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東岳國?東岳泰山: 泰山坐落在山東省中部,為中國五岳之首,古稱“岱宗”,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高度居五岳第三位,但它卻被歷代稱為“五岳獨尊”,原因首先是泰山平地拔起,山勢雄偉,更重要的是泰山在中國的政治、那么,歷史上的東岳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東岳廟,始建于北宋,是歷史上人們朝拜泰山之地。它位于大伾山南側,正殿供奉的是東岳大帝黃飛虎。
山門外左右兩邊有四尊神像,是當年跟隨黃飛虎守朝歌四門的大將:黃明、周紀、吳千、龍環。入山門進院,古柏參天,殿宇井然,兩側東西廊房各7間,內塑十閻王像,俗稱“閻王殿”。閻王本是佛教二十四諸天中閻羅天,不知什么時候被中國人一分為十,成了中國特色的十大閻王。這十大閻王是:一殿閻君秦廣王,二殿閻君楚江王,三殿閻君宋帝王,四殿閻君伍官王,五殿閻君閻羅天子,六殿閻君卞城王,七殿閻君泰山王,八殿閻君都市王,九殿閻君平等王,十殿閻君轉輪王。十大閻王具體負責善惡賞罰。墻上壁畫描繪了十八層地獄的種種情景,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對罪惡行為的詛咒。據傳說,人活著時從善積德,死后就能投胎轉世;若是作惡多端,就會被打入十八層地獄,遭受鋸解分尸、狼牙樹、下油鍋、捶搗磨研、黑狗舔血、百蛇吞咬等種種酷刑厲法的懲罰。
迎面為正殿三間,建于高臺之上,為單檐歇山式建筑,四周回廊,綠色琉璃瓦覆頂,雕梁畫柱輝煌壯麗。歷史上幾次毀于火災,最后一次是1987年被大火燒毀,1991年進行了重修。門前兩根石柱上精雕滾龍飛云,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為元代雕建,藝術價值頗高。
元延佑年間,張道陵的三十八世孫張留孫被元成宗封為玄教大宗師后,深感當時全國各地都有祭祀東岳大帝的東岳廟,而大都卻沒有,于是便出資在齊化門外購置了土地準備興建。
但未及開工,張即已去世。
其弟子吳全節繼任為大宗師后,繼續推動了建廟事宜,最終在至治二年(1322年)正式開工建設,到第二年(1323年)落成,被朝廷賜名為“東岳仁圣宮”。
當時,廟內的主要建筑有大門、大殿、四子殿和東西兩座廊廡等,后來在泰定二年(1325年),魯國大長公主又捐建了寢宮,使規模進一步擴大。
但是好景不長,在元末的戰亂中,廟宇也受到了較嚴重的毀壞。
明代開始,玄教并入了正一道,東岳仁圣宮也改名為東岳廟。
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在原址基礎上全面重建了廟宇,此后的嘉靖和隆慶年間,也曾進行過一些整修。
萬歷三年(1575年),明神宗根據太后的旨意,發下宮帑大規模擴建了東岳廟。
但是到了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廟中遭遇火災,絕大部分建筑都被燒毀,僅存左右道院幸免于難。
災后的第二年(1700年),康熙帝頒布敕命重建廟宇,于是用了三年左右的時間,基本按原樣修復了東岳廟。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整座廟進行過重修。
道光年間,本廟主持馬宜麟四處募化,增筑了東西兩座跨院,修建百余間房屋,并創辦義學,收容家境貧寒的子弟入學。
五岳乃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它們分別是什么?
“五岳”是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東岳泰山: 泰山坐落在山東省中部,為中國五岳之首,古稱“岱宗”,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高度居五岳第三位,但它卻被歷代稱為“五岳獨尊”,原因首先是泰山平地拔起,山勢雄偉,更重要的是泰山在中國的政治、文化歷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它是歷朝統治者祭天的場所,目前山上有古寺廟22處、古遺址97處、歷代碑碣819塊、摩崖石刻1018處。
泰山山麓的岱廟為泰山第一名勝,天貺殿是岱廟主殿,殿內東、西、北三面墻壁畫有《泰山神出巡圖》。岱廟內陳列的沉香獅子、溫涼玉、黃藍釉瓷葫蘆瓶譽為泰山鎮山“三寶”。 西岳華山: 華山位于陜西華陰市城南。海拔2160米,以險峻著稱。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譽。
華山五峰為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中峰玉女、北峰云臺。峰上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峽、擦耳崖、蒼龍嶺均為名聞天下的極險之道。
華山腳下西岳廟是歷代帝王祭祀的神廟,創建于西漢,至今仍保存著明、清以來的古建筑群。因其形制與北京故宮相似,有“陜西故宮”之稱。
南岳衡山: 衡山位于湖南中部衡山等縣境內,海拔1290米。
五岳指的是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中國五岳,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后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
東岳鎮,歷史地名。東岳鎮歷史上的東岳鎮來歷與出處歷史地名。1河南省息縣北部,因清初村有東岳廟得名。2在四川洪雅縣北部,鎮人民政府駐東岳。清代建場,以駐地東岳得名。場車有紀念明末抗清劉文秀的天生城碑。
以上就是歷史上的東岳國的全部內容,東岳大帝,也被稱為天后太子、文昌帝君、文昌大帝,是中國道教主神之一。在中國歷史上,東岳大帝一直被視為文化、學術、文藝和商業的守護神。他是四大天帝之一,也是華夏文化中的一位最重要的神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