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師參考用書 小學語文情境創設案例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小實驗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長江作業 《鹿角和鹿腿》課文筆記
【 #三年級#導語】語文的性是人文性的基礎,是人文性的載體;而人文性則是對性的升華,它使語文的性充滿了活力和靈性。性與人文性是相互聯系、有機統一在一起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既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要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內涵。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知識點》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第13課《和時間賽跑》知識點
一、文章中心
本文通過寫“我”從外祖母去世知道過去的就不會再回來,并和時間賽跑的故事,教育我們要珍惜時間,和時間賽跑才會成功。
二、理解句子的意思
1、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昨天過去了,就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小孩長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了。時間一去不復返。“所有”和“永遠”在句中的作用是:強調時間的寶貴。
2、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時間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當一天過去后,緩頃這一天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成為過去。雖然明天太陽還會照常升起,但這個太陽卻是新的一天的太陽。
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強調了時間的寶貴。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比喻時間飛快,突出時間的寶貴。
4、讀課文第八自然段,回答問題:
(1)“我”著急什么?悲傷什么?(“我”著急時間過得飛快,悲傷時間一去不復返。)
(2)“我”又高興什么?快樂什么?(“我”高興“我”跑贏了時間,快樂“我”走在了時間的前面。)
(3)“和時間賽跑”是怎么回事?(“和時間賽跑”就是抓緊時間,爭分奪秒地做完每件事。)
5、后來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無窮。(“受益無窮”的意思是:得到無盡的好處或利益。益:好處。窮:窮盡。)
三、學了《和時間賽跑》這一課,你有什么啟示?
答:雖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雖然“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四、背誦默寫課后關于珍惜時間的格言。(時間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非常寶貴,你能寫兩句關于時間的格言嗎?課余時間我很會收集,我又收集了很多時間的格言,我就為你寫兩句吧。)
第14課擾滲陸《檢閱》知識點
一、文中寫了關于檢閱喊做的哪幾件事?
1、準備檢閱。
2、檢閱時的情景
二、回答問題。
1、怎么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呢?(第3自然段)
(非常為難。因為隊員們怕拄拐的博萊克會影響到*隊伍的整體形象,但是如果不讓他參加,又擔心會傷害他,因為感到為難。)
2、“還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這件棘手的事是什么?
(這件棘手的事是*檢閱時博來克怎么辦?“確實”、“非常”看出事情的棘手。)
3、“勸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隊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隊伍中間?可是跟他怎么說呢?誰去跟他說呢?”這是對隊員的(心理活動)的描寫,寫出了隊員們(心存顧慮,不知怎么安排拄拐的博來克。)
4、我能體會博萊克當時的心情。(第12自然段)
興奮、自豪
5、觀眾為什么說“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
“這個小伙子真棒”:因為博萊克沒有因為自己是個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而是很自信,對充滿了熱愛之情。
“這些小伙子真棒”:因為這些兒童隊員敢于沖破世俗的偏見,沒有歧視拄拐的博萊克,而是大膽的讓博萊克站在*隊伍的第一排。所以人們贊揚了他們美好善良的心靈。
三、我想對博來克說幾句話:
1、博來克,我真的很佩服你的勇氣,欣賞你的自信。我也會象你一樣,做一個堅強的人,而且我也會熱情幫助周圍有困難的人。
2、博萊克,我真佩服你,你并不因為自己的殘疾而自卑,你是一個自信,自尊,自強,并對生活充滿熱愛的孩子,你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第15課《爭吵》知識點
一、我和克萊諦爭吵前后的表現如何?
