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考題?3.比較不同地層中的化石發現,在越古老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___、___、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___;而在越晚近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___,越___,陸生生物的化石也越___。這說明,生物是由___、 ___、___逐漸進化而來的。另外科學家們還發現,在最古老的地層里沒有化石的,這說明___。那么,生物中考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C。
氣孔是分布在葉片表面供氣體交換的出口,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放大鏡下不行。
切片用于觀察橫截或者縱截面,主要是觀察內部結構,如柵欄組織、海綿組織等,而氣孔在表面。就像你要觀察一個人的頭發一樣,你得把他的取樣裝片,而不是把他的頭切開做切片,那是要觀察腦髓。當然你把腦袋切開也看得到頭發,但只看得到頭發的側面,你怎么知道誰的頭發比較多呢?
最后涂片是用特殊染料對裝片進行染色后的材料,主要用于難以分辨的組織或結構的觀察,如染色體,本身沒有顏色,被龍膽紫染色后才容易被發現。氣孔還是相對容易分辨的結構,在低倍顯微鏡下都可以找到,所以不需要染色。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選對得2分,共50分)
1.含羞草受到碰觸時,展開的葉片會合攏,這說明生物的什么特征(A)
A.能對刺激作出反應B.能進行光合作用 C.能產生運動 D.能進行呼吸
2.水稻田中的稗草與水稻爭奪營養物質、生存空間,二者的關系是(B)
A.合作關系 B.競爭關系 C.捕食關系 D.寄生關系
3.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C)
A.農田生態系統B.城市生態系統C.生物圈D.森林生態系統
4.若要將位于顯微鏡視野中左下方的物像移到中央,應該朝哪個方向移動裝片(A)
A.左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D.右下方
5.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對觀察的生物材料的要求是( C)
A.有平面結構B.形態不規則C.薄而透明D.有生命力
6.人們在切西瓜時,流出的汁液來自細胞的( C)
A.細胞膜 B.細胞質 C.液泡 D.細胞核
7.在大蒜根尖細胞核中,儲存遺傳信息的結構是( D)
A.蛋白質 B.葉綠體 C.線粒體D.染色體
8.在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都具有的結構是(D)
①細胞膜 ②細胞壁 ③細胞質 ④細胞核 ⑤葉綠體 ⑥線粒體
A.①②③⑤⑥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
9.綠色開花植物跟人體結構層次相比較,沒有的結構層次是(C)
A.細胞B.組織C.器官 D.系統
10.根尖中細胞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的區域是(D)
A.成熟區 B.伸長區 C.分生區D.根冠
11.下列單細胞生物中,能凈化污水的是(D )
A.酵母菌 B.草履蟲 C.瘧原蟲D.變形蟲
12.下列敘述不屬于病毒特點的是( D )
A.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B.離開活細胞通常會變成結晶體
C.沒有細胞結構D.個體較小,用光學顯微鏡才能看見
13.人們常當作監測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B)
A.藻類植物 B.苔蘚植物 C.蕨類植物D.種子植物
14.一株細小的蘋果樹苗能長成枝繁葉茂的蘋果樹,主要原因是(D)
A.營養狀況好B.細胞數目的增多
C.細胞體積的增大 D.細胞的分裂和體積增大
15.如果在開花前把桃花A去掉雄蕊,桃花B去掉雄蕊后人工授粉,桃花C不作任何處理;將A、B、C三朵花分別用透明塑料袋罩上,扎緊袋口,不能結果的桃花是(A)
A.桃花A B.桃花B C.桃花CD.桃花A和B
16.雌蕊中將來發育成果皮的結構是(B)
A.子房B.子房壁 C.胚珠 D.受精卵
17.玉米、水稻和小麥的莖不能增粗的原因是莖里沒有(C)
A.韌皮部 B.木質部 C.形成層D.篩管
18.將帶葉枝條的下端浸入稀釋的紅墨水里,一會兒被染成紅色的結構是(B)
A.韌皮部 B.木質部 C.韌皮部和木質部D.篩管
19.夏天的森林里空氣濕潤,涼爽宜人,主要的原因是植物進行(C)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騰作用D.吸收作用
20.實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中,把盆栽天竺葵置于暗處一晝夜,其目的是(C)
A.驗證光合作用需要光B.讓葉片積累淀粉
C.使葉片中的淀粉運走或耗盡 D.便于對照
21.玉米收成后留下的莖桿之所以能夠作為燃料,是因為其中含有(D)
A.光能B.二氧化碳C.氧氣D.有機物
22.將綠色水草放在魚缸里的主要作用是(B)
A.增加養料 B.增加氧氣C.保持水清潔D.美化生活環境
23.給植物松土,是為了促進植物根的(B)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C.輸導作用 D.儲藏作用
