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欧美区_高清电影一区_国产精品日韩精品在线播放_日韩精品三区四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化學

化學選修三,化學選修三電子書

  • 化學
  • 2023-05-10
目錄
  • 化學選修三綜合題及答案
  • 高中必修三化學書電子版
  • 化學選修三課本電子版2023
  • 化學選修三目錄
  • 離子方程式配平100題和答案

  • 化學選修三綜合題及答案

    主要是因為化毀洞學選修三它的難度比較高,這樣的話會占用比較多的學習時間,所以就慶中有很多人不這樣來進行選譽余山擇了。

    高中必修三化學書電子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失敗,怕什么,有信心撐腰,下次可以做得更好;失落,怕什么,有努力相伴,陽光依舊燦爛如悔;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高三化學選修三的知識點分析,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三化學選修三的知識點分析1

    1、守恒規律

    守恒是氧化還原反應最重要的規律。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有升必有降,電子有得必有失。從整個氧化還原反應看,化合價升高總數與降低總數相等,失電子總數與得電子總數相等。此外,反應前后的原子個數、物質質量也都守恒。守恒規律應用非常廣泛,通常用于氧化還原反應中的計算問題以及方程式的配平問題。

    2、價態規律

    元素處于價,只有氧化性,如濃硫酸中的硫是+6價,只有氧化性,沒有還原性;元素處于,只有還原性,如硫化鈉的硫是-2價,只有還原性,沒有氧化性;元素處于中間價態,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但主要呈現一種性質,如二氧化硫的硫是+4價,介于-2與+6之間,氧化性和還原性同時存在,但還原性占主要地位。物質大多含有多種元素,其性質體現出各種元素的綜合,如H2S,既有氧化性(由+1價氫元素表現出的性質),又有還原性(由-2價硫元素表現出的性質)。

    3、難易規律

    還原性強的物質越易失去電子,但失去電子后就越難得到電子;氧化性強的物質越易得到電子,但得到電子后就越難失去電子。這一規律可以判斷離子的氧化性與還原性。例如Na還原性很強,容易失去電子成為Na+,Na+氧化性則很弱,很難得到電子。

    4、強弱規律

    較強氧化性的氧化劑跟較強還原性的還原劑反應,生成弱還原性的還原產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產物。用這一性質可以判斷物質氧化性或還原性的強弱。如2HI+Br2=2HBr+I2,氧化物Br2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I2的.氧化性。還原劑HI的還原性大于還原產物HBr的還原性。

    5、歧化規律

    同一種物質分子內同一種元素同一價態的原子(或離子)發生電子轉移的氧化還原反應叫歧化反應,歧化反應的特點:某元素的中間價態在適宜條件下同時向較高和較低的價態轉化。歧化反應是自身氧化還原反應的一種。如Cl2+H2O=HCl+HClO,氯氣中氯元素化合價為0,歧化為-1價和+1價的氯。

    6、歸中規律

    (1)同種元素間不同價態的氧化還原反應發生的時候,其產物的價態既不相互交換,也不交錯。

    (2)同種元素相鄰價態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當存在中間價態時,同種元素的高價態物質和低價態物質才有可能發生反應,若無中間價態則不能反應。如濃硫酸和SO2不能反應。

    (3)同種元素的高價態氧化低價態的時候,遵循的規律可簡單概括為:高到高,低到低,可以歸中,不能跨越。

    高三化學選修三的知識點分析2

    一、高中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七原則

    掌握下列七個有關操作順序的原則,就可以正確解答"實驗程序判斷題"。

    1."從下往上"原則。以Cl2實驗室制法為例,裝配發生裝置順序是:放好鐵架臺→擺好酒精燈→根據酒精燈位置固定好鐵圈→石棉網→固定好圓底燒瓶。

    2."從左到右"原則。裝配復雜裝置應遵循從左到右順序。如上裝置裝配順序為:發生裝置→集氣瓶→燒杯。

    3.先"塞"后"定"原則。帶導管的塞子在燒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燒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緊或因用力過猛而損壞儀器。

    4."固體先放"原則。上例中,燒瓶內試劑MnO2應在燒瓶固定前裝入,以免固體放入時損壞燒瓶。總之固體試劑應在固定前加入相應容器中。

    5."液體后加"原則。液體藥品在燒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濃鹽酸應在燒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緩慢加入。

    6.先驗氣密性(裝入藥口前進行)原則。

    7.后點酒精燈(所有裝置裝完后再點酒精燈)原則。

    二、高中化學實驗中溫度渣嫌正計的使用分哪三種情況?哪些實驗需要溫度計?

