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欧美区_高清电影一区_国产精品日韩精品在线播放_日韩精品三区四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歷史

康熙歷史記載,康熙正史

  • 歷史
  • 2023-05-11
目錄
  • 康熙正史
  • 清朝十二位皇帝排名及關系
  • 清朝康熙時代歷史
  • 清朝12位皇帝列表簡介
  • 康熙歷史簡介5000字大全

  • 康熙正史

    姓名:愛新覺羅玄燁 別名:康熙帝 清圣祖 生辰: 1654年5月4日 (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民族:滿族 祭日: 1722年12月20日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籍貫:北京 地區:北京 國家:清朝 職業:皇帝康熙帝,滿族,全名愛新覺羅·玄燁,廟號清圣祖,“康熙”為其年號,明清兩朝習慣以年號稱呼皇帝。康熙系滿清入關后第一皇帝順治帝的第三子,母為孝康章皇后,生于順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卒于1722年11月13日,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執政長達61年。康熙穩固了滿清開國時的統治,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封建統治,并大大加強了君主集權,以文字獄等方式大大降低了士大夫自宋、明以來的地位。 康熙8歲即位,14歲時親政,16歲時鏟除了薯則嫌權臣鰲拜。康熙執政期間,撤除吳三桂等三藩勢力(1673年),從鄭成功的孫子鄭克爽手中奪取臺灣(1684年),平定準噶爾汗噶爾丹叛亂(1688年-1697年),并抵抗了當時沙俄對我國東北地區的侵略,簽定了《尼布楚條約》,劃定中國東北邊界。他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莊,作為與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基地,從此建立會盟制度和避暑山莊外藩朝覲制等,加強了多民族國家的穩定。從社會經濟的角度考察,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國計民生的政策:積極鼓勵墾荒,廢止滿清初年殘酷的圈地令,實施更名田;整修黃河、淮河、運河的水利工程。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決定“新增人丁永不加賦”,想取消新增人口的人頭稅,但實際根本無法操作,不到十年就演變成“攤丁入畝”制度,徹底將“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變成了一句沒有意義的空話。大蠲賦稅。最終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表現為耕地面積的迅速擴大與糧食產量的提高、經濟作物的廣泛種植,,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礎;文化上他曾多次舉辦博學鴻儒科,創建了南書房制度,并親臨曲阜拜謁孔廟。康熙帝還組織編輯與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歷象考成》、《數理精蘊》、《康熙永年歷法》、《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歷法和地圖;同時他對西學也有濃厚的造詣,在天文學、數學(特別是幾何學)、物理學、化學、藥學(曾在宮中推行可治療瘧疾的金雞納(現書籍多記載為金雞納霜,誤,金雞納霜到十九世紀才被提取出來))、醫學(曾在自己的子女身上種痘,以預防天花)等方面都畢生的學習,但是這一對西學的愛好僅限于其個人,漢族士大夫階層獨尊儒術的傳統不數手可動搖,康熙并未采取推動西學的措施。康熙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數學修養最高的帝王,我們至今沿用的“根”、“次”、“方”等數學名詞就是他親自命名翻譯的。康熙為了孤立臺灣,實行海禁,進行遷界禁海給沿海百姓造成苦難,也首開閉關鎖國之始。他崇尚儒學,尤其是朱熹理學,中國封建時代的文件專制達到了頂峰。晚年因選擇繼承人失盯梁誤,兩度廢立皇太子,造成長達20余年的諸皇子為奪儲位的結黨爭斗,致使吏治懈怠,朝中黨派林立,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康熙61年11月13日病死于暢春園。 謚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廟號圣祖。葬于今河北遵化的清東陵 “景陵”。康熙生平康熙帝,名玄燁,是順治皇帝的第三個兒子,母親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史書記載其“天表英俊,岳立聲洪” 。據說當他六歲時,與皇二子福全一起向父皇問安。順治問他們二人,將來想做什么。福全的回答是:“愿為賢王” 。而玄燁卻回答道“愿效法父皇” 。順治深以為異。順治帝臨終時,指定玄燁為皇位繼承人。因當時的玄燁年僅8歲,順治帝又指派了4名親信大臣輔政,即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玄燁即位后,改元康熙,史稱康熙帝。康熙8歲喪父,10歲又喪母。母親重病時,康熙“朝夕虔侍,親嘗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病故后,他又晝夜守靈,水米不進,哀哭不停。康熙后來回憶說,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康熙5歲入書房讀書,自稱“自五齡受書,誦讀恒至夜分,樂此不為疲也。” 康熙又喜好書法,“每日寫千余字,從無間斷”。他讀“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必使字字成誦,從來不肯自欺”。后來他要求皇子讀書,讀滿百遍,還要背誦,這是他早年讀書經驗的傳承。康熙繼位后,學習更加勤奮,甚至過勞咯血。他讀書不是為消遣,而是為“體會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以治國、平天下。他在出巡途中,深夜乘舟,或居行宮,談《周易》,看《尚書》,讀《左傳》,誦《詩經》,賦詩著文,習以為常。直到花甲之年,仍手不釋卷。康熙的父親是滿洲人,祖母是蒙古人,母親是漢軍旗人。他深受祖母的教誨,又向蘇麻喇姑(蘇墨爾,孝莊隨嫁貼身侍女)學習蒙古語,向滿洲師傅學習騎射,跟漢族師傅接受儒家教育。因此,康熙文化思想受到滿州、蒙古、漢族儒學和西方等多種文化的影響。

