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人教語文二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二年級大禹治水電子課本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電子書 1997年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 二年級語文人教版電子課本
①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書里關于寓意故事的成語
1,草木皆兵
東晉時,前秦皇帝符堅率大軍入侵東晉,后大敗,回國途中他感到極度恐懼,覺得山上的樹木都是東晉的追兵,故有“草木皆兵”的說法
2,背水一戰
楚漢相爭時,韓信率兵攻打韓國,他故意將軍營安扎在河邊,背水為陣,意在斷絕退路,逼迫軍隊拼死進攻,最后大獲全勝,故有“背水一戰”的說法
3,四面楚歌
楚漢相爭時,韓信在垓下布下十面埋伏,圍困楚霸王項羽,韓信讓軍隊在夜間吟唱項羽故鄉的楚歌,渙散項羽的軍心,大收其效。
4.揭桿而起
秦末時,民怨四起,陳勝吳廣不堪忍受,終于在大澤鄉起義,起義時沒有旗幟乎埋如,就用竹竿代替,就有了“揭竿而起”的說法
5.破釜沉舟
秦末,項羽進攻漢中,過河后,項羽下令鑿沉渡船,砸碎鍋灶,表示不留退路,果然一戰成功
6.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楚漢相爭時,劉邦討伐項羽,明地里派兵修整入棧道,暗里卻將大部隊調遣到廢棄以久的陳倉道,偷襲項羽
7.退避三舍
春秋時,晉國公子重耳落難,逃亡楚國,應承楚王說:“我若為晉國國君,若與楚國敵對,必退避三舍(一舍是三十里)。”后楚晉果然發生戰爭,重耳信守諾言,果然退兵九十里
8.紙上談兵
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有一子名趙括,幼讀兵書,談起用兵之道,如數家珍,但他沒有任何實戰經驗,在長平之戰中導致趙國慘敗,留下了紙上談兵的說法
9.臥薪嘗膽
春秋時期,吳越相爭,越王勾踐大敗,幾乎亡國,但勾踐并不死心,終日以柴草不床,每天吃飯時都要舔一下苦膽,激勵自己不忘國恥
10.一鳴驚人
楚莊公繼位后三年不上朝,終日飲樂,大臣終于看不下去了,冒死進諫,莊公說:“有一大鳥,羽色艷麗,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三年不飛,一飛沖天。”果然,不久莊公就重臨朝庭,把這三年中他暗中觀察發現的弊病全部修正。
②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四字詞語
天高云淡 秋高氣爽 大雁南飛 山河壯美 層林盡染 疊翠流金 景色宜人 五谷豐登 瓜果飄香 春華秋實 秋收冬藏 聞名中外 金光閃閃 景色秀麗 奇形怪狀 四海為家 豐富多彩 和藹可親 綠樹成陰 鮮花盛開 川流不息 名勝古跡 風景優美 高樓大廈 不約而同 坐井觀天 迫不及待 熱情幫助 友好相處 團結合作 叫苦連天 展翅欲飛 引人注目 百花盛開 秀麗神奇
興致勃勃 議論紛紛 金光閃閃 又悶又熱 又窄又矮 又香又甜 又寬又長 又紅又大 又尖又長 又細又長 大模大樣 自言自語 蕩來蕩去 各種各樣 無邊無際 無影無蹤
一上一下 大口大口 一本正經 二話不說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顏六色 六神無主 七嘴八舌 八仙過海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尺有所長 寸有所長 取長補短 相得益彰 管中窺豹 坐歲啟井觀天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 拔苗助長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后羿射日 精衛填海 嫦娥奔月 女媧補天 穩穩當當 平平整整 清清楚楚 干干凈凈 斷斷續續 搖搖擺擺 蹦蹦跳跳 彎彎曲曲 平平淡淡 平平整整 許許多多 多多少少 反反復復 急急忙忙 認認真真 仔仔細細 結結實實 飄飄搖搖 祖祖輩輩 乒乒乓乓 明明白白 笑笑 來來往往 嘰嘰喳喳 吞吞吐吐
③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四字詞語
天高云淡 秋高氣液雀爽 大雁南飛 山河壯美 層林盡染 疊翠流金 景色宜人 五谷豐登 瓜果飄香 春華秋實 秋收冬藏 聞名中外 金光閃閃 景色秀麗 奇形怪狀 四海為家 豐富多彩 和藹可親 綠樹成陰 鮮花盛開 川流不息 名勝古跡 風景優美 高樓大廈 不約而同 坐井觀天 迫不及待 熱情幫助 友好相處 團結合作 叫苦連天 展翅欲飛 引人注目 百花盛開 秀麗神奇
興致勃勃 議論紛紛 金光閃閃 又悶又熱 又窄又矮 又香又甜 又寬又長 又紅又大 又尖又長 又細又長 大模大樣 自言自語 蕩來蕩去 各種各樣 無邊無際 無影無蹤
