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poco rit音樂術語是什么意思? 音樂中rit怎么讀 樂譜中的rit.是什么意思啊? rit音樂術語什么意思 rit和riten的區別
正確寫法為“irit.”,意思是漸慢,屬于音樂速度術語。
相關介紹:
速度語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本速度術語,一種是變化速度術語。基本速度術語指示整首樂曲或一個樂段的統一速度。變化速度術語同基本速度術語相反,它指示彈奏過程中速度的臨時變化。早期出現的,專門用于記錄速度的用語,一直沿用至今,如Presto(急板),Lento(慢板)等。
擴展資料:
速度標記
Prestissimo - 最急板(178 - 500 bpm)
Vivacissimo -非常快的快板(141-150bpm)
Allegrissimo -極快的快板(151-167bpm)
Presto - 急板(168 -177bpm)
Vivace - 活潑的快板(133-140 bpm)
Allegro -快板(110-132bpm)
Allegro Moderato - 適度、愉快的急速
Allegretto - 稍快板(98-109bpm)(比 Allegro 較少見)
Moderato - 中板(86 - 97 bpm)
Andantino - 稍快的行孫吵板(78-83bpm)
Andante - 行板(73 - 77 bpm)
Adagietto - 頗慢(66-69bpm)
Adagio - 柔板 / 慢板(56-65 bpm)
Andante moderato -中慢板(70-72bpm)
Grave - 沉重的、嚴肅的(20-40bpm)
Larghetto - 甚緩板(51-55bpm)
Lento - 緩板(41-45 bpm)
Largo - 最緩板判茄(現代)或廣板(46-50bpm)
Larghissimo - 極端地緩則沖侍慢(10-19bpm)
Marcia moderato - 行進中(84-85bpm)
一 速度術語
慢速類
Lento 約=52 慢板;Adagio 約=56 柔板;
adagio 柔板 (56拍/分鐘);largo 廣板 (46拍/分鐘);
grave 極慢板 (40拍/分鐘);lento 慢板 (52拍/分鐘);
多用于奏鳴曲中段樂章和浪漫派樂曲抒情樂章
中速類
Andante 約=66 行板;Moderato 約=88 中速;
adagietto 小柔板 (66拍/分鐘);andante 行板 (72拍/分鐘);
andantino 小行板 (80拍/分鐘);larghetto 小廣板 (60拍/分鐘);
maestoso 莊板 (88拍/分鐘)
多用于奏鳴曲中段樂章和浪漫派樂曲抒情樂章
快速類
Allegretto 約=108 小快板;Allegro 約=132 快板;
Presto 約=184 急板;allegretto 小快板 (108拍/分鐘);
allegro 快板 (132拍/分鐘);談虧animato 活潑的快板 (120拍/分鐘);
assai 非常快的快板 (144拍/分鐘);presto 急板 (184拍/分鐘);
vivace 有生氣的快板 (160拍/分鐘)
多用于奏鳴曲1.3樂章和練習曲等
速度變化類
tempo rubato 自由速度,但總時值符合基本速度(這就是肖邦作品中最難的東西)
a tempo 回原速;rit 漸慢;piu mosso 稍快;meno mosso 稍慢
accelerando (accel.) 漸快的
二 力度術語
強和弱
pp 很弱;p 弱;mp 中弱;mf 中強;f 強;ff 很強;sf 突強(貝多芬的典型標記)
力度變化
dim 漸弱;morendo 逐漸含絕神消失;cresc. 漸強;sempre 始終,一直保持
三 表情術語
dolce 柔和地;espress. 有表情地;cantabile 歌唱地;
grazioso 優美典雅地;mesto 憂郁地.悲傷地;
dolendo;brillante 輝煌地,炫耀地;;appass. 熱情地,激情地;
scerzando 詼諧,風趣地;leggiero 輕巧地
四 奏法術語
legato 連奏;nonlegato 非連奏;stace. 斷奏,跳音;gliss 刮奏;tr. 顫宏昌音;tremolo 震音;arpeggio 琶音;legato 連音,連奏
主要是表達意思上的區別:
rit:指以色列瑞特公司,以色列瑞頌數賣特(RiT)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以智能布線產品為技術特色的高科技企業。
riten:指音樂術語中的速度,“tempo”是借用了意大利語的“時間”,源于拉丁語的“tempus”。現代音樂通常以“拍每分鐘”(beats per minute,簡寫為bpm)作為速度的單位。