爭吵前:
我:嫉妒
克萊諦:無意
爭吵后:
我:后悔、矛盾、不安
克萊諦:傷心寬容
我:知錯就改
克萊諦:主動示好
二、理解詞句的意思。
1、“我覺得很不安,氣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該那樣做。”
(“不安”是怕克萊諦放學后再報復我。“后悔”說明“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不該和克萊諦吵架。)
2、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里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瞟”是斜著眼睛看。“不是憤怒”說明克萊諦并不生“我”的氣,他為我的行為感到“悲哀”,為“我”不承認錯誤而傷心。)
3、終于挨到了放學。我獨自在街上走著,聽見克萊諦從后面跟上來。
(“挨”字用得好,是困難地度過時間的意思。把“我”的猶豫、矛盾、不知該如何面對好友的心理表現了出來。)
4、他又說:“我在外邊等著你!”我回答說:“我也等著你!”
他們都說在外邊等著對方,但心里想的卻不一樣,克萊諦心里想著(跟“我”和解),“我”卻想著(怕他報復一心防御他。)
5、“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而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
父親認為(克萊諦)比(“我”)高尚,因為(克萊諦能諒解“我”的過錯,寬容“我”,珍視友情。)父親這段話告訴我們要是自己錯了,應該(主動認錯),不應該(舉起尺子防御。)
6、讀課文第5自然段,回答:
(1)“我”和克萊諦爭吵后,為什么很后悔?
(因為克萊諦是個好人,他絕對不會是故意的。我想起……)
(2)這段話中,作者分幾步寫出“我”內心矛盾心情的?
(分三步。不安——后悔——矛盾)
三、學了本課,你認為他倆是什么樣的少年呢?
1、安利柯是一個明是非卻愛面子的人。
2、克萊諦是一個能諒解同學的過錯,寬容別人,珍視同學友情的人。
四、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答:朋友之間要互相諒解、彼此寬容。
第16課《絕招》知識點
1、文中講了幾個小伙伴?哪幾種絕招?
2、小柱子為什么要練絕招?他練習了什么絕招?為什么伙伴們羨慕地豎起了大拇指?
(小柱子第一次比賽輸了,他覺得十分丟臉,很不好意思。他練習了口算的絕招。當伙伴們說完題目后他脫口而出結果,而且完全正確,所以伙伴們豎起了大拇指。)
3、小柱子高興地說:“咱們定個日子再比一比,條件是(絕招一定得是練出來的,而且要有用。)”
4、小柱子是一個好強,不服輸,自尊,勤學苦練的孩子。
5、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答:只要勤學苦練,就能練出一身好本領;要練,就練出對未來發展有用的本領。
語文園地四知識點
1、我的發現:比較形近字,會區分組詞。
2、我會填:注意“的”、“地”、“得”的用法。
3、讀讀背背:要求會背、會寫。
【 #三年級#導語】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模凱棗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以下是整孫高理的《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五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小蝦》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可愛的旦拆小生靈”的第一篇主題課文,這篇課文通過“我”觀察小蝦吃食、打架等細節的描寫,突出小蝦有趣和脾氣不好兩個特點,抒發了“我”對小蝦的喜愛之情。這節語文課要讓學生學到什么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好好去思考,至少語文課應該上出語文味來。
