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iccc是什么意思 中國勘查地球化學年——從勘查地球化學到應用地球化學 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全國環保保護召開大會是哪一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環境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院怎么樣 求關于“世界環境日”的資料?越多越好!
(1989年12月26日橘燃第七屆全國人民檔伍帶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1989年12月26日中華行蘆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二號公布施行)
最近的一次是2011年召開的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
此前,中國一共召開過七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
第一次是在1973年,當年8月5日,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正式提出“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群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針”,這是我國第一個關于環境保護的戰略方針。
彼時,中國接連發生了幾起環境污染事件,如大連塵山螞海灣因陸地污染源使六處灘涂養殖場關閉,許多食品飲料因濫用化學添加劑造成嚴重危害,官廳水庫遭污染,威脅北京飲用水安全等。
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會期半個月時間,充分揭露了中國在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方面的形勢嚴峻,由于會議列舉的大量事實令人們震驚,以致周恩來總理決定在人唯前民大會堂召開有黨、政、軍、民、學各界代表出席的萬人大會,把環境保護推向了社會。
隨后,從1973年至今,45年間,國務院先后召開7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為解決中國的環境問題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決策,為中國的派埋環境保護工作指明方向。
環境保護是利用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解決各種環境問題,保護和改善環境的一切人類活動的總稱。包括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科學技術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以求保持和發展生態平衡,擴大有用自然資源的再生產,保證人類社會的發展。
重視環保的意義:
1.環保是環境保護的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是推進節能減排的重要支撐。亮纖鉛
2.環保涉及技術、裝備、產品、材料、工程、服務等各方面豎野,與國民經濟的很多行業具有全方位、多層次的關聯作用。
3.環保的發展,一方面增加了污敬好染治理能力,為改善環境質量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由于環保產業滲透于國民經濟的各個環節,具有產業鏈長、設計面廣、影響力大等特點,其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產業技術升級和產業機構調整、增加了就業機會、促進了社會的穩定和和諧。
世界環境日(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ay)
1972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聯合國根據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熱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環境日”的主題。聯合國和各國政府每年都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宣傳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時發表《環境現狀的年度報告書》,召開表彰“全球500佳”國際會議。
聯合國環境署確定的世界環境日主題為: 冰川消融,是個熱點話題嗎?(MELTING ICE - A HOT TOPIC?)
歷年世界環境日:
1974年:只有一個地球(Only one Earth )
1975年:人類居住(Human Settlements)
1976年:悔純水,生命的重要源泉(Water: Vital Resource for Life)
1977年: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森林(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 Degradation; Firewood)
1978年:沒有破壞的發展(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79年:為了兒童的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Only 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A New Challenge 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81年:保護地下水和人類食物鏈,防治有毒化學品污染(Ground 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1982年: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周年--提高環保境識 Ten 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1983年:管理和處置有害廢棄物,防治酸雨破壞和提高能源利用率(Managing and Disposing Hazardous Waste: Acid Rain and Energy)
1984年:沙漠化(Desertification)
1985年:青年、人口、環境(Youth: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1986年:環境與和悉前友平( A Tree for Peace)
1987年:環境與居住(Environment and Shelter: More Than A Roof)
1988年:保護環境、持續發展、公眾參與(When 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 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
1989年:警惕全球變暖(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
1990年:兒童與環境(Children and the Environment)
1991年: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合作(Climate 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
1992年:只有一個地球--關心與共享(Only One Earth, Care and Share)
1993年:貧窮與環境--擺脫惡性循環(Poverty and 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1994年:一個地球一個家庭(One Earth One Family)
1995年: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We the Peoples: 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1996年:我們的地球、居住地、家園睜槐(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
1997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For Life on Earth)
1998年: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For Life on Earth - Save Our Seas)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Our Earth - Our Future - Just Save It!)
2000年:2000環境千年,行動起來(2000 The Environment Millennium - Time to Act)
2001年:世間萬物 生命之網(Connect with the World Wide Web of life)
2002年:讓地球充滿生機(Give Earth a Chance)
2003年:水----二十億人死于它(Water -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
2004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責(Wanted! Seas and Oceans——Dead or Alive )
2005年: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Green Cities---Plan for the Plan)
2 0 0 6年:莫使旱地變為沙漠
2 0 0 7 年: 冰川消融,是個熱點話題嗎?(MELTING ICE - A HOT TOPIC?)
