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八年級上冊8首課外古詩 八上語文課外詩 八年級語文最后四首詩 初二語文課外古詩 八年級上冊語文唐詩五首原文
八下語文課外古詩詞八首是如下:
1、絕句襪察
作者:唐代詩人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譯文:
江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麗,春風(fēng)送來花草的芳香。
燕子銜著濕泥忙筑巢,暖和的沙薯睜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2、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北宋文學(xué)家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jīng)滿是蔞告手茄蒿,是蘆葦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游到江河里來了。
3、三衢道中
作者:南宋詩人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譯文:
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氣,乘小舟沿著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xù)前行。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4、憶江南
作者:唐代詩人白居易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能不憶江南?
譯文:
江南的風(fēng)景多么美好,風(fēng)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lán)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5、清明
作者:唐代文學(xué)家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jié)細(xì)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dāng)?shù)刂撕翁庂I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課后的十首古詩:
1.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徒(xi三聲)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qū)犢返,烈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3.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fēng)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5.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6.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7.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8.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fù)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9.浣溪沙
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靜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誰說人生再無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10.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課文:
1.桃花源記〔東晉〕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yuǎn)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鉛慎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2.短文兩篇
陋室銘(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槐滲敬耳,無案牘(dú)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愛蓮說(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3.核舟記(魏學(xué)洢)
明有奇巧人喊御曰王叔遠(yuǎn),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cè),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
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yuǎn)甫刻”,細(xì)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lián)、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4.大道之行也(《禮記》)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5.杜甫詩三首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6.三峽(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至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7.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8.觀潮(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yuǎn)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shù)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biāo)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皆披發(fā)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四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
9.湖心亭看雪(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10.詩四首
歸園田居 其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hù)在燕然。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yuǎn)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登岳陽樓 其一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yuǎn),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fēng)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
“課后的十首古詩: 1.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舉型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徒(xi三聲)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薯滲色,山山唯落暉。牧人數(shù)答脊驅(qū)犢返,烈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八年級上冊語文古詩有
1、《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唐·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返團(tuán)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4、唐·王歷前維《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hù)在燕然。
5、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渡遠(yuǎn)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6、宋·陳與義《登岳陽樓(其一)》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漏爛橘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yuǎn),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fēng)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
八年級語文古詩詞凝聚著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課本古詩詞,大家快來跟我一起看看吧。
人教版八年級上語文課本古詩詞
1、《長歌行》《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王績《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3、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木落雁南渡,北風(fēng)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5、《黃鶴樓》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6、《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7、劉禹錫《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8、《魯山山行》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fù)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9、《浣溪沙》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10、《十一月四曰風(fēng)雨大作》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11、《歸園田居(其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12、《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hù)在燕然。
13、《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yuǎn)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仍戀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14、《登岳陽樓(其一)》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楚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yuǎn),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fēng)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
15、《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6、《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7、《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18、《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八年級語文課外古代優(yōu)美詩句摘抄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2、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無題》
3、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滕王閣序》
4、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西江月》
5、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無題》
6、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江城子》
7、山有日,還無期。結(jié)巾帶,長相思。——《盤中詩》
8、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長相思》
9、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次北固山下》
10、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
11、凄涼別后兩應(yīng)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虞美人》
12、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秋風(fēng)詞》
1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白馬篇》
14、位卑未敢忘憂國。——《病起書懷》
1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觀滄海》
16、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jié)。——《千秋歲》
17、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惠崇春江》
18、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
19、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竹石》
20、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fēng)與月。——《玉樓春》
21、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木蘭花》
22、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蜂》
23、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24、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離思》
25、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求凰·琴歌》
26、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
27、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生查子·元夕》
28、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相思》
2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登飛來峰》
30、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卜居》
31、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玉樓春》
32、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一剪梅》
33、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吟詠唱和》
34、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無題》
35、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卷》
36、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37、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漢書·班超傳》
38、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
39、生當(dāng)復(fù)來歸,死當(dāng)長相思。——《留別妻》
4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41、長相思,在長安。——《長相思·其一》
42、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贈別·其二》
43、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其一》
44、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后出師表》
45、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酬樂天揚州》
46、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新添聲楊柳》
47、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48、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
49、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折桂令》
50、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水調(diào)歌頭》
5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日知錄·正始》
52、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室思·其三》
53、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長恨歌》
5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雜說送張琥》
55、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56、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竹枝詞》
57、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更漏子》
58、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賦得古原草送別》
59、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書憤》
60、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登科后》
61、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南園》
6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將進(jìn)酒》
63、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無題》
64、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揚子江》
65、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警世賢文》
66、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臺灣竹枝詞》
67、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滿江紅》
68、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金縷衣》
69、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fù)相思意。——《卜算子》
7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
71、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清平調(diào)詞》
72、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對聯(lián)》
73、一行寫入相思傳。——《塞鴻秋》
74、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相思》
75、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蝶戀花·柳永》
76、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離思》
77、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一剪梅》
78、大丈夫?qū)幙捎袼椋荒芡呷!侗饼R書·元景安傳》
79、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
80、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子夜歌》
81、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
82、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夏日絕句》
83、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
84、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蝶戀花》
85、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秋風(fēng)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