一上一下 大口大口 一本正經 二話不說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顏六色 六神無主 七嘴八舌 八仙過海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尺有所長 寸有所長 取長補短 相得益彰 管中窺豹 坐井觀天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 拔苗助長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后羿射日 精衛填海 嫦娥奔月 女媧補天
④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全部成語
二年級成語大全
夢舞春秋
春夏秋冬成語
春光明媚 春雨如油 春色滿圓 鳥語花香 百花齊放 萬紫千紅 生機勃勃 春意盎然 春暖花開 和風細雨 春光明媚 春暖花開 春意正濃 春花爛漫 百鳥鳴春 春回大地 春意盎然 風和日麗 鳥語花香 鶯歌燕舞 赤日炎炎 鳥語蟬鳴 秋高氣爽 天高云淡 果實累累 天寒地凍
冰封雪蓋 【牛】 牛鬼蛇神 牛刀小試 【虎】 虎視眈眈 虎口余生 虎頭虎腦 虎背熊腰 【兔】 兔死狐悲 【龍】 龍騰虎躍 龍飛鳳舞 龍馬精神
烈日炎炎 萬木蔥蘢 秋風送爽 秋菊怒放 北雁南飛 北風呼嘯 漫天飛雪 牛鼎烹雞 汗牛充棟 虎頭蛇尾 虎落平陽 虎穴龍潭 放虎歸山
兔死狗烹 龍鳳呈祥 畫龍點睛 來龍去脈 驕陽似火
枝繁葉茂 秋菊傲骨 秋色迷人 滿山紅葉 滴水成冰 白雪皚皚 對牛彈琴 九牛一毛 談虎色變 如虎添翼 騎虎難下 為虎作倀
狡兔三窟 攀龍附鳳 群龍無首 降龍伏虎 揮汗如雨 蓮葉滿池 秋色宜人 金桂飄香
五谷豐登 寒冬臘月 冰封大地 氣壯如牛 與虎謀皮 藏龍臥虎 狐假虎威 羊入虎口
鳥飛兔走 一龍一豬 老態龍鐘 筆走龍蛇 大汗淋漓
蘆花飄揚
瑞雪紛飛 冰天雪地
狼吞虎咽 龍行虎步 龍吟虎嘯 龍爭虎斗
守株待兔
龍潭虎穴 葉公好龍 望子成龍
冰天雪地 龍盤虎踞 龍騰虎躍 生龍活虎 降龍伏虎
車水馬龍 人中之龍
⑤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四字詞語歸類整理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四字詞語歸類整理
一、四字詞語:
1、關于秋天的詞語:
金秋時節 層林盡染 疊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飛 秋高氣爽 五谷豐登 秋風送爽 瓜果飄香 春華秋實 秋收冬藏 涼風習習 一葉知秋 葉落知秋 秋色宜人 春蘭秋菊
2、關于環境的詞語:
景色宜人 山河壯美 綠樹成陰 鮮花盛開 風景優美 高樓大廈 名勝古跡 川流不息
3、成語: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取長補短 相得益彰 管中窺豹 坐井觀天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 拔苗助長 徒勞無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無邊無際 風平浪靜 奇形怪狀 歡歌笑語
4、關于數字的成語:
一本正經 二話不說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顏六色 六神無主 七嘴八舌 八仙過海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成百上千 三五成群 千門萬戶
5、關于神話的詞語: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精衛填海 女媧補天 開天辟地 八仙過海 夸父追日 愚公移山
6、其他:
聞名中外 金光閃閃 奇形怪狀 四海為家 無邊無際 自言自語 迫不及待 百花盛開 雪中送炭 助人為樂 展翅欲飛 各種各樣 秀麗神奇 無影無蹤 叫苦連天 引人注目 議論紛紛 興致勃勃 得意洋洋 風度翩翩 晴空萬里 風雨同舟 汪洋大海 吞吞吐吐
⑥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四字詞語及成語復習
環肥燕瘦huán féi yàn shòu
[釋義] 環:唐玄宗貴妃楊玉環;燕:漢成帝皇后趙飛燕。形容女子體專態不同而各有其風韻。也屬比喻藝術作品風格流派各具特點,各擅其美
[語出] 宋·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志,玉環飛燕誰敢憎。”
[近義] 燕瘦環肥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女子體態不同而各有其風韻
一年級的生悶肆活轉瞬即逝,快來和我一起看看二年級上冊語文必背古詩文有哪些吧!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必背古詩文
1.《古詩兩首》
(1)《贈劉景文》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2)《山行》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2.《古詩兩首》