    清朝十二位皇帝排名及關系

    即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順治帝第三子,清前期杰出的皇帝。1661-1722年在位。

    康熙8歲即位。當時由鱉拜等大臣專擅朝政,吳三桂等三藩割據稱雄。1669年(康熙八

    年),16歲的康熙設計逮捕鱉拜,革職拘禁。1673年,康熙下令撤藩,1681年平定了三藩

    之亂,1683年出兵統一臺灣,第二年設置臺灣府,把臺灣收入清朝版圖,加強了對臺灣

    的統治。1685年、1686年,康熙兩次派兵驅逐盤踞雅克薩的沙俄侵略軍,遏制了沙俄對

    華侵略的野心。1689年清政府與沙俄政府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段邊界。他又御駕親征,三次出兵平定了準噶爾貴族噶爾丹的分裂活動。康熙帝為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行了激烈的斗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康熙在位期間,重視農業,采取了一系列恢復、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獎勵墾荒,1669年他下令停止圈地,實行"更名田"政策;輕德薄賦,多次揭免田糧,并于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規定,以上年丁基旁遲額為準,滋生人丁,永不搏李加賦;懲治貪污,獎勵廉潔;治理黃河、疏通運河。1681年后,清政府財政收支狀況大為好轉,1722年,全國人丁增至2570余萬,墾田數增至735萬余頃,出現了

    安定繁榮局面,開創了康乾盛世。在文化上,進行全啟毀國性測量,繪制《皇輿全圖》,開博

    學鴻詞科、明史館,編篡了《全唐詩》《佩文韻府》《康熙字典》等。但曾大興文字獄,以加強思想統治。

    gt

    清朝康熙時代歷史

    康熙皇帝執政初期挫敗權臣鰲拜,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階段。軍事上,取得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在臺灣的明鄭政權;

    三征噶爾丹,并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注意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籠絡漢族士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歷十一月十三日,皇帝崩于暢春園,滑散終年68歲,廟號圣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擴展資料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撤藩,吳三桂起兵反清,其他康熙戎裝二藩相繼響應,最終在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平定三藩。

    康熙朝由于平定三藩之亂以及抵御外來侵略的需要大量制造火器,無論是造炮規模、數量、種類,還是火炮的性能和制造技術,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康熙朝中央政府所造的大小銅、鐵炮達905門之多,而其中半數以上由南懷仁負責設信啟氏計監造,就質量旁罩而言,其“工藝之精湛,造型之美觀,炮體之堅固,均為后朝所莫及”。烏蘭布通之戰后,康熙更加重視在戰爭中發揮火器的戰斗威力,使火器營成為清軍新的戰斗編成。