相關信息:
以色列瑞特公司早在1995年就首次在全球范圍內提出電子配線架的概念并同時推出智能布線。時至已野逗經畢好是電子配線架、智能布線的代名詞,并始終領導著這一領域的最新發展。
公司成立于1989年,1997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代碼RITT),屬于著名的Stins Coman集團的IT企業家族的一員。
樂譜中的rit.是:
rit 漸慢
還有一些其他的符號意思:
fp 強后突弱
Forte piano (縮寫為fp)強后轉弱
Forte subito (縮寫為f sub.)突然轉強
fz 很強
Sforzando,sforzato (縮寫為sf)強調,突出
ffz 極強
sf.=sforzando 突強
(legg stacc) 輕快地,溫柔地
(con moto e poco stretto) 〔意〕稍慢而悠閑的行板
(poco stretto) 稍慢而悠閑的行板
(dim e rit) 減弱漸慢
una cordaph【意】【音】(指鋼琴)用柔音踏板(的),用獨弦(的)
marcato〔意〕強調低音部,著重的;強調的(常帶有顫音)
canto〔意〕美聲唱法,緊隨的旋律
拓展資料:
樂譜 [yuè pǔ]
樂譜是一種以印刷或手寫制作,用符號來記錄音樂的方法。不同的文化和地區寬旁磨發展了不同的記譜方法。記譜法可以分為記錄音高和記錄指法的兩大類。五線譜、簡譜和點字譜都屬于記錄音高的樂譜。吉他的六線譜和古琴的減字譜都屬于記錄指法的樂譜。傳統的樂譜主要以紙張抄寫,現在亦有電腦程序可以制作樂譜
構成成分
總譜
記載合奏或合唱的樂譜,由許多單行譜聯合組成。
分譜
分別記載著每種樂器或每個聲部的樂譜。
大譜表
由高音譜表與低音慎斗譜表聯合組成,用于鋼琴、管風琴、豎琴及混聲合唱等。兩譜表中隱伏一條臨時加線代表中央C,故又稱十一線大譜表。
五線譜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紀的紐姆記譜法及有量記譜法。紐姆譜以橫線為標準,用符號表示音的高低,但不顯示音值長短。從7世紀起,這種記譜法出現在歐洲天主教堂內,最初只用一根線代表F音高,11世紀經阿雷佐的圭多逐步發展成四根線。
規定音高為d、f,a、c,并將f錢畫成紅色,c線畫成黃色(后來又成為五線譜中高音及低音譜號的起源)。13世紀有人使用第五根線,成為五線譜的前身。到了16世紀又有了加線的辦法,它更加完備了音高的記載。
有量記譜法是13世紀科隆教士弗蘭科創始的。這種用音符、休止符和記號嚴格規定了音的長短的記譜法,是對紐姆譜的補充和豐富。在1450年左右,音符是用涂以黑色涂成的,它被稱為有量黑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又被稱為有量白符,這種記譜法在西方一直使用到17世紀左右。
五線譜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出現,到17世紀逐步完善,18世紀開始定型沿用至今。如小節線原用于文字譜,17世紀末被五線譜所采用,升降記號通用于18世紀,表情記號取自有量記譜法,裝飾音記號源于紐姆譜,17世紀化后用于五線譜。五線譜所用的音符及休止符各有8種。
五線譜傳入中國,最早見于文字記載的是1713年的《律呂正義》續編,書中記述了五線譜及音階、唱名等。五線譜在中國逐步流傳和使用,是于19世紀中葉以后隨著西方傳教士的傳教及新學的興辦才有所推廣
。在五線譜之外,還存在著各種線譜的體系。除紐姆譜外,在16世啟升紀中意大利和英國就曾使用六線譜及七線譜(供管風琴之用)。20世紀初,也有人對五線譜進行過改革,并作過種種多線譜的嘗試,但都未能普及。
五線譜中“rit”是速度記號,為漸慢的意思。
基本速度記號賀賀野用來標記全曲或整段音樂的速度。如中速(或中板)、慢速(或慢板)、快速(或快板)、急速(或急板)等。記在樂曲或段落的開始。
Grave莊板
Iargo廣板
Iento慢板
Adagio 柔板
Larghetto小廣板
Andante行拍山板
Andantino小行板
moderato中板
Allegretto 小快板
Allegro快板
Vivace急快板
Prest 急板
Pres tissimo最急板
變化速度
臨時(變化)速度記號,用來標記樂曲進行中速度的改變。如漸快、漸慢(或rit.)、原速等。
ratardando縮寫rit.漸慢
rallentando縮寫rail漸慢
ritenudo縮寫riten轉慢
piulento轉慢
Meno Mosso轉慢
allargando縮寫allarg漸慢漸強
Smorzando漸慢漸弱
Accelerando縮寫accel漸快
stringendo縮寫string漸快
atempo原速
tempo rubato速度自由
I`istesso tempo同禪喊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