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語文高考文言文?2017年高考文言文古今異義摘抄 1、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伶官傳序》)從事 【今義】①做某種事情。②(按規定)處理?!竟帕x】可以泛指一般屬官。2、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毛遂自薦》)地方 【今義】①指各省、市、縣,與“中央”相對。那么,2017語文高考文言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文言文翻譯
江革小時候就很聰明,早早就表現出寫文章的才能和情思,六歲時就會寫文章。江柔之非常賞識他,說:“這個孩子一定會振興我的家族?!?
江革九歲時父親去世,他和弟弟江觀一起生活在孤苦無依的貧困中,也沒有老師朋友作伴,兄弟兩人就互相激勵,讀書的精力始終沒有表現出疲倦。十六歲母親去世,他因為孝順聞名。服喪完畢,江革就和弟弟江觀一起到太學,被增補為國子生,在考核中評為優秀等次。
南齊的中書郎王融、吏部(官員)謝朓對他很推崇。謝朓曾經擔任皇家夜間警衛,回家時(順路)拜訪江革。當時下著大雪,(謝朓)看見江革蓋著破棉被,鋪著單薄的席子,但是沉醉于學習中不知疲倦(寒冷),嘆息了很長時間,就脫下自己穿的棉衣,并親手割下半片氈給江革作為臥具才離開。
2. 2010年高考山東卷語文文言文部分翻譯
申甫傳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俠有口辯。
為童子時,嘗系鼠熙于途。有道人過之,教甫為戲。
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予地,投鼠其中,鼠數奔突不能出。已而誘貍至,貍欲取鼠,亦訖不能入,貍鼠相拒者良久。
道人乃耳語甫曰:“此所謂八陣圖也,童子亦欲學之乎?”甫時尚幼,不解其語,即應曰:“不愿也?!钡廊怂烊?。
明天啟初,甫方為浮屠,往來河南山東間,無所得。
高考文言文作為高考語文的重中之重,自然有很多教師、學者紛紛對高考文言文進行研究、分析。下面我為大家帶來2017年高考文言文古今異義,供大家參考!
2017年高考文言文古今異義摘抄
1、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伶官傳序》)
從事
【今義】①做某種事情。②(按規定)處理。
【古義】可以泛指一般屬官。
2、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毛遂自薦》)
地方
【今義】①指各省、市、縣,與“中央”相對。②指非軍事的部門、團體等,與“軍隊”相對。③區域。④部分。
【古義】地,土地;方,方圓。
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風流
【今義】①有業績、有才華的。②指有才學而不拘禮法。③指與男女間的放蕩行為有關的。
【古義】①杰出的人物或功業;英俊、杰出。②繁華的景象,流風余韻。
4、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師說》)
從而
【今義】表順接的連詞。
【古義】從,跟從:而,連詞,連接的后一部分補述前面動作行為的目的。
5、處分適兄意,那得任自專!(《雀東南飛》)
處分
【今義】對犯罪的或犯錯誤的人給以處罰。
【古義】處置、處理。
6、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非常
【今義】表程度很深的副詞;
【古義】意外事故.
