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最新2022版語文新課標 2022版語文新課程標準電子版 新課程標準詞匯初中語文 初中語文課標最新版2022 新初中語文課程標準
2021部編版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如下: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3、能借助詞典理解詞語的意義。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
4、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5、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6、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7、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8、擴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學寫常見應用文。
4、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根據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5、習作要有一定速度。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并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言。
6、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五)綜合性學習
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2021部編版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如下: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3、能借助詞典理解詞語的意義。
編輯推薦
義務教育各學科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體現了國家對不同階段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了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及教學和評價建議。
2005年,義務教育各學科課程標準實驗稿頒布,標志著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新一輪改革正式啟動。經過十年的實踐探索,課程改革取得顯著成效,構建了有中國特色、反映時代精神、體現素質教育理念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為了適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1. 初中語文新課標要求必背文言文[要有內容}我已經找過很多的了,不
蒹葭《詩經·國風·秦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觀滄海東漢 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飲酒東晉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城闕(què)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huàn)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qí)路 ,兒女共沾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使至塞上王維【唐】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蕭關逢候騎,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都護在燕然.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同“饈”,美味的食物)直(同“值”,價值)萬錢. 行路難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juàn)長(cháng)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wéi)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qǐng)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sāng)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wù)見(xiàn)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2. 人教版新教材初中規定要掌握的文言文有哪些
新課程標準》對文言文閱讀的要求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
新《課標》對中學階段文言文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和評價要求:“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新《課標》為我們明確地提出了文言文的教學目標,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考查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查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書理解詩文大意,而不應考查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
不應把詞法、句法等方面的知識作為考試的重點內容,這應該是我們在文言文教學中推陳出新的一把標尺。 我們可以把它分解成這樣幾個目標: 1、順暢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的句讀; 2、理解常用的實詞和虛詞,借以理解句子的大意; 3、了解課文所蘊涵的思想觀點和感情; 4、默寫課文中的規定背誦的段或篇以及大綱推薦背誦的古詩文篇目。
5、了解課文的主要藝術特色和表現手法。 初中文言文的文體分析 初中文言文復習是中招復習中的難點,按文體復習能使學生全面地掌握各類文言文,效果會好些。
初中階段我們接觸到的文體大致有以下幾種: 游記:是一種描寫旅行見聞的散文體裁。游記的取材范圍極廣,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瑰奇,可以記錄風土人情的詭異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記下一國的重大事件,并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筆輕松,描寫生動,記述翔實,給人以豐富的社會知識和美的感覺。游記有帶議論色彩的,如《岳陽樓記》,有帶科學色彩的,如酈道元的《三峽》;有帶抒 *** 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
說:是古代用以記敘、議論或說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這種文體常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如韓愈的《馬說》、周敦頤的《愛蓮說》等; 表:陳述某種意見或事情的文體。如諸葛亮的《出師表》; 諷諫:古代用比喻暗示一類的方式委婉規勸別人接受下級意見的文體。
《鄒忌諷齊王納諫》; 贈序:古代文體之一,是為贈別而寫的。內容多推重、贊許或勉勵之辭。
如明代文學家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如劉禹錫的《陋室銘》。
初中文言文閱讀中考考點 中考文言文閱讀主要考查課內的精典語段。 (一)考點主要有: 1、文學常識(準確熟練,不混淆,不錯字、注意與本文有關的文章及文學知識) 2、字形、字音(認準、讀對,注意形近字、多音字和通假字) 3、默寫(教材規定的古文)(準確熟練,書寫規范、不寫錯字、白字、不掉字、不多字、不寫草字、不寫簡化字、字體工整、字跡清晰。
注意名句、主旨句、描寫句、運用修辭句) 4、實詞翻譯(以書中注釋為主,準確,全面,特殊用法、注釋中有“這里指什么”的要注意。)。
3. 中學生必讀的語文新課標有哪些
根據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特別編選1. 成語故事2.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3. 中外神話傳說4. 格林童話精選5. 安徒生童話精選6. 伊索寓言精選7. 克雷洛夫寓言精選8. 小學生古詩詞必背9. 西游記10. 水滸傳11. 朝花夕拾12. 魯濱孫歷險記13. 格列佛游記14. 童年15.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6. 初中古詩文必背17. 中外歷史故事18. 中國民間故事19. 外國民間故事根據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特別編選1. 論語譯注2. 孟子譯注3. 莊子選注4. 三國演義5. 紅樓夢6. 西廂記7. 吶喊8. 魯迅雜文選9. 朱自清散文精選10. 老人與海11. 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12. 堂吉訶德13. 歌德對話錄14. 巴黎圣母院15. 歐葉尼·格朗臺16. 匹克威克外傳17. 復活18. 普希金詩選19. 泰戈爾詩選20. 莫泊桑短篇精選21. 契訶夫短篇精選22. 歐·亨利短篇精選23. 高中古詩文必背。
4. 【初中語文新課標閱讀課外文言文<;老子一則>;答案跪求中語文
不知道你要那一章,我就隨便自己翻一章了.老子道德經第七十四章 原文: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 而為奇者 吾得執而殺之 孰敢常有司。
1. 初中語文新課標要求必背文言文[要有內容}
心遠地自偏,一覽眾山小?長風破浪會有時,風煙望五津。
