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潮樂寒鴉戲水演奏 潮州音樂柳青娘 潮州音樂十大名曲寒鴉戲水 潮州音樂寒鴉戲水黃壯龍 潮州音樂寒鴉戲水
箏曲《寒鴉戲水》細膩、柔美,同樣富有南國情調的潮州音樂風格,在調式音階、變奏方式和樂曲結構等方面也表現出傳統潮樂的固定特點。它那清新別致凳李旅、生動形象的音樂語匯,使人浮想聯翩。一般用音色清越明麗的十六或十八鋼絲箏演奏。潮州音樂“重六調”的最大特點是:色彩奇特多變,調性錯綜復雜,常常要接觸到下屬,甚至重下屬宮調。樂曲正是用這樣的濃墨重彩描繪出富有詩情畫意的畫面:早春時節,積聚了整整一冬的寒氣仍然凝滯在廣漠的大地上,然而,寒鴉卻敏銳地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在清擾皮冷的湖面上興致勃勃地戲水。棗凳
古箏十大名曲欣賞:
1、漁舟唱晚。
《漁舟唱晚》是一首頗具古典風格的河南箏曲。樂曲描繪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美景象。這首樂曲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首箏獨奏曲。婁樹華的《漁舟唱晚》,是中國古箏藝術史上劃時代的作品,它是用古曲《歸去來兮》為素材,發展編創而成者。
2、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見于《列子·湯問》。在人們的用典實踐中,這一典故逐漸發展出七十余個典形和樂曲高妙、相知可貴、知音難覓、痛失知音、閑適情趣等典義,還存在典故反用現象?!陡呱搅魉?,中國古琴曲,屬于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3、出水蓮。
《出水蓮》和《寒鴉戲水》、《平沙落雁》同為潮州音樂獨奏曲中的中國十大古箏名曲之一,首孫是潮州音樂中的箏樂名曲,是箏家必彈之曲目。中州古調,采用傳統的十六弦鋼絲箏演奏,音調古樸,風格淡雅,以一種特殊的韻味,別具一格的音樂,表現了蓮花這種花中君子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品質,表現了人們高尚的情操。
4、林沖夜奔。
《林沖夜奔》以林沖被逼上梁山的故事為背景,作品的題材與構思,從中國文化傳統中的美學深處探求具有民和族氣質中國特色的音樂思維方式,采用了起承轉合的曲式結構,刻畫林沖英雄落難、怒火滿腔、沖風踏雪、戰勝險阻、夜奔梁山的豪情壯舉。為了突出作品的民族神韻與風骨,作者融化了昆曲的音樂基調,使音樂主題帶有悲壯陽剛的氣質。
5、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是中國名曲。原為崇明派琵琶曲,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且運用各自的藝術手段再創造,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這是民間器樂在流傳中常見的情況?!稘h宮秋月》現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
6、東海漁歌。
《東海漁歌》是馬圣龍、顧冠仁在1959年創作,以東海漁民勞動生活為題材而編創,旋律動聽上口,經常被各地的民樂團所演奏,根據合奏曲改編的同名古箏曲被列為中國十大古箏名曲之一。中國香港著名電影演員周星馳在他2004年拍攝的電影《功夫》中,兩次采用了《東海漁歌》的部分旋律作為該片的部分配樂。
7、香山射鼓。
《香山射鼓》是中國箏演奏家曲云創作于1980年的一首箏曲,樂曲由西安古樂傳統曲牌《月兒高》、《柳青娘》、《香山射鼓》等曲牌聯綴而成,描繪了陜西關中一年一度的香會活動,并以深沉、內在、具有濃郁陜西地方風格的旋律,表現了香客們的虔誠和高遠空曠虛無縹緲的意境,以及鼓樂陣陣,詠唱轟鳴,進山朝拜的人群熙來攘往的活動盛況。
8、寒鴉戲水。
《寒鴉戲水》,潮箏名曲,是潮州音樂十大套曲之一。此曲旋律優美、格調清新、韻味別致,被稱為潮汕州曲(潮汕,大致指潮州府),是潮洲弦詩《軟套》十大曲中最富詩意的一首。全曲以別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調,獨特的韻味,明快跌宕,演繹了寒鴉在水中悠閑自得,互相追逐嬉戲的情景。
9、侗族舞曲。
古箏獨奏曲《侗族舞曲》由廈門大學焦金海教授創作于1983年。那年,作者背著古箏去深入生活者悄鏈,到了兩個侗族自治縣——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和湖南新晃侗族自治縣。在深入生活的過程中,作者有感于侗族的廣大人民群眾對生活的熱愛和他們富有深刻韻味的音樂風格,遂創作了這首箏壇經典作品。
10、戰臺風。
