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葫蘆島歷史文化特色 沈陽曾經有多輝煌 葫蘆島有哪些歷史事件 遼寧葫蘆島古代遺址 葫蘆島人文歷史
葫蘆島市原名錦西市,葫蘆島是半島,伸向遼東灣內,因頭小尾大,中部稍狹,狀如葫蘆而得名。
葫蘆島市是遼寧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地處遼寧省西南部,總面積10415平方公里,總人口257萬。葫蘆島中心地理方位為東經120°38`,北緯40°56`。葫蘆島市地理位置優越,中國鐵路京哈線秦沈客專段笑祥、沈山線、國家高速公路G1京哈高速、102國道等貫穿全境,是京沈線上重要的工業、旅游、軍事城市之一,葫蘆島與大連、營口、秦皇島、青島等市構成環渤海經濟圈,扼關內外之咽喉,是中國東北的碰圓搏西大門。
那為什么叫葫蘆島呢?這個葫蘆島曾叫“折崗”。位于原錦西縣東南部遼東灣的西岸,自東北而西南伸入海中,長約六七里,其形狀尾大頭小,中部稍窄細,狀似葫蘆狀。全島皆山,丘陵地帶,綠樹成蔭,腔稿夏日氣候涼爽,海水極深,冬日海灣不凍。在這個葫蘆島曾發生許多歷史上有名的事件,揚名國內外,1922年張作霖命令,在這里建葫蘆島海警學校(后改為葫蘆島海軍學校)。1930年7月2日張學良在這里主持葫蘆島港開工典禮。抗戰勝利后,國共兩黨聯手在葫蘆島遣送日僑俘,葫蘆島揚名世界。遼沈戰役時,蔣介石親赴葫蘆刀督戰。1949年“重慶號”巡洋艦起義,危機關頭,沉艦葫蘆島。葫蘆島與國人有太多的牽掛,葫蘆島有太多的名望。分市后,領導再三權衡,覺得葫蘆島這個名字,合適,貼切,而錦西這個名字,與錦州有太多的關聯,不時讓人想起錦西縣。不如葫蘆島這個名字響亮,光彩,有更深重的歷史函義。于是葫蘆島這個名字應運而生。
葫蘆島市原名錦西市,錦西市設治雖晚,但歷史悠久。
錦西設縣治始于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始稱姿森江家屯撫民廳治所置于江家屯(今連山區鋼屯鎮)后于大同元年(公元1932年)遷至連山。錦西改縣級市始于1985 年,升格為省轄市始于1989年昌沒。建昌縣名源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始稱塔子 溝廳,偽康德四年(公元1937年)復名建昌縣,距今54年。綏中縣始于清光緒十八年(公 元1902年距今97年。興城之名始于遼代統和八年(公元990),正式復用興城縣名為民國 三年(公元1914年)距今85年,改縣級市始于1987年。錦西、南票、設區治始于公元1983 年,距今16年。連山設區治始于公元1989年,距今10年。
從市境發掘的文物、遺址、遺物證實:遠在數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勞動、繁衍、 生息。據1982年5月在境內南票區暖池塘鎮北一帶出土的恐龍化石鑒別證明,距今已有一 億五千年歷史。1921年6月瑞典地質學家特生博士對境內南票區沙鍋屯二里媳婦山東坡天 然洞穴中發掘的人骨、石器、骨器、彩陶片鑒別,認為遺物為距今七千年以前新石器晚 期的人類遺物,其中紅胎黑彩陶皿與河南仰韶村出土的彩陶同屬于一種文化類型,而長 頸瓶陶片又與甘肅出土的同類同期文物相同。綏中縣綏中鎮龍王山和區寺兒堡鎮北出土 的古墓等,都證明本境屬“紅山文化”,是古代南下遼西的一種文化類型,是古代人群 部落沿北向南延伸的整體。