(1)《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2)《贈汪倫》 李白
李百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簡介
第1課《秋天的圖畫》
第2課《黃山奇石》嘩缺
第3課《植物媽媽有辦法》
第4課《古詩兩首》
第5課《一株紫丁香》
第6課《我選我》
第7課《一分鐘》
第8課《難忘的一天》
第9課《歡慶》
第10課《北京》
第11課《我們成功了》
第12課《看雪》
第13課《坐井觀天》
第14課《我要的是葫蘆》
第15課《小柳樹和小棗樹》
第16課《風娃娃》
第17課《酸的和甜的》
第18課《稱贊》
第19課《藍色的樹葉》
第20課《紙船和風箏》
第21課《從現在開始》
第22課《窗前的氣球》
第23課《假如》
第24課《日記兩則》
第25課《古詩兩首》
第26課《“紅領巾”真好》
第27課《清澈的湖水》
第28課《淺水洼里的小魚》
第29課《父親和鳥》
第30課《我是什么》
第31課《回聲》
第32課《太空生活趣事多》
第33課《活化螞蘆轎石》
第34課《農業的變化真大》
語文教學設計是在設計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供大家參閱,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古詩兩首》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1、認識8個生字,會寫6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3、能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一、看圖激趣,揭示課題。
1、圖上都有些什么?
2、仔細看圖,猜猜圖上的人在干什么?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3、揭示課題:有一個叫賀知章的人,他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家鄉,到了老了才回來,這首詩就是他回到家鄉后寫的。(出示課題:“回鄉偶書”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用“□”標出生字,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順。
伏備鄭2、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自由觀察生字,為喜歡的生字組詞。
3、抽生記住了哪個字?是怎樣記住的?
4、游戲:教師讀一個生字的音,學生從卡片中找出這個字讀三遍。
三、再讀課文,了解詩歌大意。
1、自由讀課文,圈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組合作學習,通過讀文,看圖,理解詩詞大意。(教師適當點撥)
鬢毛衰:頭發都白了。
3、教師范讀,學生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4、抽生。
5、生根據理解自由讀課文。
四、試背課文。
1、老師敘述詩意,學生根據詩意練習背誦。
2、學生互背古詩。
3、抽生背、齊背古詩。
第二課時
一、指導看圖,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看到了什么?
2、李白將要離開了,汪倫特地趕來送他,李白十分感動,寫下這首《贈汪倫》。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1、李白在詩中寫了些什么呢?自己去讀讀吧!并用“□”標出生字。
2、認記生字。
(1)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生字認記,并為其組詞。
(2)抽生記的哪個字,是怎缺頌么樣記住的?
(3)學生用多種方式認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歌大意。
1、學生在識字的基礎上讀古詩兩遍,看看能示不能將古詩讀得正確、通順、流利。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古詩大意。(教師相機點撥)
3、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四、試背古詩。
1、熟讀古詩。
2、老師講詩意,學生看圖試背古詩。
3、抽生背古詩。
4、齊背古詩。
五、學習寫字。
1、將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
2、請學生為自己感興趣的生字組詞。
3、請學生自由觀察,你覺得哪個字最難記,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滾緩些什么?
