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嫻妃是怎樣的人?乾隆二年(1737年),輝發那拉氏被正式冊封為嫻妃,地位僅次于富察皇后和高貴妃,位居第三。嫻妃性情文雅、恬靜,不像其他后宮妃嬪那樣拼命在皇帝面前爭寵,所以她在乾隆皇帝心目中的存在感很低。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二十三日,那么,歷史上嫻妃是怎樣的人?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嫻妃,輝發那拉氏,是滿洲正黃旗人,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也是清朝第一位攝6宮事的皇貴妃。輝發那拉氏于雍正12年嫁給當時還是寶親王的乾隆為側福晉,乾隆2年的時候被封為嫻妃,8年后晉封為皇貴妃,在3年后晉封為皇貴妃攝六宮事理,在乾隆15年的時嫡皇后孝賢純皇后病逝后被正式冊立為乾隆的第2任皇后。在座上皇后寶座的15年后的乾隆30年隨乾隆南巡,在南巡途中與乾隆產生矛盾后被乾隆收回皇后寶冊,在次年的7月去世,而乾隆卻以皇貴妃的規格將她下葬在純惠皇貴妃的地宮,而且不舉行國孝,可以說乾隆對她是廢而不廢,也是清朝第一位受到如此待遇的皇后了。
在《延禧攻略》中,嫻妃原本是一個心地善良并真心實意的愛著皇上的一位妃子,她的長相也像她的封號一樣賢惠、體貼,為人平和,對待下人也極其寬容,更是無意爭寵,可以說這樣的性格讓她在深宮里根本難以活下去。但是后來突逢家中變故,弟弟入獄重病,而父親為官清廉讓家里沒有積蓄營救獄中重病的弟弟,最后嫻妃在宮中處處借錢屢遭碰壁,更是被高貴妃羞辱,最后是富察氏贈與錢財幫度難關,沒想到父親又因賄賂官員營救弟弟被抓入獄,而嫻妃堅守忠誠,她母親一起之下撞死在了宮門前,短短的幾日時間里失去至親,讓嫻妃痛不欲生。
《延禧攻略》中“繼后”嫻妃的原型正是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輝發那拉氏(《清史稿》記載烏喇那拉氏為誤)。皇后輝發那拉氏(1718年03月11日——1766年08月19日)輝發那拉氏(《清史稿》記載烏喇那拉氏為誤),滿洲正黃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一等承恩公、佐領訥爾布之女。
她十三歲時被選為秀女,被雍正帝賜給四阿哥弘歷為側福晉。乾隆繼位之后,于乾隆二年舉行冊立大典時,輝發那拉氏被封為嫻妃,由于她溫順賢惠,頗受皇太后的喜歡,因此在宮中的地位不斷上升。
后晉封嫻貴妃、嫻皇貴妃,并于孝賢皇后崩逝后兩年,成為繼后??墒沁@一切不是建立在乾隆對她的寵愛之上,而是因為和太后投緣,深得太后喜愛。輝發那拉氏在當上皇后的一年多時間里,乾隆對她依舊相當冷漠。
有人說乾隆皇帝始終沒有真正的愛過她,在富察皇后死后她被立為皇后也并不是乾隆心甘情愿的。因為皇太后喜歡她所以乾隆也只能順從太后的懿旨。
嫻妃也就是后來乾隆的繼皇后是因為自斷頭發被乾隆廢掉后位的,乾隆在富察皇后死后一直對她念念不忘,后來一次外出游歷的時候有感而發,寫了一首紀念先皇后的詩,那拉氏因此跟乾隆大鬧了一場,甚至還剪斷了自己的頭發。
后宮女子斷發這在當時是不吉利的事情,那拉氏斷發后乾隆勃然大怒,剝奪了她所有的封號,將其圈禁在宮中,形同廢后。
歷史上的嫻妃沒有特別多的記載,她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只知道乾隆后期非常好色,嫻妃規勸未果就把自己的頭發剪掉了,乾隆當場大怒,直接把她秘密送回了皇宮。
因為嫻妃性格溫順、懂事,并且十分孝順太后,太后親自要求乾隆封她為皇后,乾隆讓她做了兩年皇貴妃之后,覺得確實很不錯,于是登上了皇后寶座。
她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沒有太多存在感,性情也溫順,文靜,也并不和宮內的妃子爭風吃醋,只可惜,她后來剪掉了頭發,被乾隆認為不祥,打入冷宮,凄慘的死去。
以上就是歷史上嫻妃是怎樣的人的全部內容,歷史上關于真實的嫻妃的記載,其家學淵源有很高的文化素養,這一點在影視劇中也有體現,為人寬厚忠誠,乾隆皇帝也對她頗為重視,還打破了雙貴妃并立的先例,封她為皇貴妃,乾隆也曾多次帶她相伴出巡,還帶她回老家祭祀。