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初一最簡單的古詩 初一上冊的所有古詩 初一背誦的古詩 七年級全冊古詩詞25首 七年級所有古詩詞整理
初一語文所有古詩如下:
一、《觀滄海》
東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三、《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四、《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五、《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六、《江南逢李龜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八、《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九、《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十、《七夕》
唐·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十一、《鵲橋仙》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十二、《秋詞(其一)》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十三、《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十四、《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
宋·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十五、《潼關》
清·譚嗣同
終古高云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七(上)
[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王灣 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西江月] 辛棄疾 宋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 元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莊] 孟浩然 唐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唐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唐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 杜牧 唐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浣溪沙] 晏殊 宋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宋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過后一山攔.
[如夢令] 李清照 宋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 朱熹 宋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七(下)
《山中雜詩》吳均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云從窗里出。
《竹里館》王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約客》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初一語文古詩有哪些?
1人回答
daiqiangcqLV.52019-08-12
七(上)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西江月] 辛棄疾 宋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元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莊] 孟浩然 唐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唐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唐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 杜牧 唐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浣溪沙] 晏殊 宋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宋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過后一山攔.
[如夢令] 李清照 宋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 朱熹 宋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七(下)
《山中雜詩》吳均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云從窗里出。
《竹里館》王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約客》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1.初一上的必背古詩
《觀滄海》曹操(七上課內)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王灣(七上課內)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七上課內)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七上課內)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龜雖壽》曹操(七上課外)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莊》孟浩然(七上課外)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七上課外)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七上課外)
楊花落盡子歸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隱(七上課外)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杜牧(七上課外)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七上課外)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七上課外)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如夢令》李清照(七上課外)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朱熹(七上課外)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初一上冊語文必背古詩
初一上冊要背的課文如下:
現代文:《春》《秋天》《郭沫若詩兩首》
古詩詞:課內:古代詩歌四首(觀滄海、次北固山下、錢塘湖春行、天凈沙秋思)
課后:龜雖壽(曹操)、過故人莊(孟浩然)、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隱)、泊秦淮(杜牧)、浣溪沙(晏殊)、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如夢令(李清照)、觀書有感(朱熹)
古文:《童趣》《<;論語>;十則》《世說新語》兩則(剩下的《山市》和《智子疑鄰》《塞翁失馬》有的老師要求背,有的不背,課后沒要求背)
樓上的那一位不知道是蘇教還是人教,我寫的是人教,課本上的。
3.七年級全部古詩詞
1、泊秦淮【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2、竹里館【作者】王維 【朝代】唐代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3、望岳【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4、春夜洛城聞笛【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5.逢入京使【作者】岑參 【朝代】唐代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6.己亥雜詩·其五【作者】龔自珍 【朝代】清代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7.晚春【作者】韓愈 【朝代】唐代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8.登飛來峰【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9.約 客【作者】趙師秀 【朝代】宋代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10.游山西村【作者】陸游 【朝代】宋代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1、登幽州臺歌【作者】陳子昂 【朝代】唐代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12、賈生【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代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1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作者】楊萬里 【朝代】宋代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4.初一上冊必背古詩詞文言文
鄭人買履(《韓非子》)
刻舟求劍(《呂氏春秋》)
次北固山下 王灣
赤壁 杜牧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蘇軾
幼時記趣 (《浮生六記》)沈復
十五夜望月 王建
水調歌頭 蘇軾
三峽 (《水經注》)酈道元
山亭夏日 高駢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 劉禹錫
《夢溪筆談》二則 (以蟲治蟲,梵天寺木塔)
《論語》八則
狼 (《聊齋志異》) 蒲松齡
迢迢牽牛星 (《古詩十九首》)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5.初一上冊的所有古詩要背的
《回鄉偶書》賀知章
《夜雨寄北》李商隱
《淮上與友人別》鄭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江南春》杜牧
《登飛來峰》王安石
《望岳》杜甫
《觀滄海》曹操
1.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