    參考資料來源:-愛新覺羅·玄燁

    清朝12位皇帝列表簡介

    康熙即位之時,清朝處于雖然建立,但國家正百廢待興的局面。而康熙雖然當了皇帝,但因為年幼,國家大事的決物氏斷基本塌侍掌握在四位輔政大臣手中。這四位輔政大臣,索尼居首位,總掌啟奏批紅等大權,但年老力衰。排在第二位的蘇克薩哈富有才干,但與鰲拜不和。其后的遏必隆則為人圓滑,不與人爭鋒。對權力最有野心的是鰲拜。為了在索尼退下之后掌控朝政,鰲拜一方面拉攏遏必隆,一方面借圈地事件打擊蘇克薩哈。在處理朝政時,鰲拜十分專橫,根本不將康熙帝放在眼中。

    康熙以退為進,在祖母的支持和幫助下,一方面避免與鰲拜發生正面沖突,一方面韜光養晦,專心學習治世本領,并尋找適當時機剪除鰲拜。

    1667年6月,索尼去世。十二歲的康熙決心廢除四大臣輔政體制,實行親政。7月,實行親政大典。不過,團螞吵康熙雖然親政,但原有輔政體制卻未能發生變化。為了使康熙能夠及早親政,并迫使遏必隆和鰲拜也交出權力,蘇克薩哈在康熙親政第六天上書請求退隱。在康熙尚未做出反應之際,鰲拜羅織了24條罪狀陷害蘇克薩哈,并強迫康熙將其處死。清除了蘇克薩哈后,鰲拜更加肆無忌憚,朝廷所有政事,均由其決斷;對于康熙帝的有些詔令,他也敢公開抗旨。這些使康熙意識到該是剪除鰲拜的時候了。康熙考慮到鰲拜親信黨羽遍布朝野,所以決定設計將其鏟除。

    康熙一方面在表面上麻痹鰲拜,一方面選擇一群身強力壯的少年練習撲擊之術。1669年5月,康熙決定采取行動。他首先將鰲拜的黨羽以各種名義派出,削弱鰲拜的勢力,然后派人將鰲拜召入宮中擒獲。鰲拜的黨羽在此之后也被一一擒拿。

    他下詔說:“鰲拜愚悖無知,誠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戰功,貸其死,籍貫沒拘禁。” 也就是說,鰲拜因立過許多戰功,所以免于一死而終身監禁。對于其黨羽也給予了不同的處罰。同時恢復了蘇克薩哈的職位。這種措施穩定了滿清的朝局。康熙剪除鰲拜后,廢除了輔政體制,收回了朱批大權。自此才真正開始了親政。

    康熙歷史簡介5000字大全

    康熙帝平定三藩-歷史故事

    南明最后一個政權滅亡的那年,順治帝已經病死,他的兒子玄燁(音yè)即位,這就是清圣祖,也叫康熙帝。

    康熙帝即位的時候,年紀才八歲。按照順治帝的遺詔,由四個滿族大臣幫助他處理國家大事,叫做輔政大臣。四個輔政大臣中,有個叫鰲拜(鰲音áo),仗著自己掌握兵權,又欺負康熙帝年幼,獨斷專橫。別的大臣和他意見不合,就遭到排擠打擊。

    清王朝進關后,用強迫手段圈了農民大片土地,分給八旗貴族。鰲拜掌權以后,仗勢擴大占地,還用差地強換別旗的好地,遭到地方官的反對。鰲拜誣陷這些官員大逆不道,把反對他的三名地方官處死了。

    康熙帝滿十四歲的時候,親自執政。這時候,另一個輔政大臣蘇克薩哈和鰲拜發生爭執。鰲拜懷恨在心,勾結同黨誣告蘇克薩哈犯了大罪,奏請康熙帝把蘇克薩哈處死。康熙帝不肯批準。鰲拜在朝堂上跟康熙帝爭了起來,后來竟揎(音xuān)起袖子,拔出拳頭,大吵大嚷。康熙帝非常生氣,但是一想鰲拜勢力不小,只好暫時忍耐,由他把蘇克薩哈殺了。

