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生物學特性名詞解釋 生物制品特性 腫瘤的生物學特性有哪些 生物學特性的其它說法 生物學特性包括哪些
落葉喬木,高5~8m,生長勢強,幼樹圓錐形,結果后開張呈自然圓頭形或半圓形。樹干光滑,十余年后皮粗糙縱裂。多年生枝黑褐色,葉卵狀橢圓形或卵圓形,先端長尖,基部圓形或心形,邊緣具刺芒狀鋸齒,葉柄長3~5cm?;ㄑ繛榛旌涎?,傘房總狀花序,每序有花6~9朵,一般坐果1個?;ò咨?瓣,雄蕊20、花柱5(少數為4)光滑無毛。果近球形、卵圓形,皮褐色、綠色,多脫萼。干性強,幼樹離心生長顯著,頂端優勢明顯,新梢發枝2~3枝后,其下萌發為短枝,層性明顯(圖3-3)?;ㄆ谠?,先開花后展葉,或同時開放,花序基部花先開,中心花后開。新梢隨展葉進入生長盛期,延續數陪畢十天,一年生長一次的春梢,生長達30~40cm,粗0.5cm以上為豐產指標之一。根在早春土溫5℃即開始生長,一般根系集中分布在30~50cm土層,水平根分布約為樹冠2倍左右,砂壤土比粘土深廣,川梨比豆梨深。根一年生長有兩個高峰,第一次在春梢停長時為一年中生長最快期,第二次在果實采收后。落葉后轉入休眠。
圖3-3 沙梨
1.花枝 2.果枝 3.果實橫剖面
梨由葉芽到形成花芽需兩年以上,新植樹4~5年,高接樹2~3年可以結果。梨大多數品種是短果枝結果,以頂花芽結果為主,部分品種腋花芽結果。沙梨中的一些品種一年可開2~4次花,云南盈江太平梨一年開兩次花,廣東惠陽青梨一年開3~4次花。梨的短果枝在當年果臺處萌發1~2個副梢逐漸形成短果枝群,管理條件好的當年可形成花芽,次年結果,可維鄭叢持5~10年,對穩產有重要作用。
花芽形態分化初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至8月為大量分化階段喊亂櫻,短果枝分化早,中、長果枝遲,早分化的質量好、坐果率高,花芽分化期因栽培管理水平、樹齡、品種有所不同,采取相應措施,促進花芽分化十分重要。
沙梨適宜的年平均溫度為15~21℃,休眠期有適當低溫有利花芽分化和開花結果。主產區生長季3~10月的溫度為15.8~26.9℃(大多數為23℃),休眠期11月至翌年2月溫度為5.0~17.0℃(大多數為10℃以上);要求10℃以上積溫5000~7000℃。沙梨喜光,年需日照1600~1700h,光照充足能提高果實的甜度和產量。光照不足枝條徒長,嚴重不足生長衰弱,應通過控制栽植密度及注意整形修剪以保證通風透光。沙梨的生長發育,需有充足的水分,耐濕性強,多分布在年降雨量1000mm以上地區,但雨量過多濕度過大亦非所宜,土壤含氧量降至2%以下則抑制根系生長,多雨季節應開溝排澇降低水位,旱季應灌水。沙梨對各種土壤都能適應。但由于它的生理耐旱性較弱,故以土層深厚、質地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最為適宜。粘重土需注意土壤改良。
樹木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和適應能力,稱為樹木的生態學特性即生態習性。生物學特性,生物與生俱來的特有的內在品質。
昆蟲的生物學特性一般來說,生物學特性包括了各蟲態生活習性,幼蟲齡期,生活史,發生規律,行為,等等。生態學特性一般就是說生態因子對個體的影響,溫度、濕渣伏度、光照、食物等等。
擴展資料:
園林樹木的個體生長發育規律及其生長周期各階段的性狀表現。具體包括:由種子萌發,經幼苗、幼樹逐漸發育到開花結果,直到最后衰老死亡的整個生命過程的發生發展規律。
