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西經20度東經160度在哪 丹麥在世界地圖的哪里 世界地圖丹麥在哪個位置 丹麥周邊國家地圖 丹麥地理位置簡介
位于北歐的冰島與丹麥屬地格陵蘭島之間,它是北美洲和歐洲的地理分界線。
海峽北端為北冰洋,南端為大西洋。丹麥海峽指格陵蘭島御滑與冰島之間的海峽,部分延伸至北極圈。它是歐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北通北冰洋,南連北大西洋。長約483千米,最狹處寬290千米。
東格陵蘭寒流沿海峽的西岸南流,帶有源于北冰洋和格陵蘭島冰蓋的冰山。另有一股較暖的伊爾明厄洋流(IrmingerCurrent)的分支貼近冰島海岸向北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1年5月)游大,英德海軍曾在此激戰。鎮磨臘
丹麥在歐洲的北邊,英國在西遲悶亮薯北邊,隔的很近,如果從碼鍵彎地圖上就是英國的右手邊。
地理上在英國的東邊。
冰島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Iceland),北歐國家,西隔丹麥海峽與格陵蘭島相望,東臨挪威海,北面格陵蘭海,南界大西洋。首都雷克雅未克。地理上冰島經常被視為是北歐五國的一員。今日的冰島已是一個享有高度生活水準以及世界排名第一人類發展指數(2009年)的發達國家。冰島是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喊掘鍵洲自由貿易聯盟鄭巧、歐洲經濟區、北歐理事會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散孫織的會員國。但是并未加入歐洲聯盟。
經度緯度
巴西 巴西利緩野亞(Brasilia) -47.55 -15.47
法國 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Aix-en-Provence) 5.27 43.31
也門 亞丁(Aden) 24.12 12.45
埃笑耐及 開羅(El Qahira) 31.15 30.03
俄羅斯擾升喊 喀山(Kazan’) 49.08 55.45
丹麥位于歐洲北部,南同德國接壤,西瀕北海,北與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線長7314公里。屬海洋性溫帶氣候。平均氣溫1月0.1度,7月16.4度。丹麥氣候最溫潤,地勢也最平坦。春季四、五月時氣候溫和,夏季六至八月較曖,因丹麥緯度較高而白晝較長,晚上九時后才日落。秋季九至十一月多風多雨,冬季常常有些霜雪。 政體:君主立憲國。約公元985年形成統一王國。11世紀20年代征服整個英格蘭和挪威。在1379年與瑞典、挪威結成卡爾馬聯盟中處統治地位,其后逐漸衰落。1849年建立君主立憲體制。兩次大戰中均宣布獨立。1940年4月至1945年5月被德國占領。1944年冰島宣布脫離丹麥。1949年參加北約,1973年加入歐共體。 語言:丹麥語。多數丹麥人會講英語。 地理概況:由406個島嶼組成。總面積僅為4.3萬平方公里。是北歐最小的國家。人口:居民約為532萬,日爾曼族的丹麥人占97%,居民多信奉基督教。語言:語言為丹麥語,講英語也相當普遍。貨幣:克郎,國際符號為dkk,但在丹麥國內價格均以kr表示。時差:比北京時間晚7小時。 國花:冬青。經濟概況:工業是丹麥國民經濟主體,石油開采、造船、化工、電子、食品、紡織等部門居重要地位,丹麥農業高度發達,丹麥還是世界最大的貂皮生產國、世界四大漁業國之一。工業是丹麥國民經濟主體,石油開發、造船、化學、電子儀器、食品、紡織等部門居重要地位。船用主機、水泥生產設備、助聽器、啤酒、酶制劑和人工胰島素等產品在世界享有聲譽。農業高度發達,農業科技水平和生產效率居世界先進國家之列,豬肉、奶酪和黃油出口量分別居世界第三和第四位。小麥良種世界聞名。丹麥還是世界最大的貂皮生產國,四大漁業國之一,也是歐盟內最大漁業生產國。丹麥首都哥本哈根(copenhagen)是北歐最大的城市,丹麥語中意為“商人之港”,是安徒生的故鄉。