一、選擇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于(A )日頒布。
A.1989年12月26日B.2000年6月15日 C.2000年9月1日
2.每年( A )是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它象征著世界人民為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堅定信念。
A.6月5日 B.3月12日C.8月1日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今年世界環境日主題為(B),中國主題為(A)。
A.低碳減排?綠色生活B.多樣的物種?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來
C.城市,讓生活更戚虧掘美好
3.丹陽在(B )提出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又在(C )提出創建國家級生態市的目標。
A.2003年B.2008年C.2010年
4.節約,是經濟行為,也是一種(B )。
A.商品時尚 B.環保時尚C.經濟時尚
5.你一定聽說過女媧補天的故事,這不過是一個神話傳說。但是,今天的科學家告訴我們,天空的確被捅了個洞,這就是臭( C )層空洞。
A.鐵 B.銅C.氧
6.“綠色食品”是我國經專門空做機構認定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的統稱。這類食品在國外被叫做“自然食品”、“有機食品”、也叫“( B)”。
A.生物食品B.生態食品C.無機食品
7.在全國各地發現污染環境行為,向環保部門舉報應撥打(C)。
A.12315B.12345C.12369D.12318
8.保護水環境,我們應該選擇使用(B )洗衣粉。
A.普通 B.無磷 C.高磷 D.多用
9.在下列回收廢品中,如果沒有回收,對環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 C ),一節1號電池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永遠失去利用價值,一粒扣高核式電池可污染6萬立方米水。
A.廢紙 B.廢玻璃C.廢電池D.碎木
10.汽車在什么狀態下排放的一氧化碳最多( A)。
A.停車狀態開發動機B.高速行駛
C.中速行駛D.超高速行駛
11.以下哪個是人類為保護臭氧層正在采取的行動(A )。
A.使用無氟制冷劑B.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C.使用無磷洗衣粉D.少用煤
1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B )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A.國家干部 B.任何單位和個人C.環境保護部門 D .學生和工人
13.受到污染之后,受害最重的人群往往是( B)。
A.老人B.嬰幼兒 C.婦女 D.病人
14.方便面里必然有哪種食品添加劑(A )。
A.防腐劑 B.合成抗氧化劑 C.食用色素 D.干燥劑
15.全國每年跑、冒、滴、漏的淡水是(A)。
A.20億立方米 B.5億立方米 C.10萬立方米
16.全球第一部國家級的《21世紀議程》誕生于(B)。
A.美國B.巴西 C.日本 D.中國
17.隨著綠色消費運動的發展,全球已逐漸形成一種( B)的生活風尚。
A.追求時尚 破壞環境B.保護環境 崇尚自然C.保護環境 盲目消費
18.清潔能源有(C )。
A.核能、太陽能、地熱能 B.生物能、太陽能和地熱能C.太陽能、潮汐能、生物能
19.從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角度考慮,我們寫字最好選擇下列三種筆中的(A)。
A .自動鉛筆 B.圓珠筆C. 鉛筆
20.街道上新放置了分類垃圾箱,小剛手里的空礦泉水瓶應丟入(B)。
A.裝廢紙的箱 B裝塑料的箱 C .裝易拉罐的箱
21.公眾參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下面的公眾行為符合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是(A )。
①使用公共交通②追求計算機的更新換代③垃圾分類回收利用④農田灌溉采用大水漫灌⑤自備籃子買菜
A.①③⑤ 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
22.中、小城市噪聲定期監測的周期是( B )。
A.一季度B.半年C.一年
23.生活垃圾填埋場應設在當地B 主導風向的下風向,在人畜居棲地500米以外()。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4.下列哪一項是可以分類回收,循環再生的垃圾。(A )
A.回收廢塑料 B.回收剩飯 C.回收廢紙 D.回收生物垃圾
25.濕地保護是環境保護的重要領域,是國際自然保護的一個熱點;世界濕地日為每年的(C)。
A.3月12日B .5月2日C.2月2日
26.為保護藍天,我們在出門時,應該(C )。
A.盡量選擇乘坐舒適的交通B.使用私家車C.盡量選擇乘坐公共交通
27.減少“白色污染”我們應該(A )。
A.自覺地不用、少用難降解的塑料包裝袋B.亂扔塑料垃圾C.盡量使用塑料制品
28.因環境因素而導致的環境變化是指(A) 。
A.環境影響 B.環境改善 C.環境改造
29.使用復印機時,復印機的帶高電壓的部件與空氣進行化學反應產生的臭氧(B) 。
A.沒有影響 B.對人體健康有害 C.對人體健康有益
30.環境監測的對象有(A )。
A.大氣、水體、土壤、生物、噪聲
B.大氣、市容、土壤、生物、噪聲
C.大氣、交通、土壤、生物、噪聲
三、對錯題
1. 自從有了人類以后,環境問題就存在了。(對 )
2.“蟻穴潰堤”的成語主要揭示了生物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對 )
3. 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對 )
4.有些水果外表特別光滑漂亮,是使用了防腐劑等有毒物質。(對 )
5.蛇類經常襲擊人類,所以我們大量地捕捉蛇類,這種做法是正確的。(錯 )
6.公路兩側的農作物減產與汽車尾氣的污染有關。( 對)
7.城市生態中,人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對 )
8.強化環境宣傳教育是提高公眾環境意識的重要手段。( 對 )
9.防治污染的設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閑置,確有必要拆除或者閑置的,應當征得所在地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對 )
10.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造成放射性污染的行為提出檢舉和控告。( 對 )
四、思考題
1.我國《環境保護法》對單位和個人保護環境的義務和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答: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2.我國主要環境問題有哪些?