24.早春播種后,農民常用“地膜覆蓋法”來提早出苗,其主要作用是(A)
A.提高地溫 B.防止雨淋C.防止蟲害 D.防止風沙
25.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森林面積僅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C)
A.12.8% B.16.55%C.20%D.27%
1、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C)
A、長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類人猿
2、血紅蛋白的特性是 (A )
A、易與氧結合,也易與氧分離 B、不易與氧結合,也不易與氧分離
C、易與氧結合,不易與氧分離 D、不易與氧結合,易與氧分離
3、消化系統中,消化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是 (D )
A、胃 B、小腸和大腸 C、大腸 D、小腸
4、下列反射活動中,屬于通過長期生活經驗積累而形成的是… ( D)
A、縮手反射 B、排尿反射 C、眨眼反射 D、望梅止渴
5、一個人的生命開始于 (A )
A、受精卵 B、嬰兒的出生 C、卵子和精子 D、胚胎
6、與右心室相連通的血管是 ( A)
A、肺動脈 B、肺靜脈 C、上、下腔靜脈 D、主動脈
7、有關動脈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B )
A、動脈血是動脈內流動的血液 B、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血液
C、動脈血是含養料豐富的血液 D、動脈血是對人體有益的血液,而靜脈血是對人體有害的血液
8、心臟瓣膜保證血液流動的方向是 ( B)
A、心房→心室→靜脈 B、心房→心室→動脈
C、心室→心房→靜脈 D、心室→心房→動脈
9、肺泡中的氧氣進入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過的細胞膜層數是( D)
A、l層 B、2層 C、3層 D、4層
10、密閉的沼氣池及堆肥都能產生什么,將病菌和蟲卵殺死。
選B
注射的蛇毒會引起馬的免疫應答(或稱免疫反應),所以蛇毒是抗原,馬自身產生的對付抗原的物質是抗體,所以A錯
經常在野外活動的人,注射了此血清后體內一段時間內會還有抗蝮蛇蛇毒的抗體,但抗體不會長期存在于人體內,如果被蝮蛇咬了,自身也不會產生抗蝮蛇蛇毒的抗體,所以不能用來預防,預防的話要注射疫苗,疫苗一般是滅活病毒,而不是抗體。所以不選C
此血清含有的抗體只是由于蝮蛇的蛇毒刺激馬的免疫系統產生的,所以只能解蝮蛇的蛇毒,其他的蛇毒成分與蝮蛇的蛇毒不一樣,所以此血清不能抵抗所有蛇的蛇毒。D錯
記錄一
5月1日 天氣:晴
今天,我拿了一個杯子,先往里面裝些土,再拿幾個綠豆的種子擺放在杯子里,然后再放上一厘米厚的土,澆上一些水,把杯子放在露臺的向光處。
綠豆長根須了
5月2日 天氣:雨
今天中午,我發現杯子里有些白色的根須,但種子的芽并未冒出來。我有點著急。
綠豆發芽了
5月3日 天氣:陰
今天,我看見綠豆芽破土而出,吐出了淺綠色的嫩芽,差不多有一厘米高,葉子還沒有展開,像個害羞的小姑娘似的。我看了真高興。
綠豆長出葉子
5月4日 天氣:雨
綠豆苗的莖又長高了二厘米,葉子微微張開,中間的小芽很小。莖都朝陽光比較多的地方傾斜,有的小芽背著太陽,是因為小芽還沒長成。
綠豆苗快速長高
5月5日 天氣:雨
哇!長得可真快啊!綠豆苗像打了氣似的,一下子猛長到九厘米左右,底部長著細細的白生生的根毛。窄長的葉子完全展開,沒有枝干。莖上有一些胚芽,而且有的莖上長了兩個不是朝向一個方向的兩顆胚芽。
5月6日 天氣:多云
今天,綠豆苗一下子又長高了四厘米,綠蔥蔥的葉子,青翠欲滴。前幾天傾斜的莖恢復了過來,筆直地朝上,葉子向兩邊叉開。
綠豆的胚芽枯萎掉落
5月7日 天氣:多云
綠豆苗已經長到十六厘米高了,墨綠色的葉子舒展著。
【中考考點1】
? 概述植物(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 比較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結構
? 果實適于傳播的特點。
【知識寶典】
植物可分為四大類群: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
一.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關于各植物類群的主要特征及生活環境的內容,是本章的重點。注意各類群之間的比較,能夠認識到植物發展進化的規律性。
常見植物 主要特征 生殖方式 經濟意義
藻類植物 衣藻.水綿.海帶.紫菜 大都生活在水中,無根.莖.葉的分化 孢子
釋放氧氣,可供食用.藥用.
是魚類餌料
苔蘚植物 墻蘚.葫蘆蘚.地錢 生活在陰濕環境中,有莖.葉分化,有假根 孢子
可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對二氧化硫非常敏感。
蕨類植物 蕨.腎蕨.卷柏.滿江紅 生活在陰濕環境中,有根.莖.葉的分化,有專門的輸導組織。
孢子
可供食用.藥用.可作綠肥和飼料.可形成煤
孢子植物從低等到高等的順序: 藻類-----苔蘚-----蕨類
二.種子結構
1.菜豆.玉米種子的結構如下圖 (一)
貯存營養物質
菜豆種子(一) 玉米種子(二)
菜豆屬于雙子葉植物,玉米種子屬于單子葉植物。種子的胚中子葉數目不同。
以上就是生物中考題的全部內容,A、視野亮,細胞數目多,細胞變大 B、視野暗,細胞數目多,細胞變大 C、視野亮,細胞數目少,細胞變小 D、視野暗,細胞數目少,細胞變大 2.“麻雀雖小,五臟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