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欧美区_高清电影一区_国产精品日韩精品在线播放_日韩精品三区四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歷史

歷史上的中國,如何理解中國的概念

  • 歷史
  • 2023-06-03
目錄
  • 中國歷史簡介30字
  • 中國歷史發展過程簡介
  • 中國歷代歷史
  • 完整的中國歷史簡介
  • 中國歷史詳細

  • 中國歷史簡介30字

    1.秦始皇統一中國

    秦始皇是出生于趙國都城邯鄲,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22歲時,開始“親理朝政”,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并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2.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后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3.鴉片戰爭

    閉關鎖國后的清朝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貿中,一直處于貿易順差地位。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獲取暴利。第一次鴉片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也是中國近代史前旦的開端。

    4.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于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

    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后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紀末,至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5.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慧寬擾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巧螞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準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中國歷史發展過程簡介

    帝國主義強迫中國簽訂了1100多個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的財富進行了大規模的瘋狂掠奪。據統計,近百年來,外國侵略者通過這些不平等條約掠去戰爭賠款和其他款項達白銀1000億兩。其中《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8個不平等條約就勒索賠款19.53億兩白銀,相當于清政府1901年收入的16倍。而日本僅通過《馬關條約》勒索虧猜悶的賠款2.3億兩白銀,就相當于當時日本國家財政四年半的收入。侵略者在戰爭中的破壞和搶劫造成的損失,更是難以估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期間(1937—1945年),中國有930余座城市被占領,直接經濟損失達620億美元,間接經濟兆世損失過銷彎5000億美元。國家主權喪失,社會財富遭洗劫,使中國人民失去了最起碼的生存條件。

    中國歷代歷史

    一、中國歷史上從夏朝開始一共有23個朝代。其年份及其第一任領導者具體列表如下:

    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培歷,共計:438年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

    戰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西楚:配局搜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唐朝:公元臘脊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89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中華民國:公元1912-1949年,孫中山,共計3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1949年至今

    二、另外一種算法是以十二大王朝和五十幾個小王朝構成。

    1、十二大王朝:夏、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

    2、五十幾個小王朝:

    (1)三國時的魏、蜀、吳,共三個。

    (2)十六國時的東晉、前趙、北涼、夏、后趙,鮮卑: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涼、遼西、代、成漢、前秦、后涼、仇池、后秦、前涼、冉魏、西涼、北燕、后蜀,共二十三個。

    (3)南朝的劉宋、蕭齊、梁、后梁、陳,共五個。

    (4)北朝的北魏(含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共三個。

    (5)五代時的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共五個。

    (6)十國的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后蜀、荊南、北漢,共十個。

    (7)夏、遼、金、南宋,共四個。

    完整的中國歷史簡介

    西周的初年。

    目前所知“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11世紀西周早期成王時代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其銘文記載了成王繼承武王遺志并營建東都成周的史實,其涉及“中國”部分銘文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于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這篇銘文把“中國”指為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

    “中國”這一名稱始于周朝。但最初“中國”并不是指國家,而是指國都。古代學者認為,帝王之所即為“中”,所建的城邑就是“中國”。至于把華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國家稱為“中國”,那就是后來的事情了

    在上古文獻《尚書·梓材》中(前六世紀匯編),記載道:“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是指當時周朝統治下的全國而言。詩經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此時“中國”的含義僅僅是周朝人對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稱謂,他們認為自己位于大地的中央,而四周的民族則分別被他們稱為蠻、夷、戎、狄。到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則自稱“中國”,其中“國”就是各諸侯的封地,《孟子》記載了一次齊王的談話“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此“中國”為都城之意。

    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禪轎,把北朝叫做“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但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并不把“中國”作為國名使用,而是使用自己獨特的名稱,如唐、宋、元、明、清等,直到1912年中華民國帶襲帶成立,才將“蠢蘆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簡稱正式使用,使其首次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

    中國歷史詳細

    一,中國就是華夏-漢族的國家。根據《史記》等書記載,最早是在4000多年前,黃帝在黃河中游一帶建立的政權。那時候,在四方還有其他沒有歸順中國的其他政權。因此,當時的人認為黃帝的政權居住在四方的中央,是中國,其他都是四方蠻夷。