王昌元作于1965年,當時她還是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在上海港碼頭體驗運團生活時,有感于工人與臺風搏斗而作的一首箏獨奏曲。此曲是繼趙玉齋《慶豐年》之后的又一劃時代力作。
漁舟唱晚
高山流水(比較有名的有兩個版本,浙江版和山東版)
牧羊曲
廣陵散(原來是古琴曲,這個有古箏版本的也很好聽)
漢宮秋月
卡農(古箏版也不錯的~可以去兄槐褲聽聽看)
梅花羨簡三弄
寒鴉戲水
出水蓮明頃
云水禪心(這個很悠揚,很不錯的~)
梁祝
此外樓主還可以去找找仙劍系列曲子古箏演奏的版本~很不錯的都~
有問題請追問,希望能幫到您~
《寒鴉戲水》是潮州音樂十大套曲之一。此曲旋律優美、格調清新、韻味別致,常戲稱為潮州之州歌,是潮洲弦詩《軟套》十大曲中最富詩意的一首。全曲以別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調,獨特的韻味,明快跌宕,演繹了寒鴉在水中悠閑自得,互相追逐嬉戲的情景。
寒”指孤單。“鴉”意自卑。“戲水”是自娛自樂之意。明末清初,清政府為鞏固其統含謹扮治,仍留用了一批明朝舊臣,但采取監控手段,殘酷鎮壓。明朝舊臣之間見面不敢交談,走路不敢停留,生怕稍有不慎即招來殺身之禍,自感孤獨卑微,只有回家方可閉門自樂。此曲由兩大部分,四個樂段(慢板、稍慢板晌伏、稍快板、快板)組成。其中第一部分重點描寫人物壓抑、痛苦、敢怒不敢言的情緒;第二部分描寫情緒逐漸好轉,能夠閉門游戲,精神得以暫時完全放松的心境。以琵琶泰斗林石城為代表的浦談灶東派,比較支持上述曲意。
全曲以別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調,獨特的韻味, 明快跌宕,演繹了寒鴨在水中悠閑自得,互相追逐嬉戲的情景。音色清越,余音悠長,音韻委婉。全曲共三段,各段音樂個性鮮明, 段落界限清楚,是一首典型的板式變奏體。第一段,頭板(又稱慢板)為4/4拍;第二段,拷拍(又稱拷打),為1/4拍;第三段,三板(又稱中板),也是1/4拍,速度較快。這首樂曲的板式鋪排是潮州弦詩套曲的典型結構樣式。通過欣賞《寒鴉戲水》,可領略潮洲音樂的旋律色彩和調性色彩變化的一些特點。
古箏十首名曲:《漁舟唱晚》、《出水蓮》、《高山流水》、《林沖夜奔》、《侗族舞曲》、《漢宮秋月》、《寒鴉戲水》、《東海漁歌》、《香山射鼓》、《梅花三弄》。
1、《漁舟唱晚》
《漁舟唱晚》是一首頗具古典風格的箏曲。樂曲描繪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美景象。這首樂曲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首箏獨奏曲。
2、《出水蓮》
《出水蓮》和《寒鴉戲水》、《平沙落雁》、《柳青娘》同為潮州音樂獨奏曲中的“中國十大古箏名曲”之一,是潮州音樂(細樂)中的客家箏樂名曲,是箏家必彈之曲目。
3、《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屬于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鐘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4、《林沖夜奔》
《林沖夜奔》是王巽之、陸修棠在1962年創作的一首古箏獨奏曲。該曲是將昆曲元素成功融入古箏曲的代表性作品,也是浙江箏派的代表曲目之一。
5、《侗族舞曲》
古箏獨奏曲《侗族舞曲》是由廈門大學焦金海教授創作于1983年的獨奏曲。第一段:中速稍快,表現侗寨之歌;第二段:快速,表現粗獷而熱烈的蘆笙舞;第三段:慢速鎮中衫,表現月夜里侗家的深情;第四段:快速,贊美侗鄉。
6、《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7、《寒鴉戲水》
《寒鴉戲水》,潮箏名曲,是潮州音樂十大套曲之一。此曲旋律優美、格調清新、韻味別致,被稱為潮汕“州曲”,是潮洲弦詩《軟套》十大曲中最富詩意的一首。全曲以別致幽雅旋律、清新格調,獨特韻味,明快跌宕,演繹了寒鴉在水中悠閑自得,互相追逐嬉戲的情景。
8、《東海培螞漁歌》
《東海漁歌》是馬圣龍、顧冠仁在1959年所作的一首民樂合奏曲,以東海漁民勞動生活為題材而編創,旋律動聽上口,經常被各地的民樂團所演奏,根據合奏曲改編的御腔同名古箏曲被列為中國十大古箏名曲之一。
9、《香山射鼓》
《香山射鼓》是中國箏演奏家曲云創作于1980年的一首箏曲,樂曲由西安古樂傳統曲牌《月兒高》、《柳青娘》、《香山射鼓》等曲牌聯綴而成。
描繪了陜西關中一年一度的“香會”活動,并以深沉、內在、具有濃郁陜西地方風格的旋律,表現了香客們的虔誠和高遠空曠虛無縹緲的意境,以及鼓樂陣陣,詠唱轟鳴,進山朝拜的人群熙來攘往的活動盛況。
10、《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來改編為古箏曲。琴曲的樂譜最早見于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