    1.測反應混合物的溫度:這種類型的實驗需要測出反應混合物的準確溫度,因此,應將溫度計插入混合物中間。

    ①測物質溶解度。②實驗室制乙烯。

    2.測蒸氣的溫度:這種類型的實驗,多用于測量物質的沸點,由于液體在沸騰時,液體和蒸氣的溫度相同,所以只要測蒸氣的溫度。①實驗室蒸餾石油。②測定乙醇的沸點。

    3.測水浴溫度:這種類型的實驗,往往只要使反者局應物的溫度保持相對穩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熱,溫度計則插入水浴中。①溫度對反應速率影響的反應。②苯的硝化反應。

    三、常見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實驗有哪些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實驗:

    熱KMnO4制氧氣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別是:防止KMnO4粉末進入導管;防止實驗中產生的泡沫涌入導管;防止氨氣與空氣對流,以縮短收集NH3的時間。

    四、常見物質分離提純的10種方法

    1.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

    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3.過濾法:溶與不溶。

    4.升華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里過濾分離。

    7.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氣體雜質必須被藥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吸收O2。

    9.轉化法: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加藥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后再還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1(OH)3。

    10.紙上層析(不作要求)

    高三化學選修三的知識點分析3

    甲烷的制取和性質

    1.反應方程式CH3COONa+NaOH→加熱--Na2CO3+CH4

    2.為什么必須用無水醋酸鈉?

    水分危害此反應!若有水,電解質CH3COONa和NaOH將電離,使鍵的斷裂位置發生改變而不生成CH4.

    3.必須用堿石灰而不能用純NaOH固體,這是為何?堿石灰中的CaO的作用如何?高溫時,NaOH固體腐蝕玻璃;

    CaO作用:1)能稀釋反應混合物的濃度,減少NaOH跟試管的接觸,防止腐蝕玻璃.2)CaO能吸水,保持NaOH的干燥.

    4.制取甲烷采取哪套裝置?反應裝置中,大試管略微向下傾斜的原因何在?此裝置還可以制取哪些氣體?

    采用加熱略微向下傾斜的大試管的裝置,原因是便于固體藥品的鋪開,同時防止產生的濕存水倒流而使試管炸裂;

    還可制取O2、NH3等.

    5.實驗中先將CH4氣通入到KMnO4(H+)溶液、溴水中,最后點燃,這樣操作有何目的?

    排凈試管內空氣,保證甲烷純凈,以防甲烷中混有空氣,點燃爆炸.

    6.點燃甲烷時的火焰為何會略帶黃色?點燃純凈的甲烷呈什么色?

    1)玻璃中鈉元素的影響;反應中副產物丙酮蒸汽燃燒使火焰略帶黃色.

    2)點燃純凈的甲烷火焰呈淡藍色.

    高三化學選修三的知識點分析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選修3知識點總結與解題策略

    ★高三化學選修三章節知識點

    ★高中化學選修三知識點

    ★選修三結構化學知識點總結

    ★高二化學選修3必備知識點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三知識點

    ★高中化學選修三基礎知識點

    ★高二化學選修三知識點總結

    ★高考化學選修的知識點

    ★2017高中化學選修三晶體知識點

    化學選修三課本電子版2023

    化學選擇性必修3是有機。

    高中化學課本(人枝游鍵教版2019)共五冊,必修一、必修二、選擇磨褲性必修1化學反應原猛巧理、選擇性必修2物質結構與性質、選擇性必修3有機化學基礎。

    化學選修三目錄

    故有知識的人,道義上有為后者代言的義務。人最容易喪失的是同情心,而杜甫就是一個正面例子。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三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三知識1

    原子結構與性質

    1、電子云:用小黑點的疏密來描述電子在原子核外空間出現的機會大小所得的圖形叫電子云圖。離核越近,電子出現的機會大,電子云密度越大;離核越遠,電子出現的機會小,電子云密度越小。

    2、電子層(能層):根據電子的能量差異和主要運動區域的不同,核外電子分別處于不同的電子層.原子由里向外對應的電子層符號分別為K、L、M、N、O、P、Q.