    二,根據《尚書》《春秋》等書記載。中國以外的四方蠻夷大體上為:南蠻、北狄、東夷、西羌。

    三,中國后來專指中國人的國家,其他人在中國建立的國家都不是中國,都是外國侵略者建立的國家。中國強大的時候,四處擴張祥辯液吞并其他國家(如漢朝,早期唐朝,早期明朝等)。中國衰弱的時候,四方的領土喪失,甚至國家滅亡(如晉朝、宋朝,晚期唐朝,晚期明朝等)。外國人在中國建立政權大體上有這幾次:

    1,五胡亂華時期。漢朝中國吞并了很多地方,有很多外國人在中國居住。他們備受中國人的奴役。晉朝時期,中國大亂,那些被壓迫的外國人趁機暴動,在華北建立了很多政權。這些政權互相殘殺吞并,最終都被消滅。只有鮮卑人的“北魏”政權存在。有個親華鮮卑統治者向往華夏文明,于是主動漢化(這是歷史上唯一一次統治中國的外國人主動漢化)。但他的漢化政策觸及了其他異族的利益。于是他死后,那些外國人趁機暴動,中國北方再次暴亂。很多鮮卑人被殺死。北魏分裂為二。北方混戰結束后,北方的異族也就沒有什么勢力了,漢族人重新掌握政權,建立隋朝。隋朝從南方吸取保留的華夏文化。中華文明得以恢復。

    2,唐末-宋朝。雖然魏征反復提出“夷狄人面獸心”,“非我族類,其心比異”,但唐朝還是沒有防備外國人,尤其是那些來自中亞的胡人。于是爆謹物發了安史之亂。安錄山就是中亞的胡人。這場暴亂導致了中國北方文化覆滅。中國文化中心和經濟中心轉移到南方來灶消。唐朝也因此一蹶不振。東方的各個藩鎮用兵獨立。很多異族興起,紛紛建立割據政權。到了宋朝,中國只統一了大部分地區,而東北、西北、西南、交趾等地都喪失了。宋朝沒有戰馬,有防備武將,軍事勝利自然弱。但即使這樣,宋朝還是拖死兩個個(契丹遼國、女真金國),拖弱一個(蒙古國)。契丹遼國、女真金國以及蒙古國,他們都實行歧視中國人的政策,中國人也爆發無數次起義,起義軍甚至一度控制了半個淪陷區!在蒙古帝國統治中國時期,起義力量更大,最終的全國大起義摧毀了蒙古野蠻政權。恢復了中華。

    3,滿洲清國統治中國時期。明朝一度強大,但由于明朝的稅收政策,以及明朝文官搗亂,天災等原因,中國率落。明朝首都被起義軍占領。滿洲清國趁機入侵中國。滿洲清國的野蠻政策激起廣大中國人長達40多年的連續抵抗,最終被撲滅。但滿洲清國統治的200多年里,爆發了無數次起義。夷太平天國達到頂峰。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后,滿洲清國也徹底完蛋了。后來的辛亥革命,遠遠沒有太平天國轟列,但在短短幾十天里,摧毀了滿洲清國的外國統治,實現了“驅逐韃虜(滿洲人),恢復中華”的復國目標。

    總之,歷史上,外國人數次統治中國的局部或全部。但中國人都奮起反抗,最終趕走了外國人的野蠻統治,基本恢復了中華文明。這說明大部分中國人是有骨氣的,不愿意做亡國奴。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沙| 原平市| 冀州市| 奉新县| 高唐县| 肇东市| 太和县| 永清县| 兴国县| 安远县| 莎车县| 密山市| 克拉玛依市| 平度市| 紫阳县| 乐都县| 来安县| 宜宾县| 铜陵市| 云浮市| 公安县| 永吉县| 集安市| 临汾市| 库尔勒市| 辽中县| 新绛县| 凤台县| 花垣县| 稷山县| 湘阴县| 大石桥市| 靖边县| 泽库县| 盐池县| 汉沽区| 宁河县| 日喀则市| 永仁县| 望江县| 宁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