這里有童話里的美人魚雕像,美麗的吉菲昂噴泉以及有北歐古老風味的市政廳。還有金碧輝煌的佛雷德里克城堡,以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而聞名于世的哈姆雷特城堡。丹麥童話般的神秘風光,令人流連忘返。 在哥本哈根附近的拉杰爾鎮里,有一座獨具特色的仿古旅游村,這是專為那些希望體驗古人生活的人士設立的。 丹麥的科學技術十猜世分發達,已有11位丹麥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多年來丹麥人對科學做出重要貢獻:在仙后座中發現一顆新的恒星;發現了人體里的淋巴;測定了光的速度;發現維他k等元素。丹麥缺少豐富的自然資源,歷屆政府都把教育與科技發展視為興國創業的先決條件。十分注重智力投資,搞科研開發,促技術成果轉讓,抓高效益生產,擴大產品出口發展國民經濟穗鉛肢。丹麥的科技發展戰略及重點是與國情相適應的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基礎性研究只是在有限的本國已具有特長的學科領域(如核物理、生物化學、醫藥等)里開展。 近年來,丹麥的研究開發費用主要投放以下六個重點領域:生物醫藥技術、環境研究、信息科學、癌癥研究、材料研究、食品加工技術。不僅政府重視生物技術的發展,有關公司也很重視。以生產酶制劑和胰島素聞名的諾沃(bovo)公司在1995年內的投入就高達20億丹麥克郎。丹麥是個工業起步較晚的小國。由于丹政府采用和實行了一套適應國情的政策,所以很快地促進了工業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例如,丹麥的農業發展就是靠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和農場主的企業家精神,以及建立在全球化科研基礎上的有效體制,使其能夠迅速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化。80年代初當國際市場谷物價格急劇下跌時,丹麥立即從谷物出口向畜產品和種子生產出口轉變。這充分反映了丹麥科技政策上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相繼通過發展食品加工業來求得家史農業的持續發展,也是丹麥近幾十年經濟發避孕藥和建立新興技術工業的重要基礎。即使是現階段,丹麥工業的發展也是以高效率的農業為基礎的,尤其是對現代生物技術的不斷研究和廣泛應用,不僅為農牧業而且也為輕化工、醫藥和食品加工工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丹麥培育的良種奶牛馳名于世。丹麥出口的牧草和園蕊種子的純度、均勻度、穩定性、高產、抗病害能力的優質標準在國際上享有很高信譽。從1993年開始政府和工業界對信息技術(包括硬件、、網絡、技術服務等)就給予高度重視和較大投激梁資。僅1993年的投入,就占gnp的2.71%,94年占gnp的3%,約300億丹麥克郎。1995年僅政府就投資3500萬丹麥克郎,尤其是重視電信技術服務領域的創新。所以早在1993年丹麥就有85%的辦公人員用上計算機,64%的工作崗位聯入局域網(lan),這個比例在世界上是最高的。1995年,1/3家庭有pc機,每100人中有59.1條電話線,6.7個移動電話。廣泛使用光纜數字通信網,通過電信網開國際會議。目前丹麥所有金融機構在使用darkont支付、訂貨、確認和開發等。為提高技術服務的效率,把14個政府的技術服務研究所和15個技術信息中心組成“全國技術服務網”。該網的作用是把丹麥境內和國外的研究中心和公司聯結起來加強在技術、管理、發明、咨詢技術轉讓方面的服務與信息交流。 哥本哈根,是丹麥金融、文化中心。是由日德蘭半島及周圍大小500個島嶼所組成的城市。首都哥本哈根位于最大的西蘭島東端,隔著松德海峽與瑞典相望,是通往北歐各國的玄關。在此,國際知名的卡斯楚普機場有通往世界各地的航機,交通十分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