課文比較淺顯,我注重以生為本,以讀為本。想要讓學生熟悉文本,進而領悟文本精神,對文本的多方式朗讀顯得非常重要。所以在課堂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讓學生進行朗讀,期望學生在讀中理解詞語的意思,積累詞語,進而體會小蝦的特點,最終感悟“我”對小蝦的喜愛之情。譬如,文本“吃飽了的小蝦顯得十分自在,有的獨自游來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緊貼著缸壁上休息”如何讀出語氣變化,朗讀之前我稍稍提醒了他們一下應該讀出語氣的變化,然后讓他們自己先練讀練讀。接著指名讀,根據他們的朗讀引導他們應該抓住“獨自”、“追逐”、“緊貼著”和“休息”這個詞語來讀出語氣的變化,體會到此時的小蝦“十分自在”。整堂課朗讀方式多樣,有個別讀、齊讀、師范讀、小組賽讀等,試圖做到讀中有悟。
利用文本,培養學生寫作。我認為《小蝦》是一篇比較理想的寫作范文,至少對于三年級來說它是。文本中通過圍繞中心句來寫具體、詳細,還有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小蝦吃食等,這些都值得我們好好引導孩子們去體會、感悟。譬如在課堂中,在教學第三自然段后,我來了個小練筆,讓學生通過一些表示順序的詞來練練筆,希望讓他們在日后的寫作中能有個方向。
這樣一堂“家常課”也留給我一些不滿意的地方,比如在師生對話中有時評價缺乏針對性,課堂中有些環節顯得比較拖拉,時間安排不合理等等,為自己留下了好些遺憾。
在今后的教學中,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學到什么,真正掌握什么,勢必還得根據課標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給予他們足夠的正能量。
2.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燕子》一課是本學期語文課教學的開篇課文,同學們經歷了近一個月的假期休息、玩耍,剛回到學習狀態中,對學習方法、學習過程肯定存在著陌生感,還沒回過神來。為了順利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我非常注重新課的導入:
1、讓學生從生活中了解燕子的特性引入。從平時觀察到的燕子的特點,了解燕子飛回北方的使命標志春天到來;
2、讓學生描述春天的美景;
3、用一個非常美麗動人的故事導入;
4、從圖入手。
先把這些美的物、事賦予學生,讓他們在美的境界中去接觸課文、學習課文,這時,同學們的心境就會不同,就自然地把情融入文中。從他們朗讀時入情入境的聲音、表情中可以看出他們不是單純地在學習文中的語言文字,他們是在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著美好的春天,美好的生活,根本體現不出是在學習本學期的開篇課文,甚至效果比以往還好。
我認為這樣的設計并不光想到讓學生快速進入課文學習,也是讓學生更快融入到文中,更好地與文中的人、事、物進行的一種心靈上的碰撞,情感上產生共鳴,更好達到學習語文、提高他們的素養的目的。這也是我在把握生與師、生與文本對話的尺碼的體現。
3.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肥皂泡》,是一篇非常貼近學生生活而又高于學生生活的文章,文筆清新自然,情感真摯淳樸,意境深邃精美。童年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樂,吹出了情趣,還吹出了夢想,寄托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學習這篇文章,除了感受文章中語言文字的美,還應體會作者的情感和態度。
這就對教師有了較高要求,執教教師既要有激情,又要能夠抓準、抓住時機,將孩子們引入當時的情境,帶孩子們走入“肥皂泡的世界”。并且設計引讀內容既要符合學生當時的心理感受,還要做到步步深入。同時教師在朗讀時,可以通過自己的動作、表情帶孩子們入境,做到一氣呵成,這樣才會達到預期效果(做好事和忘情地跟你一起敘述,忘記自我,進入情境)在我執教時,孩子們基本進入情境,多數孩子一直跟我一起深情地對肥皂泡說著,以至于最后我說:“看著這肥皂泡遠去,你想說些什么”時,孩子們聽斷了半秒才開始說話,有的甚至還在與我一起對“肥皂泡說這句話(這指“看著這肥皂泡遠去,你想說些什么”)。我想是因為他們太投入了吧。但我確實喜悅的,因為我終于做到了把孩子引入文本的情境中!