    打那以后,康熙帝決心除掉鰲拜。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幾歲的貴族子弟擔任侍衛,這些少年個個長得健壯有力。康熙帝把他們留在身邊,天天練摔跤。

    鰲拜進宮去,常常看到這些少年吵吵嚷嚷在御花園里摔跤,只當是孩子們鬧著玩,一點不在意。

    有一天,鰲拜接到康熙帝命令,要他單獨進宮商量國事。鰲拜像平常一樣大模大樣進宮去。剛跨進內宮的門檻,忽然一群少年擁了上來,圍住了鰲拜,有的擰胳膊,有的拖大腿。鰲拜雖然是武將出身,力氣也大。可是這些少年人多,又都是練過摔跤的,鰲拜敵不過他們,一下子就被打翻在地。任憑他大聲叫喊,也沒有人搭救他。

    鰲拜被抓進大牢,康熙帝馬上要大臣調查鰲拜的罪行。大臣們認為,鰲拜專橫跋扈,擅殺無辜,罪行累累,應該處死。

    康熙帝從寬發落,把鰲拜的官爵革了。

    康熙帝用計除掉了鰲拜,朝廷上下都很高興。一些原來比較驕橫的大臣知道這個年輕皇帝的厲害,帶慶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康熙帝親自執舉行運政后,大力整頓朝政,獎勵生產,懲辦貪污,使新建立的清王朝漸漸強盛起來。當時,南明政權雖然已經滅亡。但是南方有三個藩王卻叫康熙帝十分擔心。

    這三個藩王本來是投降清朝的明軍將領,一個是引清兵進關的吳三桂,一個叫尚可喜,一個叫耿仲明。因為他們幫助清朝消滅南明,鎮壓農民軍,清王朝認為他們有功,封吳三桂為平西王,駐防云南、貴州:尚可喜為平南王,駐防廣東;耿仲明為靖南王,駐防福建,合起來叫做“三藩”。

    三藩之中,又數吳三桂最強。吳三桂當上藩王之后,十分驕橫,不但掌握地方兵權,還控制財政,自派官吏,不把清朝廷放在眼里。

    康熙帝知道要統一政令,三藩是很大的障礙,一定得找機會削弱他們的勢力。正好尚可喜年老,想回遼東老家,上了一正梁道奏章,要求讓他兒子尚之信繼承王位,留在廣東。康熙帝批準尚可喜告老,但是不讓他兒子接替平南王爵位。這一來,觸動了吳三桂、耿精忠(耿仲明的孫子),他們想試探一下康熙帝的態度,假惺惺地主動提出撤除藩王爵位、回到北方的請求。

    這些奏章送到朝廷,康熙帝召集朝巨商議。許多大巨認為吳三桂他們要求撤藩是假的,如果批準他們的請求,吳三桂一定會造反。

    康熙帝果斷地說:“吳三桂早有野心。撤藩,他要反;不撤,他遲早也要反。不如來個先發制人。”接著,就下詔答復吳三桂,同意他撤藩。詔令一下,吳三桂果然暴跳如雷。他自以為是清朝開國老臣,現在年紀輕輕的皇帝居然撤他的權,就非反不可了。

    公元1673年,吳三桂在云南起兵。為了籠絡民心,他脫下清朝王爵的穿戴,換上明朝將軍的盔甲,在永歷帝的墓前假惺惺地痛哭一番,說是要替明王朝報仇雪恨。但是,人們都記得很清楚,把清兵請進中原來的是吳三桂;最后殺死永歷帝的,還是吳三桂。現在他居然打起恢復明朝的旗號來,還能欺騙誰呢?

