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化學消毒方法優點 化學消毒方法過氧乙烷 化學消毒法包括四類 常見的化學消毒方法 什么是化學消毒法
化學消毒原理:一是使蛋白質變性,酚類、醇類、醛類和重金屬等,能使蛋白質凝固或變性,使病毒的生手逗拿長繁殖受畢搭抑制而死亡。二是干擾酶,重金屬鹽能與微生物的巰基(-SH)酶結合,使其活性降低或消失,從而影響病原菌的代謝。氧化劑、鹵素類也能氧化微生物體內的指哪某些酶。三是使細胞漿膜通透性增加,清潔劑能降低病原菌細胞膜表面張力,使細胞膜通透性增加,菌體內物質外漏,引起死亡。
一、物理法主要有熱消毒饑宴法、紫帶扒外線消毒法、電離輻射法、微波法等。最常用的物理消毒的物理法主要有熱消毒法、紫外線消毒法、電離輻射法、微波法等。最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是熱消毒法和紫外線消毒法。
二、化學消毒法是指利用化學藥物殺滅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叫化學消毒法。
理想的化學消毒劑應具備以下條件:1、殺菌廣譜;2、使用濃度低;3、作用速度快;4、性質穩定;5、易蠢肢昌溶于水;6、可在低溫下使用;7、不易受有機物、酸、堿及其他物理、化學等因素的影響;8、對物品無腐蝕性;9、無色、無味、消毒后易于除去殘留藥 物;10、無毒或毒性低;11、使用無危險;12、價格低廉、便于運輸、可以大量供應等。
消毒和滅菌是確保健康,防止疾病傳播和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
1、天然消毒法:
1)日光曝曬法:日光由于其熱、干燥和紫外線的作用而具有一定的殺菌力。必須直接在陽光下曝曬,才能取得殺傷力。常用于床墊、被褥、毛毯及衣服等的消毒。曝曬時應經常將尺姿被曬物翻動,使物品各面能與日光直接接觸,一般在日光下曝曬4~6h可達到消毒目的。
2)通風:通風雖不能殺滅微生物,但可在短時間內使室內外空氣交換,減少室內致病微生物。居室內應定沖或時通風換氣,通風時間一般每次不少于30min。
2、物理滅菌法
1)燃燒法:一種簡單易行、迅速徹底有效的滅菌方法,但對物品的破壞性大,多用于耐高熱,或已帶致病菌散困伍而又無保留價值的物品,如被某些細菌或病毒污染的紙張、敷料、搪瓷類物品,如坐浴盆,也可以用火焰燃燒消毒滅菌,應先將盆洗干凈擦干,再倒入少許90%酒精,點然后慢慢轉動浴盆,使其內面完全被火焰燒到。應用此方法時,應注意安全,須遠離易燃或易爆物品,以免引起火災。
2)煮沸法:一般等水開后計時,煮沸10-15min可殺死無芽孢的細菌。可用于食具、毛巾、手絹等不怕濕而耐高溫物品的消毒滅菌。
3)高壓蒸汽滅菌法:利用高壓鍋內的高壓和高熱釋放的潛能進行滅菌,此法殺菌力強,是最有效的物理滅菌法。待高壓鍋上汽后,加閥再蒸15min,適合消毒棉花、敷料等物品。
3、化學消毒滅菌法
1)擦拭法:用化學藥液擦拭被污染的物品表面,常用于地面、家具、陳列物品的消毒。如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劑,擦拭墻壁、床、桌椅、地面及廁所。
2)浸泡法:將被消毒物浸泡在消毒液中,常用于不能或不便蒸煮的生活用具。浸泡時間的長短因物品及溶液的性質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用1~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餐具、便器需要1h,用0.5%的84消毒液浸泡需要15min,而用0.02%高效消毒片浸泡需要5min,就可以達到目的。若浸泡嘔吐物及排泄物,不但消毒液濃度要加倍,而且浸泡時間也要加倍。
3)熏蒸法:利用消毒藥品所產生的氣體進行消毒。常用于傳染病人居住過的房間的空氣及室內表面消毒。
化學消毒滅菌方法有:
1、浸泡法:將待消毒的物品浸沒在消毒溶液中的方法。按不同被消毒物品和消毒液的種類,確定消毒溶液濃度與浸泡時間。浸泡前將被消毒物品洗凈擦干,浸沒在消毒液內,注意打開物品的軸節或套蓋,管腔內注滿消毒液,浸泡中途添加物品,需重新計時。器早碧械使用前用無菌生理鹽水沖凈,避免消毒劑刺激人體組織。
2、擦拭法:是用化學消毒液陸侍舉擦拭被污染物體表面或進行皮膚消毒的談并方法。選用易溶于水、穿透性強、無顯著刺激性的消毒劑。
3、噴霧法:用噴霧器將化學消毒劑均勻噴灑在空氣中
一、物蠢肢昌理法主要有熱消毒法、紫外線消毒法、電離輻射法、微波法等。最常用的物理消毒的物理法主要有熱消毒法、紫外線消毒法、電離輻射法、微波法等。最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是熱消毒法和紫外線消毒法。
二、化學消毒法是指利用化學藥物殺滅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叫化學消毒法。
理想的化學消毒劑應具備以饑宴下條件:1、殺菌廣譜;2、使用濃度低;3、作用速度快;4、性質穩定;5、易溶于水;6、可在低溫下使用;7、不易受有機物、酸、帶扒堿及其他物理、化學等因素的影響;8、對物品無腐蝕性;9、無色、無味、消毒后易于除去殘留藥
物;10、無毒或毒性低;11、使用無危險;12、價格低廉、便于運輸、可以大量供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