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欧美区_高清电影一区_国产精品日韩精品在线播放_日韩精品三区四区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學(xué)科分類 > 語文

語文古代文化常識,古代文化常識高考必考

  • 語文
  • 2023-08-03

語文古代文化常識?(五)古代別稱:1.桑梓:家鄉(xiāng) 2.巾幗:婦女 3.須眉:男子 4.鴻雁:書信 5.社稷:國家 6.汗青:史冊 7.軒轅:祖國 8.“三尺”:法律9.謙稱:①自稱:愚、鄙、敞、卑、竊、臣、仆 ②帝王自稱:孤、寡、不谷 ③讀書人自稱:小生、那么,語文古代文化常識?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古文化常識高中

1. 文言文,文學(xué)常識

書信

尺牘,信禮

第一個書:中書,南朝時候的官員稱謂。

第二個書:即書信,是文體的一種。

所以由此我們知道,“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給謝中書的一封信。

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jǐn)y滲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應(yīng)用性文體。但是,中國的應(yīng)用性文體從來不排斥審美的文學(xué)屬性,尤其是書信一體,多記事陳情,中國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書信,書信的實用性和審美性的結(jié)合十分完美謹(jǐn)隱兆。漢魏六朝的尺牘重在實用,文人多無意把其寫為審美的作品。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筆下,尺牘的實用功能明顯淡化,審美性能日益強化,有些尺牘刻意寫成純粹的文學(xué)作品(參考《中國尺牘文學(xué)史》序,詹福瑞)。尺牘文學(xué)功能多種多樣,可以抒情,比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林覺民的《與妻書》;也可以寫景,比如吳均的《與宋元思書》;可以寫私人化祥租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也可以談?wù)撐膶W(xué),如曹丕的《與吳質(zhì)書》,談?wù)撜危鐨W陽修《上杜中丞論舉官書》,還可以進謁顯貴,勉勵后學(xué),如此等等,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書牘文傳統(tǒng)。尺牘和其他文體一樣,也講究謀篇布局、文質(zhì)俱佳。另外,尺牘不一定都用“書”字標(biāo)明,如蘇軾的《與子由弟》《答秦太虛》就是。

語文古代文學(xué)常識

一、人的稱謂

【直稱姓名】大致有三種情況:(1)自稱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內(nèi),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2)用于介紹或作傳。如“遂與魯肅俱詣孫權(quán)”,“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3)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如“不幸呂師孟構(gòu)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

【稱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如稱屈平為屈原,司馬遷為司馬子長,陶淵明為陶元亮,李白為李太白,杜甫為杜子美,韓愈為韓退之,柳宗元為柳圓廳子厚,歐陽修為歐陽永叔,司馬光為

【稱號】號又叫別號、表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qū)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號,一般只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fā)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如:陶潛號五

【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如稱陶淵明為靖節(jié)征士,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范仲淹為范文正公,王翱為王忠肅公,左光斗為左忠毅公,史可法為史忠烈公,林則徐為林文忠公。而稱奸臣秦檜為繆丑則是一種“惡謚”。

【稱齋名】指斗空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如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齋名為誠齋,人們稱其為楊誠齋;姚鼐因齋名為惜抱軒而被稱為姚惜抱、惜抱先生。

古代文化常識高考必考

1. 語文必修5 《古代文化常識》中的練習(xí)題答案有么

古代文化常識 一、部分練習(xí)參考答案1.關(guān)于古詩與星宿蘇軾《赤壁賦》:“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斗”“牛”就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是寫景之句,以星襯月。王勃《滕王閣序》:“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

是詠物之句,以星襯物。《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歌詠牛郎織女的離別相思。杜牧《秋夕》:“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寫月夜觀看牛郎織女星的閑適。李商隱《馬嵬》:“此日六軍同駐馬,當(dāng)時七夕笑牽牛。”

以“笑牽牛”來寫唐玄宗當(dāng)年與楊貴妃朝夕相伴的美好時光。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地名所指的地方。

(1)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寡人之于國也》)河內(nèi):黃治以北的地區(qū)。

河?xùn)|:黃河以東的地區(qū)。(2)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李嘩

(《過秦論》)山東:指崤山以東。(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過秦論》)西河:指魏國黃河以西地區(qū)。(4)馬超韓遂尚在關(guān)西(《赤壁之戰(zhàn)》)關(guān)西:函谷關(guān)以西。

(5)江表英雄,咸歸附之(《赤壁碼乎之戰(zhàn)》)江表:(長江之外的)江南地區(qū)(從中原看來,這些地區(qū)在長江之外)(6)淮左名都,竹西佳處(姜夔《揚州慢》)淮左:淮河?xùn)|面(古代稱江河?xùn)|面為左,西面為右)3.孔子及其弟子在談到自然現(xiàn)象時,多用來比喻人事。

高考語文古代文化常識常考考點

1. 語文文化常識

一、名詞解釋:(一)文史典籍: “四書”:《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記》、《春秋》 “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 “四庫”:經(jīng)、史、子、集《詩經(jīng)》六義:鳳、雅、頌、賦、比、興 六藝:也稱六經(jīng),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二)朝代傳說:“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傳說之一是“伏羲、女媧、神農(nóng)” “五帝”:據(jù)《史記》載為: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三)地理:“三山”:相傳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萊、方丈、瀛洲。

“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qū)劃,后成為中國的別稱。

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 海內(nèi):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海,故稱國境之內(nèi)為海內(nèi)。

四海:指天下、全國。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 三國:指東漢后分裂成魏、蜀、吳。

三秦:指潼關(guān)以西的關(guān)中地區(qū)。 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陽。

古代別稱:南京(建康、金陵、江寧、白下) (四)其它: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2.五谷:上古對糧食作物的統(tǒng)稱。

古代文化常識高中

2019年中考語文文學(xué)常識簡介:古文化常識

一、年齡稱謂

01、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02、孩提:指2——3歲的兒童

03、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04、豆蔻:指女子十三歲

05、及笄:指女子十五歲06、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歲08、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09、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10、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11、古稀之年:指七十歲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13、期頤之年:一百歲,

二、明清科舉考試羨答(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緒31年廢止)

(1)等級:院試(又叫“童試”,縣級考試,童生參加,考上為“生員”,即“秀才”。)

鄉(xiāng)試(又叫“秋闈”,省級考試,生員參加,考上為“舉人”。)

會試(又叫“春闈”,考試,舉人參加,考上為“貢士”。)

殿試(考試,皇帝主考,貢士參加,考上為“進士”。其中,第一名叫“狀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內(nèi)容:四書五經(jīng)等,規(guī)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節(jié)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

以上就是語文古代文化常識的全部內(nèi)容,一、人的稱謂 【直稱姓名】大致有三種情況:(1)自稱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內(nèi),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2)用于介紹或作傳。如“遂與魯肅俱詣孫權(quán)”,“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银市| 天峻县| 饶阳县| 固阳县| 南乐县| 汾西县| 眉山市| 揭东县| 维西| 手机| 新沂市| 梁平县| 天峻县| 汉寿县| 上饶市| 彭泽县| 双牌县| 滦平县| 凉山| 洪江市| 砚山县| 石阡县| 深水埗区| 丰县| 凤台县| 柏乡县| 淳化县| 新乐市| 巴青县| 南投市| 长子县| 丹巴县| 改则县| 张家港市| 罗城| 河间市| 龙游县| 嘉兴市| 阳东县| 洪江市| 铜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