從有歷史紀年起到1991年止,本境共經歷18個朝代或時期2831年,在全部歷史中統 治時間最長的是漢代,為426年,最短的是國民黨統治時期,僅為2年。本境全部紀年的 各朝代、各時期統治的基本順序是:十二諸侯(周、春、秋)365年,戰國254年,秦16 年,漢(含西東漢)426年,三國際45年,晉(含西東晉十六國)154年,南北朝169年, 隋29年,唐289年,五代十國53年,宋、遼金319年,元89年,明276年,清267年,民國0年,偽滿洲國14年,國民黨統治時期2年,解放至今51年。 解放初,除建昌屬熱河省外,其余均屬遼西省。
1954年8月,遼東、遼西兩省合并,本境綏中、興城、錦西屬遼寧省,建昌屬熱河省。
1956年2月,錦西、興城、綏中屬遼寧省錦州專署,建昌屬朝陽專署。
1956年2月23日,國務院批準建立遼寧省錦葫市籌備委員會,同年9月11日正式成立 遼寧省錦西市,設立錦西、楊家杖子和馬杖房三個市轄區。1957年6月撤銷錦西市的建制。
1966年錦西、興城、綏中屬錦州市領導,建昌縣屬朝陽市領導。
1961年3月,原錦西縣馬杖房鎮劃跡迅畝歸錦州市領導并改設錦西區。1969年12月劃回錦西領導,改錦西區為馬杖房鎮。
1972年,原錦西縣南票鎮劃歸錦州市領導并改設錦州市南票工礦區。1976年又劃歸錦西縣管轄,改南票工礦區為南票鎮。
1982年12月18日經國務院批準,錦西縣改為市(縣級),歸錦州市代管。
1987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興城縣改為市(縣級),歸錦州市代管。
1989年6月21日,經國務院批準,錦西市升格為地級市,同時組建連山區,實行市管縣的領導體制,將錦州市管轄的綏中縣、葫蘆島區、南票區和代管的興城市,將朝陽市管轄的建昌縣,均劃歸錦西領導。至此,新升格的錦西市已成為管轄一市(興城)兩縣(綏中、建昌)三區(連山、葫蘆島、南票)的出關后的第一個地級市。
1994年10月,錦西市更名為葫蘆島市,原葫蘆島區更名為龍港區。此時,葫蘆島市轄一市(興城市)、二縣(綏中縣、建昌縣)、三區(連山區、龍港區、南票區)
葫蘆島市是遼寧6個沿海城市之一,是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西部起點。葫蘆島海岸線總長261公里,居全省第二位。宜港岸線長82公里,現有港口、碼頭33座。
葫蘆島港歷史悠久,1908年攜兄纖清政府即籌備筑港,1930年初,張學良將軍曾主持筑港開工儀式,是中外著名的不凍良港,是東北及內蒙東部最近的出海口。葫蘆島港已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對外開放。
葫蘆島1956年曾設市,1957年撤銷,其所轄區劃歸錦西縣。1989年錦西升格為地級市。1994年更名為葫蘆島市,市委、市政府駐地在龍港區。
擴展資料
風景名勝
1、龍灣海濱
龍灣海濱坐落于渤海灣畔、“關外第一 市”——葫蘆島市塵燃境內。地跨興城市和龍港區,海岸線總長3000多延長米,占地10.9平方千米。景區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沙細水清。辯仿
2、虹螺山
虹螺山自然保護區位于葫蘆島市連山區,東西長16千米,南北寬12千米。
3、烏金塘水庫