    3、原子軌道(能級即亞層):處于同一電子層的原子核外電子,也帆答可以在不同類型的原子軌道上運動,分別用s、p、d、f表示不同形狀的軌道,s軌道呈球形、p軌道呈紡錘形,d軌道和f軌道較復雜.各軌道的伸展方向個數依次為1、3、5、7。

    4、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特征可以用電子層、原子軌道(亞層)和自旋方向來進行描述.在含有多個核外電子的原子中,不存在運動狀態完全相同的兩個電子。

    5、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理:

    (1)能量最低原理:電子先占據能量低的軌道,再依次進入能量高的軌道;

    (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個軌道最多容納兩個自旋狀態不同的電子;

    (3)洪特規則:在能量相同的軌道上排布時,電子盡可能分占不同的軌道,且自旋狀態相同。

    洪特規則的特例:在等價軌道的全充滿(p6、d10、f14)、半充滿(p3、d5、f7)、全空時(p0、d0、f0)的狀態,具有較低的能量和較大的穩定性.如24Cr[Ar]3d54s1、29Cu [Ar]3d104s1

    6、根據構造原理,基態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遵循圖⑴箭頭所示的順序。

    根據構造原理,可以將各能級按能量的差異分成能級組如圖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個能級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級組內,從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態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順序依次排布。

    7、第一電離能:氣態電中性基態原子失去1個電子,轉化為氣態基態正離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電離能。常用符號I1表示,單位為kJ/mol。

    (1)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

    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呈現周期性的變化:每隔一定數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重復出現從ns1到ns2np6的周期性變化.

    (2)元素第一電離能的周期性變化

    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呈周期性變化:

    ★同周期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有逐漸增大的趨勢,稀有氣體的第一電離能最大,堿金屬的第一電離能最小;

    ★同主族從上到下,第一電離能有逐漸減小的趨勢。

    說明:

    ①同周期元素,從左往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電子亞層結構為全滿、半滿時較相鄰元素要大即第 ⅡA 族、第 Ⅴ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分別大于同周期相鄰元素。Be、N、Mg、P

    ②元素第一電離能的運用:

    a.電離能是原子核外電子分橋納層排布的實驗驗證

    b.用來比較元素的金屬性的強弱。I1越小,金屬性越強,表征原子失電子能力強弱。

    (3)元素電負性的周期性變化

    元素的電負性: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電子對的能力叫做該元素的電負性。

    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電負性呈周期性變化:同周期從左到右,主族元素電負性逐漸增大;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電負性呈現減小的趨勢。

    電負性的運用:

    a.確定元素類型(一般>1.8,非金屬元素;<1.8,金屬元素)。

    b.確定化學鍵類型(兩元素電負性差值>1.7,離子鍵;<1.7,共價鍵)。

    c.判斷元素價態正負(電負性大的為負價,小的為正價)。

    d.電負性是判斷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重要參數(表征原子得電子能力強弱)。

    8、化學鍵:相鄰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化學鍵包括離子鍵、共價鍵和金屬鍵。

    9、離子鍵:陰、陽離子通過靜電作用形成的化學鍵

    離子鍵強弱的判斷:離子半徑敏轎沒越小,離子所帶電荷越多,離子鍵越強,離子晶體的熔沸點越高。

    離子鍵的強弱可以用晶格能的大小來衡量,晶格能是指拆開1mol離子晶體使之形成氣態陰離子和陽離子所吸收的能量。晶格能越大,離子晶體的熔點越高、硬度越大。

    離子晶體:通過離子鍵作用形成的晶體。

    典型的離子晶體結構:NaCl型和CsCl型.氯化鈉晶體中,每個鈉離子周圍有6個氯離子,每個氯離子周圍有6個鈉離子,每個氯化鈉晶胞中含有4個鈉離子和4個氯離子;氯化銫晶體中,每個銫離子周圍有8個氯離子,每個氯離子周圍有8個銫離子,每個氯化銫晶胞中含有1個銫離子和1個氯離子.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三知識2

    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理

    1.能層、能級與原子軌道

    (1)能層(n):在多電子原子中,核外電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按照電子的能量差異將其分成不同能層。通常用K、L、M、N……表示,能量依次升高。

    (2)能級:同一能層里電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又將其分成不同的能級,通常用s、p、d、f等表示,同一能層里,各能級的能量按s、p、d、f的順序依次升高,即:E(s)

    (3)原子軌道:電子云輪廓圖給出了電子在核外經常出現的區域。這種電子云輪廓圖稱為原子軌道。

    【特別提示】

    (1)任一能層的能級總是從s能級開始,而且能級數等于該能層序數。

    (2)以s、p、d、f……排序的各能級可容納的最多電子數依次為1、3、5、7……的二倍。(3)構造原理中存在著能級交錯現象。由于能級交錯,3d軌道的能量比4s軌道的能量高,排電子時先排4s軌道再排3d軌道,而失電子時,卻先失4s軌道上的電子。