7、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1. 2017年河南語文高考文言文有哪些
2017年河南語文高考文言文有:一、古詩詞部分:1. 氓(2)《詩經》2. 短歌行(2)曹操3. 歸園田居(其一,2)陶淵明4. 蜀道難(3)李白5. 秋興八首(其一,3)杜甫6. 詠懷古跡 (其三,3) 杜甫7. 登高(3)杜甫8.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4)李清照9.聲聲慢(尋尋覓覓,4)李清照10.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4)辛棄疾11.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4)辛棄疾二、文言文部分:1.荊軻刺秦王(易水訣別一段,1) 《戰國策》2.蘭亭集序(全文,2)王羲之3.游褒禪山記(第三段,2)王安石4.赤壁賦(全文,2)蘇軾5.寡人之于國也(全文,3)《孟子》6.勸學(全文,3)《荀子》7.過秦論(后三段,3)賈誼8.廉頗藺相如列傳(負荊請罪部分,4)司馬遷9.陳情表(全文,5)李密10.歸去來兮辭并序(全文,5)陶淵明11.滕王閣序(2-3段,5)王勃括號內的數字為必修課本的冊數。
2. 高考語文都考什么
全國卷高考語文一共有四道大題,第一道大題是現代文閱讀,滿分35分;第二道大題是古文閱讀,滿分同樣是35分;第三道大題是基礎知識部分,滿分20分;第四道大題是作文,滿分是60分。
1. 寧夏高考考區語文要求背誦的古詩及文言文
(一)高中課程標準中建議的誦讀篇目
1、勸學 荀子
2、逍遙游(北溟有魚……圣人無名) 莊子
3.師說 韓愈
4.阿房宮賦 杜牧
5.赤壁賦 蘇軾
6、氓. 詩經
7、離騷(長大息以掩涕兮……豈余心之可懲) 屈原
8.蜀道難 李白
9.登高 杜甫
10.琵琶行 白居易
11.錦瑟 李商隱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
13.念奴嬌(大江東去) 蘇軾
14.永遇樂(千古江山) 辛棄疾
(二)高中課程標準中建議的誦讀篇目
1、勸學 荀子
2、逍遙游(北溟有魚……圣人無名) 莊子
3.師說 韓愈
4.阿房宮賦 杜牧
5.赤壁賦 蘇軾
6、氓. 詩經
7、離騷(長大息以掩涕兮……豈余心之可懲) 屈原
8.蜀道難 李白
9.登高 杜甫
10.琵琶行 白居易
11.錦瑟 李商隱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
13.念奴嬌(大江東去) 蘇軾
14.永遇樂(千古江山) 辛棄疾
2. 高考寧夏考區語文要求背誦的64篇古詩及文言文
附:
I.寧夏高考說明文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表
(共64篇段)
7-9年級(50篇)
1.孔子語錄 論語
2.魚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
4.曹劌論戰 左傳
5.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6.出師表 諸葛亮
7、桃花源記 陶潛
8.三峽 酈道元
9、馬說 韓愈
10、陋室銘 劉禹錫
11.小石潭記 柳宗元
12、岳陽樓記 范仲掩
13.醉翁亭記 歐陽修
14.愛蓮說 周敦頤
15.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16、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宋濂
17、關?。P關睢鳩) 詩經
18.蒹葭(蒹葭蒼蒼) 詩經
19.觀滄海(東臨碣石) 曹操
20.飲酒(結廬在人境) 陶潛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閥$南三蘗)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灣
23.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 王維
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 李白
25.行路難(金蹲活酒斗十千) 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國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吾莖折) 岑參
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 韓愈
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蜀水凄涼地) 劉禹錫
32、觀刈麥 白居易
33、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 白居易
34.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 李賀
35.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 杜牧
36.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 杜牧
37.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 李商隱
38.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李商隱
39.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
40.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
42.登飛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蘇軾
4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45.游山西襯(莫笑農家臘酒渾) 陸游
46.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辛棄疾
47.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 文天祥
48.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 馬致遠
49.山坡羊.通關懷古(峰巒如聚) 張養浩
50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任斜) 龔自珍
(二)高中課程標準中建議的誦讀篇目
1、勸學 荀子
2、逍遙游(北溟有魚……圣人無名) 莊子
3.師說 韓愈
4.阿房宮賦 杜牧
5.赤壁賦 蘇軾
6、氓. 詩經
7、離騷(長大息以掩涕兮……豈余心之可懲) 屈原
8.蜀道難 李白
9.登高 杜甫
10.琵琶行 白居易
11.錦瑟 李商隱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
13.念奴嬌(大江東去) 蘇軾
14.永遇樂(千古江山) 辛棄疾
3. 寧夏高考必備古詩文篇目
09年寧夏考綱規定的背誦篇目 1 孔子語錄 《論語》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 2017山東語文高考古詩文背誦范圍
1.《論語》十二則(有六則不定);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 1.《論語》十二則(有六則不定)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p>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p>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p>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以上就是2017語文高考文言文的全部內容,(07廣東卷)譯文:郭感到非常奇怪,拿著紙來告訴王生。5、刪——文言文中的一些虛詞沒有實在意義,或者為語氣助詞,或者表示停頓,或者是湊足音節,或者起連接作用,在翻譯時候可以刪去,而不必硬譯。 例如:蓋忠臣執義(07全國卷Ⅰ)譯文:忠臣堅持道義。6、調——把文言文中的倒裝句子調整過來,使之符合現代語法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