生物不僅具有多樣性,而且還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屬性。人們對這些共同的特征、屬性和規律的認識,使內容十分豐富的生物學成為統一的知識體系。
生物物理學是用物理學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生命活動的物理和物理化學過程的學科。
早期生物物理學的研究是從生物發光、生物電等問題開始的,此后隨著生物學的發展,物理學新概念,如量子物理、信息論等的介入和新技術如 X衍射、光譜、波譜等的使用,生物物理的研究范圍和水平不斷加寬加深。
一些重要的生命現象如光合作用的原初瞬間捕捉光能的反應,生物膜的結構及作用機制等都是生物物理學的研究課題。生物大分子晶體結構、量子生物學以及生物控制論等也都屬于生物物理如早攜學的范睜敏圍。
參考資料來源:--生物學特征
參考資料來源:--生物學
常綠喬木,樹體高大,樹冠半圓形或圓頭形,高6~8m,冠幅6~10m。樹干外表粗糙且厚,具不規則縱裂。樹齡百年至數百年。根系龐大,土層深厚時垂直根深2~5m,水平根比樹冠大1~3倍,但有80%的根系分布在樹冠覆蓋范圍內,吸收根分布在10~100cm土層,但大部分在50cm以內,吸收根上有根毛。具菌根,且較吸收根腫大,菌根總狀分枝,呈念珠狀,皮層細胞較吸收根大1.5~2.0倍,皮層細胞內有菌絲體。枝條頂端優勢較強,新梢常從充實枝條頂芽延生,故分枝較少。多為偶數羽狀復葉,小葉對生或互生,成年植株以3~4對為多,長橢圓形,全緣,革質,長9.3~17.5cm,寬3.3~5.8cm。葉面綠色,葉背淡綠,和握葉柄短,中脈顯著突出,側脈明顯。嫩葉赤褐色,葉片壽命1~3年。為聚喚液慶傘花序圓錐狀排列的混合花序(花叢)。每花序支軸10余枝,花數常逾千朵。每個小穗由3朵花組成,中間一朵先開?;ɡ冱S褐色。花型以雄花(約占總花數80%)及雌花為主,尚有少數兩性花及變態花(中性花及多種畸形花),單性花由兩性花簡化而成。子房上位花,正常的雌蕊子房2室,常一室膨大為果實,另一室萎縮。果實扁圓形或圓球形,一般果徑2.0~2.8cm,果重8~12g。果皮主色褐,亦因品種不同又有黃褐、青褐、銹褐、赤褐、紅褐等。外皮具明顯度不同的龜裂紋、細疣突及放射線。果皮薄,外中內果皮難以分開。果肉為假種皮,從果核基部向頂部生長,包裹種子迅速膨大充滿果實。肉色乳白至灰白。種子圓至扁圓形,暗黑至紅棕色,埋槐光滑;子葉肥大,小胚略帶黃色;胎座白色(圖1-6)。
圖1-6 龍眼
1.果枝 2.雄花 3.雌花
(莊伊美仿《中國植物志》)
落葉性小喬木。枝條質地松脆,節間明顯。單葉互生、掌狀、淺裂或深裂、表面粗糙、具短腺狀茸毛。全樹含乳汁(無花果蛋白酶)?;▎涡?,雌雄異株,著生于葉腋的隱頭花序內。由整個花序發育為漿果,頂部具小孔。華南一般3月萌芽抽梢,5月在第3節開始每節均生一果,7月成熟,稱夏果;夏季抽梢結的果,8月以后成熟,稱秋果。10月以后氣溫下降,幼果不能成熟(彩圖57)。無花果在年均溫15℃以上地區均可栽培。冬季-12℃以下受凍,卻能耐較高溫度不受害,但超過37℃果實提早成熟。熱帶地區落葉后很快長出新葉,近于常綠果樹。無花果雖較耐旱,但在抽梢結果期間,要有充分水分供應,果實才能發育良好。春夏霉雨陸散季節,平地栽培易受澇害,要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由于枝脆易折,沿海要注意防強風。早螞氏對土壤適應范圍廣,且較耐鹽,但以質物陵地疏松,有機質豐富,排灌水方便,含鹽量不超過1%的園地種植,才能獲得豐產和優質。