    (4)前四周期的能級排布(1s、2s、2p、3s、3p、4s、3d、4p)。第一能層(K),只有s能級;第二能層(L),有s、p兩種能級,p能級上有三個原子軌道px、py、pz,它們具有相同的能量;第三能層(M),有s、p、d三種能級。

    (5)當出現d軌道時,雖然電子按ns,(n-1)d,np順序填充,但在書寫電子排布式時,仍把(n-1)d放在ns前。

    (6)在書寫簡化的電子排布式時,并不是所有的都是[X]+價電子排布式(注:X代表上一周期稀有氣體元素符號)。

    2.基態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

    (1)能量最低原理

    電子盡可能地先占有能量低的軌道,然后進入能量高的軌道,使整個原子的能量處于最低狀態。如圖為構造原理示意圖,即基態原子核外電子在原子軌道上的排布順序圖。

    注意:所有電子排布規則都需要滿足能量最低原理。

    (2)泡利原理

    每個原子軌道里最多只能容納2個電子,且自旋狀態相反。

    (3)洪特規則

    當電子排布在同一能級的不同軌道時,基態原子中的電子總是優先單獨占據一個軌道,且自旋狀態相同。

    洪特規則特例:當能量相同的原子軌道在全滿(p6、d10、f14)、半滿(p3、d5、f7)和全空(p0、d0、f0)狀態時,體系的能量最低。

    3.基態、激發態及光譜示意圖

    (1)電子的躍遷

    ①基態→激發態

    當基態原子的電子吸收能量后,會從低能級躍遷到較高能級,變成激發態原子。

    ②激發態→基態

    激發態原子的電子從較高能級躍遷到低能級時會釋放出能量。

    (2)原子光譜

    不同元素的原子發生躍遷時會吸收或釋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譜儀攝取各種元素原子的吸收光譜或發射光譜,總稱原子光譜。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三知識3

    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

    1 . 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

    (1)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

    (2)每族元素的價層電子排布特點

    ①主族

    ②0族:He:1s2;其他ns2np6。

    ③過渡元素(副族和第Ⅷ族):(n-1)d1~10ns1~2。

    (3)元素周期表的分區

    ①根據核外電子排布

    a.分區

    b.各區元素化學性質及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特點

    ②根據元素金屬性與非金屬性可將元素周期表分為金屬元素區和非金屬元素區(如下圖),處于金屬與非金屬交界線(又稱梯形線)附近的非金屬元素具有一定的金屬性,又稱為半金屬或準金屬,但不能叫兩性非金屬。

    【特別提示】

    “外圍電子排布”即“價電子層”,對于主族元素,價電子層就是最外電子層,而對于過渡元素原子不僅僅是最外電子層,如Fe的價電子層排布為3d64s2。

    2 . 對角線規則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與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質是相似的。

    3 . 元素周期律

    (1)原子半徑

    ①影響因素

    能層數:能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

    核電荷數:能層數相同,核電荷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小。

    ②變化規律

    元素周期表中的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

    (2)電離能

    ①第一電離能:氣態電中性基態原子失去一個電子轉化為氣態基態正離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符號:I1,單位:kJ/mol。

    ②規律

    a.同周期:第一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最小,最后一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最大,總體呈現從左至右逐漸增大的變化趨勢。

    b.同族元素:從上至下第一電離能逐漸減小。

    c.同種原子:逐級電離能越來越大(即I1

    (3)電負性

    ①含義: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鍵合電子能力的標度。元素的電負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鍵合電子的能力越強。

    ②標準:以最活潑的非金屬氟的電負性為4.0作為相對標準,計算得出其他元素的電負性(稀有氣體未計)。

    ③變化規律

    金屬元素的電負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屬三角區邊界的“類金屬”(如鍺、銻等)的電負性則在1.8左右。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從左至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增大,同主族從上至下,元素的電負性逐漸減小。

    4 . 電離能、電負性的應用

    (1)電離能的應用

    ①判斷元素金屬性的強弱

    電離能越小,金屬越容易失去電子,金屬性越強;反之越弱。

    ②判斷元素的化合價(I1、I2……表示各級電離能)

    如果某元素的In+1?In,則該元素的常見化合價為+n。如鈉元素I2?I1,所以鈉元素的化合價為+1。

    ③判斷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情況

    多電子原子中,元素的各級電離能逐級增大,有一定的規律性。當電離能的變化出現突變時,電子層數就可能發生變化。

    ④反映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特點

    同周期元素從左向右,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并不是逐漸增大的,當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是全空、半充滿和全充滿狀態時,第一電離能就會反常的大。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三知識4