2. 觀滄海" (曹操)
3.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4. 西江月(辛棄疾)
5.次北固山下(王灣)
6.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7.泊秦淮(杜牧)
8.夜雨寄北(李商隱)
9.浣溪紗(晏殊)
初一語文上冊蘇教版
1、《次北固山下》
2、《題破山寺后禪院》
3、《赤壁》
4、《十五夜望月》
5、《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6、《過古人莊》
7、《游山西村》
8、《秋詞》
9、《西江月》
10、《浣溪沙 山下蘭芽短浸溪》
文言文:
《詠雪》《陳太丘與友期》《童趣》《論語》十則
《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古詩:
《觀滄海》 《次北固山下》 《前塘湖春行》 《西江月(辛棄疾)》《天凈沙.秋思》《龜雖壽》 《過故人莊》 《夜雨寄北》 《泊秦淮(杜牧)》 《浣溪沙(晏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如夢令(李清照)》 《觀書有感》
樓主可以參考一下 畢竟每個地區教材版本不一樣
第一個是語文出版社的 每個地方版本不一樣 所以我找了不同的 不是全部都必須要背 樓主參考下
6.初中生必背300首古詩詞是什么
1.《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從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4.《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5.《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6.《龜雖壽》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7.《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8.《破山寺后禪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9.《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0.《夜雨寄北》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1.《泊秦淮》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12.《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1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14.《如夢令》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15.《觀書有感》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7.初一上冊所有的古詩詞
蘇教版七年級上 (共11首,考查6首) 所有內容: 【一單元】誦讀欣賞·古詩三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三單元】13課·詠月詩詞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四單元】誦讀欣賞·古詩詞三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秋詞》 【五單元】誦讀欣賞·《論語》八則 【六單元】誦讀欣賞·古詩二首:《迢迢牽牛星》《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不考查內容: (5首) 《十五夜望月》《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迢迢牽牛星》《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觀滄海】 東漢 曹操東臨碣(jié)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dàn dàn),山島竦峙(sǒngzhì)。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zaī),歌以詠志。【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元)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另外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淮上與友人別 唐·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 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 君向瀟湘我向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揚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望 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觀滄海 三國·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 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春 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西江月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飲 酒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 悠悠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七年級語文古詩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瑰寶。我整理了關于七年級下語文課外古詩,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外古詩
課外古詩詞背誦
山中雜詩
年代:南北朝 作者: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竹里館
年代:唐 作者:王維 體裁:五絕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年代:唐 作者:岑參 體裁:七絕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
年代:唐 作者:韋應物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絕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
年代:唐 作者:劉長卿 體裁:五絕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約客
年代:宋 作者:趙師秀 體裁:七絕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
年代:清 作者:趙翼 體裁:七絕
李杜詩篇萬人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七年級語文課外莊生曉夢迷蝴蝶全詩
《錦瑟》
作者:李商隱
原文: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注釋:
1、錦瑟:裝飾華美的瑟。瑟:撥弦樂器,通常二十五弦。
2、無端:猶何故。怨怪之詞。
3、五十弦:這里是托古之詞。作者的原意,當也是說錦瑟本應是二十五弦。
4、莊生曉夢迷蝴蝶:《莊子·齊物論》:“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商隱此引莊周夢蝶故事,以言人生如夢,往事如煙之意。
5、望帝春心托杜鵑:《華陽國志·蜀志》:“杜宇稱帝,號曰望帝。……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于開明。帝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子鵑即杜鵑,又名子規。
6、珠有淚:《博物志》:“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織,其眼泣則能出珠。”
7、藍田:《元和郡縣志》:“關內道京兆府藍田縣:藍田山,一名玉山,在縣東二十八里。
詩意:
錦瑟呀,你為何竟有五十條弦?每弦每節,都令人懷思黃金華年。我心如莊子,為蝴蝶曉夢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鵑,寄托春心哀怨。滄海明月高照,鮫人泣淚皆成珠。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來追憶,只是當年卻漫不經心,早已惘然。讀者盡管難以明了《錦瑟》詩的思想內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詩境,卻很容易在腦子里浮現。
賞析:
這首《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自宋元以來,揣測紛紛,莫衷一是。
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二個字。舊說中,原有認為這是詠物詩的,但近來注解家似乎都主張:這首詩與瑟事無關,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學者周汝昌認為,它確是不同于一般的詠物體,可也并非只是單純“截取首二字”以發端比興而與字面毫無交涉的無題詩。它所寫的情事分明是與瑟相關的。
起聯兩句,從來的注解也多有誤會,以為據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時,詩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爾云云。其實不然。“無端”,猶言“沒來由地”、“平白無故地”。此詩人之癡語也。錦瑟本來就有那么多弦,這并無“不是”或“過錯”;詩人卻硬來埋怨它: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這么多條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條弦,到李商隱時代又實有多少條弦,其實都不必“考證”,詩人不過借以遣詞見意而已。據記載,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寫瑟,常用五十之數,如“雨打湘靈五十弦”,“因令五十絲,中道分宮徵”,都可證明,此在詩人原無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華年”,關鍵在于“華年”二字。一弦一柱猶言一音一節。瑟具弦五十,音節最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節,常令聽者難以為懷。詩人絕沒有讓人去死摳“數字”的意思。他是說:聆錦瑟之繁弦,思華年之往事;音繁而緒亂,悵惘以難言。所設五十弦,正為“制造氣氛”,以見往事之千重,情腸之九曲。要想欣賞玉溪此詩,先宜領會斯旨,正不可膠柱而鼓瑟。宋詞人賀鑄說:“錦瑟華年誰與度?”(《青玉案》)元詩人元好問說:“佳人錦瑟怨華年!”