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舟:里面的一橫要出頭,上下各有一點。
客:與“容”相比較。客:客人 容;容易
何:與“河”相比較。何:幾何 河;小河
4、學生描紅、寫字。老師巡回指導。
六、完成課后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我會填”
七、拓展訓練。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清澈的湖水》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8個生字并書寫,認識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知道環境人類生活相關,培養初步的環境保護意識。
3、學習比喻句“……像……”。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識字、寫字教學。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環境污染對人類有哪些危害。
教學準備
1、教學掛圖
2、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中的生字“澈”,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用“澈”組詞:清澈……。再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讀課題后,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學生自由提問)或面對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
二、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學生靜聽,大致了解課文講了什么?
2、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問一問老師或同學,把字音讀準確。
3、從課文中找出要求會認的字,借助拼音讀準確,再讀課文。
4、檢查生字讀音。
(1) 同桌互相讀、聽,互相訂正。
(2) 指名認讀。
(3) 用生字卡片進行全面檢查。
5、再讀課文,邊讀邊用序號標明自然段。
三、指導讀好課文。
1、指導讀好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老師引讀,讓學生了解內容。
(3)指名讀、評,全班齊讀。
2、讀好二、三自然段。
(1)自由朗讀二自然段,找出描寫兩岸風景的句子(邊讀邊勾畫出來)
(2) 名讀勾畫的句子。
(3) 桌互讀第二自然段。
(4) 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5) 由練讀,找出表示小潔心情的句子。
(6) 名讀、評,全班齊讀。
(7)自由練讀二、三自然段。
3、指導讀好第四、五自然段。
(1) 小聲讀 四、五自然段,邊讀邊想,小潔想干什么?結果怎么做的?
(2)指名答,想一想,當時小潔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再請同學演一演。
(3)自由練讀四、五自然段。
a) 分四人小組練讀課文。
b) 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指名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感情朗讀,深入體會
1、朗讀文中寫景的段落
你想不想也做在這條船上,和小潔一起看看這美麗的景色呢?你都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美景讀出來?學生各自練讀美景部分,指名讀,師指導讀。
2、通過動作,體會心理(字讀三、四段)
課文中兩次寫小潔“緊緊攥著面包紙”,從這而體會到什么?應怎樣才能表現出小潔生怕面包紙掉進湖里的心情?
你從“看他一眼”和“企盼的眼光”中體會到什么?
加上動作表演讀,指名上臺表演。
3、自讀最后一段。討論:最后一句“忽然她眼睛一亮,飛快地向前跑去”是什么意思?
五、拓展活動
1、讀一讀這句公益廣告:“我是一株小小草,請你注意你的腳。”
2、試著寫一句保護自然的公益廣告詞。
我是———————,請你——————————。
第二課時
一、 查復習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用齊讀、開火車讀、個別讀的方法,檢查生字詞的讀音(包括要求認識的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小組討論:環境污染對人類有哪些危害?(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說一說)
4、全班進行交流。
二、學習比喻句“……像……”。
1、讀出課后練習中的兩個比喻句。
2、想一想,在我們以前的課文中有沒有像這樣的句子。
回憶:大象的腿像根柱子。
圓圓的荷葉像停機坪。
3、照樣子指名說比喻句。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
2、分組識記字形,集體交流。
3、指導書寫課后生字。
注意:“覺”字下面的“見”不要寫成“貝”。
“船”的“舟”變成偏旁時橫要變成提。
四、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1、同桌互相背誦。
2、指名背誦。
五、實踐活動
在教室開展“彎彎腰,拾起一片紙”的活動。然后集體交流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淺水洼里的小魚》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久、乎”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小男孩的行為中,知道魚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動物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用具
生字詞卡片,教學掛圖或多媒體,小黑板。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清澈的湖水》,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淺水洼里的小魚》.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不認識的生字,劃出自然段.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記住字形,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3、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識字的.