多年生常綠草本果樹,在適宜的環境下,樹齡可達20年,株高可達5m,不分枝或于受傷處抽出側枝,干上有明顯葉痕。葉大,簇生于莖的頂端,有5~7掌狀深裂,花有單性或完全花,有雄株、雌株及兩性株(圖2-10,彩圖33)。
圖2-10 番木瓜
1.葉 2.果實(李興中繪)
1.根系
為含水量較多的肉質根,質疏松不耐水浸,多分布于表土及耕作層。根系的生長隨季節性氣候變化而有周期性,4~7月為活動盛期,生長量最大;10月開始氣溫逐漸下降,根系的活動也逐漸趨緩;12月至翌年1月伏者處于活動最緩慢的狀態。
2.葉
一年可抽新葉60片左右,以5~6月最多,9月以后隨著氣溫下降和干旱,抽葉速度趨向緩慢,12~1月處于最緩慢狀態。夏季抽葉到成熟約需20d,冬季需30d以上,營養生長期抽出的葉片壽命長于開花結果期抽出的葉片。每一個果實平均須有2片以上的葉供給養分,才能良好發育。
3.花性
番木瓜的花性比較復雜,有:
(1)雌花
花型最大,花瓣5片,裂至基部;子房肥大,由5個心皮組成,柱頭分枝多而開展;無雄蕊。果實多近梨形、心臟形或倒卵形,果肉薄,果腔大。
(2)雄花
花型最小,花瓣5裂至1/3;子房完全退化,只留一條細長的痕跡;雄蕊一般10枚。這種花不能結果,著生于雄株的是長梗穗狀雄花,著生于兩性株上的是短梗雄花。
(3)雌型兩性花
花型較大,似雌花,但外形不對稱而易于識別;子房較發達而不正,果實多呈畸形。果實基部有1~5條溝痕而易于識別,坐果率較低。
(晌攜4)長圓形兩性花
花長圓形,較大,花瓣5裂至2/3左右,基部合生成筒狀;雄蕊5~10枚;子房呈長圓形,果實多系長圓形,果肉厚,果腔較小,坐果率較高。
(5)雄型兩性花
花似短梗雄花,稍大;花瓣5裂至1/2左右,基部合成筒狀;子房不發達,花柱細長而彎曲;雄蕊10枚。果實細長而彎,這種花坐果率極低。
4.株性
根據植株的基本花型可分為:
(1)雌株
整年都開雌花,花性穩定,是群體中的主要結果株。
(2)兩性株
花性受外界環境條件影缺謹薯響而不穩定,結果力不如雌株。分為:a.雌型兩性花株:4~5月開雌型兩性花比例較多、7~8月大量開長圓形兩性花和短梗雄花、8~9月的雌型兩性花又增多,因而所結的果果型變化大、單株坐果率低、間斷結果現象明顯;b.長圓形兩性花株:主要開長圓形兩性花,7~8月出現雄型兩性花和短梗雄花,有間斷結果現象,果型較整齊,是群體中的主要結果株之一;c.雄型兩性花株:主要開短梗雄花,4~5月出現小量雄型兩性花或個別長圓形兩性花,株著果率極低。
(3)雄株
花性穩定,主要開長總狀花序雄花,不結果,俗稱“木瓜公”。
5.果實
果實因品種不同而有長圓形、橢圓形、近球形、梨形等。但同一品種中也因花型不同而果形變化很大(圖2-11)。果實中腔內壁著生許多種子,果皮分布著許多乳管,受傷時流出含有木瓜蛋白酶的白色乳汁,隨著果實的逐漸成熟,乳汁逐漸減少以至消失。果實初期發育緩慢,以后逐步加快,以6月坐果為例,從第20~50d的30d內果實的增重只相當于全果的28.8%,而第62~72d內僅10d的增重就為全果的35.1%。從謝花到果實成熟所需的時間因花期而異,4月下旬開的花為150~160d,6月開的花只需110~120d,10月開的花則需180d以上才能成熟。
6.種子
種子近圓形,黃褐色或黑色,外種皮有皺紋,外被一層透明膠質的假種皮所包圍。種子發育前期(40d前)體積迅速增大,形似橢圓形水泡,中心有汁,但重量增速緩慢;中期(60~100d)體積增長緩慢,胚開始發育膨大,內部逐漸充實,種殼開始變硬,顏色由白變黃褐,外種皮呈現皺紋,重量迅速增加;后期(約100d至成熟)體積增長停止,以內部物質積累為主,種子逐漸充實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