答:目前我國主要的環境問題是:(1)燃煤和汽車尾氣造成的大氣污染十分嚴重;(2)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造成的水環境污染;(3)城市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垃圾圍城影響景觀并污染地下水和江河湖泊;(4)建筑噪聲和交通噪聲污染嚴重;(5)植被破壞加劇;(6)土地荒漠化在發展;(7)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盡管我國的生物數量不多,但生存受威脅的動物有400多種;有近1/7的植物,約4000多種生存受到威脅。
3.大氣污染與哪些因素有關?
答:與大氣中污染物質的含量、自然地理和氣象條件及污染物在大氣中的持續時間等因素有關。
4.現代城市中主要噪聲有哪些?
答:交通噪聲:主要指的是機動車輛、飛機、火車和輪船等交通在運行時發出的噪聲。這些噪聲的噪聲源是流動的,干擾范圍大。工業噪聲:主要指工業生產勞動中產生的噪聲。主要來自機器和高速運轉設備。
建筑施工噪聲:主要指建筑施工現場產生的噪聲。在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種動力機械,要進行挖掘、打洞、攪拌,要頻繁地運輸材料和構件,從而產生大量噪聲。生活噪聲:主要指人們在商業交易、體育比賽、you x集會、娛樂場所等各種社會活動中產生的喧鬧聲,以及收錄機、電視機、洗衣機等各種家電的嘈雜聲,這類噪聲一般在80分貝以下。如洗衣機、縫紉機噪聲為50--80分貝,電風扇的噪聲為30~65分貝,空調機、電視機為70分貝。
5.綠色社區可開展哪些環保活動?
答:綠色社區的環保活動可圍繞公民環保權利與責任等4個方面來進行:(1)關心環境質量。如在社區宣傳欄公布空氣質量、水、植被、垃圾等綜合情況,組織居民參觀環境展覽、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了解空氣、水源水質的監測情況等。(2)監督環境執法。定期公布政府的環境法規及最新修訂信息,公布環保部門的執法熱線,安排環境法規的教育培訓,創造社區公眾能夠參與監督執法的條件。(3)參與政策建議。定期組織公民聽證會,讓居民了解和討論有關的環保政策。創造政府與民眾在環境問題上的溝通機制和交流渠道,使杜區居民有直接的具體渠道,表達他們對環境問題的見解、建議,反映各方信息和意見,并使國家環保總局已出臺的“公眾聽證會”等制度有最基層的載體。(4)選擇綠色生活。開展綠色生活方式的教育,了解環保與生活質量的關系,組織自愿實施綠色生活方式的各種活動。同時,使彼此隔離的家庭之間經常為共同的環保事務而合作交流,增進鄰里感情,增強社區凝聚力。
6.作為一名丹陽人,你在丹陽市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過程中能做一些什么?(請列舉三條)
答:首先是學習環保知識,了解什么是環境保護的行為,增加自我的環保意識;其次將知曉的環保知識通過不同的方式向周圍的人群宣傳(利用社區板報出一期環保教育板報、制作環保標語在適當的位置張貼、編排優秀的環保節目走進社區進行表演等),使更多的人了解環保知識,增強環保意識,能加入到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隊伍中來;最后可以在家庭、社區、學校等地方將環保行為加以落實(做好節水、節電,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快餐盒,和家人一起帶竹籃子上街買菜,購物使用無紡布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