我想以后再講這節課時,我會提前讓孩子們進行練筆,寫出自己吹肥皂泡的過程以及肥皂泡的樣子。將他們自己的作文與冰心的作品進行兩次比較,一次放在第一課時之前,起激趣作用。另一次則放在學習文章之后,再一次將自己文章與冰心的文章進行比較,感受冰心語言的語言魅力,使孩子們對冰心產生敬佩之情,對冰心其人、其作,產生濃厚興趣,并能在閱讀中主動學習她的寫作方法,積累更多好詞好句。這樣就可以做到“授之以漁”了吧,相信這樣他們會更愛學語文,同時也做到了真正學語文吧。
4.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鹿角和鹿腿》也是學生喜歡的寓言故事,講述的是一只鹿獅口逃生的內容。全文分為三部分,也是很清晰的,在設計時我還是抓住了詞語來落實教學,第一組是“勻稱、珊瑚、精美別致”和第二組“撅嘴、皺眉、沒精打采”分組對比明顯看出小鹿對鹿角的欣賞之情和對鹿腿的抱怨之情。由兩組詞語開啟這一刻的學習。像上一課一樣詞語讀出感情,悟出意思后,再放入句子中去讀,通過多種方式的演讀,讓他們在讀中體會小鹿的心情變化。
在朗讀中,我關注到了多音字的教學,因為本課的多音字較多,所以我在PPT上出示了習題,讓學生看著注釋的內容,選詞填空,讓學生在運用和實踐中進一步辨析多音字的不同用法。同時,我還關注到了“咦”、“啊”、“唉”三個語氣詞的朗讀,讓學生們圈出來,放到句子中,感受人物心情的變化,請多名學生來讀,比一比誰讀得好,在讀“咦”的時候,學生能注意到語調商鞅,讀出小耳朵問號的感覺,讀出了了鹿第一次見到自己倒影時內心的驚訝和懷疑。學生能拉長“啊”的讀音,并重點兩個“多么”,表現小鹿對鹿角的欣賞,讀出了那份驕傲、自豪、得意和自我陶醉的感情。“唉”字在學生的嘴里拖得很長,讀出了小鹿對自己腿的極度不滿,那份抱怨和失望的感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還是挺滿意孩子的朗讀,尤其是我們班的女生,接著我出示語段,引導學生圈畫描寫鹿動作和神態的詞語,出類似的題目,讓學生進行拓展仿寫,有積累到運用,讓學生學會遷移運用。
通過學生的講和演,學生大致了解了課文的內容,明白了故事的啟示。最后給出關鍵詞語,讓學生對故事進行復述,提高學生講述故事的能力。
5.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池子與河流》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故事通過池子與河流的對話,表達了他們對生活、對人生的不同態度。經過張自福主任和老師們的評課,我對這節課有了新的認識。
一、關注目標的扎實度
本節課我設置了兩個目標,第一認識淘、涯等8個生字。第二個是分角色朗讀課文。能結合生活實際對池子與河流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第一個目標,我僅僅讓孩子們把這些生詞讀準、認識,卻沒有落實在字形、字意上。比如“蜿蜒”有些孩子可能不理解字意。第二個目標,分角色朗讀,為了趕時間我僅僅抽查了一組,讀得還不太好。為了整節課的設計,我沒有把這個目標學扎實。孩子們讀不好,怎談他們對寓意的理解?
關注目標的扎實度就是關注差生,關注學生的學習。
二、關注課堂上的生成
教學已有七、八年的時間,卻沒有把學生課堂上的生成當成一回事。總覺得只要能夠順順利利地把我自己的思路講下來,就萬事大吉。殊不知,生成,讓課堂更精彩。《語文新課標》指出:“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一體。”
(1)學會傾聽,發現生成。教師在課堂上要學會傾聽,去獲取來自孩子們的一切信息,這樣才會發現學生制造出來的一個個“意外”,這些“意外”才會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讓孩子們主動去讀、去思,這一個個“意外”會讓許多精彩不期而至。
(2)巧妙預設,激發生成。我們在備課時,要悉心地鉆研教材,預設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比如:這節課寓言,孩子們是很難理解的。課前我先用勤奮和懶惰的名言做了鋪墊,然后體會第十小節時,我讓孩子們用“不要怎樣要怎樣”這樣就有備而來,那么在課堂上他們就會浮想聯翩,讓老師“驚喜不斷”,這正是身為老師所希望看到的的場景,這才是精彩的課堂。
三、關注語文要素
不知“語文要素”為何物,真為我的無知可笑。回去后我就查了資料。簡單地說,“語文要素”包含的是語文“學什么”和“怎么學”的內容。語文要素應該是與學段學習內容和目標相對應的,但更加具體,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檢測性。我們也可以將每個單元的語文要素理解為本單元重點學習的目標。重視語文要素才是真正的語文課。
總之,這節課我學到了不少東西,為我的成長之路再一次添瓦。時刻對自己說“不懼怕才會成功”。
1、(花草):群芳吐艷姹紫嫣紅落英繽紛郁郁蔥蔥
(日月):噴薄欲出旭日東升夕陽西下皓月當空
(山巒):崇山峻嶺懸崖峭壁層巒疊翠蒼翠欲滴
2、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王維)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王建)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晏殊)
3、表達朋友友情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汪洙)