(《論詩三十首》)華年,正今語所謂美麗的青春。玉溪此詩最要緊的“主眼”端在華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這才追憶“四十九年”之說,實在不過是一種迂見罷了。
起聯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頷聯的上句,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后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何往。玉溪此句是寫: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成寐。迷含迷失、離去、不至等義。試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說:“枕寒莊蝶去”,去即離、逝,亦即他所謂迷者是。曉夢蝴蝶,雖出莊生,但一經玉溪運用,已經不止是一個“栩栩然”的問題了,這里面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本聯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杜宇啼春,這與錦瑟又有什么關聯呢?原來,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一個“托”字,不但寫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鵑,也寫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錦瑟,手揮目送之間,花落水流之趣,詩人妙筆奇情,于此已然達到一個高潮。
看來,玉溪的“春心托杜鵑”,以冤禽托寫恨懷,而“佳人錦瑟怨華年”提出一個“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實。玉溪之題詠錦瑟,非同一般閑情瑣緒,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寫出二人被迫分別之苦,與分別的戀戀不舍,作者以托王之心暗喻對面對的結局的憤恨,與此情的戀戀不舍。
律詩一過頷聯,“起”“承”之后,已到“轉”筆之時,筆到此間,大抵前面文情已然達到小小一頓之處,似結非結,含意待申。在此下面,點筆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筆勢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斷絲連,或者推筆宕開,或者明緩暗緊。手法可以不盡相同,而神理脈絡,是有轉折而又始終貫注的。當此之際,玉溪就寫出了“滄海月明珠有淚”這一名句來。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是美好的民間傳統之說。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如此,皎月落于滄海之間,明珠浴于淚波之界,月也,珠也,淚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詩人筆下,已然形成一個難以分辨的妙境。唐人詩中,一筆而有如此豐富的內涵、奇麗的聯想的,舍玉溪生實不多覯。
那么,海月、淚珠和錦瑟是否也有什么關聯可以尋味呢?錢起的詠瑟名句不是早就說“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嗎?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滄海月明之境,與瑟之關聯,不是可以窺探的嗎?
對于詩人玉溪來說,滄海月明這個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與河東公的“樂營置酒”之會,就寫出了“只將滄海月,高壓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來,他對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曠皓凈十分愛賞,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傷:一種復雜的難言的悵惘之懷,溢于言表。
晚唐詩人司空圖,引過比他早的戴叔倫的一段話:“詩家美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這里用來比喻的八個字,簡直和此詩頸聯下句的七個字一模一樣,足見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來古籍失傳,竟難重覓出處。今天解此句的,別無參考,引戴語作解說,是否貼切,亦難斷言。晉代文學家陸機在他的《文賦》里有一聯名句:“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藍田,山名,在今陜西藍田東南,是有名的產玉之地。此山為日光煦照,蘊藏其中的玉氣(古人認為寶物都有一種一般目力所不能見的光氣),冉冉上騰,但美玉的精氣遠察如在,近觀卻無,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諸眉睫之下,—這代表了一種異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無法親近的。玉溪此處,正是在“韞玉山輝,懷珠川媚”的啟示和聯想下,用藍田日暖給上句滄海月明作出了對仗,造成了異樣鮮明強烈的對比。而就字面講,藍田對滄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為滄字本義是青色。玉溪在詞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華和工力。
頸聯兩句所表現的,是陰陽冷暖、美玉明珠,境界雖殊,而悵恨則一。詩人對于這一高潔的感情,是愛慕的、執著的,然而又是不敢褻瀆、哀思嘆惋的。
尾聯攏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筆勢未嘗閃遁。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惘了—話是說的“豈待回憶”,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憶,其為悵恨,又當如何!詩人用兩句話表出了幾層曲折,而幾層曲折又只是為了說明那種悵惘的苦痛心情。詩之所以為詩者在于此,玉溪詩之所以為玉溪詩者,尤在于此。
玉溪一生經歷,有難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結中懷,發為詩句,幽傷要眇,往復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別詩中說:“瘐信生多感,楊朱死有情;弦危中婦瑟,甲冷想夫箏!”則箏瑟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如謂錦瑟之詩中有生離死別之恨,恐怕也不能說是全出臆斷。《錦瑟》中,詩人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田生煙等典故,采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朦朧的境界,從而借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
七年級下語文課外古詩相關文章:
1. 七年級上下冊語文課外古詩
2.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古詩十首
3. 七年級語文下學期古詩十首
4. 初一下冊語文古詩詞大全
5.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后十首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