    吳三桂在西南一帶勢力大,一開始,叛軍打得很順利,一直打到湖南。他又派人跟廣東的尚之信和福建的耿精忠聯系,約他們一起叛變。這兩個藩王有吳三桂撐腰,也反了。歷史上把這件事稱做“三藩之亂”。

    三藩一亂,整個南方都被叛軍占領。康熙帝并沒有被他們嚇倒,一面調兵遣將,集中兵力討伐吳二桂;一面停止撤銷尚之信、耿精忠的藩王稱號,把他們穩住。尚之信、耿精忠一看形勢對吳三桂不利,又投降了。

    吳三桂開始打了一些勝仗,后來清兵越來越多,越打越強,吳三桂的力量漸漸削弱,處境十分孤立。經過八年戰爭,他自己知道支撐不下去,連悔帶恨,生了一場大病斷了氣。公元1681年,清軍分三路攻進云南昆明,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自殺。清軍最后平定了叛亂勢力,統一了南方。

    但是,正在朝廷慶祝平定叛亂勝利的時候,在我國東北邊境又傳來沙皇俄國侵犯邊境的消息,這就使康熙帝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到北方邊境上面去。

    少年康熙擒鰲拜

    康熙帝即位的時候,年紀才八歲。按照順治帝的遺詔,由四個滿族大臣幫助他處理國家大事,叫做輔政大臣。四個輔政大臣中,有個叫鰲拜,仗著自己掌握兵權,又欺負康熙帝年幼,獨斷專橫。別的大臣和他意見不合,就遭到排擠打擊。

    清王朝進關后,用強迫手段圈了農民大片土地,分給八旗貴族.鰲拜掌權以后,仗勢擴大占地,還用差地強換別人的好地,遭到地方官的反對。鰲拜誣陷這些官員大逆不道,把反對他的三名地方官處死了。

    康熙帝滿十四歲的時候,親自執政。這時候,另一個輔政大臣蘇克薩哈和鰲拜發生爭執。鰲拜懷恨在心,勾結同黨誣告蘇克薩哈犯了大罪,奏請康熙帝把蘇克薩哈處死。康熙帝不肯批準。鰲拜在朝堂上跟康熙帝爭了起來,后來竟揎起袖子,拔出拳頭,大吵大嚷。康熙帝非常生氣,但是一想鰲拜勢力不小,只好暫時忍耐,由他把蘇克薩哈殺了。

    從那以后,康熙帝決心除掉鰲拜。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幾歲的貴族子弟擔任侍衛,這些少年個個長得健壯有力。康熙帝把他們留在身邊,天天練摔跤。

    鰲拜進宮去,常常看到這些少年吵吵嚷嚷在御花園里摔跤,只當是孩子們鬧著玩,一點不在意。

    有一天,鰲拜接到康熙帝命令,要他單獨進宮商量國事。鰲拜像平常一樣大模大樣進宮去。剛跨進內宮的門檻,忽然一群少年擁了上來,圍住了鰲拜,有的擰胳膊,有的拖大腿。鰲拜雖然是武將出身,力氣也大,可是這些少年人多,又都是練過摔跤的,鰲拜敵不過他們,一下子就被打翻在地。任憑他大聲叫喊,也沒有人搭救他。

    鰲拜被抓進大牢,康熙帝馬上要大臣調查鰲拜的罪行。大臣們認為,鰲拜專橫跋扈,擅殺無辜,罪行累累,應該處死。康熙帝從寬發落,把鰲拜的官爵革了。

    康熙帝用計除掉了鰲拜,朝廷上下都很高興。一些原來比較驕橫的大臣知道這個年輕皇帝的厲害,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康熙帝親自執政后,大力整頓朝政,獎勵生產,懲辦貪污,使新建立的清王朝漸漸強盛起來。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兴市| 沙河市| 开封县| 凯里市| 昂仁县| 昆山市| 化州市| 泸州市| 呈贡县| 吕梁市| 平果县| 天门市| 新河县| 灵川县| 新巴尔虎左旗| 潜山县| 广灵县| 灌阳县| 六枝特区| 凌源市| 枣庄市| 广南县| 枣强县| 桃源县| 神木县| 长治县| 温宿县| 多伦县| 库伦旗| 财经| 留坝县| 延安市| 来凤县| 福清市| 汤原县| 册亨县| 诸城市| 江门市| 安泽县| 栖霞市| 澎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