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欧美区_高清电影一区_国产精品日韩精品在线播放_日韩精品三区四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歷史

歷史文化名人有哪些,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名人

  • 歷史
  • 2023-05-26
目錄
  • 我國古代一些歷史文化名人
  •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名人
  • 中國歷史十大文化名人
  • 歷史文化明人
  • 十大歷史名人

  • 我國古代一些歷史文化名人

    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孔孟(孔子、孟子)、墨翟、老莊(老子、莊子)、韓非子等等,屈原、宋玉等人對楚辭貢獻巨大.

    兩漢時期:擅寫賦的賈誼、枚乘、司馬相如等.

    魏晉南北朝時期:建安七子(曹操、曹植、曹丕、王粲、陳琳、劉楨、蔡琰)、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山水詩人(陶淵明、謝靈運等)等等.

    隋唐五代:初唐陳子昂、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盛唐李白、杜甫、王維、高適、王昌齡、孟浩然等,中唐白居易、元稹、孟郊、柳宗元、劉禹錫、賈島等,晚唐小李杜(杜牧、李商隱)、皮日休等,五代李煜等.

    宋元時期:北宋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三蘇(蘇洵和蘇軾、蘇轍)等;南宋李清照、岳飛、辛棄疾、陸游文天祥等等.元朝關漢卿、元好問、馬致遠等,主要是曲.

    明清時期:明宋濂、湯顯祖等,清顧炎武、袁枚、納蘭改襪性德、蒲松齡等

    近代:龔自珍、魏源、梁核斗激啟超等。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就文化的載體文字而言,漢字的誕生時間尚難以考證,相傳伏羲作八卦,倉頡造字。19世紀末發現了三千多年前的漢字--甲骨文,近些年又有更早期文字銷搏發現的報道,如距今五千多年前的高郵陶文等。

    中國早期就有敬天祭祖的傳統,注重人倫道德。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周朝末期進入春秋戰國,產生了諸子百家,漢以后成為儒家社會,東漢前后道教的興起、佛教的傳入,都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名人

    1、李耳:春秋并鍵租時思想家、道亮段家創始人。即老子,字聃,亦稱老聃 。楚國苦縣(河南鹿邑)人。傳說是東周王室管理典籍之史官。孔子曾向其問禮。著《道德經》五千言。認為“道”是天地萬物之本原。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儒家“仁義”觀和墨家“尚賢”說,在中國思想絕兆史上有深遠的影響。

    2、李白:(701年 —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

    3、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號易安居士 ,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4、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鴻基,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世居陜西米脂李繼遷寨。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1629年起義,后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贊同。高迎祥犧牲后,他繼稱闖王。

    5、李時珍:(1518-1593),明醫藥學家。字東璧,號瀕湖。蘄州(湖北蘄春)人。世代為醫。他繼承家學,研究藥物,重視臨床實踐,主張革新。 著成《本草綱目》。收錄原有諸家《本草》所載藥物共1518種,新增藥物374種。

    總結了16世紀以前中國勞動人民豐富的藥物經驗,對后世藥物學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他還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流傳于世。另有《五臟圖論》、《三焦客難》、《命門考》等,已佚。

    中國歷史十大文化名人

    有劉徹、霍去病、張衡、司馬遷、張良等。

    1、張良

    張良(約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新鄭(今河南省新鄭市)人。秦末漢初杰出謀臣,與韓信、蕭何并稱為“漢初三杰”。

    張良先梁晌輩在韓國首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任過五代韓王之國相。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并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得劉邦順利脫身。

    憑借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

    精通黃老之道,不戀權位。晚年,跟隨赤松子云游四海。張良去世后,謚號文成。《史記·留侯世家》專門記載了張良的生平。

    2、張衡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南陽五圣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并稱漢賦四大家。

    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

    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于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宋時被追封為西鄂伯。

    張衡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數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歸田賦》等為代表。

    《隋書·經籍志》有《張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張溥編有《張河間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后人譽為“木圣”(科圣),由于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

    后人為紀念張衡,在南陽修建了張衡博物館。

    3、劉徹

    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漢武帝,西漢第七位皇帝,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漢武帝在位期間(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創設中外朝制、刺史制、察舉制,頒行推恩令,加強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

    在經濟上,推行平準、均輸、算緡、告緡等措施,鑄五銖錢,由官府壟斷鹽、鐵、酒的經營,并抑制富商大賈的勢力。文化方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并設立太學。

    對外,漢武帝采擴張政策,除與匈奴長年交戰外,還破閩越、南越、衛氏朝鮮、大宛,又鑿空西域、開絲綢之路,并開辟西南夷。

    此外,還有創設年號、橡鬧鋒頒布太初歷等舉措。但他崇信方術、自奉奢侈,兼以窮兵黷武,引發統治危機,晚年爆發巫蠱之禍,后因對外擴張受挫而頒《輪臺詔》。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崩于五柞宮,享年70歲,葬于茂陵。

    4、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名將、杰出的軍事家,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于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于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戰。

    十七歲初次征戰即率領八百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二十四歲。漢武帝很悲傷,調遣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像祁連山的樣子,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合并,追謚為景桓侯。

    5、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后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于孔安國、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風俗,采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彎絕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范,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歷史文化明人

    中國歷史雹棗脊文化名人有很多。

    如:老子,孔子,孟子巖賣,荀子,韓非子,屈原,宋玉,李斯,史馬遷,班固,曹操,曹丕,曹植,竹林七賢,李白,杜甫,王勃,王維,李賀,李商隱,杜牧,白居易,孟浩然,孟郊,賈島,駱賓王,楊迥,歐陽修,蘇洵,蘇軾源滲,蘇轍,曾幾,等等等等,燦若繁星,舉不勝舉。

    十大歷史名人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長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絕悶姿睡覺。有時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么也不并絕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后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原文:

    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靠,再適常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誦曰: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陳蕃愿掃除天下

    陳藩十五歲的時候,曾經獨自住在一處,庭院以及屋舍十分雜罩櫻亂。他父親同城的朋友薛勤來拜訪他,對他說:“小伙子你為什么不整理打掃房間來迎接客人?”陳藩說:“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壞事為己任。不能在乎一間屋子的事情。”薛勤認為他有讓世道澄清的志向,與眾不同。

    原文:

    藩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歲。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荣县| 沭阳县| 错那县| 池州市| 喀喇沁旗| 渭南市| 深圳市| 祁连县| 夹江县| 红河县| 沁源县| 田东县| 凤翔县| 黄山市| 泗水县| 灵山县| 台东市| 萝北县| 潮安县| 合阳县| 梧州市| 樟树市| 灌阳县| 吉水县| 确山县| 从化市| 罗江县| 汤原县| 临颍县| 兴仁县| 军事| 华蓥市| 邵阳市| 安仁县| 台东市| 罗源县| 赤水市| 盱眙县| 台南市| 灵宝市| 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