觀滄海東漢 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溯洄從之?齊魯青未了。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蕭關逢候騎,拔劍四顧心茫然!多歧路。欲渡黃河冰塞川,楊花落盡子規啼。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háo);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決眥入歸鳥,道阻且右;溯游從之。飲酒東晉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征蓬出漢塞!行路難。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床頭屋漏無干處。
大漠孤煙直。自經喪(sāng)亂少睡眠,歸雁入胡天,聞道龍標過五溪。
行路難,道阻且躋;溯游從之。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使至塞上王維【唐】單車欲問邊,宛在水中央。 溯洄從之。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雨腳如麻未斷絕,美味的食物)直(同“值”,價值)萬錢。 行路難停杯投箸不能食,隨風直到夜郎西,宛在水中沚,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juàn)長(cháng)林梢,忽復乘舟夢日邊,今安在。 蒹葭萋萋!風雨不動安如山,兒女共沾巾,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都護在燕然。
會當凌絕頂。金樽清酒斗十千。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huàn)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qí)路 ,忍能對面為(wéi)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qǐng)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鐵,江春入舊年。
蕩胸生層云。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蒹葭《詩經·國風·秦風》蒹葭蒼蒼。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城闕(què)輔三秦,將登太行雪滿山。
造化鐘神秀。 溯洄從之,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陰陽割昏曉。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嬌兒惡臥踏里裂,下者飄轉沉塘坳(ào)! 安得廣廈千萬間,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我寄愁心與明月。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直掛云帆濟滄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長河落日圓,飛鳥相與還,玉盤珍羞(同“饈”,屬國過居延。
閑來垂釣碧溪上,長夜沾濕何由徹。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2. 初中語文新課標要求必背文言文[要有內容}
蒹葭
《詩經·國風·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觀滄海
東漢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飲酒
東晉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闕(què)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huàn)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qí)路 ,兒女共沾巾。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使至塞上
王維【唐】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蕭關逢候騎,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都護在燕然。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同“饈”,美味的食物)直(同“值”,價值)萬錢。
行路難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juàn)長(cháng)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wéi)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qǐng)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sāng)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wù)見(xiàn)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3. 《課程標準》中要求的文言文有哪幾篇
1.孔子語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六則》(一)曾子曰:“吾曰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二)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五)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八)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策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九)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十)(點)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論語十則》2.魚我所欲也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4.曹劌論戰左傳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
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
戰于長勺。公將鼓之。
劌曰:“未可。”齊人三鼓。
劌曰:“可矣。”齊師敗績。
公將馳之。劌曰:“未可。”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5.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6.出師表諸葛亮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
4.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定義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2001年7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了,由此,許多版本的依據《課程標準》編寫的新教材也應運而生了。
比如人教社的新教材、語文出版社的新教材、江蘇教育出版社的新教材、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的新教材,等等。這對我們初中語文教師來說是一件大事。
許多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原則都在課程標準以及新教材中體現出來。因此,學習《課程標準》,把握課程標準,把《課程標準》中的思想體現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就成了當前我們初中語文教學的一件大事。
當然,有些教師會認為,執行《課程標準》是幾年以后的事情,我現在就按照教學大綱教書就可以了。這種想法錯了。
因為《課程標準》中的許多觀念已經滲透到當前的語文教學之中;而且,《課程標準》代表著近一段時間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 下面,我就我學習《課程標準》的一些體會,和老師們交換一下意見。
語文《課程標準》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第三部分:實施建議;第四部分:附錄。
這個標準,是九年一貫的,把小學到初中畢業的九年分成了四個學段。 第一部分:前言。
前言的總論部分,首先論述了現代社會對公民的要求,這也就是語文教學所要承擔的責任。“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要向著這個方向努力。 總論部分還論述了《課程標準》的制定原則。
一個最根本的原則,就是“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 前言部分第一節,論述了語文的“課程性質與地位”。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這里要強調一個問題,語文是交際,交際的內容就屬于文化范疇。所以說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語文課要對學生的情感態度進行熏陶感染,要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這其中,要強調文學教育,只靠語言、文字,實用文的閱讀和寫作,無法全面完成語文課程的任務。
文學教育在對學生的情感態度進行熏陶感染方面,在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方面,在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作用。 再談一下“性”和“人文性”的爭議問題。
“性”的基本內涵和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的科學主義思潮相通,這一思潮是以追求實用的唯功利主義的科學觀為基礎的。關于語文學科的性質,當年提出“性”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在今天看來,仍然有它的現實意義。
但是片面強調“性”,的確產生了相當程度的消極影響,于是語文界對此進行了反思,提出了“人文性”的口號。放眼世界范圍的教育領域,20世紀的大半個世紀里,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兩大思潮的論爭始終沒有停止過。
