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怎么物理降溫?1.溫水降溫。高燒時,可以使用溫水擦拭頸部、腋窩、肘窩、腹股溝以及腘窩等大血管通過的皮膚表面,通過蒸發皮膚表面多余的水分,帶走身體內多余的熱量,達到降溫目的。或者通過洗溫水浴的方式進行降溫。2.補水降溫。那么,幼兒怎么物理降溫?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孩子發燒時應該采用以下物理降溫的方法:
1、多喝溫水及時補充水分,進一步阻止水分的流失。
2、39℃下應該用熱敷處理,若體溫上升到39℃時應以冷敷處理,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一次,直到退燒為止。
3、溫水擦身,水溫32-34℃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鐘以上,擦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3、降低環境溫度:最好的環境溫度是20-24℃。
4、使用退熱貼或者冰枕,冰枕不宜太涼。
5、酒精擦浴,但是特別小的嬰兒不建議采用這個方法。
6、盡量讓小孩子衣服寬松,不要蓋太厚的被子,以防溫度在短時間內無法散發出去。
7、溫水澡是無論春夏秋冬都是非常適用的方法,溫水澡要低于體溫,一般37℃以下就可以,但是不要太涼的水,洗澡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5分鐘即可,這樣對于孩子的退燒非常有效果。
高燒物理降溫的方法,包括溫水降溫、補水降溫、冰袋降溫、推拿降溫等方法。
1.溫水降溫。高燒時,可以使用溫水擦拭頸部、腋窩、肘窩、腹股溝以及腘窩等大血管通過的皮膚表面,通過蒸發皮膚表面多余的水分,帶走身體內多余的熱量,達到降溫目的。或者通過洗溫水浴的方式進行降溫。
2.補水降溫。在家發高燒時,可多喝白開水,喝水可以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加速病毒的排出,還可以通過排汗、排尿等方式,達到降低體溫的目的。
3.冰袋降溫。發高燒時,可用毛巾把冰袋包裹起來后,放置身體有大血管暴露的部位,有利于降溫,注意冰袋不能直接使用,必須包裹起來再用。
4.推拿降溫。主要有捏脊法,可用雙手在患者脊柱兩側捏按,先捏肌膚,再提拿、推動,協調進行。還可用手掌跟旋轉按揉中脘穴位,或用拇指按壓足底的涌泉穴,對改善內熱狀況有一定幫助。但建議由專業的醫師進行推拿治療。5、擦浴法:擦浴法主要有溫水擦浴法和酒精擦浴法。溫水擦浴法是用 32 ℃-34 ℃的溫水給患者全身拭浴,在擦拭四肢、頸部、腘窩、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時,應適當延長時間,利用蒸發效應幫助散熱。酒精擦浴法的作用原理是使酒精揮發吸收熱量,同時酒精也可使局部血管擴張,血流增加,能夠加速代謝帶走人體熱量,從而達到退燒效果。
酒精的確可以在發燒時起到散熱的作用,但不適合小寶寶,嬰幼兒肝腎功能還不完善,皮膚比較嬌嫩,擦拭的過程中容易被吸收,蓄積后可能會導致急性酒精中毒!就算是擦拭少量的酒精,也容易引起皮膚過敏。
同時,酒精擦拭只能降低體表溫度,而實際體溫會更高。因為酒精揮發快,造成皮膚血管快速收縮,熱量反而無法散發,而冰敷退燒也是同樣不可取。
寶寶發燒,做家長的千萬別“亂陣腳”,下面給大家整理出了一份寶寶退燒指南。
有哪些物理降溫的方法
一、溫水擦拭
孩子發燒38℃以下,可用溫水擦拭寶寶身體或洗個溫水澡,水溫控制在32-35℃比較適宜,重點擦拭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地方,動作要輕柔。
二、多喝水
38.5℃(有熱性驚厥史的孩子為38℃),是一個可以給孩子喝退燒藥的參考值。但是,如果孩子精神狀態好,就算體溫到38.5℃了,也不是必須用藥。可以讓孩子多喝水,通過自然地出汗、排尿帶走身體的熱量。
發燒是人體對某些疾病的一種自然反應。在遇到一些感染、過敏、食物中毒等情況時,引發體內炎癥反應,產生發熱現象,以提高體溫來加速身體的免疫反應和殺死病菌。在這種情況下,使用酒精來擦身體并不能真正改變發熱本身,而只是表面上使皮膚變得涼爽一些而已。
此外,使用酒精擦身降溫會導致皮膚溫度下降得過快,使得我們的身體直覺地認為身體已經降溫了,而減少發熱引起的排汗過程,引起體溫反跳。如果體溫反跳嚴重,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因此,不建議使用酒精擦身體降溫。
那么,孩子發燒時如何進行正確的物理降溫呢?
1. 用溫水和毛巾給孩子擦浴。不要使用冷水或過熱水,應保持水溫在 26℃ 左右。將毛巾沾濕后,擠出多余的水分,然后輕輕擦拭孩子的額頭、頸部、胳膊、手腕等處。這樣可以讓孩子的皮膚涼爽,有助于緩解發熱不適。
2. 飲食調理。在孩子發燒期間,應該提供易消化的飲食,如蒸蛋、面條、粥等。同時,要適當增加水分攝入,以補充由發熱引起的水分流失。
3. 透風散熱。保持孩子所在的房間通風,盡可能地讓新鮮空氣進入房間,有助于降低室內溫度。
4. 真空退熱貼。使用真空退熱貼可以幫助降低孩子的體溫。這些貼片使用需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并且要遵循醫生的指示。
發燒時不建議使用酒精擦洗身體降溫是因為酒精具有刺激性和毒性,直接接觸皮膚可能會導致皮膚干燥、發炎、灼傷等不良反應,甚至會導致身體中毒等癥狀。此外,酒精的揮發速度過快,不會持續降溫,反而會加重身體的脫水和失水現象,被認為不是降溫的最佳選擇。
針對孩子發燒時的物理降溫,建議采取一些比較安全、有效的方法,如:
1. 冰敷:可以用冷水或薄冰袋等物品進行局部或全身冰敷。但是要注意防止冰凍傷,不要直接將冰袋或冰塊放在皮膚上,應該用毛巾或其他軟質材料包裹住,每次敷上10-15分鐘,每隔2-3小時敷一次,直到體溫降至正常水平為止。
2. 濕毛巾敷額:用溫水濕毛巾輕輕擦拭孩子額頭和四肢,可起到一定的降溫效果,但不易過度焦慮,一次7—10分鐘。
3. 大塊海綿擦身:將溫水浸透大塊海綿,然后揉揉,擠掉多余的水分,將海綿擦拭孩子身體,每隔5-10分鐘更換海綿,輕輕擦拭孩子身體的同時,可以促進身體汗水的排出,快速降溫。
4. 注意保持通風:孩子發燒時不宜將房間封閉,宜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在空氣清新的環境中替孩子送上一個清涼的微風,可以幫助降溫,也可以使孩子感受到舒適。
總之,在降溫過程中,家長要控制降溫的速度和幅度,注意不要壓迫孩子的呼吸道和消化,避免引起誤區或不適。
以上就是幼兒怎么物理降溫的全部內容,小孩子發燒時應該采用以下物理降溫的方法:1、多喝溫水及時補充水分,進一步阻止水分的流失。2、39℃下應該用熱敷處理,若體溫上升到39℃時應以冷敷處理,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一次,直到退燒為止。3、溫水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