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實驗總結?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原理為:g=4π2/L/T2。實驗器材包括:長約1m的細線、小鐵球、鐵架臺、米尺、游標卡尺、秒表。易錯點包括:小球擺動時最大偏角應小于50度,小球應在豎直面內振動,計算單擺振動次數時應從擺球通過平衡位置時開始計時,擺長應為懸點到球心的距離。那么,高中物理實驗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控制變量法:所謂控制變量,就是在研究某一問題的過程中,對影響實驗結果的某一因素和條件加以人為控制,而不改變其它條件。若某兩次實驗只有某一條件不同,導致更后結果不同,則說明此條件影響了這次的實驗結果。控制變量可以說的上存在于我們每一個物理實驗中,掌握控制變量法更是我們做實驗的基礎。比如物理力學中在推導動能定理時,通過控制變量法證明了物體的能量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與速度呈正比。在做物理實驗的時候,同學們一定要搞清楚哪些是變量,哪些是定量。
2.轉化法:在物理實驗在中,經常存在著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者不好測量的物理量,這時候就需要將它轉化為讓我們清晰明了的事物,在整個物理學的前進過程中,轉化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等效替代法:在高中的物理實驗中,我們常常為了問題簡化,就用一個物理量來代替另一個物理量,但不改變實驗結果。比如在電學實驗中,當我們需要一個大電阻但手邊沒有的時候就可以用多個電阻代替。等效替代法中更重要的就是等效二字,等效指的是同一個實驗中,它們產生的效果是相同的。如果同學們能熟練運用等效替代法就意味著已經對這個實驗有了一定理解。
總結報告是當前應用十分廣泛的應用文語體之一,要寫一份實驗總結報告你知道要怎么寫嗎?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高中物理實驗的大總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實驗的設計思想
在中學物理實驗中涉及的主要設計思想為:
1.壘積放大法把某些物理量(有時往在是難以直接測量的測量的微小量)累積后測量,或把它們放大后顯示出來的一種方法。如通過若干次全振動的時間測出單擺的振動周期;把員楊螺桿的微小進退.通過周長較大的可動到度盤顯示出來(螺旋測微器)等。
2.平衡法根據物理系統內普遍存在的對立的、矛盾的雙方使系統偏離平衡的物理因素,列出對應的平衡方程式,從而找出影響平衡的一種方法如用天平測質量、驗證有固定轉動因乎銜條件、驗證玻意耳定律等。
3.控制法在多因素的物理現象中,可以先控制某些量不變,依次研究某一個因素對現象產生影響的一種方法。如牛頓第二定律實驗。可以先保持質量一定,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等。
4.轉換法用某些容易直接測量,(或顯示)的量(或現象)代替不容易直接測(或顯示)的量(或現象)。或者根據研究對象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有相同的效果作間接的觀察、測量。如把流逝的時間轉換成振針周期性的振動;把對電流、電壓、電阻的測量轉換成對指針偏角的測量;用從等高處拋出的兩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它們的速度等。
長度的測量,首先需要遵循三個原則:避免讀數錯誤,使用毫米刻度尺時均以毫米為單位讀數,從不同方位多測量幾次并取平均值,尺應緊貼測量物,確保刻度線與測量面之間無縫隙。
游標卡尺的原理是:10分度的卡尺,游標總長度為9mm,分成10等份,每等份為0.9mm;20分度的卡尺,游標總長度為19mm,分成20等份,每等份為0.95mm;50分度的卡尺,游標總長度為49mm,分成50等份,每等份為0.98mm。讀數方法為:讀出主尺上的整毫米數,再讀出游標尺上的第幾條線與主尺線重合,將對齊的游標尺刻度線數乘以該卡尺的精確度,將主尺讀數與游標讀數相加。
螺旋測微器的工作原理為:每轉一周,螺桿運動一個螺距,將它等分為50等份,故其精確到千分之一厘米。讀數方法為:先從主尺上讀出露出的刻度值,注意主尺上有整毫米和半毫米兩行刻線,不要漏讀半毫米值。再讀可動刻度部分的讀數,看第幾條刻度線與主尺線重合,乘以0.001即可得可動讀數,將固定與可動讀數相加即為測量值。
注意事項包括:游標卡尺讀數時,主尺的讀數應從游標的零刻度處讀,而不能從游標的機械末端讀;游標尺使用時,不論多少分度都不用估讀,20分度的讀數末位數一定是0或5,50分度的卡尺末位數字一定是偶數;若游標尺上任何一格均與主尺線對齊,選擇較近的一條線讀數;螺旋測微器的主尺讀數應注意半毫米線是否露出;螺旋測微器的可動部分讀數時,即使某一線完全對齊,也應估讀零。
驗證力的平等四邊形定則
實驗目的驗證平行四邊形法則。實驗器材包括方木板、白紙、彈簧秤、橡皮條、細繩套、三角板、刻度尺、圖釘。實驗過程中,兩測力計拉細繩套,使橡皮條伸長至某點O。記錄兩測力計的示數F1、F2以及它們的方向。用一個測力計拉橡皮條至O點,記錄彈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通過刻度尺與三角板作圖。減小誤差的方法包括測力計校零、方木板水平放置、彈簧方向一致、分力與合力盡可能大、細線長、標記點遠、夾角60°至120°。
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原理:兩小球在水平方向發生正碰,動量守恒。實驗儀器有斜槽、重錘、白紙、復寫紙、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標卡尺、圓規、天平。實驗條件要求入射小球質量m1大于被碰球質量m2,兩球半徑相等,入射球從同一高度靜止釋放。主要測量兩球質量m1、m2,以及落點位置。落點位置應以圓心表示,以此驗證動量守恒。
驗證機械能守恒
原理:物體自由落體運動,機械能守恒。實驗器材有打點計時器、紙帶、重錘、米尺、鐵架臺、燒瓶夾、低壓交流電源、導線。實驗條件要求打點計時器豎直固定,初始兩點距離約為2毫米。測量從起始點到各研究點的距離h,計算重力勢能減少量mgh。無需測重錘質量。誤差分析中,重錘克服阻力導致動能增加略小于重力勢能減少。
1、滑動變阻器的連接(限流法/分壓法)
分壓接法時,題中常出現這樣的字眼:要求電壓從零開始調節,或是要求測量盡可能精確等被測電阻上電壓的調節范圍大。用分壓接法時,滑動變阻器應該選用阻值小的;用限流接法時,滑動變阻器應該選用阻值和被測電阻接近的。
2、其他常用測電阻方法
(1)內阻已知的電流表、電壓表可看成能讀出它們電流、電壓大小的電阻來使用。
(2)電流表可通過串聯定值電阻來擴大量程,當成大量程電流表來使用;也可以并聯定值小電阻來當成電壓表來使用。
3、對限流電路,只需用筆畫線當作導線,從電源正極開始,把電源、開關、滑動變阻器、伏安法四部分依次串聯起來即可(注意電表的正負接線柱和量程,滑動變阻器滑片應調到阻值最大處)。對分壓電路,應該先把電源、開關和滑動變阻器的全部電阻絲三部分用導線連接起來,然后在滑動變阻器電阻絲兩端之中任選一個接頭,比較該接頭和滑動觸頭兩點的電勢高低,根據伏安法部分電表正負接線柱的情況,將伏安法部分接入該兩點間。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實驗總結的全部內容,物理實驗活動總結1 一、實驗教學中過程學生存在的一些典型問題 1、基本工具使用得不正確,其主要表現為: (1) 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有的學生沒有進行校零就直接使用;測拉力時沒有 作勻速直線運動就讀數;校零時不在使用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