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無名氏)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邢俊臣)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孟子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張九齡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4、繩在細處斷,冰在薄處裂。
親身下河知深淺,親口嘗梨知酸甜吵或。
莫看江面平如鏡,要看水底萬丈深。
花盆里長不出蒼松,鳥籠里飛不出雄鷹。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5、博覽群書孜孜不倦勤學好問學而不厭堅持不懈業精于勤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廢寢忘食竭盡全力鍥而不舍腳踏實地
6、有關氣象的諺語:日落胭脂紅,無雨必有風。夜里星光明,明朝襲碰冊依舊晴。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陽紅。有雨山戴帽,拍宏無雨山沒腰。久晴大霧必陰,久雨大霧必晴。
【讀讀記記】
1、盛在荷葉上的露珠,在微風的吹動下不停地滾動。槐花落在荷葉上,露珠就更加起勁地跳躍起來。
地上全是綠茸茸的小草,草里夾著一些藍色的、紫色的、鵝黃色的野花,像一塊地毯鋪在水邊。
碧清的水流撞在巖石上,發出鈴鐺搖動般的脆響。叮咚叮咚……大自然樂器奏出的音樂,在幽靜的山谷里回旋飄蕩。
2、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
二月春風似剪刀。
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挑著滿滿一擔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潑灑了多少珍珠啊!
3、有關時間的諺語: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4、榆樹高,槐樹壯,梧桐樹葉像手掌。石榴開花紅似火,桂樹花開十里香,桑樹結果紫又甜。松樹四季披綠裝,棕樹喜暖在南方,橡樹耐寒守邊疆。
5、四面八方七嘴八舌成千上萬人山人海誠心誠意惟妙惟肖
結結實實郁郁蔥蔥異口同聲大驚小怪南轅北轍零零星星
【導語】部編版教材是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就是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意思;由于這本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所以又稱“人教部編版”,到2018年全國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所以又稱“統編版”。自2016年部編版教材問世以來,教材一直在做改動,每個學期都有增刪改的情況,有的甚至改動比較大,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三年級語文下冊改動情況,一起來看看吧。
1、目錄:第二單元“快樂讀書吧”改為“快樂讀書吧:小故事大道理”。
2、《古詩三首》:刪除會寫字“短”。
3、《荷花》:詞語表刪除“花骨朵兒”。
4、《昆蟲備忘錄》:文中刪除“寸、態”的注音。
5、《陶罐和鐵罐》:文中增加“訝”的注音賣笑;增加會認字“訝”。
6、《鹿角和鹿腿》:文中“差點兒送了我的命”改為“差點兒讓我送了命”:增加會寫字“追”;詞語表刪除“倒映、倒影”。
7、《池子與河流》:文中增加“逐”的注音。
8、第二單元語文園地:書寫提示例字“集”改為“捧”。
9、《紙的發明》:文中刪除“麻”的注音;刪除會認字“麻”;刪除會寫字“冊”。
10、《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文中“現在完整地保存在”改為“現在保存在”;刪除“都、態、寸”的讀音;刪除會認字“都(多音字)、態、寸”。
11、第三單元語文園地:日積月累刪除“花中君子:梅蘭竹菊”。
12、《蜜蜂》:文中增加“測”的注音;增加會認字“測”。
13、《小蝦》:文中增加“稍、逐”的讀音,刪除“副”的讀音;會認字增加“稍(多音字)、逐”,刪除“副”。
14、《宇宙的另一邊》:文中兩處“乘以”改為“乘”;增加會寫字“宇、宙”;詞語表增加“宇宙”。
15、《我變成了一棵樹》:文中刪除“丁”的注音,增加“饞”的注音;會認字刪除“丁”,增加“饞”;會寫字刪除“丁、麻”,增加“腰”。
16、《童年的水墨畫》:文中刪除“爽”的注音;會認字刪除“爽”。
17、《剃頭大師》:文中增加“監”的注音。
18、《我不能失信》:文中“全家人”改為“家里人”。
19、第六單元語文園地:日積月累刪除“改過不吝,從善如流。——蘇軾”。
20、《我們奇妙的世界》:文中增加“勁”的注音;會認字增加“蔚、勁(多音字)”;詞語跡輪表刪除“無窮”。
21、《火燒云》:文中增加“恍”的注音。
22、《漏》:文中增加“哩”的注音;會認字中的“旋”改為多音字,增加會認字“哩(多音字)”。
23、《棗核》:文中“白叫我歡喜了一場,養活你這樣的孩子能做什么”改為“你真叫我白歡喜了一場”);增加“棗、聰”的注音,會認字增加“棗、聰”。
以上就是三年級語文姿配信下冊改動情況,希望大家在預習新課的時候要注意教材的變化,不要提前學了到時候發現和課本又不同了,那就略顯尷尬了。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寓言兩則》分別是《亡羊補牢》和《南轅北轍》,我在此整理了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寓言兩則》課文,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派團冊《寓言兩則》-原文塵瞎橘《亡羊補牢》
