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數學第六章總結?二.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 三.棱柱 1.概念:在棱柱中,任何相鄰兩個側面的交線都叫做棱,相鄰兩個側面的交線叫做側棱 2.分類:通常根據底面圖形的邊數,將棱柱分為三棱柱、那么,七年級下冊數學第六章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認識
三角形的基本性質包括:三角形任何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外角等于不相鄰兩內角和;全等三角形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三邊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SSS),夾角相等的兩邊全等(SAS),夾邊相等的兩角全等(ASA),對邊相等的兩角全等(AAS);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距離相等。
第二章:圖形和變換
圖形變換的性質有:軸對稱變換不改變形狀和大小;平移不改變形狀、大小和方向;旋轉不改變大小和形狀;相似變換不改變角的大小,擴大或縮小線段的倍數相同。
第三章:事件的可能性
事件分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隨機事件;隨機事件發生的概率在0到1之間。
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定義為含兩個未知數且未知數項次數都為1的方程;方程兩邊值相等的未知數值稱為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由兩個方程組成,同時滿足各方程的解稱為方程組解;基本思路:消元為一元一次方程;應用方程組解實際問題步驟:審題、設元、列出方程組、解方程組、檢查答案。
第五章:整數指數冪及其運算
整式乘法法則: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系數相乘、同底數冪相乘,其余字母不變;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單項式乘多項式每一項,再相加;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每一項乘另一多項式每一項,再相加;整式除法法則:單項式相除系數、同底數冪分別相除,其余字母連同指數作為商的因式;多項式除以單項式每一項除單項式,再相加。
教學重、難點:
1、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是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重點是從實際情境出發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引入并展開有關知識,使學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現實世界數量關系的有效數學模型,并學會尋找所給問題中隱含著的數量之間的等量關系,掌握其基本的解決方法。難點是在實踐與探索小節中通過實例運用方程思想解決實際問題。
2、多邊形與軸對稱是對圖形的進一步認識,涉及三角形、一般多邊形的邊角關系,以及一種特殊的圖形——軸對稱圖形。重點是通過觀察與操作,讓學生感知確認電子表基本的結論與最為簡單的變換——軸對稱中隱含著的數學不變量關系,同時輔以數學說理,給學生一定的理性訓練與圖形變換的思想。難點是數學說理。
3、統計的初步認識一章,簡要地介紹了統計數據分析問題時所采用的一種重要的數學方法——抽樣調查方法,重點是使學生學會統計數據、分析處理數據,合理使用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這三個有代表性的數值,較為正確地描述所得到的眾多數據。難點是讓學生通過實例體會隨機事件存在的內在規律。
4、課題學習重點是讓學生真正參與進來,在實踐探索加深理解有關數學知識,通過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克服困難的經歷,增進應用數學的信心與能力。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①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以及方程(組)的解等基本概念,了解方程的基本變形及其在解方程(組)中的作用。
七年級下冊數學思維導圖及重點知識詳解
一、思維導圖概覽
(由于markdown格式限制,無法直接繪制思維導圖,但以下結構可以作為思維導圖的核心框架)
第五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相交線
對頂角、鄰補角
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平行線的性質
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
平行線的判定
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
平行線間的距離
第六章 實數
無理數的引入
實數的概念及分類
實數的運算
實數的大小比較與排序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坐標系的建立
象限的劃分
坐標軸上的點和距離公式
圖形的平移變換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
解法(代入法、消元法)
圖象解法
實際應用
第九章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不等式的性質和解法
不等式組
實際問題建模
第十章 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數據的收集
數據的整理
統計量的計算
數據的描述與推斷
二、重點知識詳解
第五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相交線:理解相交線形成的各種角(對頂角、鄰補角、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概念及其性質,掌握這些角之間的數量關系,是解決幾何問題的關鍵。
第五章 平等線與相交線
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2、對頂角相等
3、判斷兩直線平行的條件:
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3)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4)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面三刀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4、平行線的特征:
(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3)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5、命題:
⑴命題的概念:
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
⑵命題的組成
每個命題都是題設、結論兩部分組成。題設是已知事項;結論是由已知事項推出的事項。命題常寫成“如
果……,那么……”的形式。具有這種形式的命題中,用“如果”開始的部分是題設,用“那么”開始的部分是結論。
6、平移
平移是指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著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圖形運動叫做平移,平移不改變物體的形狀和大小。
(1) 把一個圖形整體沿某一直線方向移動,會得到一個新的圖形,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
(2) 新圖形中的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后得到的,這兩個點是對應點。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平行且相等。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標系
1、含有兩個數的詞來表示一個確定個位置,其中兩個數各自表示不同的意義,我們把這種有順序的兩個數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記作(a,b)
2、數軸上的點可以用一個數來表示,這個數叫做這個點的坐標。
第一章 豐富的圖形世界
一.棱柱有圓柱和棱柱兩種
二.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
三.棱柱
1.概念:在棱柱中,任何相鄰兩個側面的交線都叫做棱,相鄰兩個側面的交線叫做側棱
2.分類:通常根據底面圖形的邊數,將棱柱分為三棱柱、四棱柱……
四.三視圖
1.從正面看到的圖叫主視圖
2.從左面看到的圖叫左視圖
3.從上面看到的圖叫俯視圖
第二章 有理數及其運算
一.分類
正整數正整數
整數[零正有理數[正分數
①有理數[負整數 ②有理數[零
分數[正分數負有理書[負整數
負分數負分數
二.數軸
1.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2.數軸上右邊的數比左邊的數大
三.相反數
1.只有符號不同的數互為相反數,0的相反數是0
2.在數軸上,表示互為相反數的兩個點位于原點兩側,且與原點距離相等
四.倒數
乘積為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五.絕對值
1.在數軸上表示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的絕對值,記作:lal
2.正數的絕對值等于本身,零的絕對值是零,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
第三章 子母表示數
一.單項式
只有數字與字母的乘積,其中字母是單項式的系數,所有字母的指數是單項式的次數
二.同類項
1.只是字母相同,次數相同
2.幾個常數也是同類項
3.只有同類項才能合并
三.合并同類項的方法
系數相加,字母不變
第四章 平面圖形及其位置關系
一.線段、射線、直線
1.線段有2個端點;射線有1個端點;直線有0個端點
2.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3.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二.角
1.①角是由兩條有公共端點的射線組成;②角也是由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而成的圖形
2.表示方法:①用三個大寫字母表示,頂點字母寫在中間;②用一個數字或希臘字母表示;③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用頂點子母表示
3.度、分、秒:1°=60′ 1′=60〃 1°=3600〃
4.角平分線:從一個角的頂點引出的一條射線,把這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這條射線叫做這個角的角平分線
三.平行、垂直
1.在同一平面內,兩條不相交的直線叫做平行線
2.若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四.七巧板
七巧板由1個正方形、1個平行四邊形、5個等腰直角三角形構成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一.認識方程
1.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在一個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且指數為1,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最簡形式為ax=b(a≠0)
二.折扣
1.售價/賣價=原價×折扣
2.商品利潤=售價/賣價-進價/成本
3.利潤率=利潤÷進價/成本
三.教育儲蓄
1.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
2.到期后,銀行多付的錢叫做利息
3.存入銀行的時間叫做存期/期數
4.利息=本金×利率×期數;本金和=本金+利息
第六章 生活中的數據
一.科學記數法
一般的,一個大于10的數可以表示成a×10(n方),其中1≤a<10,n是正整數,這種記數法叫做科學記數法
二.扇形統計圖
1.扇形統計圖是利用圓和扇形來表示總體和部分的關系,圓代表的是總體,即100%,扇形代表總體中的不同部分,圓的大小與總數量無關
第七章 可能性
一.必然事件
生活中,有些事肯定會發生,這種事成為必然事件
二.不可能事件
生活中,能肯定一定不會發生的事稱為不可能事件
三.不確定事件
生活中,無法肯定會不會發生的事成為不確定事件
以上就是七年級下冊數學第六章總結的全部內容,【答案】: 【整合歸納】 1、D 2、±2 3、A 4、2 5、解:原式 = 20×1/2 + 3 + 2 000 = 10 + 3 + 2 000 =2 013. 6、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