三、檢查學習生字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采取多種形式讓學生認讀。
(帶音節→去音節)
2、生說識字的方法。
3、擴詞練習。
四、再讀課文。
1、學生自由、請聲朗讀課文,讀通句子,勾劃出不懂的詞句。
2、開火車分段朗讀課文,看誰讀得最準,最流利。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決提出的問題。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1、自由讀一、二段課文,找出我在海邊散步看到了什么?
出示小黑板:
走著……,有許多小魚。他們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突然看見有一個小男孩,他走的很慢,……用力把他們扔回大海。
①讀這兩句話,你體會到什么?
(體會到小魚被干死,小男孩在救小魚)
②再讀課文,體會、感受內容。
2、讀課文第六自然段,分學習小組討論。
小男孩為什么要這樣做?(可結合該段的內容回答)
3、小組交流,相象小男孩救小魚時會說些什么?
4、分角色朗讀。
(按自己的學習伙伴配合練習,然后上臺表演讀)
5、想象練習:小魚兒在大海里會對小男孩說些什么?
6、自己喜歡哪段,就讀那段,然后自己為什么喜歡它?
學生表演讀時思考與想象
小男孩明明知道撿不完,可他為什么還要一個勁兒地撿?
“我”聽了小男孩的表現后,會怎么想?怎么做?
在表演讀過程中,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為什么?
六、有感情地朗讀全文。(你讀了課文,有什么想法?你的心里話。)
七、作業:回家收集有關魚類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開火車讀生字并組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看到小動物受傷了,你在乎嗎?你會怎么做呢?
①出示小黑板,完成想想。
你說:一只小鳥受了傷,落在窗臺上,
我說:————————————————。
你說:一只野兔受了傷,躺在大樹旁。
我說:————————————————。
②拓寬練習,仿照上面其他動物受傷后你是什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上臺表演動作)
完成后你的身邊有哪些常見的動物,他們的生活環境怎么樣?想想應該怎樣保護這些小動物?
二、指導寫字。
1、學生認讀回字格里的生字。
2、用回字格里的生字組詞練習。
3、觀察用不同的方法記生字的字形、偏旁和部件在回字格中的位置。
4、老師重點指導示范“死”、“腰”。
5、學生書空、描紅、臨寫。
6、展示自己的字,評議別人的作業。
三、拓寬練習
自己知道的魚類知識,并資料的來源。
四、總結
我們要時時關心小動物,愛護小動物,成為動物的好朋友。
板書設計:
28、淺水洼里的小魚
撿小魚
小男孩 扔小魚 愛護動物
魚得救
【 #二年級#導語】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雞媽媽的新房》
教學目標
1.會認“既”、“牢”、“印”、“此”四個生字以及多音字“當”。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明白不是誰的意見都得聽,別人的意見要通過思考才接受的道理。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明白不是誰的意見都得聽,別人的意見要通過思考才接受的道理。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
出示了雞媽媽的圖片,隨即讓孩子們:“跟雞媽媽打聲招呼?”
雞媽媽家有件喜事兒,雞媽媽的新房子造好了,(板書課題)咱們去瞧瞧吧。
二、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自己輕聲地讀讀這個故事,讀準字音,難信薯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自學情況。
(1)誰能讀給大家聽?指名逐段讀課文。要求:努力讀正確、讀通順。
(2)故事里生字寶寶等不及了,急著出來和我們交朋友呢!誰已經認識他們了?帶大家和他們打個招呼?(即、牢固、腳印、從此)領讀,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得很好。瞧!雞媽媽來歡迎我們了。讀讀第一自然段,雞媽媽的新房子怎么樣?
2.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3.“牢固”就是——(堅固、結實。)
用上了“既……又……”,把新房子的兩大優點都放在一起寫出來了。
4.雞媽媽的新房子除了漂亮、牢固,你還有沒有不一樣的感受?
