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電子音樂是怎么做出來的 電子音樂的特點 做電子音樂需要什么
??
首先,歐洲的音樂MV廠牌經常出現一些比較普通甚至比較窮、丑的人,但她們很有自信很有想象力很有創造力很有才能。然后,“只有自我滿足感比較強的人才喜歡舞曲”。
瑞典、挪威、芬蘭、丹麥、冰島。這幾個地方電子音樂發展好么?不管是舞曲還是電子音樂,不管是主流EDM還是Underground,清楚的表態,比起歐洲其他地方還有很大距離,更別提美國了中含清。瑞典那幾個做House的,在新時代狹義EDM圈成就很大,但也僅僅限于狹義EDM圈,更不代表這個地區就是發展的好。相反,北歐電子一直在獨立派系的圈子里老橡自己玩自己的,出產很多相當有個性的音樂,但發展并不好。我個人覺得,不要把自己的喜好,當做評判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國家發展的好壞。中國對北歐電子有非常大的誤解,什么冰冷電子,北歐電子,這都什么東西。就單拿個冰島,Bjork還是Mum還是BangGang還是SigurRos,都是不同的路線,不清楚電子音樂分類的,才會將他們都稱作什么北歐電子甚至冰島電子。北歐風格的藝術和科技是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北歐在藝術設計和科技發展方面,在全世界算是不按套路出牌的典型。獨賣前特的審美趣味和思想哲學,加上快速發展的科學技術,使得北歐人有足夠的硬件和基礎去嘗試不同的事物。北歐人對于藝術的敏銳和創新,和傳統上大多數人認為他們“維京海盜”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電音是一個house需要的音樂,她沒有古典的那么階級性,沒有搖滾的那么擰巴和憤怒,也沒有民謠的那么低沉和憂郁,她是屬于大眾的,是一種平等化的方式,讓人回歸到人類身份本身去一起嗨。所以當節奏開始的時候,你身體的抖動和荷爾蒙多巴胺的大量分泌,是你身體對音樂的天然的響應和回饋,是最原始和最自然的表達。不裝逼不端著不做作,該抖就抖該笑就笑該跳就跳,這才是真正意義的keepreal。
????
北歐市場好,產業發達。并且配塵兩者互相促進,成就了今天荷蘭乃至北歐的電音文化。先說挪威,這個靠著大西洋北海的國家,出了一堆電音達人。AlanWalker的《Faded》出來的時候,滿大街都是這首歌。然后一幫從來不知道喜歡電音的人培銷禪就跳出來了,開始沿著傳統套路,開始說這首歌旋律簡單、和弦簡單、配樂元素簡單、人聲厚度不夠、混音一般等等,總之就是要體現自己在電音上的品味獨特,這種爛大街的電音不是這些“電音資深玩家”的愛。就有點像一幫眼中只有Trap的嘻哈粉的眼中OldSchool簡直是土到掉渣的感覺。但是不管怎么說,Alan這種未成斗陪年前就寫出了這首歌,但就這一點,就已經夠秒一幫人。
????
廠牌為數眾多,交流密切,前棚源笑輩非常愿意提攜新生力量,共同制作。Kygo,CLMD,Coucheron,CashmereCat,Fehrplay和TrippyTurtle。Kygo是必須要好好的,畢竟這是我非常喜歡的電音騎師之一。這小伙子從小童子功練得比鏈含較扎實,音樂功底很厚實,加上個高人裂老帥人老實,粉絲眾多。他算是騎師中比較內斂含羞的那種,這幾乎很少見,因為印象中一般在主舞臺正中hold全場的DJ們都幾乎必須自己先嗨到爆炸。但是Kygo是屬于那種專注工作,互動也顯得比較生澀的那種,他和MartinGarrix那種自來熟演個出跟嗨藥差不多的局面完全不一樣。有時候你會發現臺下已經嗨醉了,臺上Kygo還時很投入很認真的在操作機器一遍配合著音樂節奏。隨便說一句,今年于村的Br?nnbollsyran音樂節,半夜裹著棉大衣,去現場看了Kygo的表演,新專輯《CloudNine》的幾乎全部曲目都大大方方的表演了一遍,從凌晨開始一直標表演了三個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