    共價鍵

    1.本質

    在原子之間形成共用電子對(電子云的重疊)。

    2.特征

    具有飽和性和方向性。

    3.分類

    【特別提示】

    (1)只有兩原子的電負性相差不大時,才能形成共用電子對,形成共價鍵,當兩原子的電負性相差很大(大于1.7)時,不會形成共用電子對,而形成離子鍵。

    (2)同種元素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為非極性鍵,不同種元素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為極性鍵。

    (3)在分子中,有的只存在極性鍵,如HCl、NH3等,有的只存在非極性鍵,如N2、H2等,有的既存在極性鍵又存在非極性鍵,如H2O2、C2H4等;有的不存在化學鍵,如稀有氣體分子。

    (4)在離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離子鍵,有的存在極性共價鍵,如NaOH、Na2SO4等;有的存在非極性鍵,如Na2O2、CaC2等。

    (5)通過物質的結構式,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斷鍵的種類及數目;判斷成鍵方式時,需掌握:共價單鍵全為σ鍵,雙鍵中有一個σ鍵和一個π鍵,三鍵中有一個σ鍵和兩個π鍵。

    4.鍵參數

    (1)概念

    (2)鍵參數對分子性質的影響

    鍵能越大,鍵長越短,分子越穩定。

    5.等電子原理

    原子總數相同,價電子總數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學鍵特征,物理性質相近,但化學性質不同。

    常見的等電子體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三知識5

    分子的立體結構

    1.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

    (1)價層電子對在球面上彼此相距最遠時,排斥力最小,體系的能量最低。

    (2)孤電子對的排斥力較大,孤電子對越多,排斥力越強,鍵角越小。

    (3)用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推測分子的立體構型的關鍵是判斷分子中中心原子上的價層電子對數。

    其中:a是中心原子的價電子數(陽離子要減去電荷數、陰離子要加上電荷數),b是1個與中心原子結合的原子提供的價電子數,x是與中心原子結合的原子數。

    (4)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與分子構型

    2 . 雜化軌道理論

    當原子成鍵時,原子的價電子軌道相互混雜,形成與原軌道數相等且能量相同的雜化軌道。雜化軌道數不同,軌道間的夾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間結構不同。

    3.配位鍵

    (1)孤電子對

    分子或離子中沒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電子對稱孤電子對。

    (2)配位鍵

    ①配位鍵的形成:成鍵原子一方提供孤電子對,另一方提供空軌道形成共價鍵。

    ②配位鍵的表示:常用“―→”來表示配位鍵,箭頭指向接受孤電子對的原子,如NH4+可表示如下,在NH4+中,雖然有一個N—H鍵形成過程與其他3個N—H鍵形成過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個共價鍵就完全相同。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三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選修3知識點總結與解題策略

    ★人教版高二化學選修3知識點學習

    ★高中化學選修三知識點

    ★選修三結構化學知識點總結

    ★高二化學選修3必備知識點

    ★高中化學選修三基礎知識點

    ★高二化學選修3第一章知識點

    ★高二化學選修3知識點總結

    ★高二化學選修3知識點

    ★高二化學選修3目錄

    離子方程式配平100題和答案

    舊高考地區的選修三(物質結構與性質高汪輪)和選修五(有機化學基礎)是二選一的選考模塊,考生從中選擇一道題來作答,學了選修五之后可以不學選修三,具體學不學、學什么取戚信決于所在中學的安排。如果你在的學校不教這本而你覺得有興趣的話可以買課本和練習冊自學。

    從高考角度來說,這兩部分的難度是一致的,都不難。但是不同人會有不同的偏好,可能有些人更喜歡有機、有些人更喜歡物構。

    新高考地區(包括3+3和3+1+2)這陵殲兩部分是都要學的,都是必考。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市| 都昌县| 东乡族自治县| 镇沅| 神农架林区| 东乌| 鹿泉市| 乌兰县| 秦皇岛市| 仁怀市| 循化| 大邑县| 西平县| 永城市| 永平县| 新郑市| 临泽县| 和平区| 延津县| 马鞍山市| 通海县| 丹东市| 浦东新区| 衡山县| 达州市| 南岸区| 荥阳市| 偃师市| 敦煌市| 长沙县| 新干县| 庆城县| 新津县| 中阳县| 额尔古纳市| 清镇市| 武宣县| 大同县| 富宁县| 铜山县| 南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