(自己對新房子的感受。教師板書:美觀、結實、舒適、實用等)
你能從這些詞中選擇兩個,“雞媽媽的房子既……又……”。
擴展:天安門紅墻黃瓦,既……又……。
5.一起讀第一段。
(二)學習2-6自然段。
1.誰對雞媽媽的新房子提意見了?他們提了什么意見呢?自己讀2.—.6.自然段,找一找,用直線把他們的意見劃下來。
板書:鵝大哥
狐貍
鵝大哥的意見是什么?指名讀。(房子造得不錯,如果墻上開個窗就更好了。)
2.鵝大哥提出的意見好嗎?從哪兒能看出來?自由讀3自然段。
指名說。
教師引讀:是呀!夏天到了,雞媽媽的房子里——又悶又熱。雞娃娃都——生病了,雞媽媽這才想起鵝大哥的建議,她趕緊在墻上開了隔窗。這樣——清新的空氣進來了,屋里涼快多了,雞娃娃的病也慢慢好了。
3.看來,鵝大哥是關心雞媽媽,真心為雞媽媽好,他的意見是——善意的,(板書善意)
4.那你能當這只鵝大哥來對這只雞媽媽提意見嗎?
表演,評價(看得出,你很關心雞媽媽的。嗯,你為雞媽媽著想的。善意的提)
5.那雞媽媽從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回答問題。板書:多聽別人的意見
6.狐貍又提出了什么建議呢?齊讀
7.那么狐貍提的這個建議怎么樣?從哪兒看出。
8.一畝信天,雞媽媽從外面回到家,發現少了一只雞娃娃,她到處找也沒有找到。忽然,她在窗臺上發現了狐貍的腳印。7.原來,狐貍說“你家的窗子在開大一點兒就更好了。”為的是什么?
狐貍的建議是為了自己,對雞媽媽來說是不懷好意的(板書:惡意)
9.這只不懷好意的狐貍會怎么來提意見呢?
誰能試試看。評價:演得很好,演出了狐貍的狡猾。
10.這件事后,雞媽媽得出結論(指板書):不是誰的意見都得聽。
那誰的意見可以聽,誰的意見不可以聽呢?
11.總結:對,象狐貍這樣壞人的滑耐者話不可以聽。如果想鵝大哥這樣好心的建議我們就要聽。要多聽別人的意見,但不是誰的意見都得聽。
12.雞媽媽明白這個道理?“趕緊”,從此雞娃娃再也沒有少過。
“從此”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引導學生理解從此。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2.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四季的腳步》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誦讀課文。初步感受四季的不同特點;在盡情地朗讀中感悟一年四季的變化及特征;通過誦讀及探究,發現詩歌的語言特點。
(2)喜歡讀兒童詩歌,在詩歌優美的韻律中感受四季的美麗,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步驟:
一、圖片導入
1、播放課件,欣賞四季的圖片
2、用一句話自己喜歡的季節
3、板書:四季的腳步(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描寫四季的優美詩歌——四季的腳步)。
過度:課文中四季正邁著腳步,悄悄地向我們走來。
二、教師范讀,初步感知
1、師配樂朗讀
2、你感受到了什么?
過渡:四季真美啊,它正等著小朋友去讀、去欣賞呢!請小朋友自由地讀讀詩歌,把小詩讀正確,讀通順了。
三、初讀課文,讀通小詩
1、思考:共幾個小節?分別寫了哪些季節?板書:春夏秋冬
3、你喜歡哪一節?有感情的讀一讀。
過渡:有這么一句話,一年之計在于春,那么我們就先去會會春姑娘,怎么樣?
四、精讀課文,朗讀感悟春天
春天
1、春姑娘是邁著這樣的腳步來的?指導朗讀“悄悄”
引導:什么是悄悄地?(輕輕地)你會悄悄地做什么?(不讓別人知道,無聲無息)
2、春姑娘還是怎么來的?指導朗讀“笑著走來”
3、練讀
4、指名讀
5、齊讀
過渡:溫柔、美麗的春姑娘悄悄地走了,那你還喜歡什么季節,用剛才的方法讀一讀。
五、學生練讀二、三、四小結
六、抽讀,讓學生展示。并適當指導。
小結:時間過得可真快,一轉眼,可愛的四季就要和我們告別了,讓我們再來聽聽他們的聲音!(四人配樂朗讀)
七、提供句式,進行說話練習:
()的腳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著走來——
()唱起了歌兒
——(),(),
()。
1、小組合作說一說
3.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秋天》
教學目的:
1、知道秋天的一些特點,感受秋天的美,并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自己觀察到的秋天。
2、能按一定順序看懂圖意。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知道秋天的特點。
教學難點:
聯系實際自己觀察到的秋天。
教學準備:
錄音機、幻燈機、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夏天過去,秋天就來到了3我們的身邊。秋天到了,天氣、動物、植物都有什么變化呢?讓我們一塊兒去看一看。
學生齊讀課題:秋天
二、講授與討論
看圖
1、出示幻燈,請同學們仔細看圖,告訴老師,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這幅圖是秋天的景象?