從前有個人,養了幾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少了一只。原來羊圈juàn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kū窿long鉆進去,把那只羊叼diāo走了。
街坊勸quàn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羊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在修還不晚。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南轅北轍》
從前有一個人,坐著馬車在大路上飛跑。
他的朋友看見了,叫住他問:“你上哪兒去呀!”
他回答說:“到楚國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說:“楚國在南邊,你怎么往北走呀?”
他說:“沒關系,我的馬跑得快。”
朋友說:“馬跑得越快,離楚國不是越遠了嗎?”
他說:“沒關系,我的車夫是個好把式!”
朋友搖搖頭,說:“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國呀!”
他說:“沒關系,不怕時間久,我帶的盤纏chan多。”
楚國在南邊,他硬要往北邊走。他的馬越好,趕車的本領越大,盤纏帶得越多,走得越遠,就越到不了楚國。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寓言兩則》-同步練習【課業設計】
一、我會寫
1、“亡羊補牢”中“亡”的意思是________,“牢”的意思________。
2、“南轅北轍”中“轅”的意思是________,“轍”的意思是_______,這個寓言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選字組詞,用“√”標出
清轍澈窟籠窿蘢猿轅袁猴
狼狠心陡俏峭悄軀驅區趕
三、選擇正確的解釋
1、負:A、背B、敗C、擔任
⑴負荊請罪
⑵不分勝負
⑶認真負責
2、神祥亡:A、逃跑B、死C、滅亡
⑴亡故
⑵亡命
⑶亡國
【能力遷移】
一、你還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會做
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在修還不晚。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1、“羊圈”的“圈”是個多音字,在此處讀音為________。它還有一個讀音是_________,組詞是____________。
2、他后悔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的行動是__________________,他的行動帶來的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寓言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
4、我還能寫出像這樣的詞:
結結實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戰奧賽】
收集寓言故事,并和同學們交流。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寓言兩則》-教學設計【教學思路】
這篇課文,是用兩則生動有趣的寓言,揭示出深刻的道理。教學時,先讓學生帶著問題看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接著學生根據閱讀要求自學課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從而進一步了解課文。之后,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自由討論并交流讀了這兩則寓言說明了什么道理。最后讓學生談一談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是否遇到過像《亡羊補牢》和《南轅北轍》這樣的事情。還可以讓學生還知道哪些寓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生詞,能夠正確讀寫。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兩則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兩則寓言的寓意。
【教學準備】
相關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問匯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寓言嗎?你們讀過寓言故事嗎?板書:寓言
“寓”,是寄托的意思板書;“言”,講道理。寓言的意思就是通過一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啟發和教育。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則寓言。兩則就是兩篇的意思。我們先來學習第一篇:亡羊補牢。板書
2、讀題,誰知道“亡”、“牢”分別是什么意思?