水庫位于葫蘆島市東北部,東北距錦州35千米,在暖池塘鄉與黃土坎鄉交界處。烏金塘水庫是因地下煤炭儲量豐富、東臨烏金塘村而得名。水庫建于1971年7月,位于山地狹谷之中,系攔蓄女兒河中游之水而成。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葫蘆島市介紹
葫蘆島的由來
遼西明珠葫蘆島,三面臨海,一面與
陸地連著,活似一個大葫蘆。其實,這真是
一個寶葫蘆變的。 相傳,早些年葫蘆島這
兒沒有半島,在這老龍灣的北岸,有個小漁
村,叫玉皇閣,這里有個漁霸,養著家奴打
手,非常兇惡蠻橫。玉皇閣于姓漁民中有個
小伙子叫于浪,駕船使網,非常能干。
一天,于浪打魚剛收網,見一只海鷗趔趔趄趄地從天上栽下來,掉在了船頭。他把海鷗帶回家,頓頓給它吃鮮魚,只幾天功夫,這海鷗就好了且飛走了。過了些天,于浪出沒塌族去打魚又收了網。忽然,這只海鷗沖著他飛來,落在于浪手上, “嗚嗚”地叫了兩聲,吐出葫蘆籽,象是在說:“好心人啊,這葫蘆籽兒可不能扔啊!”便飛走了。
第二年春天,于浪把這顆葫蘆籽兒種上了。種下籽兒的第二天,小芽兒就冒出來了,墩實實,胖乎乎;第三天葉兒就放出來了,毛茸茸,嫩生生;第四天,就開了花兒,奶白奶白的,香氣撲鼻。“哎呀,于浪想真個種了一顆寶葫蘆!”一時間,一個傳倆,倆傳仨,傳到漁霸耳朵里去了。漁霸帶著打手呼啦啦地來到于浪家,于浪明白這個狠心的漁霸,定惦著上了這個寶葫蘆。幸虧,寶葫蘆還沒長成,不然,就被他搶了摘去了。怎么辦呢?想法子拖拖吧。就說:“你的祖宗也是莊稼人,你應該知道,葫蘆這東西要長成才可以摘。”
漁霸有點等不及。可葫蘆不長成還真不能摘,他聽說:有人用寶葫蘆開山取寶,因為寶葫蘆沒長成,被夾在大山里填了餡了。他不能干這樣的傻事兒。“哼,告訴你,從今天起,這個葫蘆就是我的了,你要把葫蘆弄死,或弄沒,我要你的命!”說完,如狼衫簡似虎地走了。
再說漁霸回家以后,就派了打手天天跑于家,一是看這顆葫蘆長什么樣兒了,二是看著于浪,防備他逃跑。可寶葫蘆要成了這兩天,這個打手鬧肚子。于是于浪帶著寶葫蘆,逃了出來,由于匆忙,忘記了帶干糧和淡水,兩天后餓得眼睛發藍。于浪拿出寶葫蘆說:“寶葫蘆,為了保護你,我逃了出來。如今又渴又餓,你要有靈,就給我來一桌酒菜救救急吧。”說枯弊著,他把寶葫蘆鋸個口兒往外倒。果真,酒啊,肉呀,飯呀,一碗接一碗,直到吃飽才作罷。
第四天頭上,海面上忽然發現了十艘大兵船,團團把于浪圍住了。一看漁霸正比劃朝著他這兒指,怎么辦呢?逃吧,人家的船大,拼吧,打不過人家。于浪想:漁霸無非是為了寶葫蘆而來。我帶上寶葫蘆迎上去,見機行事。
見于浪自己駕船,把寶葫蘆送回來了,漁霸哈哈大笑:“還算你小子識時務,不然,本老爺不把你碎尸萬段。”這個寶葫蘆一到漁霸的手里,就往大里長,往沉里長只一盞茶功夫,葫蘆就大得像山。漁霸忙喊于浪,但于浪一縱身跳進了大海,游遠了。那寶葫蘆呢,一下子壓沉了船。那些打手們會水,逃到別的船上去了。漁霸是旱鴨子,兩口湯一嗆,就見了閻王。可葫蘆還是長,直到長到了岸邊,和玉皇閣接上頭了,這才作罷。
從此,老龍灣以東,玉皇閣以南,就長出了一個大葫蘆一樣的半島,人們叫它葫蘆島。
天天開心!!!
葫蘆島位于渤海北部,遼東灣之西岸,介于秦皇島和營口兩港之間。葫蘆島三面環海,一面攜饑毗鄰陸地。全島長約3.5公辯弊返里,自西北而東南伸入海中,島南端峻而突,中部尤狹(西北自高把屯起,東南至燈塔山卜伍止).原名陶河島,后因狀似葫蘆,故得名葫蘆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