉,使杠桿水平平衡,該拉力大小為2N;將測力計由圖示位置向左轉動,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則測力計的示數將減小(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解析:(1)設每一格長度為L,由題意有:G×8L=F×4L,F===2N;
(2)將測力計由圖示位置向左移動,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拉力對應的力臂變大,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在右側鉤碼和力臂不變情況下,測力計的示數將減小.
18.(2015安徽)如圖,AB為能繞B點轉動的輕質杠桿,中點C處用細線懸掛一重物,在A端施加一個豎直向上大小為10N的拉力F,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重物G=20N.若保持拉力方向不變,將A端緩慢向上提升一小段距離,在提升的過程中,拉力F將不變(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解析:(1)如圖,杠桿在水平位置,
LBA=2LBC,杠桿平衡,FLBA=GLBC,
所以G===2×10N=20N;
(2)杠桿被拉起后,如圖所示,
BA′為動力臂,BC′為阻力臂,阻力不變為G,△BC′D∽△BA′D′,
BC′:BA′=BD:BD′=1:2,
杠桿平衡,所以F′LBA′=GLBC′,F′==G=×20N=10N;
由此可知當杠桿從A位置勻速提到B位置的過程中,力F的大小不變.
19.(2015無錫)某人在動物園內,用彈簧測力計稱出了一頭大象的重量,在稱象過程中,他用到了吊車、鐵籠和一根很長的配槽鋼等輔助,操作步驟如下:
a、如圖甲所示,將鐵籠系于槽鋼上的B點,當吊車吊鉤在槽鋼上的懸吊點移至O點時,槽鋼在水平位置平衡.b、將大象引入鐵籠,保持吊鉤懸吊點O點和鐵籠懸掛點B點的位置不變,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住槽鋼的另一端,使之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乙所示,測得OB=150px,OA=9m,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00N,根據上述數據測出了大象的重量.
(1)大象的重為3×104N.
(2)設計步驟a的目的是消除槽鋼重力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解析:(1)如圖甲,槽鋼重力作用在AB中點,槽鋼重心到O點距離l1,
槽鋼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G槽鋼×l=G鐵籠×OB…①
大象引入鐵籠后,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時,
G槽鋼×l+F×AO=(G象+G鐵籠)×OB…②
②﹣①式得:F×AO=G象×OB,200N×22500px=G象×150px,所以:G象=3×104N;
(2)從(1)不難發現設置步驟a的作用:消除槽鋼重力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0.(2015大連)如圖所示,用輕質桿將一電燈吊起,O點是支點.請畫出動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圖.
解:從支點作動力F1作用線的垂線段,線段的長度即為動力臂;電燈對杠桿的拉力是阻力,方向豎直向下,由此畫出阻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21.(2015黑龍江)如圖所示的杠桿(自重和摩擦不計),O為支點,A處掛一重為100N的物體,為保證杠桿在水平方向平衡,在中點B處沿F2(F或F1或F2)方向施加一個最小的力為200N.
解析:如圖,為使拉力最小,動力臂要最長,拉力F的方向應該垂直杠桿向上,即豎直向上(F2),動力臂為OB最長,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
F2×OB=G×OA,所以:F=G×=100N×=200N.
22.(2015連云港)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如圖a所示,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將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節.
(2)如圖b所示,調節平衡后,左側掛上鉤碼,在右側用彈簧測力計(圖中未畫出)拉杠桿,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為便于測量力臂,應使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3)操作過程中,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達到量程仍不能使杠桿水平平衡,你認為接下來合理的操作是左側鉤碼右移.(寫出一條即可)
(4)甲同學測出一組數據后就得出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結論,乙同學認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一組實驗數據太少,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規律.
解析:(1)調節杠桿的平衡時,由圖a杠桿左高右低,應將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節;
(2)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當彈簧測力計拉力方向與杠桿垂直時,拉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就是其力臂,這樣便于從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由圖杠桿水平平衡時拉力方向應豎直向下;
(3)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達到量程仍不能使杠桿水平平衡,可以換用更大量程的測力計;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也可以減少左側鉤碼的數量或者左側鉤碼右移.
(4)只有一次實驗得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這種結論很具有偶然性,不合理.要進行多次實驗,總結杠桿平衡條件.
http://www.skwl.org/common/download.asp?module=upload&id=15798 這是碧液2011年版的,100%正芹宏確!記得嫌慧冊加分!
(P69)12、從左管向瓶內吹氣使瓶內氣壓增大塵脊(或者派念滲從右邊的管子向外吸氣,使得右邊管子里的氣壓減小)
13、能 在b杯口上吸氣氣壓變小,乒乓球向高搜上到a中
四、浮力
1、液體上托被排開的液體的重力F浮=V排P液g=G排氣體 2、23、水石塊0.49504、2.8增大2.8x10~-45、大大 6、0.32 7、193519350 8、D9、D
1B2C3C4C5B6D7B9A10可能C吧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宏雀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14音色 空氣15振動 聲宴絕鬧音能傳遞能量16介質真空17振動聲音 18振動 聲源 19響度 音色 噪音污染 21(初二課本應該有吧) 22153/340=0.45 0.45-0.42=0.03153/晌罩0.03=5100所以聲音在鐵中的速度為5100/s(正式考試不能這樣寫,要代人公式計算)
http://www.xkb1.com/wuli/chuerwulishiti/20081219/44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