“亡”的意思是失去。“牢”畜的圈。
3、誰能連起來把題目解釋一下?
羊丟失以后修補羊圈。
二、初讀課文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生詞,不明白的查字典和聯絡上下文解決。
2、邊讀邊思考,這則寓言說明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三、檢查復習
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提醒學生應注意的問題。
讀音方面:
“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讀“ juàn ”,不要讀成“ quān ”。
“窟窿”的“窿”讀輕聲。
字形方面:
“叼”:左右結構,左邊最后一筆是“提”,不要寫成“撇”。
“悔”:左右結構,左邊是“忄”不要寫成“十”右下方是“母”字,不要把兩點寫成豎。
詞語解釋:
叼走:銜在嘴里拖著。
街坊:鄰居。
勸告:說服,講清道理,使人感動聽從。
后悔:懊惱過去做得不對。
四、學習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1、出示課件,思考:《亡羊補牢》寫的是一件什么事?
養羊人第一次丟羊后,不聽街坊的勸告,第二天又丟了羊。他后悔沒有聽街坊勸告,趕緊把羊圈修好,從此,再也沒有丟羊。
2、養羊人對街坊的勸告開始是怎么想的?后來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⑴讀書,小組討論。
⑵班上交流:
開始想:羊丟了,修圈已晚,沒用。
后來想:如果現在不補羊圈,就不是丟一只、兩只的事,而會丟得更多。因此現在修還不晚。做:動手,堵上,修得結結實實。
結果:從此,他的羊再也沒有丟過。
五、小結
1、明確寓意: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有了錯,只要認真改,就不算晚。
2、聯絡實際,談感想。
六、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七、板書設計
亡羊補牢
羊丟了不聽勸告羊不斷的少
及時改正為時不晚
后悔堵窟窿羊再沒少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匯入
復述《亡羊補牢》的內容和寓意
今天,我和同學們合作,學習一個新的成語故事。
板書課題:南轅北轍
請學生觀看動畫片《南轅北轍》問:動畫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拿出字典,自己讀書,試著讀懂課文。
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
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找找生字的特點。
2、在小組內互相聽讀課文,讀通課文之后,看看有沒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3、學生質疑:
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三、再次朗讀,解決問題
1、請大學帶著剛才的問題再讀課文,看看你有什么發現。邊讀書邊思考
2、我們要想解決剛才的問題弄清到底是誰不明白,就應該弄清車下的人跟朋友說了什么,我們該怎樣來讀他們的對話呢?
3、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后學生評價可以反復讀或老師范讀
4、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分角色讀書,并討論剛才的問題。
四、討論
同學們,到底是誰不明白,誰來談一談?
不是車下的人不明白,是而車上的人不明白。因為通過讀書我們知道,是車下的人告訴車上的人去楚國應該往南走,往北走錯了。所以,是車上的人不明白。
老師對同學們的發言給予充分的肯定性評價
通過學習本文,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體會寓意:通過學習知道一個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對,是實現不了目標的。
五、表演課文
下面我們跨越時空,飛到古時候去感受一下南轅北轍的故事,我們把這個故事演一演吧!學生分角色表演
六、課堂延伸
1、假如車上的人來到我們中間,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2、如果自己做錯了事情,朋友給你指出來,你該怎么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