國外兩大思潮的論爭和我國語文教育界“性”和“人文性”的爭議,是社會及教育發展到一定時期必然產生的現象。“性”著眼于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語文課程的實踐性的特點,“人文性”著眼于語文課程對于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
實際上,語文課程這兩個方面的特點是統一的,科學與人文的統一,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可以成為人們的共識。
5. 新課標語文必背64篇(高中14篇,初中50篇)是哪些
(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推薦背誦的篇目50篇9年級(50篇)1.孔子語錄《論語十則》2.魚我所欲也 孟子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4.曹劌論戰 左傳5.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6.出師表 諸葛亮7.桃花源記 陶潛8.三峽 酈道元9.雜說(四) 韓愈10.小石潭記 柳宗元11.陋室銘 劉禹錫12.岳陽樓記 范仲淹13.醉翁亭記 歐陽修14.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15.愛蓮說 周敦頤16.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宋濂17.關雎(關關雎鳩) 詩經18.蒹葭(蒹葭蒼蒼) 詩經19.觀滄海(東臨碣石) 曹操20.飲酒(結廬在人境) 陶潛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 王勃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灣23.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 王維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 李白25.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27.春望(國破山河在) 杜甫2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 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 岑參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 韓愈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 劉禹錫32.觀刈麥(田家少閑月) 白居易33.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 白居易34.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 李賀35.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 杜牧36.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 杜牧37.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 李商隱38.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李商隱39.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40.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42.登飛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 王安石43.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蘇軾4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45.游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 陸游46.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辛棄疾47.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 文天祥48.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 馬致遠49.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 張養浩50.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 龔自珍(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建議背誦的篇目14篇1.勸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 2.逍遙游 (北冥有魚……圣人無名) 《莊子》 3.師說 韓 愈 4.阿房宮賦 杜牧5.赤壁賦 蘇 軾6.氓 《詩經》7.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豈余心之可懲) 屈原8.蜀道難 李 白9.登高 杜 甫 10.琵琶行 白居易11.錦瑟 李商隱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 煜13.念奴嬌(大江東去) 蘇 軾14.永遇樂 (千古江山) 辛棄疾。
1. 初中語文新課標要求必背文言文[要有內容}
蒹葭
《詩經·國風·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觀滄海
東漢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飲酒
東晉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闕(què)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huàn)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qí)路 ,兒女共沾巾。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使至塞上
王維【唐】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蕭關逢候騎,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都護在燕然。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同“饈”,美味的食物)直(同“值”,價值)萬錢。
行路難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juàn)長(cháng)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wéi)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qǐng)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sāng)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wù)見(xiàn)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2. 初中語文新課標要求必背文言文[要有內容}
心遠地自偏,一覽眾山小?長風破浪會有時,風煙望五津。
觀滄海東漢 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溯洄從之?齊魯青未了。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蕭關逢候騎,拔劍四顧心茫然!多歧路。欲渡黃河冰塞川,楊花落盡子規啼。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háo);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決眥入歸鳥,道阻且右;溯游從之。飲酒東晉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征蓬出漢塞!行路難。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床頭屋漏無干處。
大漠孤煙直。自經喪(sāng)亂少睡眠,歸雁入胡天,聞道龍標過五溪。
行路難,道阻且躋;溯游從之。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使至塞上王維【唐】單車欲問邊,宛在水中央。 溯洄從之。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雨腳如麻未斷絕,美味的食物)直(同“值”,價值)萬錢。 行路難停杯投箸不能食,隨風直到夜郎西,宛在水中沚,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juàn)長(cháng)林梢,忽復乘舟夢日邊,今安在。 蒹葭萋萋!風雨不動安如山,兒女共沾巾,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都護在燕然。
會當凌絕頂。金樽清酒斗十千。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huàn)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qí)路 ,忍能對面為(wéi)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qǐng)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鐵,江春入舊年。
蕩胸生層云。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蒹葭《詩經·國風·秦風》蒹葭蒼蒼。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城闕(què)輔三秦,將登太行雪滿山。
造化鐘神秀。 溯洄從之,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陰陽割昏曉。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嬌兒惡臥踏里裂,下者飄轉沉塘坳(ào)! 安得廣廈千萬間,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我寄愁心與明月。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直掛云帆濟滄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長河落日圓,飛鳥相與還,玉盤珍羞(同“饈”,屬國過居延。
