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幼兒園大班?規律與排序 感受世界的規律和排序,也是學前兒童數學啟蒙的重要內容。其實生活中隨處可見排序的東西,媽媽帶孩子一起去玩要的時候,可以在公園、超市、商店等玩一玩,觀察周國上的景物,找一找,那么,數學幼兒園大班?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教師要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初步的自學能力,積極動腦思考的學習品質,及合作互助、創新意識和評價意識。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范文一:10以內的減法列式計算
活動目標:
1、能從畫面中,對應出每個人釣魚的數量,并轉換成數字。
2、讓幼兒練習多少關系的比較以及10以內的減法列式計算。
活動準備:
1、圖畫紙、回紋拍慎針、磁鐵、竹筷子、蠟筆、毛線、海報紙、筆、大水盆。
2、1-5數字卡三份,減法卡、等于卡。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問幼兒有沒有看過釣魚?告訴幼兒我們要自己來做一些魚,這樣就可以準備進行釣魚比賽了。
2、教師示范一次釣魚道具的制作:
⑴用圖畫紙畫魚,并用剪刀剪下來,再用回形針夾在魚的嘴巴上,一只魚就完成了,鼓勵幼兒制作不同種類的魚。
⑵接著,利用竹筷子、毛線、磁鐵制作釣竿:將毛線的一端綁上竹筷子,另一端綁磁鐵。如果擔心不牢,可用膠帶固定,不要纏太厚的膠帶即可。
二團體活動
1、將幼兒制作的魚,全部放在一個在水盆里面,讓幼兒可以盡情地釣魚。但同時要告訴幼兒,現實生活中釣魚,不能釣太多,夠吃就好。
2、教師限定時間,時間到后,請幼兒收竿,帶著釣到的魚,請教師幫忙把數量記錄在海報紙上。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5篇
作為一名學前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等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重量。
2.在探索過程中,能正確判斷并用語言表達物體的輕重。
3.體驗采用多種方式比較物體輕重的樂趣與成功感。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懂得用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等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重量。
活動準備:
皮球、鐵球天平、大棉花球、小磁鐵、積木、卡片;幼兒用書第5頁《比輕重》。
活動過程:
1、猜一猜,誰輕誰重。
教師出示幾組物品,讓幼兒猜猜物品的輕重并用卡片記錄猜測的結果。
(裝有大小不同的積木,大小相同的皮球2個、鐵球一個、一個大棉花球、小磁鐵、2個完全相同的杯子和一定量的水)
2、掂一掂,誰輕誰重。
師:掂一掂大小一樣的皮球和鐵球,你感覺有什么不同?
幼:鐵球重,皮球輕。
比較大棉花球與小磁鐵,幼兒比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輕,小磁鐵重。
師: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鐵,又是怎樣的感覺?
3、比一比,誰輕誰重。
2021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5篇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課的核心,在新的形勢理念指導下,引發了對課程目標、教材編寫、教學方式、教學行為,以及教育評價等多方位的改革。下面我給大家帶來關于2021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方便大家學習。
2021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數。
2、通過各種游戲培養幼兒動手、動口、動腦能力。
活動準備 趣味練習在圖畫里找數字
活動過程
一、游戲引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轉轉手、搓搓手。
2、手指游戲:
一只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咬!
二只猴子在知滾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咬!咬!
三只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咬!咬!咬!
﹙幼兒邊做動作,邊伸手指頭﹚。
二、找找123
1.教師: 1、2、3,這些數就在櫻信我們身上,在我們的教室里,在我們玩具中,我們不僅要會讀數,
而且要認識數,以后逐步學會寫數。
2.幼兒數數,教師出示卡片
(1)引導幼兒數數老師有幾個鼻子?有幾張嘴巴?
幼兒邊說,教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1。
(2)幼兒再數數老師有幾只眼睛?幾個耳朵?
幼兒邊說,教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2。
(3)引導幼兒數數教室里有幾盞燈?
幼兒邊說,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3。
學前兒童具體需學習哪些數學內容呢?
根據小學數學新課標及入學準備指導要求,針對學前兒童需要學數學內容歸納總結分為以下7大方面。
數字和計數
教孩子數數看似簡單,其中卻蘊含著很多學問。大部分的孩子能夠“背誦式”數數,卻無法做到數物對應。所以家長可以培養孩子從點著物品數數開始,再逐漸增加物品數量。并且,家長需要引導孩子說出總數。目標是孩子能手口一致地點數20以內的實物,并排除物體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擾,說出實物的總數。
此外,孩子能理解數物對應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能按數取物。家長可以給予孩子清晰的數字指令,讓孩子幫忙取物。比如去超市,請孩子幫忙裝三個蘋果,拿兩盒藍莓等等。
形狀和空間
學前兒童需要學習認識基本的幾何形狀,如圓、方、三角形等;以及感受空間概念,如上下、前后、左右、里外等,為上小學后學習幾何和立體圖形做準備。
首先,家段遲睜長可以帶領孩子認一認生活中的圖形,如圓形的井蓋、方形的面包、三角形的衣架等等。其次,教孩子認識方位。位置是具有相對性的,建議先以孩子身體為參照物,向孩子發問:“玩具車在寶寶的左手邊還是右邊?”;出門買菜,也可以用方位語言幫助孩子理解超市所在位置,如“超市就在便利店的旁邊,對面就是銀行,好吃的餃子館就在超市的上一層。
1. 數學知識小中大班學什么
數學知識小中大班學什么1.在幼兒園里的小,中,大班各有哪些區別,每升一級要求孩子學的知識
各年齡班的數學教學內容
以上各項內容和范圍,應按各年齡層幼兒基本數學概念發展的層次,妥善安排到各年齡班,以便實施:
一、感知 ***
小班:
1.從一堆物體中,根據范例和指示分出一組物體。
2.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顏色、大小、長短、形狀、名稱等)分類。
3.區分并說出「1」和「許多」,并理解其關系。
4.學會對應并在此基礎上不用數進行兩組物體多、少、一樣多的比較
中班:
1.按物體的某一特征(如高矮、粗細、厚薄、輕重)分類。
2.按物體的數量分類。
大班:
1.按物體的兩個特征分類和自由分類。
2.在分類過程中基本理解類與子類、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二、10以內的數
小班:
1.手口一致地點數4以內物體。
2.按數(4以內)取物
中班:
1.正確點數10以內物體。
2.理解10以內相鄰兩數的多「1」和少「1」的關系。
3. 認識10以內數的守恒。
4.認識10以內序數。
5.認讀10以內 *** 數字。
大班:
1.學習倒數、接數和按群數數。
2. 認識三個相鄰數的關系及10以內自然數列的等差關系。
3. 正確書寫10以內的 *** 數字。
以上就是數學幼兒園大班的全部內容,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范文一:形狀變變變 活動目標: 1、能正確辨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并能說出圖形的名稱。 2、在認識圖形的基礎上,體驗游戲的愉快。 3、能叫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認識它們的主要特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