2、指名按從上到下或從遠到近的順序秋天的景象。
初讀課文
1、同學們真聰明,作家叔叔也觀察了這幅圖,還把它寫下來了。
2、請看書,聽錄音。
3、自己讀一讀課文。
學習課文
1、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點呢?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看圖:誰能告訴老師,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樣的?
(2)有多高?有多藍?能不能用另一個詞把“那么”換一換?
(3)指導讀。
(4)比較句子有什么不同。
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高高的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過渡語:在高高的藍天下,有什么呢?我們向遠處望,看見了稻田。
2、請同學讀第二自然段
(1)看圖理解“一眼望不到邊”
(2)誰能告訴老師,為什么作者要把熟了的稻子比作金子呢?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然后齊讀。
指圖過渡:現在我們往近處看,誰能近處的景物?(生甲:稻田旁邊有池塘,池塘邊上有棵梧桐樹}還有些什么?{生乙:地上有小螞蟻和落葉,池塘中有小魚}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咱們看看作者是怎么寫的。
3、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
(1)想想春天的梧桐樹是什么樣的,秋天來了,梧桐樹有什么變化。{樹葉黃了,葉子落了}
(2)梧桐樹葉是怎樣落下來的?我們一齊讀一讀下面這句話:
a、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b、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3)第二句和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4)填空:當黃葉落下來后
()把黃葉當作()。
學生口頭填空,先填課文中的,然后擴展,自由填。
(5)教師導讀最后兩句。
過渡:小魚把黃葉當作傘,螞蟻把黃葉當作運動場,燕子把黃葉當作什么呢?
4、男同學讀第四自然段。
(1)秋天來了,燕子有什么變化?
(2)燕子把黃葉當作什么?
(3)電報是什么?燕子為什么把黃葉當作電報呢?
(4)指名朗讀。
看圖小結
秋天來了,天那么高,那么藍;稻子熟了,黃燦燦的;梧桐樹的葉子變黃了,開始一片一片地往下落;燕子也準備飛到南方去過冬了。在我們身邊你也會發現許多事物在悄悄地變化。
六、作業
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在秋天的變化。
人教版二年級上語文必背篇目有:
1、《秋天的圖畫》
秋天來啦,秋天來啦,山野就是美麗的圖畫。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灶拍燒的火把。誰使秋天這樣美麗?看,藍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們排成一個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說——勤勞的人們畫出秋天的圖畫。
2、《秋天到》
秋天到,秋天到,田里莊稼長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飽,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
秋天到,秋天到,園里果子長得好。枝頭結柿子,架上掛葡萄,黃澄澄的是梨,紅彤彤的是棗。
3、《植物媽媽有辦法》
孩子如果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
牛馬有腳,鳥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辦法?
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風輕輕吹過,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
蒼耳媽媽有個好辦法,她給孩子穿上帶刺的鎧甲。
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孩子們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媽媽更有辦法,她讓豆莢曬在太陽底下。
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植物媽媽的辦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細觀察。
那里有許許多多的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
4、古詩兩首
《贈劉景文》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山行》杜牧。
遠上寒上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5、《一株紫丁香》
踮起腳尖兒亂辯或,走進安靜的小院,我們把一株紫丁香,嘩伍栽在老師窗前。老師,老師。
就讓它綠色的枝葉,伸進您的窗口,夜夜和您做伴。
老師——。
綠葉在風里沙沙,那是我們給您唱歌,幫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老師——。
滿樹盛開的花兒,那是我們的笑臉,感謝您時時把我們掛牽。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老師,休息吧,讓花香飄進您的夢里,那夢啊,準是又香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