閑來垂釣碧溪上,長夜沾濕何由徹。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3. 初中語文新課標要求必背的古詩文(古詩詞加文言文)是哪幾篇
孔子語錄
魚,我所欲也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曹劌論戰
鄒忌諷齊王納諫
出師表
桃花源記
三峽
雜說(四)
陋室銘
小石潭記
岳陽樓記
醉翁亭記
愛蓮說
記承天寺夜游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關雎
蒹葭
觀滄海
飲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行路難
望岳
春望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觀刈麥
錢塘湖春行
雁門太守行
赤壁
泊秦淮
夜雨寄北
無題
相見歡
漁家傲
浣溪沙
登飛來峰
江城子,密州出獵
水調歌頭
游山西村
破陣子
過零丁洋
天凈沙,秋思
山坡羊,潼關懷古
已亥雜詩
4. 我求初中語文新課標對漢語知識教學的具體要求
新課標中對初中生(7~9年級)語文方面應具備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一)識字與寫字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
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2.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
3.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二)閱讀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3.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擴展自己的視野。
4.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5.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6.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7.能夠區分寫實作品和虛構作品,了解詩歌、散文、、戲劇等文學樣式。
8.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9.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10.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11.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12.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
13.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語言上的難點;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14.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15.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三)寫作1.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2.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3.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的表達。4.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
5.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6.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續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
7.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8.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66364順。
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9.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0.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0萬字,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
(四)口語交際1.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 。2.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說話觀點和意圖。
3.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4.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說話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5.在交流過程中,能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式,不斷提高應對能力。6.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
復述轉述,完整準確,突出要點。7.能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
8.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能聽出討論的焦點,并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1.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2.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4.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注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5.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詩文背誦推薦書目
《語文課程標準》推薦背誦的34篇優秀篇目
一 關雎 《詩經》
二 蒹葭 《詩經》
三 觀滄海(曹操)
四 飲酒 (陶源明)
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六 使至塞上(王維)
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八 聞王昌齡坐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九 行路難(李白)
十 次北固山下(王灣)
十一 望岳(杜甫)
十二 春望(杜甫)
十三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十四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十五 觀刈麥(白居易)
十六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十七 雁門太守行(李賀)
十八 赤壁 (杜牧)
十九 泊秦淮 (杜牧)
二十 夜雨寄北 (李商隱)
二十一 無題 (李商隱)
二十二 相見歡 (李煜)
二十三 漁家傲 (范仲淹)
二十四 浣溪沙 (晏殊)
二十五 登飛來峰 (王安石)
二十六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二十七 水調歌頭 (蘇軾)
二十八 游山西村 (陸游)
二十九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三十 過零丁洋 (文天祥)
三十一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三十二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三十三 已亥雜詩 (龔自珍)
三十四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6. 初中語文新課標要求閱讀的課外篇目誰能發下
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閱讀材料包括適合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
對此提出如下建議: 童話:《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中外現當代童話等; 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國古今寓言等; 故事:成語故事、神話故事、中外歷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間故事等; 詩歌散文作品,如魯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 長篇文學名著,如吳承恩《西游記》、施耐庵《水滸》、老舍《駱駝祥子》、笛福《魯濱遜漂流記》、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記》、羅曼·羅蘭《名人傳》、高爾基《童年》、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 當代文學作品,建議教師從“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以及近年來發表的各類中外優秀作品中選擇推薦; 科普科幻讀物和政治、歷史、文化各類讀物可由語文教師和各有關學科教師商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